第657章 鋌而走險

船幫的舉動看在有心人心裡,自然是一萬個不舒服,洛陽城裡的米商便十分氣惱,怎奈一面是人多勢衆的船幫,一面是吃人不吐骨頭的王守澄,縱然是有恨也只能憋在心裡,不敢說出口外,但有些人卻就不同,這些人財力極其雄厚,人脈關係極其寬廣,欲求也不僅僅再是倒買倒賣賺倆小錢那麼簡單。

他們看出時局將變,躍躍欲試,準備趁此機會大撈一把。於是有人便悄悄進京,成了光王府的座上貴賓,李忱很想借助他們的力量,卻給不了他們可信的承諾,於是只能安排他們輾轉去見能給他們承諾的人。

動作太大,難保忙中出亂,王守澄得知消息後,連忙回到左神策大營,召集軍中親信,哭訴道:“有人要把我往死裡整,這一關怕是過不了了,爾等追隨我多年,本想共享榮華,卻不想到頭來反受我的牽累。”

大將魏寶珍目眥盡裂,怒罵道:“是誰在背後捅刀子,老子去滅了他!”王守澄繼續哭訴他的:“我一生忠誠於李家,何曾有過半點外心?陛下年幼,時局混沌,我不過比外人多勤謹了些,多攬了點事,就落得個人人怨懟,恨不得要吃我的肉喝的我血……”

魏寶珍是個武夫聽不懂這話裡話,又恨王守澄死到臨頭還在這東拉西扯的不爽快,氣的如牛般哼哼,急的只是抓耳撓腮。欲待問個明白,又見王守澄哭哭啼啼,提不起精神,一時焦躁摔杯出了門,衆人都避着他。回到大營,軍中參謀見他回來的早,便問何故,魏寶珍道:“中尉宴請俺們,本想喝個痛快,不想半途哭泣起來,我不耐煩就回來了。”因問何故啼哭,魏寶珍便將王守澄說的話學了一遍,參謀道:“外面風傳中尉和光王不和,這背後下黑手陰咱們中尉的必是光王李忱,中尉是忠貞之臣,死也不肯背主,只能束手待斃,故此才苦惱。”魏寶珍敬這參謀看事敏銳,又嫌他有家室拖累,便敷衍幾句打發了。

一時命人擺了酒宴,找到十幾個結拜的弟兄,招呼衆人喝的面紅耳赤,魏寶珍忽而一嘆,衆人大驚忙問其故,魏寶珍問衆人:“咱們平日交情如何?”衆人道:“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魏寶珍悶聲一嘆,拍案而起,說道:“想我自幼父母雙亡,寒冬臘月連雙鞋都沒有,赤着腳在街上行走,去人家討飯,飯沒討到,倒被惡狗咬了一頓,倒在街頭雪窩子裡,無人問一句話,眼前將死,是中尉收留了我,稀罕我,擢拔我做了校尉,又升了郎將,此恩此德不是父親勝似父母,而今朝中有親貴要算計他,他老人家一腔忠誠,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眼看是要被人逼死了。我咽不下這口氣,決意去殺了這廝,報答養育之恩。此人乃當朝親王,殺他等同造反,諸位兄弟都是有家有口之人,我不忍連累,喝了這碗酒,咱們就此別過,今生緣盡,來生再續。”

衆人聞言嚎啕大哭,齊拜道:“我等義結金蘭,生不能同時,惟願死能同穴。”

紛紛拔刀,割血明誓,魏寶珍欲待再勸,衆人調轉短匕,對準心口,言道:“兄長若再見外,我等這便自盡,省的貽笑人間。”

魏寶珍哈哈大笑,命滿斟滿好酒,捧酒說道:“好兒郎以信義立天下,便是做鬼也不做那不忠不義的白眼狼。乾了這碗酒,與我同赴黃泉走一趟。”

這日午後一羣翰林在中和殿前發現一株梅樹上開了雙色花,衆人皆曰是天降吉兆。皇帝李涵這些日子爲南方稅賦不能入京搞的焦頭爛額,聞訊大喜,下詔在宮中設宴,邀請親貴大臣飲宴,沾沾這喜氣。

光王李忱接詔一早便收拾停妥出了十六宅。

十六宅與大明宮之間有夾道勾連,所謂的夾道便是兩道城牆內的狹窄通道,因爲有兩側高牆環護,既隱蔽又安全。皇帝出巡,鋪排儀仗,地動天搖,不僅不安全,也容易擾民。大唐的皇帝便在三大內之間修築了專門的夾道,從此既方便了出行,確保自身保全,又減少了封路擾民,可謂一舉兩得。

夾道向來由禁軍看守,沒有禁宮的特殊令牌或內宮宦官引領便是貴爲親王亦不得入內,這日因爲是皇帝宴請,特意拍了引領宦官,李忱才得以由夾道入宮。因爲警衛嚴格,他的隨身衛士統統被攔在門外,自家的佩劍也被禁軍下掉。

向東走出約一射之地,三名禁軍衛士攔住了去路,要求檢查令牌,引領宦官瞪了衆人一眼:這與規矩不和,檢查令牌應該是在入口處或出口處,光天白日的哪有走到半道檢查什麼令牌的嘛。不過三名軍將是來自左神策,王守澄的人,眼下時局不穩,料必是另有深意吧。

引領宦官磨磨唧唧取出令牌獻上,又拿軟話去套近乎。李忱正覺得無聊,忽然發現這三個禁軍都帶着角弓箭,心裡頓時咯噔一下。

大唐國力強盛,軍中弓箭配發的十分普通,基本是人手一弓,但軍種不同,使用的弓箭種類也不相同。

邊軍和地方藩鎮軍隊配發簡樸實用的複合角弓,騎兵配發適合馬上作戰的騎射弓,警衛宮廷的禁軍則配發精美的雕弓。雕弓非但外觀精美,更兼精良實用,精度很高,自然造價也不菲。神策軍雖然是禁軍,卻因人員衆多,不可能個個都配備精良的雕弓,只有執行警衛宮廷的任務時才配發雕弓,任務完成即刻繳回。

發放、交還都有嚴格的規定,有專人負責,宮禁門禁森嚴,規矩繁多,絕對不可能出現這樣的低級差誤,這幾個人來路可疑!

想到這李忱再不懷疑,驟然向前跨出一步,哈腰猛地一喝,用肩膀將一名禁衛頂翻在地,順手奪了他的佩刀,轉身閃到爲首小校的身後,勒住了他的脖子,乾淨利索地將他挾持爲人質。

帶路的宦官大吃一驚,抱頭,撒腿便跑,扯着嗓子大喊有賊。一名禁衛拉弓朝他射了一箭,一箭穿了個透心涼,轉過身來對準李忱便射,毫不顧忌他同伴的安危。

李忱哈腰避過迎面來的一箭,卻被他挾持的衛士趁機一個肘錘擊打在他的胸口,一口甜血涌在喉頭,未等李忱回過神來,便被這衛士擰住手腕,一個漂亮的背摔摜倒在地。

李唐以武功立國,皇室子弟多習武藝,安史之亂後習武之風有增無減。李忱自幼聘請名師點撥武藝,也小有成就,在宮中舉辦的各種摔跤比賽中常有上佳表現,得獎無數,奈何這等花架子功夫,終究是中看不中用,又怎能跟這些刀山血海里滾過來的禁軍衛士相提並論?他猝然發難,博得先機,轉瞬間又輸了回去。

三名衛士倒不託大,一招得手,拔出了佩刀,掄頭便砍,李忱也顧不得什麼臉面了,就地來個懶驢打滾,忽東忽西,讓人難以捉摸。趁三人不備,一個鯉魚打挺跳起來,撒腿就跑,全然不顧什麼皇家體面。

三名衛士倒是一愣,相視大笑起來,便拉起弓箭,正要射殺李忱,忽聽得城牆頭上有人大喝了一聲:“魏寶珍你找死嗎?”

持弓衛士吃了一驚,手一顫,一箭射偏,只射中了李忱的肩膀,李忱撲倒在地,另兩名衛士的箭便走了空。領首的衛士引弓欲再射,牆上已經下了一陣箭雨,三人一語未發被射成了刺蝟。

自三人現身到被射殺,前後不過半盞茶的功夫,來的猛去的快。

李忱從地上爬起來定定神,擡頭見出言救他的卻是潁王李瀍,便埋怨道:“太操切,好歹留個活口。”

李瀍笑道:“活口早就有了,魏寶珍已經讓我們拿了。”

第241章 陳數第607章 我治下的幽州第168章 分贓要公平第625章 魏州江山(續)第336章 從容是種氣度第449章 失手第687章 非太師不可!第376章 這事你不能心急第452章 半道殺出個李全忠第556章 兩份見面禮第541章 長安的手段第705章 老房子起火第532章 勝利突兀而來第283章 小妞膽夠肥的第285章 自身出了問題第402章 溫柔鄉與狠毒計第439章 絕境第710章 叛第137章 斷指求援第154章 朱師傅的女弟子第469章 勝利之不易第445章 我是個詩人第515章 不祥之兆嗎第556章 兩份見面禮第55章 她也來了第348章 實不忍心丟下你第627章 不動聲色第183章 詐第242章 大舅哥的牢騷第571章 大風檔第730章 皇帝該做什麼第534章 何以辨忠奸第591章 又一個機會擺在面前第483章 敵友的界限在哪第231章 哪都不乾淨第655章 未雨綢繆和突發事件第420章 兩顆糖,一巴掌第529章 燕地風雲(上)第181章 倒枯的大樹第515章 不祥之兆嗎第64章 借刀殺人第27章 這事兒不能算完第320章 不聽話就敲打你第242章 大舅哥的牢騷第128章 斷指將軍第604章 太平記(續)第16章 我又立功了第105章 刺血當墨第222章 一路向西第222章 一路向西第632章 墜落的“太陽”第161章 我帶你去個好地方第378章 第一座兵工廠第370章 你要幡然悔悟第393章 砍了他!第598章 河北的新變局第253章 冰山一角(續)第577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5章 高,實在是高!第394章 我要伸冤第89章 救人乃快樂之本第696章 洛陽亂(續)第106章 刺血當墨(續)第411章 大功臣第494章 新羅人的偷襲第268章 雖勝猶辱第408章 挖坑第734章 蜀地我爲王第529章 燕地風雲(上)第567章 罵你別生氣第261章 說走就走第36章 築一座千年之城第318章 執法要嚴第268章 雖勝猶辱第294章 別當我傻第656章 角力第383章 很多很多很多年後第167章 抄家(3)第157章 懷疑你的原因第168章 分贓要公平第515章 不祥之兆嗎第337章 豹子不如貓第128章 斷指將軍第716章 大青川第576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126章 回來就好第286章 事有些難辦第378章 第一座兵工廠第460章 崛起的徵兆第273章 褐金吾第338章 蓄勢待發第545章 老夫人的擔憂第521章 浮海浪裡行第669章 甘露之變第588章 天馬騰空終有日第311章 我就是試探你第303章 來吧,我不剝你皮第697章 保持距離第335章 被困第586章 黑夜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