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謊報功

這期間,李茂巡視關中地區,連續端掉七個吐蕃和回鶻人的窩點,擒殺兩國“沒臉的”數以千計,順藤摸瓜,又聯手右龍驤軍挖出了六個潛伏在朝中的高級奸細,地位最高的一個已然位列九卿,有機會參與軍國大事。

伴隨着對兩國奸細的清肅,一張專屬於左龍驤軍的“觀天之眼”悄然佈設完畢,除長安城外,這張眼無所不觀,細緻入微。

通過盧文若一事,李茂知道大唐的皇帝不止一隻“觀天之眼”,龍首山只是其中的一隻,而且很有可能是最年輕的那一隻。至於是不是天子最得力的那隻眼,李茂不敢妄言。這隻眼是李純做太子時傾力打造的,曾經是他的唯一,但是現在,他做了天子,可供選擇的多了,龍首山是否可以專寵下去,李茂沒有任何把握,畢竟人心是嬗變的。

他現在所能做的只能是先做好自己,內練一口氣,外爭一張皮,打好根基,增強實力,時機恰當的時候再去踩別人一腳,還有就是時刻防備被別人踩。

元和二年秋冬之交時,豐州發生了一場悲劇。

天德軍都團練防禦使、豐州刺史嚴荔在朝中的朋友向他透露了一個消息,朝中衛尉卿和鴻臚卿兩個職位同時出現了空缺,希望他能在豐州弄出點動靜來,好讓天子看到。

嚴荔一番斟酌後,把目光投向了鴻臚卿的寶座。豐州地處邊陲,與草原各部打交道多,最容易在外交方面搞出點成績來。

一番策劃後,豐州刺史遣使赴陰山北麓,邀請飽受回鶻人壓迫的三部突厥人南下豐州會盟,嚴荔的如意算盤是聯合突厥人共同對抗回鶻,把陰山打造成大唐抗禦回鶻的堅強屏障。

三部突厥首領各率衛隊入城,嚴荔奉若上賓,來人也不客套,先是喝光了嚴荔儲存的美酒,再吃光了嚴荔收藏起來準備過冬的臘肉,繼而將全城所有妓館的妓女統統睡了一遍,吃飽喝足享受完,三部首領突然就翻臉不認人了,他們聲稱突厥人和回鶻人親如兄弟,寧死也不會上唐人的當,供唐人驅使。

嚴荔感到了羞辱,惱羞成怒的嚴刺史下令封鎖城門,扣押進城的三部突厥人。

暴怒下的刺史忘了算一筆賬,此刻聚集在城中的三部突厥人約一千人,都是能征慣戰的精英勇士,而他爲了顯示友好,卻把城防主力調到了城外,現在他的刺史府衛士加上守門城卒大約六百人,以六百對一千本來就處於絕對下風,更何況來者是狼,他的部下大半是羊。

突厥人等的就是這個,一聲呼哨,露出本相,縱馬揚刀在城內縱橫衝突,殺的豐州城血流成河,嚴荔和家眷悉數被擒,突厥人將他的女眷****之後,當着他的面一一絞殺,而將他家中的男丁不分老幼一律試了新鑄的彎刀。

嚴荔羞憤交加,咬舌自盡。突厥人將他的人頭剁下,挑在槍頭,繞城一週炫耀。胡人的殘暴激起了豐州百姓的極大憤慨,爲了自保,民軍迅速組織起來,開始了對胡人的反擊。

危機時刻,楊奇輔佐嚴荔之子嚴規奔赴中受降城,召集大軍入城,與城內民軍裡應外合,擊退頑敵,奪回了豐州城。

經歷了這樣一場大變故,不管是嚴規,還是楊奇,或豐州其他將領,都覺得束手無策,無法收拾。於是楊奇秘密進京向李茂求助,李茂要其立即返回豐州,統一口徑,只說是突厥人夏季受災,又受回鶻人盤剝,無奈南下侵奪,嚴荔奮起抗擊,爲國捐軀。

李茂要楊奇立即奪取內外兵權,輔佐嚴荔之子嚴規爲豐州留後,上奏朝廷請派重臣。

李茂的話讓楊奇吃了一顆定心丸,他回豐州後,說服衆將推舉嚴規爲留後,自任衙內兵馬使,實際掌控豐州軍權。

楊奇前腳一走,李茂就向李純示警,聲稱回鶻人正在策動陰山北麓的三部突厥人,準備在初冬時分南下侵擾豐州,目的是試探大唐的虛實。

綜合其他方面的情報,李純也得出了相同的判斷,正與宰相議論派遣使者往豐州、振武一線巡視邊防。忽然就得到了沿邊的契丹、山奚、突厥等部寇邊的警報。

草原今年雨水不順,牛羊病死極多,按照慣例草原部落不論是遭遇“黑災”還是“白災”都會南下侵犯。三部突厥南下侵擾豐州,並不算什麼稀奇事,至於說刺史嚴荔奮起迎戰,不幸陣亡,也在情理之中,倒是其子嚴規、兵馬使楊奇挺身而出,率衆擊退來犯之敵,保全了豐州城,倒是讓人精神爲之一振。

相對於其他地方雪片般飛來的告急文書,豐州的告捷奏報就顯得亮麗出彩的多了。

豐州地方,地處邊陲,與草原之敵纏鬥已久,一年不打個幾場仗是說不過去的,死個刺史也不算什麼,朝廷早有一套成熟的應對策略。

嚴荔爲國捐軀,有功於社稷,詔令嘉獎,追贈兵部尚書。其子嚴規,兵馬使楊奇等有功人員循例嘉獎。這些事情處理完,剩下的就是趕緊爲豐州選派一位新掌門。

有一種意見主張豐州新掌門應該在嚴規和楊奇二人中選任一個,二人久在邊地,熟悉地理、民情,對敵有仇,對國有愛,堪當此任。

再者就地擢拔有功將領上位,也是對戍邊將士的一種肯定,一種鼓勵,鼓勵他們紮根邊疆,爲國效力,雖九死而無悔。

另一種意見則認爲嚴荔之子資歷尚輕,閱歷太少。楊奇又是個配軍出身,威望不高,恐難以鎮壓一地,議派重臣出鎮邊疆重鎮。

後一種意見逐漸佔據了上風,朝中有人提議召嚴規爲監察御史,楊奇升任振武軍行軍司馬,調派回京述職的泉州刺史薛戎爲豐州刺史、天德軍都團練防禦使。

薛戎初任泉州刺史時,境內海盜、山賊猖獗,薛戎組織民軍入海擊賊,上山剿匪,三年時間山匪、海盜絕技,泉州城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婦女夜出不懼賊,堪稱福建模範。

薛戎因此有知兵之名,做豐州刺史兼天德軍都團練防禦使,看起來也並無不可。

李茂時在夏州巡視,聞訊急忙趕回長安。

人尚未出夏州城,已派韓義趕回長安,交代胡南湘將薛戎請到孤山侯府居住。

薛戎卻堅持不肯。

同去的蘭兒嘴快,言道:“使君不肯來家住,無非是怕那些風言風語,可您這次回京除了面聖,也是送芩娘姐姐回家,這事兒你誰也瞞不了,你不過來住,更顯得你心虛,本來是君子之交,被您這麼一折騰,倒讓人以爲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了。”

薛戎不肯住李茂家,自然是爲了避嫌,但蘭兒這話也有道理,果然是君子之交坦蕩蕩,又何必在乎別人說閒話。反過來刻意躲着李茂,更顯得心裡有鬼。

薛戎不再堅持,坦然住進了李茂家裡,但有故舊來訪就在孤山侯府設宴酬答,舉止從容,絲毫不見外。

多年未見,薛戎身上濃郁的書生氣息已所剩無幾,取而代之的是久在官場練就的幹練、圓潤和一點點的未老先衰的滄桑。

第465章 白臉和紅臉第232章 難忘的傷疤第149章 鄆州,我來了!第476章 解放奴隸第583章 可以做個好夢第256章 縱虎容易第62章 與賊同行第71章 找錢第539章 野火燒不盡第453章 審不下去第112章 又見兵變第87章 壯漢第584章 痛快,真是痛快啊第229章 兄弟,我不如你第226章 義子第571章 大風檔第563章 聽我的沒錯第520章 煮酒亂侃第626章 和爲貴第84章 偵察是門技術活第505章 落水狗,要痛打第731章 皇帝該做什麼(續)第698章 到底是讓你們給算計了第583章 皇帝之死第121章 大變局第75章 你不要走了第123章 新班子第66章 功德圓滿第374章 愛護你纔要排擠你第292章 追索真相(續)第242章 大舅哥的牢騷第1章 悲情英雄第731章 皇帝該做什麼(續)第182章 誰也逃不掉第214章 妻妻妾妾第607章 我治下的幽州第136章 搶妻第15章 誘敵第138章 以身做釣餌第629章 小車不倒繼續推第292章 追索真相(續)第483章 敵友的界限在哪第655章 未雨綢繆和突發事件第737章 誰家封侯第693章 進取的腳步不能停第281章 三個男人一臺戲第630章 伐新羅第493章 現在正式開始第482章 打還是不打第163章 表面真相(續)第539章 野火燒不盡第607章 我治下的幽州第183章 詐第238章 初會真龍第59章 破城首功第503章 戰後重建要加快速度第337章 豹子不如貓第81章 不解真相第285章 自身出了問題第85章 你叫我去當兵?第663章 代理人起於江南之地第675章 終於輪到我上場了第350章 鹹安公主第242章 大舅哥的牢騷第97章 賺他最後一文錢第177章 搶人第56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481章 披鐵甲的船第155章 誰家刺客第664章 牛肉湯西施第577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388章 有我的就有你的第424章 歷史的天平第4章 寶鼎薛家第519章 就不怕他們作亂嗎第107章 唾面自乾是種修養第526章 你的繡花鞋留在了外面!第89章 救人乃快樂之本第370章 你要幡然悔悟第612章 燕北的存留第570章 皆非善士第663章 代理人起於江南之地第708章 傷第291章 追索真相第351章 回鶻王城第256章 縱虎容易第395章 不聽勸第413章 班師回朝第286章 事有些難辦第353章 逛夜市第6章 公正的審判第553章 長安的浪裡浪外第150章 閒的發黴第459章 誰來當老大第204章 二心第632章 墜落的“太陽”第504章 天賜之物第139章 哄誘大魚上鉤第148章 花開四方第729章 挖牆的鋤頭推牆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