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我很自豪

李茂知道突吐承璀在李淳心中的地位,光一個劉希光未必能扳倒他,打蛇不死反被蛇咬那就太不划算了,而且到目前爲止他跟突吐承璀尚無根本性的厲害衝突,預測將來,雖難免有磕磕碰碰,但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的可能性也不大。

李茂決定放劉希光一馬,施給突吐承璀一個恩惠,他不指望突吐承璀能知恩報恩,但能保持相安無事便阿彌陀佛了。

突吐承璀拿不出什麼新茶,卻拿出了一沓蓋了吏部、兵部印章的空白告身,“我知道你現在正在招兵買馬,這些東西或能助老兄一臂之力。”

李茂欣然接納。

蘇佐明要求外放監軍,這是代他義父楊志廉表個態度:他楊志廉年歲已大,在仕途上已無進取之心,只求站好最後一班崗,平安落地。

這就意味着李淳要做什麼事,他楊志廉既不會出面成全,也不會從中作梗。

對李淳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議論完楊志廉的事後,李茂並沒有急着走開,他向李淳報告了一件十分棘手的事:右神策軍護軍中尉第五守亮的義子第五策涉嫌走私鹽鐵軍器給吐蕃。

情報是龍首山駐鳳翔管事呈報的,李茂派人覈實過,千真萬確。

“走私,資敵,兩罪並罰。”李淳直接判了第五策死刑,“你出面處置。”

李茂道:“神策軍犯法自有神策軍法司處置,或交三法司議處,臣出面不合規。”

李淳道:“我記得你還兼着御史中丞,如何不能過問此事?”

李茂的確還兼着檢校御史中丞的職務,那是他外放遼東經略使時的兼職,方便他監察管內官員,自奉詔進京手這項兼職再無用武之地。

這自然只是一個技術性問題,李茂的疑問只是爲了覈實李淳對此事的態度,李淳現在是監國,距離皇帝的名分僅一步之遙,但這一步跨過去卻並不容易,李淳正在全力衝刺。長安最有實力的兩大軍頭,楊志廉已經表態不會擋李淳的路,另一個軍頭第五守亮是什麼態度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這老狐狸遲遲不肯表態,那就逼着他表態。

李茂親赴鳳翔,手持監國手諭調動邊軍,越境百里,將躲進吐蕃人堡寨的第五策揪出來押回了長安。

第五策可不是什麼硬漢,在回京的途中就把該說的都說了。禁軍參與走私鹽鐵、軍器這本不是什麼新聞,若非第五策這個人有些用處,李茂才懶得管這些亂七八糟的事。

因第五策的供詞裡涉及突吐承璀的幾個門生,因此老閹不辭勞苦出城迎接李茂。

把柄在李茂手裡,突吐承璀說話時的腔調都變了。

“我早說過將軍此去定是馬到成功,如何,順利吧,人抓住了嗎?”

李茂點點頭,笑道:“託常侍的福,一切都還順利。”

突吐承璀道:“那就好,那就好,這個傢伙可是個硬骨頭,據說是軟硬不吃,若是將軍有需要,只管知會一聲,內侍省有幾個慣會審訊的大行家,我跟他們都還有點交情。”

內侍省獨立成一體系,司法自專,外司無權管轄,宦官的心理多有些陰暗,整人手段之酷烈,絕非常人所能想象,老閹急着獻殷勤,除了討好李茂以獻媚外,也想過藉機下黑手弄死第五策,來他個死無對證,一了百了。

李茂笑道:“他已經招了。”

“招了?”突吐承璀聲音有些顫抖。

“招了。”李茂留給突吐承璀一個意味深長的笑。

突吐承璀小跑着追上李茂,張開雙臂攔住李茂去路,雙膝一軟跪伏在地,泣道:“事到如今,我也只好厚着臉皮給我那幾個不成器的孩子求個情了。”

李茂驚道:“這裡面竟牽扯到常侍的門生。”

突吐承璀苦着臉道:“怪只怪我教導無方,我算是被這幫無良的害苦了。”

說罷嚎啕大哭。

李茂還是決定放他一馬,李淳要的是第五守亮哭,突吐承璀的眼淚不值錢。

看完第五策的供詞,李淳沉默良久,對李茂說:“先前你說要訓練一批小貓,專門用來對付那些擾亂關中的吐蕃老鼠和回鶻老鼠,我看還不夠,外面的老鼠固然要抓要殺,家裡的老鼠呢,也絕不可輕縱。”

李茂道:“糾察百官,彈劾奸僞,乃是御史臺的職責,臣奏請監國調一員御史來協助臣,待時機成熟,臣請將這隻捕鼠的貓交還給御史臺。”

李淳道:“這卻是爲何?國內的碩鼠不該抓嗎?還是你怕得罪人。”

李茂道:“國家體制不可輕易動搖,捕殺藩籬內碩鼠的應該是御史臺。”

李淳點點頭,認可了李茂的看法,又問誰可擔當此任。李茂舉薦監察御史李絳,李淳回頭問突吐承璀:“他不是王叔文一黨嗎?”

突吐承璀事先沒有準備,被李淳這一問,吃了一驚,不過他腦子轉的極快,立即答道:“臣已查明此人與劉禹錫、柳宗元乃文字之交,並非王叔文一黨,政見雖有雷同,卻不贊成王叔文結黨、躁進,王叔文得勢時,他也絕少參與‘二王黨’的聚會,只是出於朋友之誼,偶爾跟柳劉混在一起吟詩喝酒。”

李絳先前因爲跟劉禹錫、柳宗元有過接觸,被突吐承璀列入“二王黨”的成員名單,這份名單是他秉承李淳的意思製作的。上面所列人物,名義上是他考察的,實際就是李淳的意思。李絳做監察御史時直言敢諫,且往往切中時弊,李淳對其印象深刻,只因參與二王黨有涉,這才忍痛打入另冊。

今日李茂向他舉薦,這纔有此一問。

突吐承璀鬆了口,李淳也不願深問。自己這家奴本事沒什麼,忠心還是有的,是非面前也還算明白,他有門生捲入第五策案子裡想討好李茂,這個可以理解,但若李絳果然奸邪不可用,諒必他也不敢造次。

自己兩大心腹同時保舉一個李絳,讓李淳覺得這個人還是可以用一用的。

李淳沒有給李茂的新組織什麼名分,卻明確新組織由李茂牽頭,具體事務由李絳主持,並且這個新成立的組織掛靠在御史臺名下。

李茂說的有理,糾察作惡的官員本是御史臺的職分,眼下御史臺無力去跟這些人纏鬥,作爲過渡可以藉助李茂之手,待將來一切水到渠成,一切還是要歸諸御史臺名下,這樣才能名正言順,不動搖國家體制。

更主要的是可以借李絳限制一下李茂手裡不斷擴充的權力。

李茂跟李絳其實不熟,甚至說素未平生,至於爲何要拉他入局,因爲李茂知道李絳和眼前這位監國太子、未來的大唐天子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演繹出一段傳誦千古的君臣佳話。

作爲開啓這段佳話的推手,李茂感到很自豪。

第183章 詐第741章 溫軟的陽光第437章 人小鬼大第447章 風聲不對第574章 籌謀一戰第717章 走你!第340章 你要以大局爲重第200章 兵該怎麼練第254章 有權要用第84章 偵察是門技術活第157章 懷疑你的原因第389章 討價還價第260章 先把自己保護好第82章 你罵我是狗?第399章 不慎窺見巨第545章 老夫人的擔憂第250章 大事化無吧第137章 斷指求援第118章 追將(續)第117章 追將第227章 王孫不全是紈絝第167章 抄家(3)第342章 太上皇說第310章 厲兵秣馬第182章 誰也逃不掉第659章 心的桎梏第349章 此罵深得我心第365章 引君入甕第607章 我治下的幽州第614章 改元寶曆第718章 自投羅網第721章 歷史的長河第58章 逆戰(下)第58章 逆戰(下)第615章 馭內要嚴第269章 遺詔第117章 追將第147章 去還是不去是個問題第285章 自身出了問題第179章 請你吃敬酒第542章 何泓之死第627章 不動聲色第330章 睜眼第645章 煽風點火第152章 淄青節度使府第505章 落水狗,要痛打第689章 暗戰長安第31章 遇到一夥不講理的第724章 水寒鴨先知第737章 誰家封侯第716章 大青川第106章 刺血當墨(續)第495章 那道門的後面第421章 爲己之利第150章 閒的發黴第367章 行雲龍第599章 南征恆州第521章 浮海浪裡行第297章 養傷第738章 家事易決第488章 大哥!賤人!第338章 蓄勢待發第449章 失手第601章 戰後的分贓協議第106章 刺血當墨(續)第615章 馭內要嚴第206章 我本賤人第490章 焦心第7章 大戶人家第694章 夜刺第560章 血戰將軍渡第244章 奏對少陽院第489章 誰道巾幗無丈夫第705章 老房子起火第694章 夜刺第255章 牽強附會第169章 好魚不宜亂燉第503章 戰後重建要加快速度第467章 誰是兇手?第617章 吾不信鬼神第378章 第一座兵工廠第453章 審不下去第653章 河東也是我的第174章 偷偷摸摸去幹事第620章 應對有方第122章 薦將第173章 柿子先撿軟的捏第7章 大戶人家第301章 魏博第328章 策反第379章 分家之後我做主第539章 野火燒不盡第486章 別嫌我廢話多第51章 新官三把火第106章 刺血當墨(續)第93章 月光下的罪惡第166章 抄家(2)第252章 冰山一角第704章 王城風雲第21章 你要給我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