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先皇忽然患上重病,天啓城發生暴動。八位王子各自爲陣,爭奪那九鼎之位,史稱“八王之亂”。其中七王子琅琊王蕭若風才智武功均是一流,在朝中原本也頗有威望,本是太子的最佳人選,卻偏偏不愛那權力高位,喜歡遊歷山水,結交江湖義士,常年不在天啓。在“八王之亂”的風暴中回到天啓,卻不奪那至尊之位,而支持自己的同胞哥哥三王子蕭若瑾。同時他帶來了遊歷江湖所結交下的一衆好友,均是當年江湖中的少年英才,其中就包括雷門雷夢殺,劍冢傳人李心月。
先王駕崩的那一晚,各方勢力都帶着自己的兵馬趕往平清殿,因爲誰能成爲那一紙詔書上的名字,誰就能成爲新一代的九五至尊。其中三王子蕭若瑾的兵馬並不佔據優勢,只有區區三百虎賁將,原本那一日他是毫無希望的。但是那一日卻在平清殿外卻留下了很多傳說。
比如劍冢傳人李心月一身白衣若仙,一劍破百甲,打開入殿之路。
亦有雷門雷夢殺在百米之外,一拳擊出,隔數十人擊碎四王子頭顱。
還有一個不滿十五歲的少年,一手長槍,攔住了敵方近十個高手。
亦有一個手持長棍的長髮男子,一人一棍坐守天城西方,攔住了十八位試圖破城而入的一等高手。據說一棍既出,無邊際,無窮盡,是無終。
而琅琊王蕭若風自己亦是一個高手,雖然其他幾位王子亦請來了江湖上頂尖的高手助陣,但他卻以一人之猛硬生生擋下了幾位王子的合力,最後護着蕭若瑾殺到平清殿前的時候,已渾身浴血,幾乎不能站立,可其他人卻不敢上前半步。只有蕭若風和蕭若瑾兩兄弟站在平清殿外,等待着傳位詔書。
當時的大內大監聯通掌香監、掌印監、掌冊監以及掌劍監,一同捧着傳位詔書走出來。當時,活着的幾位王子包括已經佔據絕對優勢的三王子蕭若瑾一派也依然不敢妄動,因爲即便這邊有劍冢傳人,雷門高手,但是天啓五大監的鋒芒,依然不可輕觸。
所有人都眼睜睜地看着五大監,尤其是其他幾位王子,明顯在武力方面已經輸給了三王子,那麼最後的希望,便是期待那一紙詔書下寫着自己的名字。那麼憑藉着詔書的名正言順,加上五大監的助力,或許還能再拼一拼那皇位。
但是五大監卻只是捧着詔書,遲遲沒有說話。
最後還是琅琊王打破了僵局,一步向前,拿過了大監手中的傳位詔書,看了一眼後當着衆人之面,將那張詔書撕的粉碎,然後朗聲道:“本王已閱,聖上有命,傳位於三王子蕭若瑾!”
“傳位於三王子蕭若瑾!”
衆目睽睽之下,琅琊王蕭若風的這個做法簡直可以說是大逆不道,但是奇怪的是,奉傳皇命的天啓五大監卻對此保持了沉默,並沒有上前阻攔。直至蕭若風喊到第三遍“傳位於三王子蕭若瑾”之後,五大監反而率先下跪,其他幾位還活着的王子看到此情此景,也丟下了手中的兵器,跪了下來,直至皇宮內所有的侍從兵士全都跪了下來,山呼“萬歲”。
第二日三王子蕭若瑾登基,琅琊王蕭若風則官拜大柱國,稱“北離大都護”,統帥三軍,那天晚上護蕭若瑾入城的衆多高手中,則只有雷夢殺接受了官職,位列八柱國之一,而其他衆人則迴歸暗處,不拜官職,不入軍伍,稱天啓四守護,以青龍、朱雀、白虎、玄武爲代號保護皇城。
後來有人猜測,那張詔書的確寫着另一個名字,並不是三王子蕭若瑾,而那個名字正是七王子蕭若風,但是他選擇撕毀了這張詔書,既然新皇自願讓位,那麼五大監自然也不會多說什麼。但是關於蕭若風這樣做的理由卻是衆說紛紜的,有人說是因爲蕭若風喜歡自由自在的江湖生活,不想要被困在天啓城中,可事實卻是“八王之亂”之後,蕭若風官至北離大都護,四年沒有離開天啓城半步,四年後離開也是奔赴沙場。一直到他死的那一天,他都沒有重入江湖。所以有人說,蕭若風之所以這樣做,原因是因爲幼時蕭若風曾生過一場重病,幾乎就要死了,那時他們的母后不得寵,宮裡的人對他們甚是冷漠,連太醫都不上心。蕭若瑾以王子之軀給原本匆匆趕來,打算草草收場的太醫下跪,才逼得太醫不得不全力醫治,最終才保住了他的一條性命。但是事實的真相如何,琅琊王至死也沒有說過一句話。
屆時,雷寒衣十一歲,因雷夢殺違背“不入兵伍”的祖訓而被雷門所驅逐,雷寒衣未入雷門,繼承劍冢劍心訣,隨母姓李,名李寒衣。後又拜入雪月城城主李長生門下,成爲其第二位入室弟子。李寒衣一直習劍至十四歲,沒有再入天啓城,直到弟弟出生之後,她才違背父親和母親的命令,獨自來到了天啓城。
然後在這座城裡,又待了五年,十九歲時帶劍離開天啓,與百里東君、司空長風一同闖蕩江湖,當時她面帶灰巾,手持聽雨劍,劍法曼妙輕盈,在江湖上被稱爲“柳下聽雨劍無痕”。那一年魔教東征,雪月城作爲江湖正派勢力與之抗衡,李寒衣以一人之力,擊碎魔教八名長老手中長劍。
從那一天,她被稱爲劍仙。但是江湖上並沒有人知道,她是雷夢殺和李心月的女兒,甚至連她自己都快慢慢忘卻了。直到四年前,李寒衣才重新踏入了天啓城。
那一年的事件在史書上被稱爲“琅琊王謀逆案”,這件事件中,至少有數十名朝中要員下馬,十餘個將軍解甲歸田,原本鎮守天啓的四守護分崩離析。
而那時踏入天啓城的李寒衣,手中的劍已經換成了天下十大名劍中排名第三的“鐵馬冰河”,當時的劍仙一劍,幾乎就抵在了當今天子的咽喉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