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大殿議事

不過在決定之前,還請諸位大人羣策羣力,想一想草海爲什麼會在這個時候議和。”李落依諾不能泄露天機,唯有用這種隱晦的方法提醒一二。不過李落還是高估了萬隆帝的耐心,萬隆帝在意的是天下太平,至於背後的原因萬隆帝可不關心,連帶着諸臣投其所好,誰又願意給萬隆帝添堵呢,沒瞧見少師陸游夏就只說了一句便歇在一邊不敢吭聲了。

“父皇,依兒臣看定是那些草海賊子力有不逮,草海兵將善騎射,但不事農耕,糧草諸物多有短缺,初時聲勢瞧着兇猛,不過後勁未必能夠久持,如果不議和,最後泥足深陷的必是他們無異。父皇內政修明,知人善用,我大甘地大物博,豈是區區草海能及,這個時候收手也在意料之中。”紀王李玄郢謙遜說道。

這位諸子之長的身骨清瘦了許多,神色之間也沉穩了不少,燕丹楓謀反一事李玄郢沒少受到牽連,此刻在卓城如履薄冰,紀王的身份地位一樣岌岌可危。不過李玄郢能轉危爲安的情由李落也想得出來,若不是萬隆帝首肯,李落親自傳信壓下燕霜兒入都城述職的事一時半刻不會有人再提起,廢了紀王,那是當着天下人的面扇了萬隆帝的一個耳光,萬隆帝好顏面,捏着鼻子也得吞下這個苦果,要不然當初李落前往蜀州之時,萬隆帝也不至於閉門不見,只給李落留了一塊天子令符。

萬隆帝輕輕點了點頭,紀王此言頗合胃口,內政修明先不說,萬隆帝可一向對知人善用這句評語自得的很。

“依皇兄的意思,是繼續在北府用兵?”慧王李玄澤輕笑一聲道。

“這自然還需諸位大人商議裁定,是戰是和,我大甘想也不怕了區區草海。”

慧王一笑,不再多問,說了等於沒說,如今這位兄長可是謹慎的都有些過頭了。

諸臣交口稱是,李落懶得開口,當初卓城敲響震天鐘的時候滿朝文武面無人色的模樣恍如昨日,事到如今,還能有幾個人記得當初惶恐不安的模樣。

不過也不是沒有人察覺到奇怪,中書省上大夫茅雄義踏前一步,直言進諫道:“皇上,微臣恐草海議和一事另有古怪。”

“古怪?什麼古怪?”

茅雄義看了一眼淳親王李承燁和李落二人,沉聲說道:“自古提議議和的都是勢弱一方,微臣斗膽,北府戰事明面上實乃大甘處於劣勢,草海勢盛,大可靜觀其變,如今突然提出議和,而且竟還要送人和親,這就更奇怪了。依微臣愚見,議和一事不能急於一時,草海使團明日就到卓城,我等以國禮相待,安撫草海來使,暗中調查議和一事背後的玄機,免得被草海諸部矇騙。”

提議中規中矩,倒也有可取之處,所謂忠言逆耳,聽起來就不怎麼樣了。

“茅大人,此言差矣,正因爲草海勢盛,提出議和更顯誠意,如果我等魯莽探查,一旦被草海察覺,只怕會惱了草海,到時候彼此都不好看啊。”司空仇自省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說道。

殿中有人嗤之以鼻,這是什麼歪理,還能把膽小怕事說的這麼冠冕堂皇。

殿中諸臣大約分了四派,一派主張議和,平息戰火,讓北府諸州早日休養生息,這一派以紀王李玄郢,司空仇自省爲首;另一派主張謀定而後動,一邊議和,一邊探查草海意圖,隨機應變,倘若草海別有居心,也不會措手不及,這一派算是穩重派,附和之人最多,以慧王李玄澤,晉王李玄憫爲首,太傅凌疏桐,少傅許歸,冢宰章榮政等人都有這個打算。還有一派不答應議和,繼而對北府用兵,收復失地,將草海逐出大甘。說話的人大概是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但草海諸部南侵,首先想到議和而不是驅敵,如果連這點血性都沒有才是最大的悲涼。所以主張再戰的人也有不少,以少保應冠旗,英王李玄慈和宗伯楊萬里等人爲首,慷慨陳詞,爭論不休。

李落瞥了一眼一臉複雜糾結的李玄慈,暗自好笑,英王心裡的定議多半還是傾向於議和的,不過英王與大甘將領親近,自當以兵家霸道立己身,不得已只能出聲言戰。還有一派保持沉默的中立派,不言戰,不議和,只是聽着殿中羣臣爭辯。這一派就有李家淳親王父子,還有太師狄傑。淳親王不說話是因爲北府的戰事已經讓李承燁成了天下人的笑柄,不願說,不想說,早已和李落形同路人。李落不想說話倒沒什麼特別的理由,只是覺得有些累而已,而狄傑卻還在等李落說話。

殿中衆臣各自據理力爭,一時誰也說服不了誰,不過三分心思用在脣槍舌劍上,七分心思倒是用在察言觀色上,時不時偷瞄龍椅上萬隆帝的臉色陰晴。

太傅凌疏桐目光一轉,落在李承燁和李落身上,咳嗽兩聲,打斷衆臣議論,說道:“諸位大人稍安勿躁,說起草海諸事,朝堂上下恐怕沒有人能比得上親王大人和九殿下了,不如請王爺和九殿下爲我等指點迷津。”

李承燁看了李落一眼,淡淡說道:“敗軍之將怎敢妄議,太傅想問什麼就問問西空寂帥吧。”

“這……”凌疏桐輕咳一聲,頗顯尷尬。

慧王李玄澤朗聲笑道:“皇叔多慮了,皇叔經營北府不是一天兩天了,當初若不是皇叔鎮守北府數十載,恐怕草海鐵騎早就南下了,怎麼會等到今天,要說對草海諸部的瞭解,九弟畢竟日子短,肯定比不上皇叔知之甚深啊。”

李承燁臉色稍稍好看了些,看着李落冷冷哼了一聲,不陰不陽的說道:“如果真有本事勝過草海聯軍,自然能堂堂正正的議和,不用像現在這樣瞻前顧後,有損國威。”

父子反目早就在卓城上下傳的沸沸揚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說什麼的都有。

第九百二十六章 公孫婉清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半分樓會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是我殺了他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她在哪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地下祭壇第五百九十五章 中毒女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孰對孰錯第八百零九章 一塊虛崖第八百九十二章 局外之局第一千零五十章 勸慰佳人第六百二十三章 宮心鎖玉第七百五十五章 靈仙求見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懸案第六百六十五章 相送一程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承何處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依計行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石室流沙第六百七十六章 暗中保護第九百四十一章 萬梅園令符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迴光返照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倉央嘉禾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麒麟盤口第七百四十四章 來晚了第八百六十章 似曾相識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地下祭壇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白霧中的人影第八十七章 承寧書信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百九十七章 一個大官第七百七十一章 分身乏術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六子迎門第一千 一百四十八章 再見言姑娘第九百三十六章 霸王回馬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強者爲尊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山神廟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淑妃娘娘第二千一百六十五章 埋屍地第五百四十九章 以人爲本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再去摩朗灘八百四十五章 送別寒山第九百四十八章 百年的枷鎖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遺骨有異第一千四百10章 棄守第一道陣線第九百八十九章 八年前大火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老狐狸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往生崖深處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奸細第四百七十九章 府中打掃第八百七十七章 有人劫法場第一百七十八章 輕敵之過第二百二十二章 成事在天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別再跟着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後患無窮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暗中傳音第二十九章 街角爭風(2)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發變故第一百一十三章 初入朔夕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無妄之災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三生道長第九百一十四章 自大書生第九百六十九章 不想去私塾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靈雀姑娘的局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割四州之地第四百八十八章 卓城急報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護她周全第八百四十章 陳年舊事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恩公留步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一黑一白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沉沙暗道第二百一十九章 軍中八營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杏子林第九百七十七章 編排木將軍第三百四十二章 冷冰邀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石刻上的名字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招的夥計第五百三十九章 遭遇風暴第一百六十八章 敵人退兵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有人砸場子第三十一章 卓城暗流第一千零六章 分山斷海第二百四十八章 心有定義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石門懸殿第三百三十四章 查辦知府第八百三十章 一個圈套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還不能死第一百七十七章 遭遇伏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上古遺民第一百六十三章 反身殺回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心結第一千九百九十七 品梅會舊事第三百二十章 良辰美景第三百一十二章 族中議事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一袋水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麻衣人影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懸案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隱秘的流派第五百四十九章 以人爲本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壺觴小城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