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日所殺的人,只不過是監牢裡三個長得有些像三個護衛的人罷了,真正的龍護衛、象護衛、豹護衛卻存活了下來,他們隱姓埋名,這麼多年來,一直堅守着這個秘密。二十年前,象護衛、豹護衛相繼謝世,只剩下了龍護衛一個人。在此之前,我也不知道當年的事,可當我看出正天教的意圖後,請來上聖皇太后,向她闡明利害,希望她能給我一些意見,她見事態嚴重,已不限於朱家內亂,便將龍護衛等人之事和盤托出。這件秘事,經太祖馬皇后傳到成祖徐皇后,又經成祖徐皇后傳到仁宗張皇后,再到上聖皇太后,已經過去了許多年。我得知此事以後,千方百計找出龍護衛,請他出山,爲我出謀劃策,這也正是焦老爲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出現的原因。”
焦兆龍補充似的道:“太祖皇帝當年深謀遠慮,爲了防止朱家天下被外人奪去,假借殺頭爲名,將老朽、象護衛、豹護衛留了下來,此事十分嚴密,當時也只有太祖皇帝和太祖馬皇后知曉。成祖徐皇后乃大將軍徐達嫡長女,彼時貴爲燕王妃,太祖馬皇后見她精明能幹,便將這件密事說給她聽,太祖馬皇后當時之所以這麼做,無非是想這件密事能夠流傳下去,一旦外姓有謀奪之心,立時啓動相應的對策,當然不會想到世事多變,燕王妃後來竟也當上了皇后。這麼一來,順理成章,一直傳到了上聖皇太后這兒。老朽一直在等,心情很是複雜,既害怕興奮,害怕的是一旦有人找來,說明事情已經到了極爲嚴重的地步,興奮的是,卻是能夠在有生之年再次報答太祖皇帝的知遇之恩,也算是餘生無憾了。”
方劍明聽後,不禁暗歎朱元璋的目光長遠。一個有才幹的皇帝,在世的時候不但能夠衛護自己的統治,還能爲後代子孫着想,光憑這一點,足以證明朱元璋不愧爲一代大帝。
朱祁鈺道:“賢弟,太祖皇帝留下的應對之法,因爲還沒有到正式起衝突的時候,我不方便說,此事若能和平解決,這個應對之法也就不會用出來,還望你能理解我的難處。”
方劍明笑道:“這一點我明白。”暗道:“其實你不說,我也看出了一些跡象,那些不似正常人的傢伙,大概就是應對之法之一。朱元璋一生征戰,所留下的東西,當然是極大的武力了。”
朱祁鈺道:“我聽說祁嫣也來了,她還好吧?”
方劍明道:“她還好,她也很想見皇上,皇上……”
朱祁鈺擺擺手,道:“我暫時還不能見他,我們兄妹一旦相見,立時就會說起皇兄,上次他入京,爲了這事,她險些和我吵翻了。”
方劍明道:“皇上,太上皇這件事……”
朱祁鈺嘆了一聲,一臉的自責,道:“這件事錯在於我,我十分愧疚,我已經下令讓南宮那邊的人好生侍候皇兄和皇嫂了。正天教的事處理完之後,我立即率領百官去南宮參見皇兄,將他接回大內,以補償這幾年來他所受的苦楚。”
方劍明道:“皇上能這麼想,那是再好不過了。”
原來,朱祁鎮自瓦剌回來後,朱祁鈺出於皇位的考慮,將他軟禁在南宮。那南宮十分偏僻,朱祁鎮住在裡面,幾乎是與世隔絕。嚴重的時候,他這個太上皇還不如普通人,需要他的妻子,也就是錢太后(即錢皇后)做一些針線活,託人出去變賣,換些吃的。朱祁鎮在瓦剌居住的日子,雖然苦寒,但絕不會爲吃食發愁,而回大明後的待遇,窘迫至此,當屬千古罕見了。
朱祁鈺揚聲道:“向秋,現在什麼時辰?”
狄向秋在門外應道:“回皇上,快到二更了。”
朱祁鈺想了想,道:“也是時候回皇宮了。賢弟,這兩日你們就居住在行宮裡,有什麼需要,只管對向秋說,我會叫他留在這裡。”說完,下榻而來,活動了幾下手腳。
不久,朱祁鈺在衆多高手護衛下,悄悄的離開了行宮。這一夜,拉開了大明未來走向的序幕,在這以後,每一個人,都將會爲自己的選擇而承擔應有的後果。
□□□ □□□ □□□
一間密室中,有這麼兩個人,正在談論一件事。坐在上首的人,四方臉面,身材高大,一身便衣,正是掌管軍營大權的石亨。坐在下首的,卻是一個瞎子。
只聽石亨說道:“果然不出先生所料,皇上此次召見,正是逼我向他表示忠心,幸虧先生早有明示,不然猝不及防,露出馬腳,當時就可能會被皇上治罪了。”
那瞎子笑道:“侯爺能安然迴轉,可謂是定力超人,仝寅拜服。”(仝,音與同一樣)
石亨道:“先生又救了我一命。”
那自稱仝寅的瞎子道:“不敢,不敢。”
石亨道:“土木事變前,先生爲我佔了一卦,提醒我遇事緊危,以逃爲上策。也先攻打大同,我兵敗,單騎回京,雖爲人詬病,坐了一些日子的牢獄,但嗣後得於謙舉薦,掌五軍大營,封武清伯,正是因禍得福。此後飛黃騰達,晉升武清侯,提督兵馬,深得皇上重用,全賴先生的精囊妙計。我正不知該如何謝先生纔好。”
仝寅笑道:“侯爺對仝寅有知遇之恩,仝寅自當效勞,侯爺不必言謝。”
石亨想了想,突然皺起了眉頭,嘆了一聲。
仝寅問道:“侯爺可有心事?”
石亨道:“先生有所不知,皇上要我代他主持祭祀大典,我深覺此事重大,有些擔心。”
仝寅大笑道:“侯爺何必爲些許小事擔心?”
石亨一怔,道:“小事?先生,這件事可不小,隨時都會掉腦袋的。”
仝寅道:“在我看來,這就是一件小事。”
石亨道:“請教先生。”
仝寅道:“侯爺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時候未到,順其自然便是,倘若多想,反倒亂了方寸。”
石亨仔細想了想,似有所悟,道:“我明白了,謝謝先生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