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故計重施

箭矢聲急,劍旋如碩大的銀輪,將紛攢而來的箭矢擋在身外。

“噗”的一聲,一支箭矢攢進右肩的肉裡,輕流抓住箭桿,咬牙狠心一拔,給倒棱帶出一塊肉來,鮮血濺流。

二三百名鐵甲騎士收起弓弩掣出兵刃,下馬向這邊圍逼過來。

輕流望着左近十餘人無不身受幾處重創,見敵人箭雨過後向這邊逼來,紛紛搶zhan有利位置,欲最後一搏。

輕流回頭望了一眼身後的流霞,護衛許伯英、子陽秋的十名精衛早就消失在那頭,雖然不知道宗政家有沒有其他安排,不過此時自己在此多阻敵人一刻,兩位大人就多一分安全。

輕流從懷中抽出一方白綢,輕輕拭去刀刃上的血跡,將白綢疊好納入懷中,將劍遞到手中拿定,擡手平刃疾迎上一頭鐵甲騎士,平舉的刀刃拖過那人的喉嚨,割出一道血箭噴灑出來。連衝過數人,卻在敵陣深處被阻下來,陷入苦戰之中。

且戰且退到這裡已過一日的時光,剩餘的十多精衛都已精疲力竭,卻是輕流這種脫胎於騎戰的戰術,瞬時令逼上來的南閩鐵甲武士付出六人的傷亡。十多人奮力而起,向敵陣衝去。

夕陽正斜,青山綠水相映。

宗政季望回想一天苦戰,心頭尤有餘悸。

二百名鐵甲健銳只換得四十名清江騎銳,若非輕流要保證許伯英與子陽秋有充足的時間潛入泉州西北的連綿山脈中,宗政季望也不奢望能將他們全數留下。

身側一名哨尉小聲問道:“大人,還追不追了?”

許伯英離開已有兩個時辰,在這片連綿丘陵中,密林盤錯,如何追?

宗政季望微微搖了搖頭,指着一地的遺屍暴唳的說道:“將他們衣服給我扒掉,擡那處空地去,我倒要看他們死後如何安生。”

哨尉微微一怔,那裹着輕甲的健將梟悍之處讓人心有餘悸,他在清江的地位不低,曝屍之舉似有不妥。不過上官傳下令來,哪有自己置喙的餘地。

只是四哨精銳去截殺清江的使團,還讓最重要的兩人逃脫,宗政季望不由思量回城之後的說詞。

二月十二日,許伯英與子陽秋才從雲嶺的密林中鑽出來,踏上武陵邑的地界,由前來迎接的風林告之輕流被曝屍泉州西北荒郊的消息。

許伯英悵然若失。

子陽秋知道輕流身爲夷人,死得慘烈本是夷人男兒最好的歸宿,但是南閩曝屍之舉令他生出一股唳氣,臉色青白,過了半晌才狠狠說道:“終有討回這節的時候。”

輕流與風林是清江騎營十二健勇中最出色的兩名將領,徐汝愚更將輕流調爲自己的親衛首領,親自調教欲予重任。

徐汝愚任用鄭夢淮爲漳州主政,與南閩勢力再無轉圜餘地,但是許伯英與子陽秋身在泉州,令徐汝愚投鼠忌器。

從去年七月底,許伯英與子陽秋出使南閩以來,清江無疑處於極大的劣勢之中,不僅身爲徐行故舊的漳臺勢力所剩無幾,清江兩名最重要的人物滯留泉州達半年之久,且有輕流這樣的高級將領損命於斯,而且漳州形勢力對清江極爲不利。

許伯英與子陽秋在甘棠海灣見到略顯憔悴的徐汝愚,緩聲說道:“宗政荀達的反應確實讓我們措手不及。”

徐汝愚點點頭,說道:“我也沒料到宗政荀達會選擇軍事對抗。從驍衛營進入漳臺三個月以來,漳州形勢依舊沒有好轉的可能。宗政荀達與公良友琴都按兵不動,很難想像他們現在有了這樣的耐心啊。”

“父親月前來漳臺述職,商南發生什麼異常了?”

許亭易與丁政在商南主持商道以及中原各郡的情報網絡,在清江向邵海棠、叔孫方吾、蒙亦三人述職即可,親自趕至漳檯面呈徐汝愚,定有讓人難以想透的異常情報。

徐汝愚說道:“北方四郡糧價突增三成。”

“啊。”許伯英詫然說道:“河水近年馴服許多,沒有氾濫成災,就是這年北方發生旱災也不會發生糧荒,是誰在控制糧價?南平要控制北方四郡的糧價,這大量的金數如何運抵北方四郡?”

徐汝愚說道:“南平控制北方四郡的糧價也不是不可能,舊朝滅亡時,北方許多世家都是騎牆壁倒向新朝的,這時傾向南平也非不可能。北方數郡糧價異動之後,荀家與蔡家爲防止意外,都在各自轄地的北部臨近呼蘭的地區,增加三成田稅。”

許伯英說道:“這可是宜先生建議的?”

徐汝愚點點頭,說道:“增收三成田稅便是要將臨近呼蘭地區的糧食抽空,既使呼蘭人對幽冀與汾郡有所異動,也無法從這些地區徵集軍糧。還可以增加兩地的糧食貯備,不過我當心民衆活口的存糧被抽盡,最先亂起來還是這些民衆。”

“如何能肯定今年北方發生大旱情,這糧價異動之策實是要迫使北方民衆大暴動,可是爲什麼南平能肯定北方今年會發生大旱情呢?”

“天機雪秋。”徐汝愚頓了一頓,“天機雪秋的境界不難勘破星象的奧義,年前東林會與長河幫急於向南方轉移勢力就隱然顯出北方將有大亂。長河幫的君逝水就在甘棠,長河幫便是應天機雪秋之請,才急於向南方轉移的。只是原因曾說道罷了。”

許伯英嘆了一聲氣,天機雪秋提出這樣的要求,實難讓與舊朝有着千絲萬縷聯繫的長河幫拒絕。

“有無與東海聯手的可能?”許伯英問道。

至從確定即墨明昔的身分之後,百夷才進一步降低對徐汝愚的戒心。

子陽秋此時也算首次參與青焰軍的最高機密議事,只是視野一直侷限於越郡與南閩,對徐汝愚與許伯英之間的談話沒有機會插得上嘴。卻見徐汝愚與許伯英也不避開自己,可知徐汝愚真心將自己納入青焰軍的核心層。

以清江、雍揚目前的實力,想在北方四郡與南平的舊朝遺族較量,實無成功的可能,只有與東海陳族聯繫,尚有一絲平息危機的可能。

徐汝愚黯然搖了搖頭,說道:“去過信了,東海惟恐這水不夠渾,得到我的信後,張季道更縱容儀興府周邊糧價的異動。”

許伯英料不到是這種結果,可想徐汝愚近日來壓力之大,而這種壓力是清江或是雍揚許多人所不能理解的。

北方陷入大亂之中,對東海而言,是種機會,對雍揚與清江也未嘗不是機會,南平雖能趁機北上覆闢,清江與東海也能趁坐大,最終鹿死誰死還不能定論,只是這北方的民衆都要遭臨巨劫。

徐汝愚緩緩說道:“汾郡初行《置縣策》,地方財政大權沒有悉數收回,汾郡貯糧,大半在世家手中,汾郡若是發生饑荒,實難想像那些世家會拿出糧食來爲荀家排憂解難,若是北方真有大危機,那些初行《置縣策》的汾郡最甚。容雁門啊容雁門,你有什麼把握能在北方危機暴發之前獲得北上的通道?”

北方大亂,南平若是錯過時機,那一場謀劃卻是爲呼蘭與東海做了嫁衣。但南平大軍要北上卻要通過晉陽郡。這可是一條長達千里的大通道,也就是說大亂之前,擊潰晉陽霍家的二十萬大軍。南平的實力究竟有多強?

許伯英搖了搖頭,說道:“我們對南平情報所獲不多,但是南平不可能有如此實力,如果要真能如此從容佈置,南平可調用的軍力應達到五十萬以上。”

“這也是讓我疑惑的地方。”徐汝愚伸手在眼前揮了一下,似乎要將這分疑惑揮去似乎,語氣變得堅定的說道:“我已令許公與丁政等人員返回雍揚與清江任職,既然無法避免,那麼就多做點準備吧。”

調回丁政與父親,怕是被輕流損命泉州之事所觸,許伯英也擔心父親的安危,下意識的點了點頭,只是父親回來位居何職纔好?自己在清江爲徐汝愚主持政務以來,讓原襄樊會特別是馬幫系的許多耆宿相當尷尬,宋庭義、許機等人都選擇隱而不仕,連許端國也沒有在青焰軍任職。

徐汝愚似乎看出他的所想,說道:“雍揚政制初案已經出來,雖然離父親《置縣策》有很大的差距,卻是雍揚現在確實可行的,你回清江之後,細細閱過,若沒有別的意見,我便讓其通過了。雍揚那邊設兩府,靜海由鍾籍主政,雍揚便由許公主政,雍揚兩府之上置政事堂總轄政務,相應的清江這邊也要置政事堂總轄溧水、撫州、清江、漳州四府的政務,我的意思,這政事堂以清江這邊爲主,不過這還要跟鐵蕊、道覆商議之後,才能決定。”

“政事堂以清江爲主怕是不妥吧,六府雖說清江居其四,但是人丁、財力與軍備,清江遠遠不能與雍揚相比,這個倒不需與雍揚那邊相爭,若是邵先生有意見,我去與他說就是了。”

徐汝愚頗感激許伯英能明白自己的難處,也未置可否。

現在政事各自爲政,但徐汝愚的勢力連成一片之後,終要併到一處總轄政務,與其將矛盾留到那個時候,還不如現在早定下名分。六府主政中清江這邊佔了四名,並且許亭易即將出任雍揚主政,實際上六佔其五,這政事堂還要居主,雍揚那邊怎會沒有意見?

許伯英繼續說道:“大伯、宋公庭義、端國等都是有爲之人,任其閒置可惜了,若是他們不願在清江出仕,不妨請之雍揚?”

“伯英自可做主。”說罷望向子陽秋,說道:“清江政事堂加設一曹總攬百夷事務,子陽先生可願謀力?”

徐汝愚此舉乃是決心將百夷正式納入自己的體系之中。

子陽秋在武陵邑時,曾與管見會過面,百夷一族的軍隊已然接受徐汝愚的影響,政務一併納入一體的體系也不令人意外。只是擔憂百夷一族究竟能處在怎樣的位置。

三苗歸附南甯越族之時的實力遠比百夷強,處境也較百夷爲佳,但三苗在南寧郡治所樂安城依舊沒什麼政治地位可言,只能參與雲嶺附近邑鎮的事務。

子陽秋微微一怔,徐汝愚能在政事堂加設一曹,實讓他感到意外之喜,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喃喃說道:“這曹主官似乎由我王出任比較恰當。”

徐汝愚笑道:“夷王地位尊崇,我視之爲兄長,豈能讓俗務煩他,待他日迎來夷王,另有虛席以待。另外,我欲將撫州府的雲烏縣與漳州府的青楓縣劃歸百夷自治,兩縣官吏以夷人爲主,兩府官吏之中也要吸納一定的夷人官員,這些人員煩子陽先生舉薦,日後也是百夷曹所司之職。”

子陽秋心中正盤算漳州府的青楓縣所轄範圍幾何,又聽徐汝愚最後一句話將人事任免權還於百夷族人手中,也顧不上理會徐汝愚虛崇夷王的用意,點頭應允道:“大人待我百夷甚厚,百夷豈能不爲大人鞍前馬後?”

徐汝愚道:“既不厚此也不薄彼,但是要讓夷漢真正的共處,子陽先生任重而道遠啊。”

子陽秋思量徐汝愚話中之意,想起自己十多年來爲百夷一族的生存所迫,尋求與三苗、與漢人和解之途,頗生感觸,也知其中的艱辛。徐汝愚一句“共處”道盡百夷數百年的艱辛與追求。

徐汝愚沒有介意子陽秋的失神,與許伯英商議其他事宜。

清江不遺餘力的疏浚河道,歷時一年有餘,終於在新朝五十四年的仲春之末將鳳陵河疏浚通暢,通過鳳陵河,宣城、撫州、清江三地的大小河道通達連貫起來。清江水營的戰艦可以抵達所轄地域和任何一處,並且能夠進入錢江水道威脅樊家的餘杭府。

撫州會戰結束之後,清江開始吸納各地的流民。

霍家侵荊郡三年有餘,荊郡北部地區遍燃戰火,流離失所的流民不知凡幾。這些流民大多滯留在荊郡南部地區。

荊南世家吸納流民中青壯爲丁,編成人數龐大的軍隊對抗霍家晉陽軍,一邊將剩餘流民向東面的懷玉山以及南邊的雲嶺驅趕。

雲嶺乃是三苗集結地,流民越不過雲嶺前往南寧。在徐汝愚入主清江之前,流寇山匪橫行於清江,流民也不會向清江轉移。直至徐汝愚肅清清江的山匪流寇,懷玉山六寨歸附,佔據整座懷玉山的北段之後,流民開始大量向清江遷徙。

溧水河谷兩季收成,以及清江大部地區的一季收成,以及早期大量的從外地運進糧食,使得清江有足夠的能力吸納這些流民。

新朝五十四年春末,清江錄籍人口達到一百六十萬,已超過所設十二個縣所能容納的人口總數。

清江府的府縣改制進行得遠比雍揚徹底,除去清江邑北部、崇義東部與北部、樂清東部與北部地區沒有進行府縣制改革,其餘地區新設置溧水、懷玉、北陵、風陵、雁潭、玉案、雲烏七縣,加上原有撫州、崇義、樂清、宣城、清江五邑,共有十二個縣。十二個縣分爲三片,以溧水、懷玉、北陵、風陵、宣城、雲烏、玉案七縣爲一府,以溧水爲治所。這也是徐汝愚在清江府的勢力中心區域,其中雲烏縣歸百夷自治。

樂清、雁潭、撫州三縣爲一府,以撫州爲治所,其東部則是與普濟勢力之間的緩衝區。

崇義、清江二縣設爲一府,以清江爲治所,北面是與祝家勢力的緩衝區。

以溧水河谷爲中的溧水府七縣共容納盡一百人口,並且雲烏縣乃是百夷自治,百夷向雲烏遷下七萬多人。

南平與晉陽之間正緊張對峙,大戰隨時都會發生,那時更會造成大量流民南涌,徐汝愚遷五萬流民於青楓峽出口處,建城設縣,名青楓。青楓縣爲百夷自治,但百夷勞力都被徐汝愚驅用他處,這裡的築城重務只有役使流民。以配田畝數結算役工之酬,流民無不奮力爭先。

青楓城緊挨武陵山南麓,雖然沒有侵入到南閩的腹地,離漳州城尚有二百直線距離,卻比驍衛營進入漳臺更讓南閩世家震撼。

而此時永嘉堡役使流民梯山造田初成,得山田三十餘萬畝,永嘉堡馬街亭與流民之首曹散、管見將山田捐爲府田,爲流民請免田稅與丁稅三年,顏遜爲彰曹散、管見之功,分封兩人爲漳州邑左右丞。

南閩世家都想:既然徐汝愚能從清江遷入大量的流民,那焦土之策還有什麼意義?難道只是造成永嘉堡與曹散這股流民勢力的崛起。曹散流民勢力與永嘉堡背腹相依、擰結成一股不弱的勢力,刺在南閩的喉嚨口,特別是十萬流民所蘊涵的潛力,令宗政荀達感到十分不安。

四月中旬,兩千餘海匪由甘棠海灣北三十里處登陸試探性侵入漳臺,被擊潰之後,沒有退回海中,卻向龍巖一帶流竄。

周世隆對徐汝愚禁止追擊十分不滿,卻不能發泄出來,只是將鐵戟狠狠向下一搠,入土數尺,望着絕塵而去的海匪,啐了幾口。

徐汝愚與馮遠程站在高地上向南望去,天地際線上的海匪只是密麻麻的黑點正不停的從視界中消失。

徐汝愚笑道:“公良友琴爲了將戲演得真一些,竟送我們二十艘三桅海船,哈哈,我還正愁甘棠水營無船可用呢。”

三桅海船是最小的一種海船,甘棠海灣的船塢現在也能建造,徐汝愚實在沒有必要如此開懷。馮遠程說道:“這二十艘海船來得太容易,不似普濟海匪兇殘謹慎的作風,大人猜出公良友琴的用意?”

“故計重施而已。”徐汝愚冷冷的說道,心中卻是突然的一痛。

第1章 長弓射殺第13章 兵出白陘第8章 論衡天下第2章 昭武九姓第5章 石峽第5章 山雨欲來第3章 護田之爭第11章 玉壺春雪第14章 驟生變故第12章 鄉土之士第6章 晉陽山道第8章 論衡天下第13章 與寇並肩第10章 暗渡江水第6章 建安堡(上)第9章 入局第5章 丹青仕女第2章 大漠殘壘第13章 豬狗之徒第21章 天下共仇第12章 踏碎山河第7章 將侵江寧第6章 天下勢第10章 湯邑山口第8章 酒樓說戰第11章 絕壁行遲第8章 溧水新城第20章 無心之失第12章 劫營初戰第4章 天下四方第4章 江津渡第21章 天下共仇第9章 大局已定第9章 英雄遲暮第8章 東牆之女第5章 策令左史第11章 絕壁行遲第6章 危言聳聽第10章 期以十年第8章 樓名遠菊第1章 宗政凝霜第6章 前途渺茫第5章 石峽第5章 烏倫夜戰第13章 兵出白陘第6章 朧月弓第12章 踏碎山河第11章 云溪映雪第6章 淮水暗涌更多內容盡在中州亂世錄第14章 入主漳臺第11章 云溪映雪第9章 大漳溪第13章 兵出白陘第11章 千里雄奇第15章 種間第4章 樓挑明月第10章 青焰軍議第10章 豫章燎城第11章 改經換脈第3章 生機第7章 御精奇術第5章 樊族歸附第13章 燒營第13章 與寇並肩第5章 夜遁第10章 序戰第13章 意外之喜第1章 族人飄來第5章 山雨欲來第12章 竹籃打水第2章 初至沂州第3章 無利不戰第2章 落霞望江第7章 雨夜飭軍第10章 豫章燎城第11章 歷陽水營第3章 青丘弱水第1章 雍揚新政第1章 孤軍東進第1章 河西奴兵第3章 青丘弱水第5章 星空飄香第5章 仇讎第13章 燒營第4章 臾城嶺道第9章 麗陽門外第11章 改經換脈第13章 毓麟之禮第1章 荊北被困第16章 背腹之患第10章 潛影隨形第5章 灞水濤遠第6章 不期之會第9章 老祖殯天第2章 昭武九姓第10章 望風而降第10章 揮軍直入第2章 依依冰河第5章 星空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