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財源之困

正午的微風,如蜻蜓薄紗似的雙翼在輕輕震顫。在明媚的春光下,彰德縣工業區內一座座廠房內傳出轟鳴的機器聲,在過去的一年間,邯彰各縣工業示範區都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過去縣鄉工業示範區大都是從事着輕紡以及消費品制製造,而現在,一座座現代化的機械工廠卻在各縣鄉工業示範區建成了,甚至在許多農村合作社的社辦廠房中亦出現了機械加工設備,他們承擔着數以十萬計的各種小配件的製造。

全興鐵工廠是一家工人不過千人的小型鐵廠,而此時,在這家工廠的生產線旁站着一個個穿着白色工作服的婦人,在她們的面前,一個個迫擊炮彈彈隨着輸送帶運行着,她們像是爲汽水瓶灌裝汽水一般,將液態的阿馬託炸藥灌入其中,顯然這是一家軍工廠。

“……二期工程完工後,我們每個月可以生產10萬個60毫米的迫擊炮彈體,2萬個82迫擊炮彈體、1萬個120迫擊炮彈體,同時,我們還將能夠負責全縣35家合作企業、合作社的總裝任務,也就是完成40萬發迫擊炮彈以及1500噸航彈的總裝……”

穿着雪白的工作服,置身於這座工廠之中,望着那些榴彈彈體,管明棠的神情顯得很是嚴肅,但是在內心裡,卻又夾雜着些許激動,現在,邯彰幾乎所有的工廠都承擔起了軍需生產任務,一座座新建的工廠投入到軍工生產之中。

而與大後方建設最大的區別之處在於——沒有一家公營企業,這些企業和北方公司一樣,都是私營企業,即使是在戰爭之中,邯彰和過去一樣,依然是“私營業者的天堂”,只不過現在許多私營企業紛紛介入軍需生產,而戰區司令部每天都會簽署新的“軍需生產許可證”。

“上個月,工廠獲年純利超過10萬元,除去將部分所得用於企業擴建之外,另外購進了5萬元的防衛債券,用於支持政府抗戰……”

管長官的造訪完全在邵全興的意料之外,對於戰前從天津遷至邯彰的邵全興而言,他從未來想到,自己的鐵廠會有今天,實際上,在內遷時他就做好了“虧本”的打算,但在工廠復工後,軍需訂單幾乎“壓”的鐵工廠過不過氣來。

或許由防務委員會與工業委員會覈定成本後製定的10%的利潤率並不高,但是,對於邵全興而言,工廠不斷的擴建,年利潤超過百萬元,這一切都是過去所不能想象的,現在經過多次擴張後的全興鐵工廠已經遠非過去所能相比。

也正因如此,他纔會爽快的將利潤所得的50%按照要求購買“防衛債券”,防衛債券是專區發行的內部債券,按照《戰時條令》,每個月收入超過40元的個人和企業都需要購買,而企業需要將利潤的50%用作債券購買。

“嗯,邵經理,你們做的很好!”

管明棠只是點着頭,作爲戰區長官,對於目前邯彰的軍需生產,可以說是極爲滿意的,每天可以生產十數萬發迫擊炮彈,完全可以滿足目前國內的需求,甚至還可以進一步的擴大,當然,其前提是政府必需要提供足夠資金用於購買武器。

而對於政府而言,錢是大問題,儘管專區發行着“防衛債券”,儘管這些企業將部分利潤化爲“防衛債券”,但相比於龐大的軍工生產支出,通過債券籌集的資金總是有限的。

如何獲得更多的軍費呢?此時,置身於工廠之中,管明棠的腦海中所想的卻不是過去最爲關心的“生產”,反而變成了一個更爲現實的問題——“錢”。

“錢!”

在辦公室中,管明棠看着羅家選道出了一個字來。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戰爭與其說是戰爭,但歸根到底,還不如說是在打錢!”

又將視線投向吳吉玉,這位信用合作社的總經理,管明棠用極爲直白的話語說道。

“沒有錢,政府就不可能定購到足夠的軍火,沒有錢,政府就無法爲軍隊提供充足的裝備,在防衛戰期間,幾十萬大軍作戰,十五天,打掉近四萬噸彈藥,防衛戰實際戰費超過一萬萬元,而現在,政府的財政收入是多少?”

在說道出自己的顧慮之後,管明棠又向羅家選反問道。

“預計今年可達到5萬萬元!”

扶了下眼鏡框,羅家選出了一個數字,而這個數字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上——截留中央稅款,實際上,多年來截留稅款,一直是專員公署獲得經費的渠道之一,多年來,通過企業“逃稅”,絕大多數按道理應該上繳中央的稅款都已經被公署截留,即便是需要上繳的稅收,現在亦通過軍械充抵,而軍械充抵稅款又可以帶來額外的收入。

“先生,現在,政府的軍費需求是可以得到滿足的!”

千方百計的籌集軍費,這是政府的職責,同樣也是邯彰銀行業的職責,現在邯彰的軍費開支是極爲龐大的,財政收入不足四萬萬元,但是軍費支出超過十萬萬元,而這些錢,無不是通過發行債券獲得,而吳吉玉自然再清楚不過,因爲這些債券都是通過信用合作社發行的。

多年來,信用合作社一直是專員公署的債券發行商,甚至其現在亦於歐美髮行各類公司債券,而信用合作社亦是中國第一個打入國際債券發行市場的中資銀行,當然,這是通過收購美國銀行的基礎上獲得的,而收購那些美國銀行,卻又是無心插柳——爲了獲得美國破產工業企業債權而收購銀行,不僅讓公司將大量的美國企業設備搬遷至國內,而且還使得信用社獲得了一條於國外發行債券的渠道。

在過去的幾年間,北方公司與中國信用合作社持有的“華投公司”利用控股美國銀行、證券公司,於美國成功發行了上億美元的債券,而現在,信用社亦是“防衛債券”這以旨在加強邯彰防衛力量的專門債券的發行商。

“爲了籌集軍費,我們用不兌換債券支付軍教公以及工人的部分工資,每個月籍此可以獲得不少於3000萬元,而根據企業利潤比兌換,亦可以獲得22000萬元債券,現在,以我們的經濟總量來看,是可以滿足軍費開支的,而且就現在而言,還有部分餘額。”

對於政府的財政節餘,吳吉玉並不會有任何懷疑,儘管邯彰今年的軍事預算超過十萬萬元,但公署通過債券所獲得的實際收入,卻超過三十萬萬元,這意味着有二十萬萬元的節餘。而之所以對專區的財政情況極爲了解,正是因爲合作社的特殊性質,它既是商業銀行,同樣也是政府的“隱形財政處”。

在表面上,信用合作社是“農民”的信用合作機構,在過去的多年間,爲邯彰地區甚至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農業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是農業發展的主要融資渠道,但在另一方面,易名爲“中國農民信用合作社”的“邯彰農民信用合作社”依然是“邯彰”的,是政府融資的一個重要渠道,而在去年,通過向北方公司出售股份,其又從政府的融資搖身成爲公司的融資渠道之一。

不過其複雜而多變的身份並沒有改變一點——政府融資渠道,甚至於,這正是吳吉玉能夠出任信用社總經理的原因所在,相比於許多銀行家,他更能把握“政府的意願”,甘心爲政府所“驅使”,同樣他也明白,信用社的今天是建立在政府的支持上。

互惠互利的合作也好、服從也罷,使得吳吉玉這位信用社總經理,甚至比其名義上的大股東“邯鄲農業合作社”的社長更能直接瞭解到專員公署的諸多機密,甚至直接參與與財政事物有關的會議。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充分發揮節餘部分的作用,以及將來的嘗還問題!”

在的聲音落後下時,作爲專區財政處長,戰區財政專員的羅家選道出了他一直以來的擔心的地方。

“出於種種原因,一直以來,相比於增稅,我們更喜歡通過隱蔽的方式獲得財政支援。因爲我們的金融業一直受到長官的控制,所以,政府有權在緊急情況下任意處置他們的資產。這樣,而且同時,邯彰的養老基金、社會保險基金等大規模的公衆資本也都在政府的掌管之下了。此類暗箱操作可以給大衆一種穩定的假象,避免因突然增稅而帶來的心理創傷,尤其是增稅後可能會造成稅款上繳,從而導致財力外流,如果需要的話,我們可以從養老、社會保險這些渠道再獲得十萬萬元的資金,但是,先生,或許,我們可以得到充足的戰費,但是如何讓這些戰費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如何確保在戰後可以順利償還呢?”

這個……

管明棠還真沒有想過,邯彰的戰時經濟政策充分借鑑了歷史上的德國經驗,甚至於邯彰的工業建設亦是借鑑德國經驗,在過去的多年間不斷鼓勵私人企業的發展。通過建立工業自我管理機構以及在各工業部門內部設置有權威的委託代理機構和聯營機構,使得中國第一次能夠使大規模生產體系標準化,並從中得到好處。無論是位於新區的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工廠,還是分佈於鄉間甚至太行山地區只有幾十人的合作社工廠或者十多個人的家庭小工廠,都可以按照統一的標準生產同樣規格的槍管、子彈、齒輪和其他產品。這種新的控制體系對於經濟和生產是有巨大好處的。

同樣,在戰費的籌集上,也是充分借鑑了德國的經驗,在某種程度上,邯彰與德國很像,德國不願意增稅是怕民衆不能接受,但邯彰不願意增稅卻是爲了避免稅款向中央上繳,所以都是採用隱蔽的手段籌集,但是無論是發行債券亦或是挪用銀行存款以及保險金,最終都涉及到償還的問題,但這個問題管明棠過去還真沒有仔細考慮過。

以後總能慢慢還清的!

過去,每一次當他人詢問自己這一問題時,管明棠總是如此回答,但到最後,這個問題總是需要解決的,但如何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呢?

“家誠,既然你提到這個問題,那麼,以你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目前,防衛債券的主要吸納者是企業,所以,在戰後,我想,我們是有辦法加以償還的。”

面對先生的詢問,羅家選提出了他的想法。這既是他的想法,同樣也是許邯彰許多人的想法,或者說,這個想法是符合邯彰利益的想法。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戰爭紅利!”

“戰爭紅利?”

羅家選的話,令管明棠的眉頭微微一揚,如果說戰爭紅利的話,恐怕就是戰爭對工業的刺激了,但是如何用這個所謂的戰爭紅利去支付鉅額的戰費支出呢?

“爲刺激經濟發展,戰區出臺大量的政策以支持民間創辦企業,而相比之下,我們將大量的資金低息或無息貸款於民間,這意味着,戰爭所帶來的企業紅利必然將爲民間獲得,那麼有沒有可能,政府直接投資企業,從而確保紅利不至外流,政府即可以得到充足的軍需,又可以獲得大量的利潤上繳……”

在提及“公辦企業”時,羅家選注意到先生的眉頭猛的一皺,這是因爲對於公有企業他一直都很牴觸,否則也不會出售那些示範工廠。而先生對公辦企業的牴觸,又源於清末官商對“官辦企業”的鯨吞,在先生看來即便是有着嚴格的管理,亦無法阻止私人或者企業管理者對公有資產的侵吞,最終示範工廠在過去的兩年間大都通過對外出售,從而徹底撇清了政府與商業的聯繫。

“當然,先生,這只是戰時的政策,待戰後,我們可以將企業資本折成股票,以公有企業股票收兌防衛債券。”

第792章 焦慮的斯大林第91章 小車代馬益於國第828章 海軍的未來第821章 空軍的未來第40章 工廠易建工難開第1044章 遠征緬甸第1203章 一切都將結束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276章 補償第14章 風雲際會第1217章 公司的未來第167章 正月未過徵兵忙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第424章 軍人的看法第125章 別無選擇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1082章 奉天起義第166章 熱河之要誰人知第63章 人生方向第64章 中棠會第266章 鍊鐵需要先煉人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1194章 這一天(上)第178章 開封會議 !...第190章 勞工第3章 參觀之旅第1066章 噩夢第10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1034章 南京會第200章 一夫當關有何妨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133章 工農互補爲王道第443章 定心丸第1200章 拆掉它第240章 頤和園中槍聲鳴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71章 危機四伏人難安第1060章 目標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807章 挫敗第31章 莫斯科第230章 二楊入邯(下)第297章 創造機會第74章 譏諷是嘲又爲動第23章 荒唐之夢心魂折第1027章 戰術建議第1032章 槍聲響起第50章 東與南第342章 新政之難第839章 難擇第1132章 帝國的崩潰第425章 好事臨門第321章 大洋彼岸謀新業第16章 秘密合作第249章 華盛頓的選擇第93章 理想主義者的選擇第56章 陸之南第189章 運氣所致第118章 會議第60章 中意合作第309章 宴會上的要求第247章 關於未來的思索第205章 戰雲瀰漫備戰忙第288章 北方的命運第291章 希望與救濟的販賣第820章 波音之父的收穫第1066章 噩夢第1096章 北上的“東北軍”第187章 血戰紅石嵐(五)第183章 歷史的改變第788章 審訊第1073章 遼陽之戰(三)第59章 知已臨門展顏笑第310章 清晨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76章 陪陪家人吧第313章 轉移目標第433章 東北三角第200章 一夫當關有何妨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308章 幸福之後的可惜第16章 秘密合作第1209章 蘇俄印度(下)第94章 古老的新篇第196章 看不見與看得見第77章 電影第107章 生當此時第238章 夏季攻勢(七)第444章 侍從官日記第1060章 目標第118章 會議第22章 焦切之心第247章 關於未來的思索第1190章 東條的決斷第24章 日爾曼尼亞的夢想第334章 新官上任第811章 新的工作第290章 溫牀第1041章 魏與陳第140章 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