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都南京!
進入民二十八年歲末,還都南京這個聲音越發的響亮,經過一年多緊張的建設,南京市重建中規劃的一座座官廳建築以及一系列的公務員公寓的先後完工,意味着還都南京的時機已經成熟,而對於國民政府而言,還都南京更多的卻是政治上的需要——畢竟在政治層面上,南京依然是中國的首都,而武漢不過只是臨時的政治首都罷了。
隨着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發表的《告別四川父老書》,在高度讚揚四川人民的同時,重慶完成了戰時首都的使命完成了,同樣也意味着“還都南京”已經正式進入政府的工作範圍。
不是一月,就是二月!
應該會在清明之前,當武漢各界流傳着“還都時間”時,在洛伽山上的蔣公館內,此時卻是一派歡喜之色,參加聚會的各國的使節、駐華軍官們,紛紛向蔣介石這位委員長表示祝賀,祝賀“他的軍隊”在北方取得了一場大捷。
“這場大捷奠定了未來亞洲十年的和平!”
面對北方的大捷,幾乎每一個亞洲問題觀察家都如此說道,而面對外國人的稱讚,蔣介石在“謙遜”的表示感謝的時候,他的心情卻又是複雜的。
“中國心腹之患,唯以蘇俄爲最!”
這是當年作爲“孫逸仙博士考察團”訪蘇時,蔣介石得到出結論,也正是從那時起“反蘇、防蘇”就被他認定爲自己的使命與責任,而現在,北方一場空前大捷,似乎緩解了蘇俄對中國的威脅。
幾乎每一箇中國人,面對達裡岡愛的大捷時,都會流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笑容是燦爛的,在外人的吹捧中,在德國人、意大利人、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甚至日本人的吹捧時,幾乎所有人都變得有些飄然。
是的,在中國近代史上,在對外戰爭中,從沒有取得過如此輝煌的勝利——殲滅外**隊近三十萬!而更爲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僅只投入了不到25萬軍隊,根本就是以弱勝強嘛!
這樣的勝利足夠讓任何中國人爲之自豪!爲之驕傲,似乎一夜之間,人們看到了強國的希望了。
Wωω☢TTκan☢¢o
“這是一年來億萬國民至力國建所帶來的輝煌勝利!”
面對勝利《中央日報》如此這般的“巧妙”的將功勞歸功於“國建”,致力於國家建設的億萬國民們共同奠定了這場勝利,非一軍一將之功。
當然這只是官方的說辭罷了!或許報紙上可以這麼說,但是作爲國民政府的實際掌權者,蔣介石非常清楚打贏這場戰役的是中**隊,但並不是“他的軍隊”或者說“中央的軍隊”,而是一支地方軍隊,儘管在一定程度上,這支地方軍隊又與地方軍閥的隊伍截然不同,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不是“地方軍隊”。
“狡詐的甘爲帝國主義列強與資本家代言人的中國北方軍閥!”
蘇俄的報紙如些這般形容華北當局,或許有挑撥之嫌,但作爲中國最高權力的主宰者,蔣介石卻明白,這是事實,不可更改的事實!
勝利是讓人驕傲的,但是警惕卻又是必然的。人的心境總是如此的複雜,在一年前,他曾用“忠若明棠”去形容管明棠的忠誠,而現在,面對華北的勝利以及華北的劇變,他卻無法再像過去一樣,冷靜的去面對這一切,畢竟,政治的現實提醒着他,半獨立的華北當局,對於中央而言,一直都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隱患。
在有如戲劇的宴會結束之後,蔣公館再一次恢復過往的平靜,孔祥熙雙腿一伸,坐在沙發裡透口氣道。
“晦啊,瞧瞧,整個宴會上,到處都是誇他管哲勤的,似乎沒有他,這中國的局勢,不定就成了什麼樣子的了!”
作爲財政部長,孔祥熙與華北一直都有些“不對付”,除去多次錢款之爭外,更爲重要的一點是,在日軍撤出上海後,孔祥熙曾試圖藉助“漢奸”罪沒收一批企業,而管明棠卻站出來橫插一手,從而讓其打算泡了湯。
這會抓住機會自然小心翼翼的上起了“眼藥”來。
“外國人就是這種脾氣。”
外國人對管明棠的稱讚,蔣介石倒不覺得的有什麼大不了的,相比於稱讚,他更看重的卻是實際,更何況,他也知道,孔祥熙之所以對管明棠有一肚子意見,怕還是因爲上海與財政部的事情。
“他們誇他們的,即便是把他誇上天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說到這,蔣介石卻是把話鋒一轉,看着孔祥熙問道。
“庸之,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怎麼樣在國建上作文章,上次我同你說的,打電報給陳嘉庚,請他多多發動華僑購買債券或者回國投資,現在進行的怎麼樣了?華僑是最愛國的,當年中山先生一再同我提起這件事,不斷地讚揚他們,在抗戰的時候,華僑最不願意做亡國奴,他們無不是拼命捐錢,現在,要告訴他們,這國建關係到國家的富強,而且還關係到國家的工業化,現在,政府根本就籌不出太多的款子,所以,要想辦法,想辦法在這些華僑的身上做文章!”
國建一詞緣於去年由德國派往中國的工業顧問團制定的“四年國家建設計劃”,這一國家建設計劃借鑑的德國的“四年計劃”,同時亦借鑑了蘇俄的五年計劃,以統制經濟爲核心的,其核心旨在用四年的時間完成國家的基本工業化,更準確的來說,是實現中央控制區域內的基本工業化。
儘管“國建計劃”得到美國、法國、英國以及德國資本金融界的支持,但在實際上卻碰到諸多的問題,除去大型項目得到外國資金支持外,許多配屬工程卻一直受困於資金的限制。
在“國建計劃”實施一年之後,其成就甚至的遜色於中華復興開發銀行主持的“復興開發”計劃,現在,在政治上,華北當局推動的農村建設、土地建設初見其效,在軍事上,華北當局又贏了蘇俄,若再在經濟建設上,再讓北邊掌控了局面,到時中央的面子可就真的難看了。
一聽“國建計劃”,孔祥熙便猛的一皺眉,然後頗爲爲難的說道。
“委員長,這恐怕不容易罷?“
“怎麼不容易!”
孔祥熙的回答讓蔣介石頓時流露出一絲不悅。
“華僑歷來都是愛國的,抗戰的時候,華僑的拳拳愛國之心,也是有目共睹的,現在,讓他們買些股票、債券或者回國投資什麼的,怎麼,庸之,事還沒去辦,就開始泄氣了?”
面對委員長的不滿,孔祥熙連忙急聲說道。
“委員長,我也並不是泄氣,因爲華僑的事情很難辦。去年,華復行就在新加坡、大馬、印尼各地辦起了分行,成天舉辦招商會,邀請華僑回國辦廠或者購買華復行的股票,他們辦事相當有步驟,每一個項目都有什麼市場可行性報告之類的文字和圖表資料,弄的南洋那邊的華僑無不是覺得投資華復行的項目更靠譜……”
“而且,委員長,你也知道,當年咱們想着僑匯的時候,邯彰那邊卻在南洋大招南洋兵,現在雖說有不少都退役了,那些華僑子弟和華北當局也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自然的,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也就更傾向於管明棠了……“
刻意的這麼一點,見委員長臉色中顯露出濃濃的不快,孔祥熙忙繼續說道。
“現在,那些華僑們都很相信管明棠,相信華復行,所以,要他們買國建債券,談何容易啊!”
“當年之失啊!”
孔祥熙的話,讓蔣介石頗爲無奈的長嘆口氣,當年抗戰軍興的時候,中央和過去一樣,眼睛盯着華僑的錢袋子,但對於華僑參軍卻有些牴觸,甚至有所防範,而管明棠卻盯着人,他在南洋前後徵召了五六萬華僑子弟,有着這層一同流過血的經歷,自然的華僑在心理上也就傾向於華北當局了。
恰在這時,宋美齡走進來插嘴說道。
“其實,這也算不上失!”
朝着丈夫笑了笑,宋美齡又繼續說道。
“這華僑有華僑的考慮,關鍵還是中央不積極,做生意的,無非是爲了財,單是爲了出於感情,廣東的華僑是更樂意在廣東投資,還是的願意在華北投資,”
話聲落下後,她看着孔祥熙說道。
“所以,這建設要起個名頭,這引進僑資,不要非打着中央的名義,可以打着各省的名義,衣錦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報效鄉梓,造福鄉里,這也是個很好的名頭嘛,我看那,可以以廣東、福建、浙江這樣的華僑大省的省主席、各地機關的名義,邀請各地華僑回鄉省親嘛,對有所成就的華僑,可以地方的名義發電報,發訓詞,勉勵他、嘉獎他!給足了他們的面子,再加上建設家鄉、報效鄉梓,造福鄉里的名義,你們說,他們還能拒絕嘛!”
“夫人說得有理,”
夫人的話讓蔣介石眼前的一亮,他頻頻點頭說道。
“庸之,我看可以先這麼做做試試,這樣做既乾淨,又漂亮,而且更能激起華僑的愛鄉之情!這愛鄉也就是愛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