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進入1939年的初秋,幾乎整個世界都被戰爭的陰雲籠罩着,9月1日,德國向波蘭宣戰,德國入侵波蘭,而作爲波蘭的盟國,在試圖調解失敗之後,9月3日上午11點,英德兩國進入戰爭狀態;下午5點,法國也向德國宣戰。
儘管英法兩國對德國宣戰後卻都按兵不動,僅在海上有所交手,這種狀態的戰爭被美國記者稱之爲“假戰”,但是任誰都知道,戰爭的陰雲已經降臨於世,嗅覺靈敏者更是從那濃濃的戰爭陰雲中嗅到了世界大戰的氣息。
當亞洲、歐洲的上空被戰爭的陰霾所籠罩的時候,有着“東西兩大洋”作爲天然屏障美國,依然堅持着自己的孤立主義,儘管在去年調停中日衝突時,美國曾經證明了自己的影響力,但在美國的國會看來,美國能做的也只是如此了。
“……就目前駐北平領事館以及駐華軍官團的考察證明,這是一場由蘇聯精心策劃的,其邊防部隊以追捕逃避殺害的僧侶爲由進入中國,在遭遇中國邊防部隊後,立即向其開槍,從而挑動了邊境衝突,隨後大規模相對應的邊境衝突,隨之在中蒙邊境爆發,並最終醞釀成一場隨時即將爆發的大規模衝突,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蘇聯之所以策劃這場衝突,其目的是旨在謀求其遠東安全,通過對中國的進攻,從而緩和蘇日關係,並最終促成蘇日締結盟約,”
冷瀝的秋雨在橢圓型辦公室外下着,而在辦公室內科德爾。赫爾國務卿則如實的向羅斯福彙報着中國與蘇蒙間的衝突,對於已經上演數月的中國與蘇蒙衝突,或許美國的輿論並不關注,但是作爲美國總統,羅斯福卻一直關注着那裡。
在羅斯福看來,這場衝突完全是沒有任何徵兆的,其突然性,正在一點點的扭轉着遠東的局勢,不僅對遠東剛剛平復下來的局勢造成了衝擊,甚至倒致了局勢的進一步惡化。在中蘇蒙邊境衝突爆發初期,當時國際局勢雖以顯現,但卻並不像現在這般惡劣,甚至在羅斯福看來,中蘇蒙邊境衝突,在某種程度上,拉開了序幕。
“四個月前,邊境衝突爆發,兩個月後,德國與蘇聯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而在上個月,蘇聯與德國共同入侵了波蘭,不過只是幾個星期,波蘭便亡國,現在,歐洲的大戰已打響了,而在亞洲,根據我們所掌握的情況來看,日本正因是否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而進行爭執,但受德蘇締結互不侵犯條約的影響,可以預料的一點是,蘇聯正在一步步的滑向一個極爲危險的邊緣。”
在作出這番評價之後,羅斯福緊鎖的眉頭中帶着濃濃的憂色,去年,在他的倡導下,美國成功調停了中日衝突,而現在,蘇聯卻又試圖通過武力手段解決遠東問題,以構建其“安全網”,這無疑是是極其危險的,
在歐洲,德國已經發動了戰爭,他們和蘇聯人一道,共同瓜分了波蘭,如果用極富擴張****來形容希特勒的話,那麼,蘇聯同樣也是如此。
“歐洲的戰爭只是剛剛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幾個月內,歐洲的戰爭規模將會越來越大,捲入的國家將會越來越多,而這場“靜坐戰爭”亦會隨之結束!而蘇俄對中國的進入,這是一種極爲危險的變化,而這種變化,甚至將會影響到未來亞太地區的態勢,一但日本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那麼勢必會造成日本將視線轉移到太平洋、轉移到東南亞,這無疑是極不符合美國利益的,我們必須要充分考慮到這一威脅!”
威脅,對於羅斯福而言,他所關注的重點是歐洲,歐洲纔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亞洲的事物,則儘可能的維持現狀,而去年之所以介入調停中日衝突,正是基於這一原因,當然,更爲重要的一點是,中日衝突嚴重影響了美國的商業利益,正是應美國工業集團的遊說,在獲得國會方面某種程度上的贊同之後,白宮方纔積極與英、法等國協調一致,調停中日衝突,但是現在呢?
現在美國有可能去調停蘇中衝突嗎?
“總統先生,我想,在那裡,我們並沒有多少可以使用的籌碼,而且,我個人認爲,斯大林與希特勒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希特勒所需要的是擴張,而斯大林已經得到了屬於中國的蒙古,現在蘇俄之所以同中國發生衝突,我個人認爲,在某種程度上而言,其是爲了報復中國方面的背叛!”
背叛?科德爾。赫爾國務卿的話,讓羅斯福等人的眉頭無不是微微一跳。
“是的,總統先生,畢竟,在中日衝突爆發後,蘇聯曾給予了中國數億美元的軍火援助,而中國的停戰,卻使蘇聯曾經的計劃——藉助中國牽制日本,從而減輕遠東威脅這一計劃的破產,而我們可以注意到的是,蘇聯所針對的對象是北方軍閥,而不是中國政府,甚至其外交人民委員亦曾公開表示,願意同中國政府舉行談判,換句話來說,他們是想通過教訓北方軍閥,迫使中國重新將視線轉投到日本的身上。”
“那麼,會不會適得其反呢?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駐華的詹森大使認爲,蘇俄對中國國土的侵犯,以及其口口宣稱的“蒙古是一個獨立國家”對中國民衆造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傷害,現在一場前所未有的反蘇情緒正在中國醞釀着,甚至不遜於反日情緒,許多親蘇者更是飽受指責,甚至於,中國官方報紙亦認爲,正是蘇俄對蒙古的“竊占”造成了目前日本對其東北地區的竊占……”
羅斯福倒是能夠理解中國政府爲什麼如此宣傳,原本在某種程度上,中國政府的領導者就是反蘇者,而現在他自然的不介意藉助蘇聯對中國的“入侵”轉移國內的注意力,畢竟蒙古是在其前政府的手中丟去的,與他沒有任何直接關係,同時其還可以從中漁利。
“似乎,現在,蘇俄成爲了一切原罪的根源!”
臉上露出些嘲諷的笑容,羅斯福搖着頭說道。
“但無論如何,我們總應該做些什麼,畢竟,現在可以預見的是,隨着歐洲陷入戰火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那麼在未來,蘇聯即有可能成爲美國的敵人,亦有可能成爲美國的朋友,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或許現在蘇聯與德國存在着某種程度上的合作,但未來必定會發生衝突,而對於美國而言,我們如果要確保中日兩國的停戰持續下去,就必須避免中國的實力被進一步消弱,在遠東的立場上,我們同英法的立場是一至的,以緩和政策謀求穩定,儘可能的避免日本倒向德意。”
儘管話是這麼說,但在某種程度上,羅斯福與英法兩國相同,還是有一些傾向於中國的,這並不是因爲對中國有什麼好感,而是完全從政治和利益的角度考慮,中日兩國相比,自然日本更爲危險,相比於四處躍躍欲試的日本,中國現在比較弱小,暫時不可能對各國在亞洲的利益造成損害。
亦正因如此,在面對日本的勃勃野心時,最終英、法、美等國纔會介入調停,而在另一個方面,與英法對中國存在警惕不同,美國更樂意在中國發揮自己的影響力,甚至希望藉助中國進入亞洲,中國國力較弱,短時間內無法成爲強國,但又有一定的軍事力量,是美國理想的一個合作伙伴。
對於這個未來的“夥伴”,羅斯福自然不會放棄,更何況,他認定中國的命運關係亞洲的未來,如果允許日本或者其它國家征服中國,那就等到放棄亞洲大陸,放棄對太平洋的控制權。
“但在另一個方面,中國亦關係到美國在亞洲的未來,美國既不可能接受日本佔領中國,同樣也不可能接受蘇俄控制中國,現在,先生們,你們認爲,現在除去一定的外交手段之外,我們還能夠做些什麼呢?”
“也許……”
一直保持着沉默的小亨利?摩根索在一旁說道。
“我們可以提高中國信託局的信用等級,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向其提供一筆貸款,用於支持其進行工業方面的開發建設,我想,這或許是我們唯一能做的,畢竟,國會……”
美國是一個民主國家,不能總統或者內閣幾個人就能說了算,必須得到民衆的廣泛認可纔可以。而相比於美國國內濃厚的“孤立主義”氛圍,使得美國根本沒有可能介入中蘇衝突,就像不可能真正介入中日衝突一般。
“同時,我們亦可以通過一些渠道,遊說蘇中兩國,進行某種程度上的談判,儘可能的通過談判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訴之於武力!”
赫爾國務卿又特意補充道。
“但是,現在還存在着一個問題——就是中蘇衝突,會不會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