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拒聖旨醒戒驕狂

郭子興去死後不久,小明王便擬了聖旨,令郭天敘爲都元帥,張天祐爲右副元帥,朱元璋爲左副元帥。元朝時以右爲尊,朱元璋的位置自是不消說了。

和州城,總兵府內的議事大廳之中,衆將士齊坐。當那傳聖旨的使者將聖旨帶到大廳時,卻見朱元璋正襟危坐,沒有要迎接他聖旨的意思。他目光掃過大廳,馮勝、周德興、花雲、常遇春、胡大海等將領均是垂着眼皮,滿不在乎。倒是李善長、馮用、徐達等人態度正上一些。

那宣聖旨的人乾咳兩聲,才大聲道:“聖旨到!”

聲音在空曠大廳裡傳蕩,卻是沒有一人跪下接旨。宣旨的人見狀,再次大聲喊了幾次,但依舊沒人理會他。他再次將大廳中的衆人掃了一遍,在這時,竟然有更大膽的花雲、胡大海、常遇春閉着眼睛,像是睡着了。不知不覺間,他背脊已經生出冷汗,將衣衫給浸透。

朱元璋這時從座位上走下來,接過他手中的聖旨,笑道:“大人累了,就暫且在府上歇息吧!”

那宣旨的人聞言,臉色不由一變,急忙道:“無妨,我······本官這還有急事,先告辭了!”

看着那宣旨之人落荒而逃,衆將士不由放聲大笑,朱元璋也是笑了笑。但這時他比較細心,只見李善長與馮用卻都是面無表情,連風凌雲也是如此,他總覺得有什麼不對。待衆將士離去之後,大廳裡只剩下風凌雲朱元璋。

朱元璋率先開口道:“凌雲,今日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風凌雲道:“朱大哥覺得呢?”

朱元璋道:“莫非你們真要我接受那道聖旨,受郭天敘管制?”

朱元璋以前忍者郭子興,除了身份之外,確實對他感恩。如今郭子興已經去世,他不動滁州已經是莫大恩惠,又如何肯受郭天敘管制?

風凌雲點頭道:“確實如此,不過朱大哥可有想過,你今日作爲若是被那宣旨人出去添油加醋說上一番,你覺得會有什麼結果?”

現下怎麼說,朱元璋都還是小明王的手下,如果那人出去胡亂說的話,那影響確實不小。朱元璋知道,當下亂世之中,實力固然重要,但名聲也是不容忽視的地方。聽了風凌雲的話,他面色不由變了一變。

風凌雲道:“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朱大哥,如今我們未有一塊可安身之地。換句話說,就是羽翼未豐,朱大哥你就放任手下大將這般擺出一副狂傲姿態,待有一天你打下一片天地,那還要傲到什麼程度?試問一下,一個天下君主,擺出一副傲然的態度面對天下,視天下蒼生、黎民百姓爲芻狗,朱大哥,莫非你認爲你是那虛無縹緲的天道嗎?”

風凌雲語氣逐漸加重,直聽得朱元璋大汗淋漓。他擦了擦額頭汗珠,道:“凌雲兄弟今日之言,如暮鼓晨鐘,朱元璋受教了!”

“不敢,朱大哥,你要記住,一個人不可無傲骨,但並不是要盛氣凌人!另外,驕兵必敗,這是千古未變之理!”風凌雲說完,便離開了議事大廳。

空曠的大廳之上,只剩下朱元璋一人。在這時,他才發覺原來自己已經有許久沒這般安靜的一個人獨思了。最近以來,不管是和州之戰,還是得巢湖水軍,亦或是前幾天的滁州之戰,對他來說都沒有多少挑戰性,這源於他手下有諸多謀臣勇將,是以他便慢慢的開始驕傲起來,覺得奪取天下,也不過是易於反掌,可是真是如此的嗎?

朱元璋想了一會,不禁搖頭。高傲自大,自負自滿,這是他朱元璋不該有的,可是這時,卻已經初現端倪,莫非,他朱元璋也不過是如此?

“滿招損,謙受益!”良久,朱元璋站起身來,他揹着手,走出了大廳。在這時,那空曠大廳裡,唯留下他傳響的足音,是那般的堅定執着。

郭天敘得知自己做了元帥之後,高興得幾日都睡不着覺。在這時,他忽然想要在曾經壓得他出不得氣的朱元璋的面前炫耀一番。可是這時,張天祐的一句話頓時令得他如遭冷水澆灌,涼至心頭。

“你說朱元璋竟然敢對去宣旨的人無禮?那宣旨的人還狼狽的逃了出來?”郭天敘說話時,渾身都在顫抖。

張天祐點頭,嘆息一聲,道:“元帥一去,這天下又有誰還能治得住朱元璋?”

郭天敘聽了,很是不甘,咬着牙道:“他只是左副元帥,我是都元帥,我不信他敢不聽我的!”

“糊塗!”張天祐喝道。郭天敘無力的坐在地上,兩眼空洞無神。

“記住,這個世界本就弱肉強食,誰的力量大,誰就是老大,真正的老大並不是誰封的。”張天祐的身影已經遠去,唯留飄蕩的聲音在郭天敘的耳畔發響。

六月初二,天氣晴朗,碧空如洗,驕陽掛在高空,炎熱非常。朱元璋只留下小部分兵士守和州,其餘的一概渡江。以此來看,朱元璋此次渡江,並非只是攻城掠地。

大船千艘,停靠在長江水面,一眼望去,但見千帆隨風而動,簌簌發響。朱元璋領着風凌雲、李善長、馮用等人與俞通海同乘一艘大船,在衆多船隻的擁護之下,浩浩蕩蕩向東而行,直逼採石。

採石,又名牛渚山,南接蕪湖,北連金陵,山勢險峻,水流湍急,乃是集慶一道重要的門戶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此發生過不少著名戰役。其中最爲著名的,當屬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南宋文臣虞允文率領軍民阻遏金軍渡江南進之戰。當時金軍將領海陵王完顏亮率領十七萬大軍分四路出發,浩浩蕩蕩南來,一直打到和州,南宋無一將領可阻。金軍臨江的消息傳至臨安,朝野四下亂作一團,是時中宿舍人虞允文臨危受命,率領軍民攻一萬八千人,奇蹟般在此擊敗完顏亮,奠定了南宋後來百餘年的基業。

朱元璋與風凌雲、俞通海李善長等人並肩站在大船之上,順着江水而下。時下只見有水鳥至江面劃過,又展翅飛向碧藍天空、朱元璋目力極視寰宇,不禁生出萬丈豪情,遙想當年他不過是一個普通農民家的孩子,那時候他的夢想不過是長大了以後接着做劉德家的佃戶,然後取一個能幹的妻子,生下的孩子又走他的路。但他得知湯和等人讀書等着去考功名之時,一顆野心的種子已經埋下。那場天災,讓他所有的夢想皆是破滅,但也爲他打開了另一條路。如今的朱元璋,已經是近十萬大軍的主帥,能參與天下之爭,與羣雄逐鹿。

卻在這時,前行的船隻忽然停下,有小船向着他這艘大船逆行而來。待小船走進,卻見是湯和。

湯和上了大船,道:“再行十里,便是採石了。”

朱元璋道:“可有遇上元軍的船隻巡邏?”

湯和道:“這就是屬下覺得奇怪的地方,一路而來,不見半個元軍影子,相當詭異,這才前來向主公稟報!”

俞通海道:“此處天險,水流湍急,或許他們認爲咱們不可能攻下采石,這纔沒派出船隻巡邏。”

風凌雲搖頭道:“自咱們出了巢湖,便已然打草驚蛇,蠻子海牙非是庸人,豈會如此自大?看來這其中必有蹊蹺。”

話畢,忽然有小船又從後面行駛而來,原來是俞通淵,他道:“在後面發現不少船隻,正向着咱們這裡駛來!”

朱元璋聞言一驚,道:“莫非是元兵?”

船隻順風而行,轉眼便映入衆人眼簾。那是上百艘大船,上面插着大元旗子。在那爲首的一艘大船之上,只見一個虯髯大漢傲然而立,他手中彎刀在陽光的照射之下發出耀眼光芒,當下只聽他哈哈一笑,聲音雄渾異常,可見其功力之深厚。此等人物,除了元軍將領蠻子海牙還能有誰?

“賊子,受死吧!”蠻子海牙彎刀揮動,只見兩艘大船上前,兵士列陣,搭弓拉箭,向着朱元璋的船隊射來。俞通海見狀,指揮後面的十幾艘船隻列成一線,盾牌出動,擋住元軍箭雨。後命擠在一起的船調頭,紛紛散開,分散蠻子海牙的注意力。

蠻子海牙見狀,便又令將士將投石機加好,巨石裝上。霎時間,但見巨石如急雨一般,紛紛向着朱元璋的千艘巨船砸來。俞通海見狀,不驚不慌,從容指揮船隻進退。他這千艘船隻,與元軍官船相比,小了許多,但勝在靈活。元軍的大船每一次調轉方向,都甚是麻煩,是以飛石雖急,但卻奈何不得朱元璋的這千艘船隻。

蠻子海牙見狀,直恨得牙齒癢癢,見弓箭與飛石一時間都無法起到作用,便命令大船開動,堵住江面,進行近身之戰,誓要將這千艘船隻一舉消滅。

俞通海、廖永安等人,均是水上之戰的行家,見此情況,令小船出動,裝上**,令幾個水性極好的屬下操作小船,冒着箭雨石雨,向着大船急衝而去。

【先祝大家端午節快樂,都要記得吃糉子啊,哈哈。這章昨天就寫了大半,今天寫到這裡,就要回家了,明天晚上才能回來,纔有更新。】

第十一章 天意憐幽草 人間重晚晴(二)第三十一章 患難與共成兄弟(一)第四十四章 天災固可怕 人禍亦無窮(一)第十六章 臨危不亂 縱馬橫行(三)第七十一章 終是一諾成空言(二)第七章 天台山上顯鋒芒(一)第五十三章 殺惡小以正軍魂第二章 卻是尋常百姓家第八章 雪梅爲引開閣門第二百五十六章 青衫染血有何懼第六十章 龍灣一戰堆白骨第一百一十章 母子連心血液熱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雪初霽人斷腸第一百四十五章 自毀良柱傾大廈(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撕開僞裝直面對第二百三十二章 天山六魔威難顯(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尊面目原可憎(一)第十六章 談笑揮手鎮羣雄(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疑兵四處以惑敵第四章 何惜以命護佳人(一)第七十七章 忠義之骨須入土(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功成圓滿急出山第九章 挑動黃河天下反(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藏經閣中藏秘密(二)第九十六章 是獻策亦是考較(一)第四章 琴棋書畫藏玄機(一)第一百八十章 藥谷雙姝爭醫經(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破敵策非在戰場(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拔刀難助意彷徨(一)第二十二章 天下令出風雲動(一)第一百八十章 藥谷雙姝爭醫經(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白鶴觀裡無白鶴第一百四十章 真相明時令人狂第八章 雪梅爲引開閣門第二百零九章 李善長計除障礙第十八章 世間萬事用心看第一百二十七章 局中局外如何分(二)第十四章 沉浮隱宗終得主第二百二十五章 南宗請客到應天第三十六章 鬥智鬥力心連心(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自毀良柱傾大廈(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藏經閣中藏秘密(二)第六十八章 三寸舌如蓮花綻(一)第十六章 談笑揮手鎮羣雄(二)第七十三章 戰火連天築新牆第一百五十章 巍巍嵩山白雲翠(二)第二百五十章 何人可擋我來去(一)第四十四章 名門弟子聲望高第六十二章 狹路相逢 怪乞丐出怪招(三)第六十七章 波瀾再起如何決(二)第八章 背水一戰殺出城(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郭公來滁誠王危(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以誠相待感降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一百七十六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三十三章 白蓮參無相 明王會蕭何(一)第四十章 雨夜破連環殺局(二)第一百二十章 郭公來滁誠王危(三)第一百二十章 郭公來滁誠王危(三)第二十五章 兩小之爭 當世蕭何第八十三章 七百兒郎堅如鐵(二)第九十四章 二十四將略定遠(一)第四十三章 萬法善變第八十章 信任緣於是舊識(一)第四十二章 濠州亂賈魯圍城(二)第一章 沉浮隱宗試煉路第二十四章 江湖再起浩天名(二)第九章 挑動黃河天下反(一)第五十一章 佳人爲注一場賭(二)第八十一章 鄱陽決戰今日始第三十八章 接二連三遇刺客第一百四十六章 自毀良柱傾大廈(二)第七章 智慧閣門八卦鎖第一百九十九章 郭公仙逝動三方第一百八十三章 拔刀難助意彷徨(二)第六十九章 竹林深處有人家(一)第七章 天台山上顯鋒芒(一)第五十五章 葫蘆口戰名聲揚(一)第一百零九章 把關者非比尋常第八十三章 神機妙算初戰捷第六十一章 朱元璋孫府鳴劍(二)第七十二章 以簡破繁 窮乞丐夜傳書(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以誠相待感降軍第七十一章 以簡破繁 窮乞丐夜傳書(一)第五十八章 福禍相倚 屋漏偏逢夜雨(一)第一百零七章 妙山對風虎雲龍(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天下大業第一步第三十四章 鬥智鬥力心連心(一)第三十三章 白蓮參無相 明王會蕭何(一)第二十一章 羽山隱林八陣圖第二百六十一章 重重阻礙是坦途(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掌光暗者是主宰(一)第五章 何惜以命護佳人(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波詭譎籠大都第一百零一章 破重圍得驢牌寨(一)第五十二章 少年渾身膽 攔路刺欽差(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吻別後約有期第一百二十二章 破敵策非在戰場(二)第三十三章 掃榻開門迎客來第八十一章 玄機連連洞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