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秋爾滷鴨專賣店業務受到配送半徑的影響,開店速度放慢,增長乏力。袋裝產品商超業務雖有增長,但由於受競爭對手大量涌入和商超費用增加兩個因素影響,企業利潤下滑嚴重。如果再不拿出應對措施,要不了多久,商超業務就要面臨虧本危險。爲此,韋達人子舅倆和魯進、張成功整天往市場上跑,調研活動開展了不少,會議一個接一個開,切實可行的措施卻一個也沒拿出來。
韋達人有些一籌莫展,苦悶的他來到鴨場和弟弟達鬆喝起了悶酒,當晚他未回城,在鴨場住了一晚。第二天天剛亮,他就把達鬆從牀上拉起來到湖邊看日出。可惜天氣不好,厚厚的烏雲遮住天空,看不見朝霞,太陽也不露頭,只見水面上幾隻野鴨悠閒地飛翔,野鴨的脖子和頭頂上綠光閃耀,煞是好看。韋達人問身旁的達鬆,這野鴨是什麼品種,怎麼和那些個頭小的水鴨不一樣?達鬆告訴哥哥,這叫綠頭野鴨,是從浙江蕭山引進的新品種,可以人工飼養,繁殖很快,湖邊已經有人在養了。
回到公司,達人剛坐下,一口水還沒來得及喝,宋肖和汪少惠就笑眯睞地走進他的辦公室。他已經好久沒有看到妹夫這麼開心了,看來他今天一定遇到喜事了,這喜事說不定會和項目有關。達人猜對了,他倆確實是要給達人推薦好項目,這項目恰恰和他上午在湖面上看到的綠頭野鴨有關。宋肖說,他在市農業局的熟人告訴他,爲了大力發展特禽產業,市裡計劃大規模推進綠頭野鴨加養一體化。綠頭野鴨個小皮薄,瘦肉率達85%,蛋白質含量是家鴨的一倍,如果將綠頭野鴨進行深加工,可以賣大價錢。汪少惠在一旁插嘴說:“我們可以在野味上做文章,打出洪澤湖純天然無污染這張牌。”韋達人聽兩人你一句我一句興高采烈地說着,嘴上沒表態,心裡覺得他倆說得挺有道理,他也感到,這或許真是一個商機。待兩人說完,他便表態說,綠頭野鴨項目可以考慮,具體怎麼操作,還需要認真籌劃。
爲了做好綠頭野鴨項目,韋達人去了趟省城南都,徵求沈經世、蘇冰兩位老總的意見。上次舒美鴨業的留美博士齊強幫秋爾解決了技術難題後,他專程跑到南都當面感謝蘇冰,兩個十幾年未見的同窗見面後都很激動,敘舊的話說了一大堆。韋達人瞭解到蘇冰丈夫五年前因病去世,留下一個女兒在北京讀大學,自己仍然單身。問她爲什麼沒有再嫁,她說沒有合適的,不能爲嫁而嫁,生活不能瞎湊合,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寧願一個人過下去。
這次見面,由沈經世做東,三個老同學在一起吃了頓晚飯。飯桌上,兩人又提到了蘇冰嫁人的問題,她仍說不急,兩眼還直盯着達人看,看得達人都不好意思起來。
針對達人看好的野鴨加工,蘇冰建議他走禮品的路子。沈經世則認爲如果打土特產牌更容易做市場,洪澤湖是盛州市的母親湖,只要標明“洪澤湖野鴨”,特產形象就會馬上樹起來。兩人的意見和韋達人的思路大體一致,他接着談了自己準備大量投放廣告,力推野味禮品,野雞、火雞、乳鴿一齊上的想法。沈經世勸他謹慎一些,在經世看來,禮品主要用來送禮,市場規模小,銷售又集中在中秋、春節兩大節日,不易形成反覆購買,廣告費投太多就怕收不回。蘇冰也提醒他,如果廣告投多了,小心別的廠家跟進,揩秋爾廣告的油,用低價來衝擊秋爾,逼着秋爾打價格戰,一旦打起價格戰,利潤必然下降,甚至還可能虧本。
韋達人表示回去後會好好研究,決策時一定會參考兩個人的意見。
第二天,韋達人沒有回盛州,在南都太子廟、老街口、湖北路又轉了一天。南都桂枝鴨用禮品樹立形象帶動袋裝、裸露產品銷售的做法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啓發了他的思路。
回到盛州,處理完企業事務後,韋達人又把魯進帶到北京考察全聚德烤鴨。看到北京各個旅遊景點、車站、機場、商超以及農貿批發市場中,禮盒裝、彩袋裝全聚德烤鴨琳琅滿目,顧客踊躍購買,他心裡有底了。坐火車回盛州的路上,魯進跟老闆談了他對公司下一步推廣野味禮品的看法。他認爲,禮品形象一旦樹立起來好處很多,可以順勢拉動兩大節日企事業單位的福利消費。他還分析,老百姓節日購買力也不低,日常居家消費和旅遊市場都不小,可以大搞。魯進的一番話對韋達人的決策幫助很大,從北京回來後,他把自己整整關在家裡思考了兩天,終於拿出一個完整的野味禮品推廣計劃,他把這個計劃命名爲“雙野行動”。
在公司高層“雙野行動”專題會上,韋達人拋出了一年投放 2000萬的廣告,全力開拓野味禮品市場的龐大計劃,與會骨幹大都認爲韋達人瘋了。從鴨場匆匆趕來參會的韋達鬆,聽說哥哥第一年要投2000萬元做廣告,都嚇傻了。開始時,他聽成了200萬,後來聽清是2000萬,仍然以爲自己聽錯了,他的心怦怦直跳。哥哥膽子太大了!如此罕見的大手筆廣告投入,只有哥哥這種有氣魄的人才能拿出來。他一面覺得過癮,一面又感到哥哥的計劃太不可思議了,心中升起了恐懼感。
汪少惠第一個發言,他強烈反對韋達人的“雙野行動”。理由很簡單,公司所有資產加起來不足1000萬,每年三攤子加起來,刨去各項成本,淨利不到200萬,根本不具備投放2000萬廣告的實力,萬一失敗了就是滅頂之災。
魯進、張成功,還有其他一些骨幹就操作起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針對衆人的顧慮,韋達人做了高屋建瓶的分析,重點只有一個,那就是品牌是旗幟,秋爾品牌這面大旗只要樹起來,企業的各項工作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接下來,他又從終端佔領、產品定價、原料供應、資源整合、企業影響力等方面進行了詳盡分析,講得頭頭是道,無懈可擊。參會骨幹不得不佩服老闆的超前思維,有些骨幹心中的疑團解開了,有的還有顧慮,仍擔心風險太大。
汪少惠早就對韋達人有成見,他在會上越是說得口若懸河,汪少惠心裡越不開心,甚至反感。他覺得韋達人是在吹牛,是拿企業開玩笑。秋爾鴨業好不容易走到今天,不能讓他由着性子亂來。會議一散,他就急忙趕往岳父家,見到兩位老人,賭裡啪啦把韋達人發瘋要投2000萬廣告的事說了。岳母一聽火冒三丈,大罵達人發神經病了,要丈夫韋忠毛這回無論如何也要管住大兒子。
韋忠毛聽少惠說達人一年要投2000萬廣告,也嚇了一跳。女婿揚言,這次如果韋達人由着性子亂投廣告,他就不幹了。韋父眼見子舅倆要鬧起來,趕緊讓老伴打電話給達人,讓他下班後回來。
達人接媽媽的電話時,正在辦公室和本市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老總談合作推廣秋爾野鴨的方案,媽媽電話裡將韋父要求兒子下班後回來改成了“老爺子讓你放下手中事情立刻回家”。達人清楚又是妹夫回家告狀了,不慌不忙和客戶達成戶外廣告發布半年後付款的共識。送走客人,又處理了幾件事,收拾好辦公桌文件後,他才驅車回家。
汪少惠看到韋達人回來,氣鼓鼓地說:“你這次要敢投2000萬廣告,我就和你拼命。”達人沒理他,徑自來到父親房間,韋父將一起跟進來的女婿擋在外面,關上房門。他要和大兒子單獨談談,先了解一下情況。
“達人,你先告訴我,你從哪兒弄到這2000萬?”
“爸,這2000萬廣告不是一次投的,而是在一年12個月中滾動投放的,廣告投下去產生的銷售利潤又可以拿出來再投進去。”
“產品利潤再大也不夠那麼大的廣告投入幅度吧,你不要以爲我不懂經營,我可是在工廠做過廠長。”韋父及時敲打一下兒子,接着又說,“一般情況下,從廣告投入到拉動大批量銷售得三個月,有時更長,你的2000萬廣告費靠銷售利潤滾動投入遠遠不夠。”
'爸,我沒說全靠銷售利潤,我還可以採取緩付廣告費、用產品抵賬、佔用供應商貨款、走銀行貸款這些方法來解決。資金來源方面您老就不用操心了,您就等着看兒子發大財吧!”韋達人轉守爲攻,大談特談一年2000萬廣告投入後產生的市場效應。
老辣的韋父不爲兒子激情四溢的描述所動,沒等他說完,突然問:“你說了那麼多,全都是你的預測。我問你,對於實現你說的目標,你能有多少把握?.
韋達人考慮了一下,實事求是地回答道:.爸,我的把握是50%。”
“爲什麼要做只有五成把握的事?沒有八成的把握,你想過做砸了的後果嗎?”韋父緊追不放,問完之後,兩隻眼向大兒子射出兩道嚴厲的光。
韋達人並沒有絲毫膽怯,坦然地告訴父親:“我知道,大不了一夜回到解放前,只當這幾年白乾。”
“不,你也可能負債累累!”父親糾正道。
“是有這個可能,但這也僅僅是一半的概率,還有另外一半,如果成功了,秋爾將躍上新的臺階。”
“你爲什麼要做只有一半把握的事?”韋父沒理兒子的茬,按照自己的思路,繼續追問達人。在他看來,一半的成功概率就是沒有把握。
達人本來考慮父親年歲大,身體又不好,不想和他老人家長篇大論,也不想談他下海後從實戰總結出的一套理論,可父親問得很緊,他不得不將自己關於“把握“的獨到理論跟父親說了。
“爸,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把握,尤其是企業經營方面的事。如果真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所有人都去做,結果就會形成慘烈的競爭,相互打價格戰,大家誰都賺不到錢,百分之百的把握最終反而變成沒有把握。不要說百分之百,一個商業項目只要有80%的把握,大部分人都會去做,按’二八'原理,賺錢的概率是倒過來的,變成只有20%的把握。”韋達人說到這兒,頓了一下,看到父親饒有興致地傾聽,他說得更起勁了,“依次往下推,件事有50%的成功把握,去做的人可能只有20%,正因爲做的人少,市場競爭反而不激烈,成功的把握卻有80%。而一件事如果只有20%以下的把握,去做的人可能只有1%,而這個人往往能賺到大錢,他的成功概率在90%以上,甚至可以達到百分之百。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需要決策人有獨到的眼光和過人的膽魄。”說到眼光和膽魄,韋達人更來勁了,接着說:“爸,下海這幾年,我漸漸認識到,
商業和政治、軍事一樣,膽量是第一位的,眼光是第二位的。沒有膽量,不敢去想,即便看到了商機,因爲害怕不敢幹也沒有用。’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雖然說得玄乎,但它至少可以說明,膽魄就是商魂。一個人沒有魂不行,經商沒有膽量就等於人沒有魂,怎麼能成功?“韋達人接下來又列舉了很多例子,來證明膽魄和眼光在事業中的決定性作用,力圖說服父親理解對企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雙野行動”。
遺憾的是,自己說的道理再深刻,熱情再洋溢,都沒有徹底說服父親。他明白,父親老了,他老人家這輩子受的挫折、苦難太多,已過了血氣方剛的年齡,沒有了冒險精神,不具備幹商業事業的膽魄和眼力,強求他老人家接受是不可能的。
好在韋父是個開明的人,儘管他仍然不能完全理解兒子的舉動,但兒子剛纔那番關於“把握”和“膽魄”的說法,從理論上講還是有些道理的,他僅提醒兒子謹慎行事,並沒有妄加指責,盲目阻攔。當然,韋父也瞭解大兒子脾氣,知道攔也攔不住,只有聽天由命。在內心深處,憑着對大兒子的信賴,他對達人這場豪賭還是抱有幾分成功預期的。
瞭解了情況以後,韋父將少惠叫到他的房間,要女婿支持達人的工作。汪少惠一聽此話,知道岳父站到了達人這邊。告狀不成,他心裡很不高興,對着達人摺下一句“要幹你一人去幹,我不伺候”,奪門而去。
第二天上午汪少惠果然沒來上班,通知他下午參加“雙野行動”第二次推進會,他也未參加。爲了確保此次行動成功,韋達人將魯進從滷鴨專賣店抽過來負責終端銷售。這次會議除了確定全年廣告投放計劃、首批產品組合、市場區域推進步驟以外,還要確定產品價格。
前三項工作本來挺複雜,韋達人以爲會有爭議,可能耗去大量時間,結果討論起來卻格外順利。本以爲產品定價相對容易一些,沒想到,當韋達人準備將秋爾野鴨的基準價定爲每隻118元,野味雙絕定爲每盒238元時,全場譁然,與會人員再次感覺老闆瘋了。魯進、張成功等少壯派又一次目睹了韋總的過人膽略和沖天霸氣,不得不打心眼裡佩服。要知道,原來他們準備給這兩款產品分別定價38元、 88元,韋總確定的價格比他們高兩三倍之多,太有氣魄了!確定如此離奇的高價,他不是瘋了,就是神了,一旦成功,秋爾必將獲得豐厚的利潤。
“韋總,定那麼高的價,你有把握賣得出去?”
“韋總,我想問一下您定那麼高價格的依據是什麼?,
“光賣出去不行,還要多賣才能賺更多的錢,薄利多銷是屢試不爽的商業規律。”
驚愕過後,銷售骨幹們發出一連串的疑問,歸納起來就一條:對於定價如此之高,他們心中沒底。
韋達人待衆人問完,幾乎未加思索,沉着自信地解答了衆人的疑問:“我理解各位的心情,定這麼高的價格,開始時連我自己都嚇了一跳,也不怎麼敢定。最終這個定價還是規律使然,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這個規律是什麼呢?是市場,是顧客的購買潛力,是野鴨的賣點,是洪澤湖的文化積澱,是現代傳媒打造的品牌溢價!這就是我定高價的理由。當然,光看到這幾個方面還不夠,還必須有膽略,有了底氣才能劍走偏鋒,纔敢出奇招。有人擔心定價高就會銷售少,做不到薄利多銷,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各位,這個擔心是多餘的,我對珍禽野味禮品市場作了調查,盛州全市一年就有一個億,全國會有多少? 100億也不止!我們秋爾是全國第一個進入這一細分市場的企業,廣告大規模投放,再加上促銷手段助力,品牌和終端保駕護航,築成一道護城河,阻止其他品牌進入,將這100億變
成秋爾一家的囊中之物。要不了五年,秋爾就會變成中國野味禮品第一品牌,一騎絕塵,無人望其項背。到那時,你們儘管數錢吧。”
韋達人講得入情入理,語氣、聲調又極具煽動性。置身於如此強大的氣場,沒有一個人的熱血不沸騰起來;跟着這麼有膽有識、魄力魅力俱全的老闆幹,想不發財都難!
秋爾鴨業的“雙野行動”如期推出,一切都按韋達人設想的那樣往前推進,電視、電臺、報紙、雜誌、戶外,到處都是秋爾野味禮品的廣告。市中心最高的電信大樓上掛着一幅巨大的紅色條幅,上面印着“秋爾牌洪澤湖野鴨”,八個大字鮮豔奪目,來往行人無一不被這高大氣派的廣告所吸引。偌大的盛州市一夜之間颳起一股野味禮品旋風,人們買野鴨、送野鴨、品野鴨、談野鴨,秋爾野鴨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出現在中秋市場。盛州所有的大小商場、超市、土特產專賣店貨架上全都擺放着秋爾野鴨。大街上,小巷裡,到處可見提着秋爾野味禮品的人。那一年,盛州人走親訪友時購買禮品的首選產品是秋爾。秋爾品牌的知名度迅速升溫,上至 下到鄉野村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秋爾火了,韋達人成功了!不到半年,秋爾野味禮品就實現銷售1600萬元,還不含秋爾品牌打響後拉動袋裝、滷鴨連鎖店的銷量,刨去900萬廣告費,秋爾野味禮品三個月淨賺200萬。一切和韋達人設想得幾乎一模一樣,韋達人成爲秋爾員工心目中的英雄,同行眼中的佼佼者,政府官員視野裡的商業才俊。市經委、總工會相關處室人員根據領導安排,忙着收集韋達人的事蹟材料,準備來年申報他爲市勞動模範。
秋爾鴨業“雙野行動”的初步成功,讓汪少惠無話可說,在老婆韋達玲的勸說下,他不再跟韋達人賭氣,又回到公司上班。
隨着秋爾的出名,各種各樣的商業贊助和公益活動接踵而來,拉贊助、搞慈善的人絡繹不絕,秋爾公司一時門庭若市,好不熱鬧。開始時韋達人還能應付,後來隨着秋爾名氣越來越大,不僅上門拉贊助的人越來越多,領導打電話寫條子的情況也在增加。先前他幾乎有求必應,漸漸地他發現這樣不行,秋爾哪怕掙再多的錢,也滿足不了各種名目的“化緣”。於是,他開始將商業贊助和公益慈善事業分開,商業贊助交給魯進的營銷部,根據全年廣告投入預算定奪,公益慈善這一塊由他自己負責。
對於做慈善,韋達人一向很熱心,能爲那些有困難的人和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是韋達人的一貫心願。以前自己手頭緊,想做慈善卻沒有力量,現在企業開始賺錢了,有能力了當然要多做。有了這種想法,韋達人積極主動投身公益慈善事業,絕不落後。地方政府涉及公益慈善的幾個部門知道他的大方以後,只要有需要就去找他,時間一長,他又有些招架不住了。秋爾畢竟是企業,企業是搞經營的營利性組織,不是專業慈善機構,企業資金的主要用途是投資,做公益慈善只能是附帶。他不再不分真假,來者不拒了,而是對前來“化緣“的人和部門進行甄別,根據輕重緩急給予恰當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