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復返

李軒在幽州城裡待了幾天時間,簡單的瀏覽了一番幽州城,直接就是轉道南下,準備返回金陵了!

南下的時候,隊伍又是龐大了許多,多了一大羣前明降官以及大量珍玩財物!

稅部在幽州城裡一如既往的發揮出來了高效的工作效率,當時稅部官員是緊跟着大軍一起入城的,甚至是在大軍還沒能完全掌控住整個幽州城的時候,稅部的官員們已經是在軍方派遣的士兵們的支援下,開始挨家挨戶貼封條抄家了!

幽州城作爲明王朝的大本營,聚集了大量的勳貴以及官員,並且是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裡積累了衆多的財富,而這些財富,是大唐王朝所急需的。

所以甭管是降官還是不願意的官員、勳貴們,性命能否保住好說,只要態度好一點,基本性命不愁,但是家財那是百分百無法保住的了。

稅部官員貼封條,那可是按照他們內部早就準備好的名單,名單上的名字足足有一千多家呢!

這也是大唐王朝多年來的老模式裡,軍隊前腳剛進去,稅部後腳就跟上來了。

因爲幽州城駐軍不少,所以稅部那邊乾脆是沒有等當地的稅務稽查隊成了規模後再來大規模徵稅,當場就是在軍方的支援下開始了武裝徵稅。

而成果也是巨大的,簡單幾天的查封,就是查獲了足足上千萬兩銀子的現銀,這還只是現銀哦,各種不動產、珍玩之類的還沒有算進去呢。

而全部算進去的話,整個數字將會是非常恐怖的,至少目前稅部那邊都是無法統計出來一個準確的數字。

因爲這些勳貴、官員們資產,不僅僅是在幽州城裡,城外、乃至河北地區,甚至是整個華夏大地裡,都有着他們的資產。

一個簡單的數據就能夠說明勳貴、官員們佔據了多大的社會財富,根據稅部的初步統計,從這些勳貴、官員們所查抄出來的田地,佔據了幽州城外附近地區田畝總數的百分五十。

僅僅是這些,都足以說明了他們的原罪!

查抄出來的這些土地,無一例外,都是成爲了大唐王朝的官田,後續會用來分給從軍士兵,以租代購給無地農民。

李軒率領近衛軍以及百官還有衆多的財物南返了,留下了幾乎如同空城一般的幽州城以及第三軍!

根據李軒的親自指示,第三軍將會暫時駐防河北省,後續這個軍還有大量的重要任務,包括繼續攻佔,或者說是接管一部分邊鎮,同時還需要東進遼東。

那裡有着正德六子惠王,而僅僅是一個惠王不算什麼,關鍵的是,惠王還掌控了不少軍隊呢,這也是目前大唐王朝在北方,所面臨的兩大威脅之一。

而剩下的一個巨大的威脅,自然就是韃靼人了!

不過李軒指示了第三軍軍長郝柏年,後續的北方戰事,應當是以穩爲主,穩中求進,不用急於一時。

爲了避免郝柏年長時間掌控第三軍,由此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想法,實際上李軒已經是打算着把郝柏年召回京師了,不過短時間內這麼做影響不太好,所以李軒打算還是先讓郝柏年幹着,過個一年半載的,再讓郝柏年回來,另外委派重任。

同時隨同聖駕南方的,還有第五步兵師師長陳科橋,或者是說前任第五步兵師師長陳科橋,李軒這一次回去,把陳科橋也是給帶上了。

目標很明確,就是準備讓陳科橋領軍一方,如今大唐王朝的擴軍行動正在如火如荼,在江北地區招募的大量新兵正在進行最後的訓練,然後就可以組建新的部隊。

按照預定的計劃,年初就預訂組建的第十二步兵師預計會在兩個月後成軍,屆時將會和第十一步兵師一起,然後配屬獨立炮兵、工兵等部隊直接編成一個軍,也就是第五軍。

陳科橋,就是李軒預備的第五軍軍長。

對此陳科橋也是知道,外人大多也是能夠猜測的出來,南返一路上,恭喜陳科橋的人可是不少。

今年的大規模擴軍,不僅僅有第十二步兵師,尤其是在得到了揚州鹽商以及幽州城的大量戰利品後,大唐王朝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是暴富了起來!

所以擴軍行動也是沒有停下!

李軒之前已經是確定了正規軍的進行一步擴編計劃,再擴編兩個步兵師分別是第十三步兵師、第十四步兵師,這兩個步兵師預計將會組建第六軍。

此外,實際上更多的乃是混成旅這種守備部隊。

因爲目前大唐需要更多的兵力用來守備地方,同時也是爲了進一步降低駐防地方部隊的維持成本。

李軒已經是制定了一系列了混成團改革方案!

承擔一線戰鬥任務的五個混成團將會升級爲混成旅,後續繼續參加一線戰鬥,作爲主力正規軍使用。

但是剩下的其他混成團,將會改革爲預備師,擴充到主力師一樣的標準師級編制,即擁有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騎兵團、一個輜重團等。

然而既然是預備師、那麼和主力師自然是有區別的,這區別就是雙方的戰備水平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這預備師的編制雖然和步兵師一樣,但是規定沒有遇到戰事的時候,骨幹部隊只保留百分之五十的兵力,普通部隊只保留百分之三十的兵力,而輔助部隊只保留百分之最基本的骨幹了。

基本上改革後的預備師,每個根據具體情況可能不一樣,但是總兵力應當會在八千人左右。

裝備上,目前則是裝備主力部隊退役下來的火繩槍、長矛、弓箭刀劍等武器,火炮也是用一些炮管壽命差不多到頭的臨近報廢火炮。

也就是說,預備師將會是一種保持了步兵師編制,但實際上嚴重不滿員,同時只裝備舊式二手裝備的二線部隊!

平日裡主要是維持一個師的框架,核心軍官和士官以及必要兵力,彈壓一些中小規模的騷亂,如果遇到大規模戰事的時候,則是進行動員,就近補充退伍軍人,短時間內恢復一定的戰鬥力直接投入戰場。

預備師模式,其實也就是大唐陸軍謀劃多時的預備役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這種預備役部隊,平時不用養着太多的現役軍人,極大的減少了花銷,同時又能夠維持足夠多的師級編制框架,等動員後就能夠投入數十個師的部隊。

因此,伴隨着預備師編制的確定,大唐王朝還正式頒發了預備役制度,規定軍人退伍之後,轉入預備役,在五年內每年必須到當地所在的退伍機構登記,每年可自由安排時間段,進行爲期半個月的軍事訓練,訓練期間發放補貼。

如遇戰事,遇到部隊徵召的時候,必須第一時間無條件重新服役。

五年後到十五年的這十年裡,不再要求強行登記,可自願前往退伍機構登記,但是遇到戰事軍方徵召的時候,同樣是無條件都必須重新服役。

十五年後,則是正是退出預備役,無需強行服役。

而上述的規定,這限於普通士兵以及士官,軍官不在此例,因爲軍官比較特殊,目前大唐王朝還沒有拿出來一個專門針對軍官退役的比較完善的處理辦法。

因爲這裡頭涉及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這年頭的軍官,不僅僅是個軍人,同時他還是個官。

人家軍官從軍,實際上也是來當官的,你不可能說讓人家和後世的現代國家一樣,服役到三四十歲就讓人家退役,一腳踢掉了。

但是不可避免的,隨着年紀的增大,年齡太大的中下層軍官肯定是不再適合作戰的了,所以目前大唐王朝還在繼續探討軍官的退役問題。

目前呼聲最大的就是,現役軍官,尤其是校官、尉官這兩個級別的軍官,可以提前一段時間退役,但是退役之後不是說直接讓人回家,而是擔任預備役部隊裡的軍官職務,成爲預備役軍官,直到徹底退役爲止。

預備師的出現,是大唐王朝爲了在有限的軍費之下,儘可能維持更多部隊的一種折衷辦法。

而由此,也是構成了目前大唐陸軍的三層武裝體系,正規軍、預備役部隊、民兵組織!

根據預備役部隊的相關條例,目前大部分省份都會至少有一個預備師,而少數重要的省份,則是會安排兩個甚至三個預備師。

同時一些重要區域,比如說江北道、皖北道,雖然不是一個省,但是也會有一個預備師駐防。

而一些重要地區,尤其是戰略要地上、邊境地區,則是駐防正規軍。

如此一系列的軍制變動,也是能夠讓大唐陸軍的正規軍能夠騰出手來,繼續發動下一輪的戰爭!

北方雖然初定,但是湖廣的張嶽還在呢!

後續一段時間內,大唐王朝的戰略重心將會西移到湖廣、四川等地,這也是李軒讓郝柏年的第三軍不用着急的原因,因爲後續大唐王朝的戰略重心西移後,第三軍就無法得到各種補給的優先補給了,將會過上和現在第一軍一樣的苦日子,打一場戰鬥都得算着炮彈夠不夠用!

對於第三軍而言,一場攻城戰就打出去好幾萬發炮彈的好時代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

但是對於苦等了多年的第一軍而言,現在,已經是輪到了他們登上舞臺並開始表演!

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永遠都不會屈服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兩百九十七章 瀾江堡壘第六十二章 說走就走的劫掠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五百六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北美三大藩王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五百零三章 張嶽問策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河封省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都是一羣瘋子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兩百九十一章 屈服和反抗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葡萄牙這隻噁心人的刺蝟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七百七十三章 賣不出去的香皂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陸軍的‘海上戰車’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二千六十八章 三次偶遇天註定第八百一十九章 水米之鄉,養人第五章 有女低泣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天堂太貴,住不起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四百三十五章 繳獲大豐收第七百九十六章 魏國公上表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七百九十八章 陳立夫入城見聞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九百二十三章 帝國全球戰略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五百四十八章 重圍中的興泉府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九十章 蔡二虎的自信第八百四十八章 前途遠大的陳立夫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兩百八十五章 新時代好商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水米之鄉,養人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天堂太貴,住不起第五百二十七章 皇家軍醫院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三百一十九章 前景不樂觀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二千一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教材就是戰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驅逐大唐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偉大戰爭!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大唐的後花園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第三十一師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沒有領海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公子很滿意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錫蘭本土化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百五十一章 改進火藥配方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四百三十八章 席捲天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想吃飯?不準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六百八十五章 賺錢賺到手軟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海盜也買軍艦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八百九十三章 納稅守法的良民啊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進京不易第十二章 上天欲亡我乎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翰統的赫赫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