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

武昌,這個在數年前還只是一個普通府城的地方在最近兩年已經是和以往變得不太一樣了,街面上經常可以看見衆多兵丁走過,而城區的一角則是整天都是濃煙滾滾。

原本不過數萬人的府城,如今愣是擠下了七八萬人,甚至原本的城區都是住不下,而是要擴展到城牆外。

造成這一切的原因自然是因爲張嶽把武昌當成了後方大本營!

他命宋志文在此地造槍炮練新軍,而宋志文則是從各地徵召了大量的工匠,開始了日夜不停的打造槍炮等衆多軍械。

此地單單是各類工匠就超過五千人,工匠們再加上他們的家人,使得此地的人口數開始大幅度增加,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畸形繁榮。

此外,城內的人口除了土著以及徵召來的工匠以及其家屬外,還有大量的軍隊!

督標中軍一萬餘人,大量被張嶽從前線撤出來,然後送到武昌充當普通工人的衛所兵。

使得武昌府城的人口數達到了七八萬人之巨,而這種規模的人口在古代來說其實已經是不算小了。

在一片喧譁之中的武昌城中心的一座奢華宅院裡,張嶽端坐在偏廳,翻看着傳令兵緊急送來的戰報!

“大家都看看吧!”半晌後,張嶽放下戰報,然後再把手中的戰報遞給了旁邊的宋志文。

宋志文看過後,也是再傳遞給他人,不一會偏廳裡的五六人都已經是傳閱了一遍!

“大人,僞唐賊軍這是要去嶽州啊,而我軍在嶽州兵力只有三千,恐怕難以抵擋賊軍兵鋒,需得早做打算啊!”

這人繼續道:“一旦嶽州被賊軍奪取,我武昌和長沙的聯繫就會被截斷,屆時不僅僅無法和長沙方面取得聯繫,送去補充兵員和軍需,賊軍更有可能直接從嶽州南下,配合郝賊所部第一軍圍攻長沙、衡陽,如此,長江以南湖廣之地危矣!”

然而此時宋志文卻是開口了:“但是如果我軍貿然增援嶽州的話,那麼也極有可能落入李賊的陰謀!”

“這第二軍賊首,乃是李春景,而李賊此人用兵詭計多端,常故弄玄虛,聲東擊西,前些時候李賊說是要來武昌,但是如今他卻是去嶽州了,誰知道他的目的是嶽州還是想要趁機截殺我軍援軍?又或者是引誘我武昌兵力前往嶽州後,虛晃一槍又是北上武昌?”

宋志文的這一番話,頓時就是引起了衆多人的皺眉!

是啊,這個李春景用兵詭計多端,而且沒有什麼常理可循,誰知道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的!

但是衆人皺眉的時候,卻是有人道:“只是不管李春景真的想要做什麼,但是以現在嶽州的情況卻是擋不住李春景所部的!”

聽着衆人的討論,張嶽也是有些煩躁,自從督師南方以來,鎮剿僞唐就沒有順利過,連接損兵折將丟失城池,要不然的話,朝廷上也不會有這麼多人彈劾他了。

但是他能夠怎麼辦?他也很無奈啊!

衛所兵不堪用,幾乎都是逢戰必輸,往往是數倍兵力都是守不住一座城池,張嶽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是自己編練出來的督標而已,但是督標的數量卻是不多啊!

張嶽的督標,雖然說所費比不上大唐陸軍,但是花費也是不小,也好在如今的湖廣雖然還沒有發展到巔峰狀態的湖廣熟天下足,但是經過這將近兩百年的發展,湖廣的人口數已經田畝數也是達到了一個極爲可觀的狀態。

如此也才能夠讓張嶽供養得起麾下的督標新軍。

但是到底兵力還是少了一些,而所需要防守的地方有太多,到了現在,張嶽單純靠督標的話,其實已經是無法佔據兵力優勢,只有加上了各支地方練軍,才能夠在兵力上佔據一定的優勢,然而這個優勢卻是不太明顯。

最明顯的例子,在湖廣方向,張嶽一共部署了大約兩萬五千人的督標以及差不多兩萬人的練軍,這總兵力滿打滿算也就四萬五千人而已。

至於說什麼地方衛所兵和青壯,現在打仗誰還會把他們給算上啊!

然而湖廣一地的僞唐賊軍呢,郝柏年的第一軍現在麾下轄有第一步兵師、第二步兵師、第三步兵師以及一個混成團,總兵力大概是在四萬人上下。

也就是說,其實在湖廣一地,實際上雙方的主力部隊的兵力對比已經是差不多了。

而這也就是造成了張嶽更加感覺到兵力不足。

不過即便是這樣,其實張嶽麾下的明軍實力也是比以往要提升很多,以往的二三十萬地方衛所兵以及臨時徵召的青壯,除了浪費糧食屁用都沒有,現在張嶽已經是改變了策略,打仗基本不用衛所兵和臨時青壯,而是把他們送進作坊做工,或者是乾脆趕去種田,而部分堪用的則是充當普通的民夫使用。

雖然兵力沒有以前多了,但實際上張嶽麾下的軍隊戰鬥力更勝以往,要不然的話,張嶽也沒有底氣把衛所兵踢到一邊去啊!

但是不管怎麼說,兵力不足都是現在張嶽所面臨最大的問題!

現在面臨着賊軍奔襲嶽州,張嶽一時間竟然是想不到從哪裡可以抽調部隊加強嶽州的防守,從武昌抽調兵力去的話,武昌的防禦也就會削弱,而長沙和衡陽,之前就已經被他抽調了一部分部隊了,現在再抽調的話,恐怕不用李春景帶着第二軍殺過去,郝柏年就能夠直接帶着第一軍拿下長沙了。

難道嶽州救不了?只能是眼睜睜的看着僞唐賊軍把嶽州拿下?

半晌後,宋志文突然開口道:“不如從衡陽抽調主力北上駐防嶽州?”

宋志文這麼說後,下頭的一羣人立即就是要搖頭道:“衡陽乃是防賊重地,怎麼能夠輕易調兵北上,而且衡陽距離嶽州如此遙遠,也無法及時趕到啊!”

當其他一一羣人反對的時候,張嶽卻是看向了宋志文,然後看見宋志文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苦笑,其他人或許不知道宋志文爲什麼這麼說,但是作爲一手把宋志文重新啓用,並且這在兩年委以重任的張嶽,卻是聽出來了宋志文的話外之音。

宋志文說這話,可不僅僅是打算抽調衡陽的部隊,而是準備徹底放棄衡陽,也許是整個長沙以南!

如今張嶽的麻煩可不小,兵力不多,但是需要駐防的地方卻是太多,這個時候,如果需要避免被各個擊破,疲於被命的話,最好的辦法實際上就是放棄一些突出部,然後收縮兵力。

而現在的衡陽,就是這樣的一個突出部。

如果能夠主動放棄衡陽的話,就可以把衡陽城裡的大約三萬人主力抽調到長沙,相對的也就能夠從長沙抽調部隊增援嶽州了。

如此長沙、嶽州、武昌以及九江四地,就能夠連成一條直線,互相支援,並阻攔賊軍殺入湖廣北部!

這個想法,實際上宋志文很早就對他提過了,但是張嶽敢毫不猶豫的把衛所兵踢到一邊,也是敢冒着罵名徵用平賊餉,但是張嶽卻是不敢主動放棄衡陽啊!

所以張嶽是毫不猶豫的拒絕了,沒有想到,今天宋志文又是在衆人面前提了出來,但是和他預料的一樣,衆人也是毫不猶豫的提出了反對!

宋志文聽罷後,略微嘆了嘆氣,然後道:“既然無法從衡陽、長沙抽調兵力北上固守嶽州,那麼就需要做好嶽州失守的準備了,最好是加緊時間再給長沙、衡陽送一批軍械和糧食過去!”

宋志文爲什麼這麼說,衆人也是可以理解,因爲嶽州一旦失守,後續的長沙和衡陽基本就是深陷於敵後了,如果不想要主動突圍的話,就只能是死守,而死守沒有軍械和糧草怎麼行!

此時,宋志文繼續道:“另外,既然賊軍主力西進,那麼我們也可以趁機收復南昌甚至贛州了!”

聽到宋志文這話,衆人恍然大悟,當即就有人道:“對啊,他們打他們,我們打我們的,他們去打嶽州,那麼我們就直接去打南昌,收復南昌後,再奪取贛州,這樣光復大半個江西也就有可能了!”

不過對此,張嶽也是有所疑惑的,南昌可不好打,萬一久攻不下的話,也是個大麻煩!

但是現在,張嶽覺得自己似乎也是沒有太好的選擇了,這增援嶽州也不是,不增援也不是,打南昌不是,不打也不是。

最後是在一片沉悶之中讓衆人退去,但是到最後,他還是沒有做出什麼決定,只是讓人加緊給長沙、衡陽送去一批軍械彈藥和糧草而已,同時也是把沒有什麼用處的衛所兵派遣了萬人前往嶽州,但是這上萬的衛所兵有沒有用處,那是誰都知道的事,這頂多是一個心裡安慰而已,實際上屁用都沒有。

至於派遣主力前往嶽州,卻是被擱置了下來!

反正現在他也還有時間,僞唐賊軍要奔襲嶽州也是需要時間的,而他張嶽從武昌派遣援軍的話,可以直接乘坐船隻過去,路途也要短得多,所以他還有時間!

明軍依舊穩如泰山不動,李春景也是不爲所動,而是繼續朝着嶽州而去,擺出了一副非要進軍嶽州的姿態來!

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越的底牌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新一代蒸汽戰列艦:江南號!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七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不了就投降唄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奏對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膽大包天的華亭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亂的印度東部海岸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下了狠心的韃靼人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澳洲馬場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不了一起完蛋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好時代一去不復返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皇家青年軍校第八百六十一章 新老交替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有錢人真多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四百八十四章 奪柳州迎聖駕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靠譜的計劃第二千一百三十三章 商務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那是個令人傷心的地方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敵蹤初現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皇室僱員:大唐女官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二千九十章 近衛軍空軍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土著各國大殖民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一百四十四章 睡個覺就把功勞撈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開花彈恐怖如斯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一百一十章 不屑學之,不屑用之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採購裝甲車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師入荊州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一百七十八章 規模浩大的戰役!第二十四章 生活就像那啥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公子很滿意第兩百九十六章 秋風蕭瑟戰鼓響第七百八十七章 衝啊,大唐萬歲!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一千六百九十章 你倆都是坑逼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擡糧價怎麼辦?抄家!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八百四十五章 正德親征第四百六十五章 懷遠縣叛亂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西北鐵路通車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一槍一個洞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來自蒸汽機項目組的捷報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子看望第七百七十六章 萬古聖君的親切慰問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第二千一百零三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二)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鎮江迎聖駕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有錢人都喜歡住農村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即將迎來汽車時代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這些土著太小氣了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九百一十八章 文官的戰略勝利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禪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