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宏偉的造艦計劃

關乎海軍改革這種大事,自然不可能是沒有一點準備就召開了整個海軍高層的會議,然後進行討論並確定下來。

在召開這一次的御前海軍改革會議之前,實際上包義奮上校已經是代表海軍多次覲見陛下,聽取陛下對於海軍發展的意見以及要求,而包義奮也是代表着海軍提出一些想法和構想以及困難。

而海軍的發展,也不僅僅是海軍自身的事,和陸軍方面也有關係,更加離不開內閣各部的支持。

大唐海軍的發展,是需要根據整個大唐王朝的軍事、政治、經濟情況來進行統一安排的,絕對不是說海軍方面想要怎麼搞就怎麼搞。

以爲海軍的發展,勢必要服從大唐王朝的整體發展!

畢竟,海軍是大唐的海軍,而不是獨立存在的!

大唐海軍,只是大唐王朝衆多機構的一部分而已,大唐海軍也只是大唐衆多軍事力量的其中一支而已。

而包義奮在和陛下的多次交流當中,也是可以察覺出來陛下對海軍的期望或者說是要求。

儘管之前陛下說的沒有太過明白,也沒有詳細說什麼,但是包義奮卻是可以從陛下的片言隻語中感覺出來,陛下對海軍的要求並不是只侷限在擊退明軍水師,奪回珠江入海口而已。

陛下是對海軍有着更高,更遠的期待!

從統一國內來說,陛下似乎想要讓海軍徹底華夏沿海地區,並利用龐大的海上力量作爲支撐,進攻北方的諸多沿海地點。

比如說陛下就曾經對他說過一個戰略構想:假如大唐海軍能夠徹底控制海權,那麼就利用在海軍的掩護下,直接跨海運輸大量兵力直接在江南地區發起登陸作戰,奪取繁華的江南地區,甚至是直接在北直隸登陸,直撲明王朝最爲重要的政治、軍事中心:京城!

聽到這種戰略構想後,包義奮是第一次覺得自己掌控的海軍原來是可以這麼用的,跨越萬里投送兵力,而且還是直接殺到敵人最爲緊要的老巢裡。

如果真的能夠辦到的話,這明王朝恐怕得徹底亂套了吧!

當然了,至於海軍護送陸軍上岸後,陸軍能不能打得過明軍,這就不是他包義奮上校該擔心的事了,那是陸軍的事,而且從目前大唐陸軍的戰鬥力以及過往戰績來看,真到了這一步的話,是有極大的可能性在上岸後站穩腳跟的。

當海軍成爲了遠距離投送力量的重要支撐時,海軍的戰略作用就會變得大多了,不敢說和陸軍平起平坐,但是三七分應該是有可能的。

此外陛下還說要利用海軍攻略南洋,謀奪南洋的諸多富裕地區,掠奪各種戰略資源,掌控海上航線,獲取大量的海貿利潤。

這些聽在包義奮的耳中,可以說是讓他大開眼界,也是讓他第一次生出了當初從陸軍轉行當海軍的決定是正確的,而且恐怕還是自己這輩子所作出的最正確的決定。

然而陛下的這些話雖然讓他聽的有些熱血沸騰,但是他也是知道,想要實現陛下口中的宏偉設想,也不是一般的難。

如今的大唐海軍可以說是弱小無比,最大噸位的戰艦還是一艘民船改裝而來的沙船戰艦,載重不過兩百多噸。

主力戰艦不過是幾艘八十多噸的威龍級戰艦。

更多的還是二十多噸的蛟龍級戰艦。

這真要打起來,連珠江口的那支明軍廣東水師都打不過,出海了隨便一夥中等規模的海盜都能夠滅了大唐海軍。

任重而道遠啊!

這就是包義奮如今對海軍上下所面臨的局勢所產生的感嘆!

正當包義奮上校感嘆之際,突然門外傳來了一聲:“陛下駕到!”

這話一出,頓時原本在低聲交談着的海軍衆多軍官們是齊刷刷的站了起來,並且把目光投向了會議室的門口。

隨即,衆人就是先看到了兩個穿着文官常服的翰林院侍讀推開了會議室的大門,緊接着一個穿着儒服爲基礎,繡有龍紋黃袍的年輕人大步踏進了會議室。

衆人當即齊齊躬身口道:“臣叩見陛下!”

李軒也不回答,直接越過衆人來到上首,專屬於他的龍椅前坐下,然後纔是略微擡手虛壓:“嗯,都坐下吧!”

李軒言罷,衆人當即道:“謝陛下賜座!”

隨後,一羣海軍將領們纔是齊齊在他們身前的長方桌兩邊分別坐下,這坐下來的時候一個個都是正襟危坐,擡頭挺胸,雙手垂放於大腿之上,盡顯大唐軍人本色。

衆人落座後,李軒朝着站立在自己身旁的一個年輕翰林院的侍講學士微微點了點頭,當即這個侍講學士就是朗聲道:“自宣平元年我大唐南下兩廣以來,通過陸海軍將士的奮勇作戰,如今已經是光復了兩廣大部分地區,月前更是光復了廣州這個重要出海口城市。

我軍將士的奮勇作戰,忠君報國之精神,陛下深感欣慰。

然我大唐雖然已經奪取了廣東大部,然西江下游一段任有僞明水師流竄,珠江口依舊被僞明水師竊占,堵塞航道,民不聊生,爲此陛下寢食難安,特於今日召集海軍衆將商討海軍事,以求早日光復海疆,還天下黎民一個朗朗乾坤!”

身邊的這個侍講學士說完後,就是很自覺的閉上了嘴巴,他的這一番話只是開場白而已,接下來的事就和他沒有什麼關係了。

而身爲皇帝的李軒更是一句話都不會說,在大部分這種御前戰略會議裡,李軒都是聽,絕少會親自下場發表意見的。

此時,代表海軍的海軍司司長包義奮海軍上校當即起身出列,然後半居鞠躬道:“海軍未能蕩平僞明水師,以至於僞明水師侵襲海疆,臣罪不可赦,還請陛下責罰!”

李軒略微擺手:“包愛卿何出此言,敵強我弱,海軍的困難朕是知道的!”

包義奮海軍上校這才直起身子來道:“謝陛下不罪之恩,皇恩浩湯,臣當敏記在心!”

“關於殲滅盤踞在珠江口僞明水師一事,臣有章程呈上,恭請聖閱!”

隨即,包義奮就是遞上來了一個小摺子,侍講學士接過來後再給了李軒,李軒簡單的翻看了一番後就是放了下來,隨即道:“衆位愛卿也都看一看吧!”

包義奮上校呈遞的這份摺子,其內容實際上李軒都是事先知道的,甚至很多都是李軒私底下說給包義奮聽的。

今天的包義奮實際上就是一個傳聲筒的角色,李軒需要他來把自己的諸多關於海軍發展的構想給說出來,然後在今天的會議上進行討論。

隨即,自然有人把提前準備好的摺子備份分發給在場的十多位海軍將領,衆人都是齊齊翻看了起來。

這些人其實大部分都是事先知道這份摺子的部分內容的,不過他們也只是知道其中一部分和自己有關的內容而已,但是全部內容卻是不知道的。

這份摺子的筆墨不多,但是說的內容卻是不少!

摺子上說的是爲了蕩平明軍水師,海軍所需要的諸多措施,包括效仿武學堂、御學堂,籌建培養海軍軍官的海學堂。

由工部或者海軍自身籌辦專門用於建造、修理戰艦的大型船廠,用於建造、修理大型戰艦,尤其是遠洋戰艦。

請求撥付造艦轉款,用於籌建多艘可真正用於海戰的大型戰艦,並根據明軍水師以及洋人水師那邊的情況,前期預備籌建噸位在五百噸以上的大型戰艦五艘,兩百噸到三百噸的中等戰艦十艘,百噸中等戰艦二十艘,百噸以下的各類輔助軍艦若干。

並且要求爲各級戰艦配屬足夠多的艦炮!

而上述只是前期目標而已,至於最終目標,包義奮提出了所謂的三三計劃,即戰艦數量超過三百艘,艦炮超過三千門,人員超過三萬人的超大型艦隊!

沒錯,李軒是直接奔着這個時代最牛逼的西班牙無敵大艦隊去制定海軍擴充計劃的!

甭管能不能完成,總之先化一個宏偉的目標再說!

這個造艦的數量以及質量,讓一羣海軍軍官們是看到了都是欣喜若狂,不過很快就是沉思了起來,這船大炮多肯定是好事啊,但是這船怎麼造啊?

難不成都造福船?但就算是福船,也沒辦法轉裝備太多的火炮啊,而且以大唐王朝的小身板,要造這種大戰艦也不是輕易的事,耗時更是漫長。

好在接下來這份摺子裡也是提出一些折中過渡方案,直接購入在各民間船廠裡的半成品,也就是造了一半的那些船隻進行改裝。

直接購入船體堪用的民用船隻進行改裝!

這個直接用民船改裝的方案,其實是可行的,因爲這年頭跑遠海的商船,絕大部分都是武裝商船,設計之初除了運載貨物外還能夠裝備火炮的,要不然的無武裝的商船在海盜遍地的遠東海域就是一盤菜。

因此採用民間商船的船體進行改裝,實際上是可行的!

這個思路也是讓衆人眼前一亮,只是如果是用民船直接改裝的話,船體倒是可以解決了,但是艦炮那裡來?水手從哪裡來?

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一百七十一章 曾子文震驚記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風波第八百一十六章 大唐第一艘戰列艦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五百二十九章 從不退縮的稅務稽查隊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大唐人的胃口太大第兩百七十四章 血戰——死寂河灘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四百一十五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求訂閱)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關前線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英使團的苦難和努力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統鷹犬回金陵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二千二十七章 交州雜交水稻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五百三十九章 黃永祥的科舉路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馮氏產業鏈遲到的封推感言第八百九十章 張嶽入川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二千一十九章 提前一步的馮氏航運公司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九百一十一章 牛逼哄哄的格德斯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一百九十章 殺敵一人賞千戶第九百四十二章 金陵寒門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這破鏡子真能拍賣出去?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寒門子弟更恐怖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六百二十章 超大號的地雷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近衛軍纔是真土豪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滅僞唐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些明軍不尋常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二千六十一章 了不起的啓翔汽車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兩百一十二章 爲陛下殺出一條血路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西南鐵路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六百四十三章 兵臨衡陽城下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九百七十二章 大唐王師入荊州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三百五十九章 龐大的軍費壓力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擔憂的北方武器公司第九十九章 官制改革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同的科舉第二千九十一章 奇奇怪怪的槍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八百四十二章 奠定江北大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好到用不起的步槍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松江府的地鐵第一千零三章 慧塵公主要出嫁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竟然有人敢貪救災款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爲李軒不願意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二千一十章 一點也不帝國第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騎兵:死都不用火槍!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亂的楊秀才第七百八十八章 臣,實在是無能爲力啊!第六百七十七章 勤快的小蜜蜂:明軍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二千一百四十五章 大唐的承諾第兩百章 霸王硬上弓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槍聲依舊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美洲新南港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二)第九百五十七章 我陳家乃書香門第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