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軍和守備軍加在一起,大唐王師在梧州戰役裡,一共死傷五千餘人,這個傷亡數字比大唐王師南下廣西后,歷盡的多場戰役所造成的傷亡加起來都要多的多。
普通士兵的死傷如果大家還能夠當成一個個冰冷的數字的話,那麼軍官們的大量死傷就是讓李軒他們無法接受了。
此戰,大唐王師戰死的中校一人,受傷兩人,少校戰死兩人,受傷八人,至於尉官,戰死三十六人,受傷四十七人。
在大唐王師的體系裡,少校以上的軍官就屬於中高級軍官了,因爲整個大唐王師除了幾個旅長是少將外,其他的副旅長、團長、營長都是校官。
一個少校營長,其率領的兵力比明軍那邊的千戶差不多,一箇中校團長,基本上比明軍裡衛指揮使還要重要,甚至都比得上明軍裡的參將了。
一個上校,大體上已經能夠和明軍體系裡的都指揮僉事、副總兵相提並論了。
更加重要的是,大唐王師培養這些經過武學堂、御學堂學習後,並且積累了這麼多作戰經驗的中層軍官,可是相當的不容易,不僅僅需要花費衆多的時間和精力,更加要爲他們交學費。
一個將領要成長起來,除非是運氣逆天或者是天級別的將領,普通將領要想成長起來,必要的磨練是不可或缺的,而這種磨練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失誤。
日常訓練裡出現失誤都還好,如果是作戰的過程中出現失誤,那麼可能就會讓他麾下的士兵產生不必要的傷亡。
對於一些不太嚴重的失誤,通常情況下大唐王師的高層將領們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能夠吸取教訓避免出現同樣的失誤,那麼一般不會丟官去職。
不僅僅是基層軍官這樣,哪怕是高級將領也同樣如此!
比如說融縣戰役的時候,雖然這場戰役打贏了,但是依舊出現了失誤,騎兵衝錯了地方,朝着列出方陣的明軍步兵方陣發起了衝鋒,同時當時步兵交戰的時候,也是因爲低估了明軍三千俍兵的戰鬥力,從而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但是李軒卻是並沒有因此而責怪當時的第二步兵團團長李春景,更加沒有責怪第二騎兵營的營長盧愚之。
反而是繼續重用之,李春景後續更是進一步高升爲第四步兵旅旅長。
這樣的事如果是放在其他僵硬刻板的軍隊裡,估計都有不少高層將領爲此而負責下臺了,但是在大唐王朝裡,這種事卻是被拿出來進行戰後分析,然後討論着後續應該如何避免出現的失誤。
李軒爲何要這樣做?
因爲他深刻的知道,要培養一個軍官,尤其是中高級軍官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大唐王師成軍這麼久了,一共也就培養了那麼幾個會打仗的高級將領,如果因爲打了一場敗仗或者出現一些小事務就把他們撤職了,李軒到那裡再找人代替他們?
你以爲能夠率領好幾千人甚至上萬人作戰的高級將領是大白菜,滿大街都是,伸手一抓就能抓一大把啊。
畢竟沒有常勝將軍,勝敗乃是兵家常事,偶爾打一兩場小敗仗李軒是可以容忍的。
當然了,如果某一天郝柏年、李春景他們腦子發暈,把大批主力都折損了,造成可不挽回的惡劣影響後,李軒自然是會生氣,到時候可就不是撤職那麼簡單了,少不得要賜給他們一杯毒酒以警後人!
大唐王師的軍官難得,而這一次損失如此慘重,衆人自然是高興不起來。
不過大家也都是知道,這是戰爭,哪有不死人的,這一次不外乎就是死的多了一點而已!
而且梧州戰雖然死傷的人數衆多,但是作爲主力的第一步兵旅卻是損失不大,尤其是第一步兵團,死傷人數只是幾十人而已,而且大部分還是被抽調到第一突擊營裡的人死傷,第一步兵團自身的作戰裡,基本沒有承受死傷,爲毛?因爲第一步兵團從頭到尾就沒參戰過,最後雖然派了一個步兵營去南線,但是也沒趕上主要的戰鬥。
第五步兵團的死傷也是不大!
第二步兵團死傷略大一些,不過最大的還是第六步兵團,這個嚴格上來說尚未成軍,部隊裡很多士兵都是新兵,也沒有火槍等武器的部隊,在此戰中是直接被當成了和守備軍一樣的炮灰使用,由此承受了極大的傷亡。
然後就是剛納入正規軍序列的柳州獨立團,死傷也是有一些。
總的來說,此戰中大唐王師死傷不小,但是主力未損!
付出五千人以及近百名軍官的死傷,換回來一個梧州以及斃敵近萬、俘虜近兩萬,以及足夠部隊吃上足足半年的糧食,而更重要的是改善了大唐王朝的尷尬戰略局面,拔掉梧州這個釘子後,大唐王師這一軍這支核心主力部隊就能夠騰出手來。
東進廣東,北上桂林乃至殺入湖廣都是可以的。
所以,從整體戰略角度而言,這一次的攻堅戰是值得的,而這也是之前爲什麼李軒下決心對梧州進行強攻的重要原因。
通報完敵我傷亡情況後,李軒做出重要指示,要讓部隊進一步徹底肅清梧州城內的殘敵,如今梧州城內雖然已經沒有大規模的明軍進行抵抗了,但是散落的潰兵還是有不少。
城內之前可是有三萬正規明軍以及兩萬青壯明軍,總數五萬多人的明軍被擊斃、重傷了近萬人,俘虜了兩萬人,坐船逃走了兩三千人,趁亂從其他方向零散逃離的估計也有幾千人,但是即便是這樣,還是會剩下近萬人散落在城內各處。
而且也不敢說城內的這些潰兵就不會再一次被組織起來發動反攻或者騷亂了。
所以對殘兵的持續清剿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李軒還重點指出,城內的儲放糧食的倉庫必須嚴加看管,不要怕浪費兵力,不要怕辛苦,這批糧食乃是大唐王師的定心丸,有了這批糧食後,後續大唐王師的作戰才能夠持續進行。
再者,他也是責成兵部對戰俘儘快完成篩選,把迅速的把戰俘進行分類,對自願加入大唐王師,並且體能,基本軍事素質過關的明軍戰俘,一律優待,並且挑選部分補充進入正規軍部隊。
而對於自願加入,素質一般般的降兵則是補充現有守備部隊,並編成新的守備部隊。
對於死活不願意投誠的頑固分子,則是就地看管,後續工部會派人來接管的。
工部最近已經是改變了非要某個城池建設大量作坊的想法,因爲這樣的難度更大,同時目標也更大。
就和興泉府以及柳州府那樣,隨着湖廣明軍的西進後,興泉府危在旦夕,爲了避免工匠死傷,工部不得不把興泉府裡的大部分工匠都是盡數抽調走,只留下少部分普通工人繼續生產,不過生產的也都是消耗物資,比如子彈、火藥以及弓箭等。
而造炮、造槍的工人,尤其是其中的技術骨幹以及工匠們,則是被一股腦的抽走了。
原本工部那邊是利用這一批撤出來的工匠繼續擴充柳州那邊的作坊力量,但是如今打下梧州後,而且可以預期的是肇慶也估計擋不住大唐王師的進攻後,工部已經是提前結束了柳州的大規模建設,而是準備轉移到梧州、肇慶,並且以肇慶爲主。
因爲肇慶已經是大唐王朝的既定首都,嗯,雖然此時肇慶還在明軍手裡,但是這並不妨礙內閣的一羣高官們對肇慶制定各種建設計劃。
同時梧州雖然不會被充當爲首都,但是這個地方的交通也是極爲的便利,本身的商業就是極爲發展,而且也算得上是肇慶的西大門,和肇慶相互支援。
因爲在梧州也進行一定的工業建設也是可行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工部的一系列未來計劃裡,未來的大規模作坊中心並不是在柳州,也不是在梧州,更不是在肇慶,而是在佛山!
理由很簡單,佛山乃是當代中國甚至整個東亞地區最大的手工冶煉鋼鐵城市!
而且光是這一條理由,就已經足夠了!
未來的佛山將會是大唐王朝各種需要用到鋼鐵的工業製成品的大規模量產中心,火炮、火槍、冷兵器都算。
其他幾個城市,比如柳州、梧州、肇慶乃至廣州或者是其他什麼地方,則是以建立小規模的作坊,以生產消耗性的作戰物資爲主,比如火藥、子彈、炮彈、弓箭等,用以縮減後勤運輸距離。
要建立這麼多的作坊,對工匠的數量要求是多多益善,對於普通的工人勞動力同樣也是要求多多益善。
而不需要支付工資的戰俘則是工部衆人眼中最爲優良的勞動力了,他們甚至已經是制定好了相關的計劃,等廣東後,就是用戰俘充當礦工,到羅定、東安、南雄、韶州、連州、陽江、懷集等地的鐵礦去挖礦去,一水的青壯勞動力不說,而且還不用發工錢。
城內要進行肅清,戰利品要清理,戰俘要清理,敵我雙方的戰死者要及是掩埋,傷者要進行救護,這一連串的善後工作是相當多的。
不過此時李軒的目光卻是已經離開了梧州,而是投放到了肇慶、桂林以及興泉府等地了。
第一軍拿下梧州後,是不可能在此地停留太久的,略微休整後就是要重新踏上征途的,而現在的問題是,到底是先要北上桂林還是返回柳州一路去興泉府,又或者是派遣主力東進奪取肇慶乃至廣州。
這些選擇關乎到未來整個大唐王朝的戰略發展,是必須要慎之又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