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

次日一大早,黃竹山就是鬧騰了起來,衆多青壯在家裡匆匆吃過早飯後,帶着乾糧和武器到操場上集合。

雖然不久之前黃竹山剛經歷了一場大敗,導致足足三十二人沒能活着回來,但是當說攻打水龍寨後,衆人卻是沒有反對或者怠慢的心態,而是一個個都是默默地開始進行各種準備。

哪怕是那些老弱婦孺們都是開始爲即將出門討伐水龍寨的男人們準備乾糧,衣物等。

爲何?因爲他們都很清楚,黃竹山缺糧,如果他們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那麼山寨裡的將會面臨糧食危機,到時候還不知道多少人要餓死呢。

所以儘管上一次的慘敗還在他們腦海盤旋着,但是他們都知道,他們已經別無選擇。

如果不想餓死,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出山‘收糧’,進行劫掠,一個是攻打水龍寨搶糧。

外出‘收糧’這個方法也是他們往年所常用的,但是今年情況卻是有了變化,因爲如今大山外頭是官兵雲集。

也不知道是因爲李軒父子的相繼稱帝刺激了官府,導致官府抽調了大量官兵囤積在山外,還是說今年的匪患特別嚴重,官府那邊更加重視對大山裡的土匪圍剿。

總之都是出現了一個讓黃竹山的土匪們所不願意面對的麻煩情況,那就是大山外官兵非常多。

根據黃竹山偷偷派出去的幾個探子的情況,如今官兵是在進出大山的好幾個交通要道都設立了檢查關卡,並且在靠近大山的幾個大型村鎮裡都駐紮了數量不少的官兵。

這種情況下,只要黃竹山的土匪們敢大搖大擺的出山劫掠,基本都是自行找死。

被人堵在大山裡出不去,那麼要想解決糧食危機,只能是另尋它法了。

如果是秋收過後那麼就沒有問題,因爲剛結束的夏忙中,黃竹山開墾了大量的土地,並都種上了糧食,而黃竹山的山腳下土地非常肥沃,數條溪流經過也足夠灌溉田地,因此等秋收後,他們就能夠收穫足夠的糧食。

但現在的問題是,他們現有的糧食儲備無法支撐到秋收啊!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在外出收糧又不可行的情況下,他們剩下的唯一選擇就剩下攻打水龍寨了。

因爲根據王文華的說法,水龍寨那邊本來就有着大量的糧食、財貨,這些都是水龍寨那邊劫掠了十多年所積累起來的財富。

另外一點就是,水龍寨之前剛劫掠了一個田莊,搶了一個地主的糧倉,弄回來了大量的糧食。

不管是銀子等財物還是說糧食,對黃竹山的衆多土匪們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只是這些都是普通土匪們的想法,而李軒還有着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他想要趁着這個機會把水龍寨的人馬也收攏在麾下。

如今大山外官兵雲集,雖然還不知道官兵的具體人數,但是上千人馬肯定是有的,這麼多的官兵早不來晚不來,偏偏是在李軒父子稱帝造反後出現,這裡頭如果說只是巧合,李軒是怎麼都不會相信的。

李軒至少有八成的把握可以肯定,這些官兵就是衝着自己來的。

也許不久的將來,這些官兵就會大規模進山,然後搜尋黃竹山一衆土匪以及自己這個大唐皇帝的下落,一旦他們找到了自己,一場戰鬥是不可避免的。

爲了在將來對抗官兵進攻的時候有更大的把握,現在的李軒迫切的需要擴大麾下的兵力。

如今最適合擴大以及補充‘大唐’實力的,自然是數十里外的水龍寨了。

如果這一次的行動能夠成功,那麼大唐所轄的臣民數量有望突破一千大關,青壯能夠達到兩百以上。

如此代表着李軒擁有更多的力量來對抗官兵!

等到太陽初升後,李軒也是帶着柳八苟等人出現在了操場。

看着眼前一大片密密麻麻的青壯,李軒不由得的感嘆不已,這一次出征,由他這個皇帝親自統帥。

由於李軒御駕親征,柳八苟說什麼也是不會讓李軒單獨出行的,不放心的他也是跟了上來,此外一起來的還有負責帶路的王文華。

操場上幾乎彙集了黃竹山的所有青壯的這支‘大軍’,其中普通土匪將近一百人,分成了左右兩軍,每軍約五十人,左軍由車騎大將軍方東全統帥,右軍由驃騎大將軍陳屠夫率領。

二十四人的近衛軍以及單獨抽調出來的十二名弓箭手則是合爲中軍,由近衛大將軍王丹旭統帥。

這一次的出征,不僅僅是黃竹山的高層走了大半,只剩下白雲奇、錢夢久等人留守,其實黃竹山的青壯幾乎都在出徵大軍的行列裡,黃竹山裡從十五歲到四十歲之間的男人,全都在出徵之列。

不客氣的說,討伐水龍寨,對於大唐王朝來說,是一場傾國之戰!

如果計劃順利,贏了什麼都好說,如果敗了,黃竹山精銳盡陷水龍寨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正是因爲知道此次出征關係重大,甚至關乎到自己的性命,所以李軒一直都是非常謹慎的,出征之前親自帶着柳八苟、方東全他們檢查士兵們的準備情況,從乾糧到武器都一一查看,確保萬無一失。

當李軒帶着衆人都檢查一遍,發現沒有什麼遺漏後,纔是跨上了一匹矮小的劣馬,然後抽出腰間的佩劍,朝北遙指:“出發!”

隨着李軒的一聲令下,土匪們開始陸續朝外走去。

只是看着這些土匪們亂哄哄的模樣,李軒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最先出發的乃是方東全率領的左軍,後面跟上的則是陳屠夫的右軍,而這兩人麾下的土匪都是普通青壯,根本就沒有列隊行軍的概念,所以走起來就跟郊遊一樣亂七八糟的,不少人一邊走着還一邊說笑,不時能聽見他們的哄哄大笑。

好在後頭的近衛軍整齊的隊列讓李軒寬心了不少,經過了自己兩個多月的操練,這支近衛軍已經是有了一支軍隊的模樣了。

雖然近衛軍裡的士兵都是十五六歲的半大孩子,身體素質不如二三十歲的壯年漢子,不過這些人排着整齊的隊形,扛着長槍和刀盾等武器前進的時候,依舊是讓李軒寬心了不少。

他很清楚,不管是這一次攻打水龍寨還是後續抵抗官兵,自己能夠真正依靠的還是這些半大孩子組成的近衛軍,而不是那些亂哄哄的青壯土匪。

而今天這些孩子們行軍時的整齊隊列,讓李軒看到了勝利的希望,活下去的希望!

第五百零七章 勝利大轉進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天堂太貴,住不起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 智利公國府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陳立夫的奏章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錢算個屁第三百五十七章 全球最強工業國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場大戰將會是一場豪賭第一百零一章 忽悠坑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三千三十七章 看傻了的阿克頓伯爵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年年殺貪官,啥時候纔是頭啊第一千九百四十章 內燃機初現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畸形的地方經濟(三章連更)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騎兵最佳戰馬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臨興泉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被推翻怎麼辦?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扯着蛋的海軍第三百零六章 明軍主力出現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滿地黃金的上海(第五章)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上帝都得說一句你牛逼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虛假宣傳:有黃金有石油第兩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來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四百零三章 奶不出來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總攻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南洋大冊封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五百七十四章 御駕親征廣州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三十四章 果然有妖氣第三百九十五章 衝鋒的城牆!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澳洲級裝甲巡洋艦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蘇伊士運河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登陸馬六甲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水米之鄉,養人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皇恩浩蕩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陳將軍勇猛無敵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大唐人的雅第四百六十六章 舉旗誓師伐唐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誰說太子就一定能笑到最後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八十一章 鐵匠尚書第一百一十一章 陳將軍勇猛無敵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謝一衛第二千七十三章 大唐人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一己之力供應全球戰爭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六百零九章 全線進攻第八百零八章 奢華高調有內涵第兩百九十章 就問你服不服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楊成經商(二)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帝國第一名臣:陳立夫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西海貿易公司分裂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要修鐵路怎麼辦?拿錢砸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錦源號歸來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 鳥槍換炮的南越人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人道主義領養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統鷹犬回金陵第二千四十六章 沒啥可追求的聖天子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二千二百零二章 汽車全民化時代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學聰明瞭的海盜第二千七十七章 態度第七百五十四章 海軍的野心:戰列艦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無用功第一千七百二十章 我們大唐人都是很好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