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二章 內閣的改革

bookmark

很多人都認爲,自稱大唐王朝的這夥黃竹山土匪既然已經是開始盤踞地方,並且建立政權徵稅了,以後肯定是要和諸多王朝一樣顧忌多多,比如說盡可能的避免激起民變,並大力拉攏當代的中間社會階層:士紳地主。

並天真的認爲,只要他們堅持不繳納賦稅,提出什麼反對口號的時候,大唐王朝就會屈服,並作出退讓,從而恢復到以往不繳納賦稅的狀態。

但是他們明顯是高估了大唐王朝的皇帝李軒以及他的文武大臣們的良心!

土匪頭子出身的那些文武大臣,根本就不懂拉攏民心是個什麼玩意,柳八苟、曾子文、馬維等人是知道拉攏民心的重要性的,但是他們更加清楚這個時候如果做出了退讓,那麼以後更多人就會用各種口號來反對大唐王朝,這對於一個新生,並實力弱小的王朝而言,將會是一場災難。

他們都覺得,如今必須用最嚴厲的手段進行鎮壓,以威其他的反對,尤其是潛藏還沒有付出水面的那些反對。

正所謂,殺雞儆猴是也!

大唐王朝弱小,然而正是因爲弱小,才需要擺出一副做事不管不顧,乃至瘋狂的舉動。

有錢的怕沒錢的,沒錢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瘋的。

而大唐王朝要扮演的角色,就是那個瘋子!

然而這些都是這些臣子們的想法,至於大唐王朝的皇帝李軒,他下令軍隊鎮壓那些頑抗的地主,其出發點卻不是這些。

他的出發點很簡單:他對這些大地主並沒有利益訴求,甚至這些大地主阻擋了自己的腳步,所以當這些人反對的時候,李軒乾脆就來個一了百了,把他們抄家了事。

以前的大唐王朝還只窩在黃竹山的時候,李軒是並沒有明確的施政方向的,當時是走一步看一步。

但是現在,當大唐新軍已經佔據了正泰縣的廣闊鄉野,治下民衆已經是超過了八萬人,對外號稱掌控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的時候,李軒也是正式決定了自己的施政,或者說是造反的戰略。

首先是要找準自己的根基所在,這個根基說的不是地方,而是人,準確的說是某個階層的人。

基於大唐王朝乃是土匪出身,而且玩的還是兒戲一樣的造反,稍微有點見識的人都不會支持大唐王朝,哪怕大唐新軍已經掌控了正泰縣,但是正泰縣裡的衆多人可都等着看大唐王朝的笑話,等着朝廷大軍打回來呢。

這種情況下,想要獲得讀書人、士紳地主等社會的上層支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那麼大唐王朝所能夠爭取的人羣是那些人呢?

普通百姓,尤其是大字不識,見識匱乏的貧民!

這從李軒頒發的稅制就可以看的出來,對農民還是比較厚待的。

只要得到這些普通百姓的支持,那麼就能夠得到兵員、糧食乃至武器等關乎存亡的資源。

相對比之下,那些所謂的社會上層的價值不值一提。

至於說什麼需要讀書人、地主士紳來維持統制之類的也不用擔心,當官可不是需要非得讀了四書五經就行的,他們的作用更多是用來看的,而真正辦事的人,只要認得幾百個常用字即可。

石鐵匠以前還一個大字都不認識呢,只是最近一年才學了少量的字,但他還不是一樣當着大唐王朝的工部尚書,而且還當的有聲有色,在他的帶領下,工部建立了大量的作坊,爲大唐王朝提供各種物資彈藥。

再說柳八苟,這個人雖然也算是讀書人,但實際上也只能算是童生這個行列,最擅長的就是吹牛和自我幻想,但是當着大唐王朝的內閣首輔來,還不是一樣相當出色。

至於那些士紳地主們在鄉間的影響力,這的確是有些麻煩,不過大唐王朝的統治可不和以往的朝代一樣,只限於縣城,大唐王朝的統治,可是直接深入到了村一級的,

鎮、村這兩級政府的建立,足以讓大唐王朝把統治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百姓頭上。

也就是說,大唐王朝並不需要鄉間的這些宗族來幫忙維持統治,甚至可以說,鄉間的那些規模龐大的宗族還影響了大唐王朝的統治。

造反嘛,就是拉攏可以拉攏,並值得拉攏的人,然後打擊那些反對的人。

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的大唐王朝是拉着一羣中小地主以及更多的普通農民,然後朝着大地主和士紳階層爲代表的明王朝發起戰爭!

軍方的一番野蠻暴力鎮壓後,稅制所引發的動盪被徹底平息,頑抗的大地主都被一掃而空,剩下的大地主都是選擇了服軟,不服軟不行啊,不服軟那些藍衣紅褲的僞唐賊軍就要殺上門來了。

看着下頭遞交上來關於鎮壓叛亂的報告,李軒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對着負責這一次鎮壓行動的第一混成營的方希同道:“方少校,這一次做的不錯,能夠在這麼短時間裡肅清各鎮動亂,第一混成營的行動迅速是功不可沒!”

方希同道:“臣不敢居功,此次行動之所以順利,是因爲陛下您的天威已經遍佈正泰,那些頑抗之底只聽我大唐王師抵達,就已經是聞風而降了!”

“此外,捕盜營也是發揮出了極大的作用,有力的配合了我軍的行動!”

李軒道:“如此看來,依照方愛卿來看,這捕盜營已經堪用了?”

方希同道:“捕盜營如今規模不大,訓練日短,如果讓他們上前線和強敵作戰自然是力有不逮的,不過佈置在後方彈壓地方威脅宵小之輩還是勉強堪用的!”

他們兩人口中的捕盜營,乃是上個月剛成立的一支輔助性質的部隊,首先,嚴格上來說,這個捕盜營並不是單純的軍隊,而是受到了軍方和內閣雙重管轄的武裝力量。

因爲受到地方治安上的壓力,尤其是一些大地主鬧出了武裝抗稅的事,讓李軒意識到依靠職業軍隊來維持治安,執行這些小規模的彈壓任務是不那麼恰當的事。

大唐新軍是要用來和明軍打仗的,如果遇到明軍大舉來攻,那可是要傾巢而出的,不可能在前方大戰的時候,還在後頭留下一部分部隊來彈壓地方,維持治安。

然而村鎮裡現有的捕快嗎,你讓他們抓抓小偷可以,但是你讓他們去攻打有着高牆守護的大戶以及那些大股的土匪就是爲難了。

爲此,李軒這纔是有了建立一支地方守備部隊的想法,這個守備部隊可不是說大唐新軍序列裡的第一守備營的那種,第一守備營雖然掛着守備的名頭,但那也是實打實的作戰部隊,可不是用來彈壓地方維護治安的。

這個守備部隊,應該具備一定的戰鬥力,但是花費也不能太高,最後這種守備部隊就掛上了捕盜營的名頭,裝備常見的刀劍長矛爲主,輔助以少數弓箭手,排級以上軍官配甲,其他士兵清一色的輕步兵。

編制上依舊效仿主力部隊的編制,不過只有三個隊大約三百人的規模,按照李軒自己的設想,這種捕盜營應該是每個縣都設立一個,平時駐紮在縣城,遇到什麼動亂後,直接出動鎮壓。

三百人的捕盜營,通常來說已經足夠用了!

如果三百人的捕盜營還幹不過,那麼軍方就會派遣作戰部隊前往鎮壓。

同時這個捕盜營是受到內閣和軍方是雙重管轄的,爲此,李軒內閣那邊還特地成立了一個新的機構,稱之爲巡警部,這個捕盜營就是歸屬到巡警部那邊管轄。

此外,巡警部的職責乃是維護治安,打擊各種犯罪,原先各鎮、各村的治安官,捕盜官,捕快也是盡數歸屬巡警部管轄。

值得一提的是,李軒趁着這個機會,最近天對內閣的各部的職權都進行了一定的變動。

比如說把察部從內閣裡獨立了出來,並恢復了歷朝歷代都用的督察院這個名字,其獨立後直接向李軒所負責,其職權有一部分和其他朝代的督察院差不多,都可以監督百官。

此外這個都察院不僅僅管理官員,同時還擁有管理民間犯罪的權力,效仿後世的檢察機關,對各種違法行爲提起公訴。

此外又新設立了法部,這個法部的只能顧名思義,就是負責各種法律的制定,並且額外承擔了後世法院的任務,對各種官司進行判決。

由此形成了公檢法這三家司法機構,徹底解決了大唐王朝一直以來所面臨問題:司法權力混亂。

而且最重要最重要的是,隨便有點什麼雞毛蒜皮的事,都會把官司打到李軒御前來,即便不是到李軒這裡來,也會打到柳八苟那裡去,以後都讓司法機構處理去。

除了司法機構的變動外,其他部門也是進行了變動,比如說在戶部上面,新增加了工商司、內政司、除了原有的民政事務外,還負擔起工業、商業發展事務,同時其他和民生有關的則是歸屬內政司管理。

此外,工部那邊也是增加了交通司、工坊司這兩個機構,以便工部更好的管理諸多工部建立的作坊,以及道路橋樑的建設。

這一番對內閣各部的完善,是讓大唐王朝的中央機構更加完善,而且把各種職權明確下來後,以後遇到這些事的時候,就不會發生不知道歸屬那個部門來管的情況。

不僅僅是內閣有所變動,下面的各鎮的行政機構也是有所變動,不用半個月,大唐王朝的內閣以及各鎮的機構雖然看上去表面還是老樣子,但實際上的變化還是非常大的。

內閣自從建立的那一天起,每時每刻都在發展和完善,以適應大唐王朝的擴張,要不然的話就算大唐新軍打下了更多的地盤,大唐王朝也是無法進行有效統治啊!

如果有一天大唐新軍把佔據了一個省甚至更多的地盤,然而內閣這邊都無法維持統治的話,那還不得笑掉正德老兒的牙板啊!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重量級人物下場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大唐的僞劣產品:出口型板甲第九百五十九章 翰統的絕密報告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驚掉一片下巴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軒是個神經病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第二千一百一十章 以備大變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三百九十章 邱宇的恨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四百二十一章 關本官屁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都靠兩條腿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九百四十六章 海軍表示,錢算個屁!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出使歐洲第二千一十三章 穩住基本盤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九百三十一章 撕毀協議直接打啊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鐵路施工隊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金陵堵車第兩百九十九章 意外突發第五百一十八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二十三章 搶糧搶女人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一切都是爲了吃飽飯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責任和榮幸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徒有虛名的皇家產業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二十抽一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九十六章 這個女人有毒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黃金第六百三十七章 飛啊飛,一起飛!第八百二十七章 借錢度日的大唐第二十八章 危機依舊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伐進行中第八百零一章 膽大包天的海盜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三百六十章 第五步兵團第六章 經典組合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九十二章 黃竹山大會戰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二千一百五十七章 人在官場身不由己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二千一十六章 設備到港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處不在的派系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艦隊進攻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七十萬大軍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二千一百一十八章 開竅的太子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陳立夫是有着崇高理想的第三百九十四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登陸扶桑!!!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僞唐第一百二十五章 說的都不是人話(月票加更)第兩百三十五章 佔地盤收保護費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八百一十九章 水米之鄉,養人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 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唐人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下第二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不了一起完蛋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伊麗莎白抵唐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成功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五百八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一戰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二百二十八掌 蘇大人被俘?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三年白頭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第八百三十四章 近衛軍奔赴前線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五百三十六章 遷都前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九十五章 有女葉氏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