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海軍的真正敵人

因爲巴拿馬運河的自然條件惡劣,早期的時候,導致施工人員的傷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迫使巴拿馬運河公司花費了大量的精力用來改善當地自然條件上。

爲了挖運河,降低傷亡率,巴拿馬運河公司直接和國內的數大化工企業合作,研發了專門的殺蟲劑,除草劑等專門的藥物,直接大量噴灑在運河沿途上。

但即便如此,這地方的運河開鑿工作依舊非常困難。

目前該運河的主體工程都還沒有完成呢,就算是大唐人自己,這麼多年累積下來,都已經是有至少上百人死在這個鬼地方。

要知道大唐人來到這地方工作,基本充當的都是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各方面的待遇可不是底層的那些工人能夠相提並論的。

但是疾病這玩意,可不分大唐人還是土著,該生病的還是會生病,生病了還是會死人。

大唐人自己都死了這麼多了,那些土著工人死傷的就更多了。

好在他們都是和幾個勞務公司之前簽訂合同的,幾個勞務公司也一直努力維持着運河工程至少十萬人以上的工人數量,要不然的話,這運河根本開鑿不了。

因爲嚴重的疾病所導致的傷亡,直接導致了運河工程的進展一直不算大,也就是後來運河公司咬牙,花費大代價採購化學藥劑,直接來大面積無差別噴灑各種化學藥劑,同時從國內申請使用各類大型蒸汽、汽油機機械,這纔是讓工程的進度加速起來。

但是到目前爲止,巴拿馬運河公司公佈的預計開通時間,最少還需要三年。

三年後如果成功開通,那麼未來不僅僅美洲地區的航運更加便捷,前往美洲的船隻,就能夠直接通過巴拿馬運河方便往來美洲的東海岸或西海岸。

這樣將會進一步刺激美洲地區的航運發展,同時進一步加強帝國對美洲的控制。

從這一角度來說,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都是具有同樣重要的戰略作用,都是帝國掌控全球的核心戰略要地。

而具有同樣戰略作用的還有幾個天然海峽,比如馬六甲海峽、黑海海峽、直布羅陀海峽、英吉利海峽、丹麥海峽等。

而大唐帝國,尤其是大唐海軍就喜歡掌控這些戰略地方,直接控制這些地方,進行移民,建立軍事基地,以進行徹底掌控。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黑海海峽了,爲了這條海峽,硬生生的把海峽沿岸地區,從奧斯曼王國裡切割開來,甚至都顧不上吃相了。

要知道大唐帝國最近這些年已經是比較注重吃相了,很少會說直接強行上手霸佔某個地方的。

大多時候大唐帝國是更傾向於花錢購買,或者是用其他條件進行利益交換。

美洲殖民地,東歐地區就是這種政策下的典型產物。

購買看似花錢了,但實際上這點購買土地的錢對於龐大的大唐帝國而言並不算什麼,並且還能夠通過軍事採購等其他渠道回籠資金,最後算下來,比打仗奪取便宜多了。

東歐地區則是直接利益交換,這樣成本更低。

但是在黑海海峽問題上,當年大唐帝國卻是採取了非常強硬的措施,看似是和平談判,最後購買而來的,但實際上這是拿着槍盯着別人腦門上,這才完成的交易。

吃香有點難看!

而從這也更是證明了,大唐帝國對這些海峽的看重。

這些海峽,代表的就是航線,航線代表的就是全球的海上霸權,而全球的海上霸權進一步延伸,那就是全球的掌控權。

這也是爲什麼帝國海軍方面一直不遺餘力的想要掌控這些戰略要地的原因了。

甚至可以說,這已經是成爲了最近這些年,海軍繼續保持存在感的一項重要政策了,要不然話,就算是有太子的支持,海軍方面也很難說服廣大的國民們,繼續維持規模這麼龐大的一支海軍。

如今的大唐海軍,規模龐大無比。

千噸以上的各類戰艦加起來超過一百五十艘呢……

但問題是,這麼多大噸位的戰艦平時其實沒啥卵用,而且還會耗費大量的軍費。

至於海上安全這些,其實一些幾百噸的近海巡邏艦,甚至內河炮艇就能夠完成這些任務了。

但是,大唐海軍依舊保持着規模龐大的遠洋艦隊,哪怕是目前沒有什麼明確威脅。

而且太子一直都是堅定的支持海軍維持規模。

爲啥?

這自然是爲了防備海外領地。

這事大家都不明說,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

不過實際上現在的主力艦隊的規模,比早些年已經是減少許多了,七八年前的時候,大唐帝國海軍的遠洋主力艦隊規模達到了巔峰,各類千噸以上的戰艦數量超過兩百艘,這可不算各類補給艦之類的輔助艦。

後來這幾年,通過對戰艦的更新換代,逐漸用戰鬥力更先進,續航能力更好,作戰效能更高的新一代戰艦,取代了落後的舊一帶護衛艦,巡洋艦,這數量纔是慢慢減少到現在的一百五十艘。

目前的大唐海軍,其規模整體上已經進入一個平穩階段,戰列艦以及裝甲巡洋艦,作爲主力戰艦維持在總數十六艘的規模,這個主力艦乃是海軍的核心戰略威懾力量,主要駐防幾個核心海軍基地,目前這些主力艦,只駐防本土,馬六甲港、錫蘭島港、珍珠港這四大港口。

而海外地區彰顯海軍存在的,乃是大量的巡洋艦以及護衛艦,這兩個艦種的規模就比較大了,加起來數量有將近近百艘。

日常裡一部分在本土大修,維護,一部分在前往預定海域的路上,一部分在目標海域進行巡邏執勤,一部分在回來的路上。

因爲要巡邏全球海域,所以這數量少了還真不行。

但是吧,實際上平日和土著打交道的也不是這些遠洋戰艦,更多的還是那些小個頭的近海巡邏艦以及內河炮艇。

但是,未來如果想要有效的威懾那些心懷不軌的藩王們,太子李暠認爲還是得靠這些主力戰艦。

這,纔是太子李暠支持海軍保持規模,並持續更新換代的目的!

大唐海軍的敵人,從來都不是什麼土著,而是自己人!

第四百六十七章 亂軍攻城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蒸汽機廠商的戰爭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大唐借錢從不怕你不還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二千九十七章 大唐訓令第八百一十二章 堅船利炮抵金陵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陸軍和海軍誰更摳門?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左成生的大生意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機第五百零八章 刺蝟一樣的梧州第七百四十七章 格德斯遊肇慶第兩百三十一章 王志嘆的決心第二千一百四十二章 讓人無語的大唐子民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鐵路大爆發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奪遼河設馬場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無能爲力的法律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罰金狂歡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二千九十四章 煤炭戰爭下的英格蘭第兩百零六章 種蘑菇的土匪第兩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來第兩百九十二章 內閣的改革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一百三十一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這個老大不太合格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五百六十五章 第四軍遭遇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前明尚書的鐵窗生涯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這太子當的真累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竟然敢無視我第九百五十四章 抓進去容易放出來難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唐帝國的技術封鎖第三百零八章 主力決戰第二千三十四章 大唐奇蹟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超級豪華客輪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重量級人物下場了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裝甲車測試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二千四十九章 有錢了才能玩步球第九百七十三章 絕望的杜丹清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兩百九十四章 龍體欠安第五百三十四章 千古聖君的醜態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煉油廠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三百六十五章 任性的大唐王朝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六百九十四章 天下老二:明軍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九百七十八章 決戰漢陽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四百七十三章 望遠鏡初登場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三百四十五章 驚喜?這是驚嚇好吧!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金庫藏賄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天堂太貴,住不起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年年殺貪官,啥時候纔是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