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

而整個松江府乃是大唐帝國最大,最發達的城市,人口衆多,這也是意味着兩個球隊的名字再一次被數百萬具有極大消費能力的民衆所看到。

看到幾乎所有報紙都是提到了這一場比賽之後。

馮氏航運公司的高層也是坐不住了,他們直接收購一支位於松江府的低級別步球隊,隨後更名爲馮氏步球隊。

隨隨後宣佈對俱樂部增加投資,包括在南城區修建一座可以容納三萬人的球場,簽約實力球星。

同時直接砸錢,簽約了今年在高校職業聯賽上大出風頭的新秀隊長朱子元,這個朱子元並不是退役軍人出身,他是湖廣大學步球隊出身,大學期間就是明星人物,大學四年四次帶領湖廣步球隊殺入全國高校聯賽決賽,三次奪冠。

爲了爭奪朱子元,更是爲了讓朱子元甘心來馮氏步球隊這個低級別球隊,馮氏步球隊大手筆的開出了對於一個新秀指揮官而言的天價年薪,還給了十萬唐元的一次性簽字費。

這個簽字費和年薪,哪怕是對於平均薪資最高的泛江南職業聯賽而言,那都是屬於上流了,由此可見馮氏步球隊的野心。

隨後馮氏步球隊的媒體上高調的宣佈了,馮氏步球隊要在兩年內衝擊上泛江南職業聯賽,成爲松江府地區征戰泛江南職業聯賽的第四支職業球隊。

馮氏航運公司家大業大,爲了追求品牌效應也是不怎麼在乎這幾十上百萬的。

更何況現在球市火熱的很,民衆對步球的熱情極高,如果球隊運營的好,其實都不用母公司繼續投資,自身的運營就足以維持俱樂部的運轉甚至盈利。

就和北岸隊一樣,這個北岸隊的背後可沒有實力強大的母公司作爲支撐,但是人家還不是活的好好的,而且收入頗高,不但能夠高價簽約球星,更是能夠爲球隊老闆提供豐厚的利潤。

馮氏航運公司大手筆投資步球隊,看重的是品牌效應。

這一點和蘇州動力機械公司搞西湖汽車人步球隊,西湖汽車人馬球隊都是一樣的。

從這些大企業紛紛涉足步球行業也是可以看的出來,目前大唐人的口袋裡已經是開始有了閒錢,他們捨得開始爲一些娛樂行業花錢了。

而這,是大唐工商業澎湃發展,普通民衆收入普遍增加的最佳明證。

而除了步球隊外,其實在其他諸多方面也是能夠看的出來大唐的農工商業經濟在過去幾年裡快速發展。

比如說吃這一方面,過去的一年裡,幾乎所有的大唐人都能夠感受到,吃的比以前好了。

隨着大唐執行經濟發展計劃,搞全球經濟一體化之後,大唐開始從海外領地大規模採購大量的農畜產品。

來自美洲,南非,印度,南洋等各地區的農畜產品源源不斷的通過船隻被運輸回本土地區。

上海港口地區,曾經在一天之內連續有三艘來自海外的冷凍船抵達,三艘船裝載了總數兩萬多噸的肉制。

至於普通的小麥,玉米,大米等主要糧食,更是一船一船的運回本土,然後進入大唐人的肚子。

大量的農畜產品,極大的豐富了大唐人的餐桌。

當然了,這也不是沒有副作用的,副作用就是,本土地區的農民和牧民們所生產的農畜產品價格難以提升,連續數年都是維持在平穩的價格。

但是別以爲這正常,實際上這不正常,因爲大唐的經濟不斷上漲,人們,尤其是工商業的從業人員收入普遍上漲的情況下,農民和牧民的收入卻不上漲,這也就屬於變相的降低收入了。

對於這種情況,大唐帝國高層也是早有預料。

大唐帝國在經濟發展計劃裡,除了繼續加大農村地區的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外。

更加重要的還是發展地方經濟。

而且不是和以往一樣,都是朝着大型工業城市傾斜,而是朝着普遍地區,落後地區傾斜,鼓勵資本在中小城市投資建廠,就地僱傭農村富餘勞動力,增加民衆收入。

爲此,大唐高層提出來了‘扁平化發展’的策略。

要求各地經濟百花齊放,而不是說某個地方一枝獨秀。

從宣平四十一年開始,中小型城市的工商業投資開始增速,大量當地的農民開始進入當地的工廠或者其他行業,獲得就業機會,從而獲得除了農畜行業以外的額外收入。

李軒對這種情況還是相當滿意的。

帝國的早些年,爲了發展工商業,採取的是集中資源辦大事的原則,給一些條件優越的地方衆多的優惠政策乃至資金扶持,以集中資本、資源,發展出來一個個工業區。

上海、廣州、武漢三鎮、當塗、滁州、鄭州等等地方的工商業發展,都是這麼起來的,而過去的二三十年裡這種政策也是的確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松江府就是這種政策的直接體現!

一個擁有五百多萬人口,工商業高度發達的工業化城市!

但是現在呢,大唐帝國卻是改變了經濟發展模式,來是扶持中小城市,偏僻落後地區的工商業發展,追求的不再是重點發展,而是全面發展。

根本目的就是爲了提升民衆的收入。

現在看來,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未來的發展潛力也是極大。

其實這種扁平化的全面發展模式在大唐帝國裡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了,而是過去一直都存在。

比如說廣東那邊的廣州地區,整個廣州府可沒有和松江府那樣,有着高大上的中心城區。

廣州府的各個縣發展的都非常的平衡,以至於你都很難分辨出來廣州那裡是城區,那裡是鄉下,因爲大部分地區看起來都差不多。

密集的城市火車、公共馬車幾乎貫穿了整個府,乃至覆蓋了整個珠三角地區。

珠三角地區的發展模式,在陳立夫當年的主持下,採取的就是扁平計劃發展。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一百零九章 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強大無比的讀書人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北美三大藩王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太平洋號處女航第九百九十章 罰款當面繳清,概不賒欠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熱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伊麗莎白昭儀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裁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去哈密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四十二章 太后英明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遍佈全球的第四艦隊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太子李暠初登場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無恥的大唐騎兵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五百一十五章 國朝興廢在此一戰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八百零四章 聖駕北上秦淮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一千零二章 大唐不需要和親第六百四十五章 自掘墳墓的僞唐第二千一十八章 只有士紳沒有商人第六百四十八章 安子河的犀利攻勢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忙到崩潰的太子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唐屬印度戈河州第八百三十九章 趴下,都趴下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們海軍就是這麼不要臉的?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二千八十二章 黑海海峽談判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七百四十一章 小祖宗,輕點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六百六十章 大唐第一戰艦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印度擴張攻略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陸軍的野心第一千零一章 援兵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臭名昭著的第四艦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繁忙的長江第一百六十五章 堅強而勇敢的土匪第五百六十四章 騎兵在衝鋒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陳立夫的雄心壯志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澳洲的狗頭金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同陸軍上將方希同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沒錢你問個屁第兩百三十四章 練兵十萬,造槍萬杆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二千二十章 大唐從不插手土著內務第四百七十章 爾等圖謀甚大啊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蘇伊士運河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楊成的空手套白狼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晉升第兩百九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二千一百九十一章 忙不完的皇太孫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可憐的副總兵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無法想象的大唐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繁忙的長江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八百六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七百七十六章 萬古聖君的親切慰問第兩百三十二章 戰場的巨大驚變第八百三十五章 正德的擔憂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讓人絕望的大阪之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遍地金銀的扶桑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燒了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麥全面唐化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帝國教坊處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騎兵,一往無前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