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虛假宣傳:有黃金有石油

穆拉德三世爲了獲得大唐帝國的支持,不惜賣掉了整個埃及以及西亞半島地區,儘管可以獲得兩百多萬唐元的資金,同時也可以把上述地區的所有人口乃至財富等通通打包帶回來。

甚至大唐帝國都會免費提供一定數量的船隻幫他們進行地中海的運輸。

但是,即便是兩百多萬唐元以及把人口打包帶走,正常情況下穆拉德三世依舊是不可能答應的。

最後促使穆拉德三世答應大唐人購買土地的原因,還是因爲大唐答應幫穆拉德訓練一支部隊。

一支只效忠於穆拉德三世個人的軍隊,並且答應提供最新型的武器裝備,包括還尚未在歐洲地區大規模出口的火帽擊發滑膛槍,有效射程達到一千米左右的新型野戰滑膛炮等武器裝備。

這答應訓練軍隊的背後,更是大唐帝國給予了穆拉德三世一個承諾。

支持他繼續當奧斯曼帝國的老大!

穆拉德三世最近這些年過的可不是很如意,他從來都沒有真正掌控過整個奧斯曼帝國的權力,不僅僅是他的母親,就連他的妻子也是干政。

話說奧斯曼帝國的後宮干政以及皇子內鬥問題最近幾十年來都非常嚴重,蘇萊曼一世的妻子都喜歡干政,他的兒子們爲了爭奪皇位相互殘殺,挑起了規模龐大的內戰。

最後是穆拉德的父親塞利姆二世獲得了內戰的勝利,但是塞利姆二世內戰厲害,但是治理國家就很無能了,常年沉迷於酒色,大權被後宮以及權臣所掌控。

等到穆拉德繼位的時候,就非常尷尬了。

繼位的時候穆拉德三世就沒敢離開伊斯坦布爾,因爲蘇丹親兵的將領(土耳其新軍、土耳其禁衛軍等多種稱呼)對穆拉德三世很不滿,一直想要把穆拉德三世幹掉。

哪怕是後來推出了伊斯坦布爾城區,躲避大唐人的艦炮可能的襲擊,但是也只是在邊上而已,一旦有意外他還是能夠隨時逃回伊斯坦布爾的。

從這就可以看的出來,穆拉德三世多的有多麼不如意了。

如今大唐人答應幫他訓練一支效忠於他的軍隊,支持他繼續當奧斯曼帝國的老大,他才答應把埃及以及西亞半島給整個賣了。

扶持穆拉德三世,這對於大唐帝國而言是一件小事。

帝國並不在奧斯曼帝國的君主是誰,只要不反對大唐帝國,並且願意在大唐的支持和韃靼人繼續幹下去,那麼大唐就無所謂了。

至於幫穆拉德三世訓練部隊,這又不是免費的,這也是要錢的。

派遣的教官薪資需要穆拉德三世承擔。

而更重要的是軍械的費用也需要他承擔。

至於大規模出口火帽擊發燧發槍,這也是大唐帝國最近幾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這麼做的目的其實都不是爲了加強歐洲諸國部隊的戰鬥力,讓他們更好的抵抗韃靼人。

更重要的是,火帽擊發燧發槍的話,這火帽那些土著人仿製不了。

只要他們用火帽擊發燧發槍,以後連彈藥都得從大唐這裡採購,大唐一旦拒絕向他們供應火帽,他們的火槍分分鐘變成燒火棍。

大唐向土著出售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備,並不是爲提高土著的戰鬥力,而是爲了進一步控制土著。

對於穆拉德三世來說,這支還沒有開始訓練,但是已經確定番號的王室衛隊很重要,但是對於大唐帝國而言只是小事。

大唐帝國更加在乎的是新購買到手的埃及以及西亞半島地區。

帝國要在這裡進行移民,同時建立行政統治,更加重要的是在這裡挖掘一條運河。

這邊的協議剛簽訂呢,大唐帝國就已經是開始了蘇伊士運河的籌備工作。

不過也只是籌備而已,後續正式開工估計還得一段時間。

現階段的主要工作,還是在這裡建立統治。

而在移民和建議統治之前,還得讓奧斯曼帝國把他們的人拉走。

爲了讓奧斯曼帝國順利把人拉走,帝國都是免費提供了一定數量的船隻幫他們運輸。

奧斯曼人的撤離很快,也很容易,但是剩下的幾百萬土著就不好撤離了。

奧斯曼人嚴格上說起來也只是征服者,在當地也只有行政官員和軍隊而已,剩下的大部分人其實還是當地的土著。

這些人奧斯曼人也是想要帶走的,畢竟人口是寶貴的財富嘛。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走的,尤其是尼羅河下游平原的民衆可不會輕易離開。

但是奧斯曼人也不是什麼好人,他們的撤離是直接帶着大軍趕人的,那些土著不管願不願意,都被奧斯曼人打包帶走了。

這些事,大唐人是不管的,如果奧斯曼人無法帶走所有人,大唐的處理辦法也很簡單,直接把他們遷移到非洲中部去,讓這些埃及土著和非洲中部的土著打交道去。

此外還會僱傭一些人開挖蘇伊士運河。

大唐人是被巴拿馬運河的開挖難度給嚇到了。

開挖運河需要幾十萬勞動力,死亡率又那麼高,大唐可不會讓自己的移民去幹這種事,所以早就準備着僱傭當地的土著挖蘇蘇伊士運河了。

等挖完運河,再把他們安置到非洲去。

對於如何處理當地的土著,大唐人已經是非常有心得了,不單單確保本土化的正常施行,還會確保土著的利益。

至於直接把人殺光這種事,大唐人一向來都不會這麼幹的,太野蠻了,不符合大唐帝國文明國家的人設。

相對於當地的土著,缺乏大唐移民纔是更讓當地官員頭痛的。

西亞地區一向來都不是大唐帝國移民的主要輸出地區。

大唐帝國的移民更喜歡去美洲,其他地方的話基本都不怎麼願意去,西亞這地方就更沒什麼人來了。

在很多帝國的人看來,這破地方除了沙子就是沙子,來這幹啥啊,啃沙子啊?

所以,如今對於今後在埃及西亞地區任職的大唐官員,如何吸引來自本土的移民纔是首要大事。

對此,這些官員們是準備派人回國內一趟,來一場宣傳作戰。

重點宣揚地中海沿岸的宜人氣候,說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氣候條件比北美洲還好,非常適合生活居住。

又宣揚尼羅河下游平原的土地肥沃。

又說什麼蘇伊士運河開挖在即,不僅僅會給當地帶來龐大的經濟利益,而且還暗示埃及地區極有可能局部本土化,成爲帝國在海外的少數幾個海外本土。

本土化,這向來是最爲吸引一名條件。

沒看見錫蘭島那破地方,就因爲獲得了本土化,很多移民前往嘛。

僅僅是這樣還不夠,幾個埃及地區的殖民官員腦洞一開,就開始虛假宣傳,說什麼埃及地區可能有超級大金礦,西亞半島有超級大量油田之類的。

這虛假宣傳後來傳到了聖天子李軒耳中,然後他就驚訝了!

你們咋知道西亞半島有很多石油的?

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八百九十五章 販私鹽你也得交稅!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身在山中的明軍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考覈承襲制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攻!反攻!(第三更爆發求訂閱)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貴族子弟在扶桑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硬實力抄襲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第九百二十一章 臨高要辦工業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六百一十五章 釣起來一條大鯊魚第六百九十九章 啊,騎兵!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移民紅海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人在大唐有兩件事不能避免第九百五十三章 查獲髒銀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敵蹤初現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羅洲知州溫東第二千一十二章 和本土差異巨大的美洲第一百四十五章 未竟的征伐(求月票)第二千零二章 聖天子全知全能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錢,很多錢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宋志文誤我第兩百二十四章 蘇家康要夜襲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風靡各校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西遷好啊,西遷對啊!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百米外爲收費站,請減速慢行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兩百五十三章 搶佔瀾江渡口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 別說門了,窗都沒有第二千五十章 扁平化發展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一千六百章 海軍重整計劃第七百一十七章 皇權的空前集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困局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拉練測試順便滅個王國第五百一十三章 奪梧州搶月票(求月票)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南唐蠻子到底想咋樣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唐士紳格德斯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有旨(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四章 穿越神器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措手不及的航運業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一千零四十章 工商業大爆炸第八百五十九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卡爾頓伯爵:我是個體面人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進京不易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印度洋上的炮聲第八百四十三章 偷懶的禮部官員第七百七十一章 不甘心的俞大猷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桑設省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艦隊纔是主力第二千五十九章 新時代的生活方式:汽車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六十章 明軍進犯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金陵震動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七十二章 柳八苟的蠱惑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今天我們創造了未來第二千一百一十六章 一個地球一個帝國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零二十章 尷尬的海軍榴彈炮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規模宏大的大唐金國艦隊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八十七章 夜黑風高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重點封鎖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