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

所以稅部對此採取的方式是稅費結合,稅還是要交,不過睜一隻眼閉隻眼,只要你隨便交點稅稅部也就不理你了,但是這費卻是不能避免的,比如說各種名目的管理費啊,特別費啊,都是固定數額,商家必須交,不交就封掉,以此來彌補稅收上的損失。

但是!

哪怕是稅部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依舊成效不算算大。

更何況對於一個財政年收入已經突破四億唐元的龐大帝國而言,普通小商販的稅收雖然不少,但其實也不算多。

大唐的主要稅收主要還是來自於正式註冊並經營的企業,因爲企業和企業之間的賬目,都是必須走銀行賬戶的,賬戶是不公開的,外人不知道該公司賺多少錢賠多少錢,但是其他人或機構不知道。

但是擁有在全帝國所有銀行以及基金等幾乎所有金融機構都擁有調閱各類賬戶特權的稅部,那可是一目瞭然。

企業稅收,包括所得稅,增值稅這兩大類以及其他稅種,宣平三十八年的時候預計能夠達到兩個億,這可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直覺佔據了所有稅收的百分之五十。

而這還不包括關稅以及普通個體戶等工商稅收呢。

如果算上關稅,算上各種各樣的工商稅收,那麼整個工商行業(不包括個人所得稅以及其他個人類稅費),也就是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他們所貢獻的稅收大概佔據了百分之七十。

而農業稅呢,只有百分之百分之二十的比例,總額只有八千萬而已。

大唐的農業稅這麼多年來,就沒增加過,反倒是有所下降,早些年巔峰時期的時候,農業稅一度達到一億呢,但是現在卻已經是降低到了八千萬。

然後各種特別稅收,比如菸酒稅、鹽稅等特殊稅種,這裡頭也有幾千萬,但是其中的鹽、煙這兩大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以營利的方式進入國庫或者投入再經營的,因此嚴格上來說並不列入稅收行列。

最後一項則是個人稅收的,包括個人所得稅以及偶然所得稅等等,但是這一項全部加起來也就只有幾百萬而已。

對此,稅部是相當不滿意的,他們認爲大唐帝國如今的稅收體系,尤其是在工商業上的稅收體系,已經是做到了極限。

至少在現有的統計、通訊、稅收成本的情況下,稅部已經是很難再挖掘工商業體系內的稅收。

比如說誰都知道打擊現金交易,能夠讓稅收大幅度上漲,但是你打擊一個給我看看,哪怕是目前大唐人使用支票已經比較普遍。

企業之間的交易,私人之間比較大額的交易,普遍都是使用支票了。

但是私人使用支票的也只侷限於中上層人士,你在銀行的賬戶裡沒有一定數額的存款,銀行可不會給你一本支票本。

這也意味着,其實絕大部分個人,依舊是沒有支票本的,他們賺錢也好,花錢也好,都是使用現金。

現有的稅收體系,尤其是企業以及個體戶那邊的稅收很難大規模上漲後,稅部就不得不把視線投向了其他地方。

比如說這個人稅收。

一開始他們比較狠,是想要搞遺產稅的,而且是額度非常大,百分之五十起步的遺產稅。

但是這還沒有弄出來,只是剛有一點點風聲呢,就已經是引起了劇烈的反彈。

遺產稅這東西嘛,出發點自然是爲了平衡社會的財富,扼制財富的持續集中化,平緩財富兩極分化。

但是!

甭管啥時候,掌握話語權的都是掌握社會大量資源的權貴階層,他們清楚的理解遺產稅這玩意有什麼用,有什麼害處,所以他們剛聽到稅務漏出遺產稅的風聲,就是不約而同的直接發難,直接把稅部的遺產稅方案逼死了,其中不少都還是稅部內部的官員呢。

其實外界根本都不知道,稅部曾經嘗試過搞遺產稅呢!

如果就算是知道了,其實這遺產稅大概率也是無法通過的。

因爲佔據社會輿論的羣體,也就是上流羣體不會支持,沒有願意自己的龐大家財需要上交一半給國庫,哪怕是可以避稅,但是避稅也有風險啊,還不如一開始在源頭上就掐死呢。

而下層人則是人云亦云,中上層說啥他們就信啥。

比如說遺產稅,肯定是有免稅額度的,但是人家來一句‘溫水煮青蛙’稅部就得百口難辯!

現在是有免稅額度了,但是明年呢,後年呢,五十年以後呢,一百年以後呢?

所以,遺產稅的問題都不是稅率多少,免稅額度有多少的問題,而是大部分上層階層不願意開這個口子的問題。

所以要想獲得大唐社會的普遍支持,難!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這裡頭的中產羣體。

一方面他們很樂意看見富豪繳納遺產稅,但是,後面這一點纔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他們絕對不希望自己也繳納遺產稅。

說白了光想要好處又不想付出什麼。

所以說,中產階級是最愛大白天做夢的社會羣體!

所以哪怕遺產稅實施了,最後徵收的也只是普通中產甚至底層,至於真正的權貴們,人家有一大把的合法合理的方式進行規避。

大唐裡最賺錢的律師,可不是刑事類的律師,而是稅務律師。

而這些稅務律師能這麼賺錢,自然是因爲他們能夠給僱主們避免繳納更多的稅收。

但是普通人可沒辦法這麼幹,搞合法避稅,難度可不小,成本也大,一般人搞不了。

然而這樣一來,權貴們可以繼續瀟灑,底層也可能因爲一定額度的免稅避免被徵收遺產稅。

但是中層就苦逼了,他們無法逃稅也不能獲得免稅額度。

他們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甭管合法還是不合法的賺錢,但是等自己死了後,自己的繼承人想要繼承自己的遺產,得必須繳納超過百分之五十的遺產稅!

老子死了把錢留給兒子,竟然還他媽要交稅?

還有,我們這些普通人要交也就算了,但是爲什麼那些富豪們就能用各種方式進行規避繼承?

這簡直是天理不容。

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繁忙的長江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全國公路網第兩百八十六章 行蹤泄露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一百八十八章 說五分鐘就五分鐘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欽賜皇家教授學士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搬國業務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一百四十三章 龍華鎮依舊在堅守第兩百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倒黴的第五十七團第兩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陳立夫面聖述職第一百零四章 整合第一千九百零六章 文明人的感覺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福見聞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二千一百五十三章 黑海實彈演習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瘋了,都他媽瘋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丹麥羣島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打工哪有當老闆好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丈夫,當如此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洪水危機第兩百三十三章 本官還會回來的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城區火車:輕軌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糾結的海軍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九百七十一章 賊軍第二步兵師去哪了?第二千三十二章 南洋沿海鐵路第九百零四章 傳統:通通打包帶走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第一份電諭第九百二十五章 決戰、護航、巡邏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詭異的發展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千一百八十五章 緊抱大唐大腿的重要性第五百一十一章 流盡最後一滴血也要打下梧州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蒸汽戰艦不是夢第兩百九十八章 殘酷的戰爭第八百九十五章 販私鹽你也得交稅!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兩百一十九章 陛下不可投降啊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四十九章 爲皇上服務第五百零五章 橫掃廣西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八百七十四章 騎兵的巔峰對決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馮氏汽車的野望第四百八十二章 激烈爭論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麥全面唐化第八百二十五章 騰飛的肇慶機械公司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想當陳立夫第二不容易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非洲長城第五十三章 牛逼哄哄的大唐第二百二十三章 亡命狂奔第三百九十五章 衝鋒的城牆!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換回來那麼多黃金幹嘛用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新北侯去美洲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八百九十六章 超級大鐵路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坑蒙拐騙招商辦公室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二千四十八章 西湖汽車品牌效應第七百三十二章 狂奔追擊第九百九十一章 大人快走!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大唐岌岌可危第六百三十三章 想要逃?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