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激進或保守

陳立夫的農業稅改革方案正式提交之後,聖天子又態度模糊,來了一個留中不發,這就很自然引起了爭論。

因爲大家都是能夠看的出來聖天子留中不發的用意。

他既不反對也不同意,或者說,聖天子需要看看情況再說,如果可行的話就施行,如果不可行的話就當沒看見。

接下來也就意味着到了角力的時候。

不過這一次,軍方的將領們卻是不約而同的沉默了!

爲啥?

因爲陳立夫搞的這一次農業稅詳細改革方案裡,把貴族封地剔除了出去。

或者說不是剔除了出去,而是採取了一個靈活方案,那就是隻針對帝國本土,但是不針對海外領地。

而貴族們的封地都是在海外領地,哪怕是東北省等偏僻的本土地區都是沒有貴族封地的。

陳立夫的這一手,瞬間就是把軍方給分化了。

軍方在這些內政事務的態度一直都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隻要不損害軍方的利益,那麼他們就不會去管其他事務。

這插手的多了,很容易惹上一身麻煩,搞不好就會被聖天子盯上,進而倒黴。

畢竟軍政分離是帝國長期施行的國策。

沒有了軍方的反對,那麼剩下的反對勢力也就不成氣候了。

如今本土內還擁有大量土地的,基本都是前明遺留下來的傳統士紳地主階層,而且還是食古不化的老頑固,死活都要抱着一大堆的土地不放手的那些人。

很不巧,陳立夫就是這階層出身的人!

說白了,這一次陳立夫揮起的刀子,砍向的不是其他人,而是他自己。

至於帝國內的其他權貴們,大多都是和傳統士紳地主沒啥關係的。

即便是有少數人反對,但是隻要軍方不反對,新生代的利益階層也不反對,那麼就沒人能夠阻擋陳立夫搞這個農業稅改革。

不用幾天,風向就是很明瞭了,反對的聲音都是被陳立夫一一化解,雖然說其他的值班大臣對陳立夫都是沒有什麼好感,但是陳立夫自己就是值班大臣呢,其政治部影響力是巨大的。

李軒也是樂於見成,能夠進一步粉碎本土地區的土地兼併,對於帝國而言自然是好事。

三天後,李軒正式在小朝會上把這份農業稅改革方案拿出來討論,最後雖然有不少的反對聲音,但是最後李軒還是批准了這一改革方案。

但是衆人都是清楚,農業稅的改革只是一個開始而已,甚至只是一個前奏而已。

最關鍵的最低工資以及限定工作時長才是衆人關注的重點。

而對於這兩項事務,軍方再一次的早早掛出了避戰牌。

反正這些和他們軍方沒啥關係,他們才懶得管這些事呢,更何況他們還和陳立夫達成了私底下的協議。

陳立夫將會支持陸軍展開新一輪的西征。

自從拿下海東省後,陸軍那邊一直就是準備着西征,奈何距離實在過遠,耗費太大,而內閣方面又不肯增加戰費,導致陸軍方面一直都是湊不出來足夠的戰爭費用,用以開始第三輪西征。

這一次陳立夫支持陸軍西征,同時也是支持海軍很在乎的海外擴張政策。

用這種支持,他換來了軍方的置身事外。

但是其他人可就沒這麼好糊弄了。

這兩種改革,影響可是深大的,會極大的影響到新權貴們的利益,因爲這勢必會增加製造業的成本,從而導致商品價格增加。

至於說增加了成本還會讓商品保持原價,人家企業主又不是做慈善的,一個個都是吃肉不吐骨頭的貪婪傢伙。

他們纔不會主動讓利呢。

增加的成本,最後肯定是會反映到市場上來。

這樣就可能導致部分行業的動盪。

長遠看肯定是有利的,但是短期內可能造成一定的動盪。

這也是李軒覺得陳立夫是個激進改革派的緣故。

沒有人比李軒更加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了,提高福利待遇是必須的,但是李軒之所以一直沒有搞這些,就是知道工業發展的時間還不算太長,現在貿然去搞這些,很容易搞出大麻煩來。

搞是肯定要搞的,問題在於什麼時候搞!

實際上,這不僅僅是李軒自己的想法,也是謝一衛、賈文柏等人的想法。

他們的分歧在於,什麼時候搞,搞到什麼程度。

而陳立夫的意見是現在就搞,至於什麼程度嘛。

陳立夫認爲應該十小時工作制,按月給四天帶薪假期,額外加班要給雙倍加班費。

而最低工資標準,則是參照當地的平均收入去制定,並且把女工和童工也是納入其中。

因爲現在很多企業爲了節省人工成本,他們都不願意去僱傭一個成年青壯,反而去僱傭女工甚至童工,因爲女童和童工的薪資非常低。

但是這樣其實會帶來一個同樣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如果限定了最低標準,那麼企業更加會傾向於僱傭青壯,不再僱傭女工以及童工。

那麼問題來了,人家女工和童工也是要過生活的,以前工資低好歹還能活下去,現在連工作機會都沒有了,那吃什麼?

很多普通家庭,單單依靠一個成年男性青壯的薪資,其實是無法養活一家老小的,如果妻子以及半大的孩子不出去工作,那麼一家人就得餓肚子。

這些事李軒很清楚,他也知道問題在那裡,無非就是收入太低,食物花銷太大而已。

然而,這年頭的糧食產量低,成本高,這糧食價格自然也就低不到那裡去,降價的話工人能活了,但是農民又得餓死!

最後怎麼辦?

解決方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民衆的普遍收入,而且提高的幅度要很大。

根據目前帝國本土的物價,尤其是食物的物價水準,一個標準的五口之家,家庭月收入必須達到十元以上才能夠維持最基本的生活。

然而目前大唐的一個普通青壯勞動力,比如說松江府地區的普通工人,其月薪普遍只有三到四元元左右。

如果一個五口之家只有一個男性勞動力工作的話,他是養不活一整個家的,想要養活其收入必須翻倍甚至更多,必須達到十元以上。

哪怕是夫妻一起工作,平均收入也要達到五元以上,而這依舊將會比現有的薪資水準上漲百分之二十以上。

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二千八十一章 埃及省亞歷港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九百五十八章 陳家到底有多少錢第四百九十九章 仿製僞唐火器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松江府的地鐵第一千零五章 駙馬是個老實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城而入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分贓大會第八十四章 沒人能阻擋大唐的崛起!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四百四十章 大唐王朝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七百六十一章 投降?那是不可能的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大唐西洋公司的核心業務:殖民地第三百零二章 大唐這艘船要沉了咋辦?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萬明軍來襲第八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衝鋒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暢銷全球的大唐板甲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全民富裕第九十七章 不許亂動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帶你看個大玩具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賜官和賜毒酒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六十一章 恐慌的黃竹山第六百一十二章 翰統鷹犬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一度尷尬的近衛軍第八百零八章 奢華高調有內涵第一百九十二章 都是一羣廢物第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等強軍第九百六十六章 朕要包個大餃子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我們大唐海軍要無敵於天下啊第八百零二章 陳立夫的寒竹圖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錢,很多錢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戰艦大型化第八百五十四章 燧發槍初登場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見過傻的,沒見過怎麼傻的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遲則生變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豪華客輪:太平洋號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埋葬了夢想的休達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內需導向經濟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我們海軍也是要臉的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敗家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雞飛狗跳的第一軍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九百五十六章 書生和劊子手第兩百一十一章 我們去府城請救兵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八百五十一章 此物當爲我大唐利器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高壓蒸汽機成功了第九百章 月黑風高血雨夜第四百六十三章 脫褲子放屁!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們陸軍想都別想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帝國石油公司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丹麥人去非洲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九百六十三章 翰統鷹犬回金陵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三百三十八章 兵力破萬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田平一生的痛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一千九百七十章 機動部隊第七百四十四章 劃江而治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明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一百一十七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第九百九十八章 父皇,微微要抱抱第四百零六章 各方爭奪(萬字爆發求訂閱)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五百九十七章 攻略瓊州府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皇家石油公司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何父在庫裡第四百二十五章 難道真是巧合?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