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西海貿易:巴庫

儘管大多時候,大唐人都是講究仁義道德,自己很少親自下場對土著發動戰爭。

但是他們每到一個地方,當地的土著都會爆發戰爭。

而且大唐外交官去之前,當地土著之間以前好好的,然而大唐人一來,就會爆發戰爭,大家都不傻,哪怕是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但是稍微猜測一二就能夠知道這是大唐人鼓動起來的戰爭。

對此,大唐外交官表示:別冤枉人好吧,我們只是隨便逛了圈,他們土著野蠻無比非要打仗我們有什麼辦法。

就算是出售軍械,我們也只是牽個線搭個橋而已,幹這事的可都是武器貿易公司呢。

再說了,軍械貿易乃是正常貿易,大唐的軍火商們也是急土著之所急,大老遠跑過來出售武器幫助他們提高國防能力,這是偉大無私的國際援助精神好吧!

還有,大唐奉行貿易自由政策!

老子想把武器賣給誰就賣給誰!

甭管是佛祖還是上帝又或者是其他牛鬼蛇神,通通都不能阻擋大唐商人的貿易自由,更別說區區土著了。

嗯,進出口委員會例外!

進出口委員會說不能出口就不能出口,沒得商量,有意見和內閣以及陸海軍講道理去!

爲了世界和平,大唐的外交官們最近兩年在莫臥兒王朝和薩菲王朝裡活動頻繁,估計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打起來。

但是這些和左成生他們自然是沒有關係的,他們只關注如今的裡海貿易。

左成生來到庫裡也有兩個月了,之前一直都是在觀望,結識人脈,等待着機會。

而現在,機會是終於來了,他已經是打聽到了,官府那邊正在組織一個小規模的船隊前往奧斯曼人控制的巴庫。

當然了,官府那邊的人去自然不是爲什麼貿易,官府的人是準備直接通過裡海,和奧斯曼人建立更直接的聯繫。

據傳軍方也會派人過去。

這些和他關係不大,他關心的是官方的船隊雖然規模小,就只有兩艘船隻,船隻也不大,但是除了搭載官方人員外,肯定會有富裕的噸位的。

這就是他的機會了。

爲此他行動迅速,趁着其他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直接跑到了州衙門裡說是自己想要坐順風船去巴庫貿易。

雖然官府行事,對普通人不太感冒,但是也沒有拒絕的道理,反正船隻的船艙空着也是空着不是,所以直接就是租了艙位給他。

而等敲定此事後,其他幾個商人才是反應過來,這一窩蜂找過去後,除了少數幾個人還能夠得到艙位外,其他人只能是失敗而歸。

畢竟船隊一共也就兩艘船而已,而且其中一艘還是海軍的船隻,人家海軍的船隻可不搭載其他人,官府的船隻也不大,能夠搭載的人和貨物也是有限的。

敲定了船隻後,左成生直接採購貨物,由於是第一次去巴庫和奧斯曼人打交道,爲了規避風險,他帶的貨物種類非常多,每一種的數量都不大。

絲綢、瓷器、茶葉、布匹都有,他甚至還弄來了一套出口型的板甲。

數天後,他帶着花光了身家的貨物坐上了盛源號,這艘船可不是什麼遠洋海船,而是一艘吃水比較淺的近海內河船型。

噸位也不大,只有兩百多噸而已,很多人都是能夠看出來,這艘船和帝國在長江等江河跑的船隻差不多。

盛源號因爲不大,除了官員和官府的物資外,隨行的商人並不多,包括左成生在內也就四個人而已,他們的攜帶的貨物總數也就百噸左右。

盛源號邊上的就是海軍的甲六二七號內河炮艦。

大唐海軍的內河近海船隻命名,一般都是直接以數字編號爲艦名,要不然的話,一個個取地名或者其他特殊意義的名字,太麻煩了。

大唐海軍的近海內河船隻規模可是龐大的很。

甲六二七號炮艦,是屬於一艘典型的內河炮艦,乃是最新型的甲六級炮艦型號,只適合在內河以及湖泊上航行,其標準排水量爲兩百噸,主炮爲一門一百二十毫米的後裝炮,部署在前甲板,副炮爲兩門七十五毫米的後裝炮。

小小的兩百噸裝備了一門一百二十毫米的後裝炮,還有兩門七十五毫米的後裝炮,這可是相當不容易的。

火力強大的同時,也是導致了該艦的其他方面的性能很一般,防護基本只能依靠鋼鐵船殼硬抗了,動力上也只能保持最高八節的航速,而且續航能力很一般,只有可憐的兩千公里的續航能力。

並且因爲吃水比較淺,武備又不少,爲了保證平衡,所以幹舷很低,上部建築比較高大,這抗風浪性能自然也是不咋地,不太適合出海航行。

不過大唐帝國的甲乙丙三個系列的內河炮艦,也出海航行,都是在內河湖泊航行,所以倒也沒有什麼問題。

甲六二七號作爲海軍服役的第二十七艘蒸汽後裝炮的內河炮艦,是在金陵造船廠完成了初步建造後,又進行拆解,各大零部件通過火車運輸到了庫裡後,在庫裡造船廠進行組裝。

要不然的話,靠現在庫裡造船廠的技術能力以及設備,可沒辦法直接建造軍艦,哪怕只是兩百噸的內河炮艦。

甲六二七號炮艦,在庫裡重新組裝後,就是進入了大唐海軍西海艦隊服役,併成爲了該艦隊的旗艦。

西海艦隊,也是大唐海軍所設立的最新一支艦隊,其任務就是掌控西海以及伏爾加河流域,爲西征部隊提供後勤補給,內河運輸的安全,必要時候爲陸軍部隊提供炮火支援。

除了甲六二七號外,還有兩艘庫裡造船廠建造的兩艘只有幾十噸的內河炮艦。

雖然數量少,但是戰鬥力卻是不俗,之前西海艦隊就以甲六二七號炮艦爲核心,和另外兩艘炮艦跨越西海,抵達了西海西北沿岸,襲擊了韃靼人部署在伏爾加河河口的部分船隻。

如果不是韃靼人所掌控的阿斯特拉罕距離海邊還有幾十公里,中間間隔着一大片河漫灘,並且河口比較小,韃靼人還部署了炮臺以火炮進行封鎖的話,。

估計大唐海軍的西海艦隊之前就沿着伏爾加河一路上去炮轟阿斯特拉罕了。

雖然只有炮艦幾艘,但是憑藉着這幾艘炮艦都是鋼鐵蒸汽炮艦,而且裝備的還是後裝炮,就足以讓大唐海軍的西海艦隊在裡海無敵了。

當然了,這種無敵之所以敵人打不過,但是並不代表着西海艦隊就掌控了西海了。

大唐人口中的西海,歐洲人口中的裡海,其面積可是大的很,大唐海軍初步勘測後判斷這個內陸鹹水海的面積恐怕有三十八萬平方公里,海岸線加起來少說六七千公里呢,這麼漫長的海岸線,就西海艦隊的那幾艘船隻是不可能徹底掌控的。

通過巡弋的方式掌控西海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唐海軍西海艦隊採取了更加簡單的方式來掌控西海,那就是直接封鎖韃靼人的伏爾加河出口,幹掉他們的船隻。

只不過人家韃靼人也不傻,他們會逃入伏爾加河,依託岸防的火炮來抵抗。

對此,大唐海軍西海艦隊也不着急,反正帝國高層一時半會的還沒有發動大規模西征的打算,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西海艦隊還會不斷的增加船隻。

爲了增加西海艦隊的實力,同時考慮到庫裡的人口少,造船能力極差,海軍那邊已經是開始把中部和東部地區的小噸位內河船隻,直接拆解後通過火車運輸過來了。

等西海艦隊的船隻多了後,韃靼人是不可能阻擋西海艦隊殺入伏爾加河的。

只是這些,都是未來的事了,現在西海艦隊就那麼幾艘船,總噸位不過四百多噸,官兵總數也才幾百人而已。

爲了護送外交官員前往巴庫,他們都是得出動半數主力!

一艘甲六二七號,其兩百噸的噸位,已經佔據了西海艦隊的半數噸位了!

西海雖然廣闊,而且是鹹水湖,其生態和海洋非常的相似,但是作爲一個內陸湖泊一般也是風平浪靜的很。

左成生他們乘坐的盛源號本來是屬於淺水內河船隻,這適航性自然是不咋地的,但是橫行在西海的時候,卻是平穩的很,雖然這和天氣晴朗無風無雨有着極大的關係。

這一路順風順水橫跨了半個西海後,他們終於是抵達了巴庫,這個西海沿岸裡最爲重要的城市之一。

當這支只有兩艘船的小船隊抵達巴庫港的時候,瞬間就是引起了當地奧斯曼人的轟動。

好吧,實際上當地的奧斯曼人根本就沒有多少,當地人其實都是原來的巴庫人,真正的奧斯曼人其實也就只有幾百人的軍隊外,再加上幾十個官員以及家屬而已。

至於普通的奧斯曼人,人家沒啥事跑這來幹嘛啊!

站在船頭上,左成生看着前方的巴庫港,不由得露出失望之色,這地方和自己預料中的不一樣啊。

他之前可是聽說,巴庫乃是高加索地區比較重要的城市呢,但是現在看來恐怕也就那麼幾千人口而已,其規模也就和帝國東部沿海的一個小漁村差不多。

這麼個破地方,能夠讓自己賣出去這些東西嗎?

左成生的疑惑,也是同一艘船上的胡勤元的疑惑,這破地方值得帝國拿下來?

第八百二十九章 實力強大的第三軍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跨過鴨綠江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子爵世子的戰鬥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二千一百七十七章 不甘落後的西班牙人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六百一十五章 釣起來一條大鯊魚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就算死也要死在大明的土地上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二千七十一章 委培生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光明正大的陷阱第五百三十章 恩威並施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三百七十章 壯哉!我大唐王朝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八百九十一章 巷戰危機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濟州馬場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公子很滿意第九百六十八章 龍興之地大變樣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大唐使團來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寧可信其有第四百六十二章 精通僞唐事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國家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七百一十四章 慧塵公主長大了第兩百零一章 他們想要做什麼第二千一百九十三章 宣平六十年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讓人絕望的實力差距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發展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唐利益階層第六百二十一章 明軍,大大滴狡猾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四百九十二章 規模龐大的南遷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無語的瑞典王國第兩百六十三章 該殺的還是要殺第二千一百七十六章 韃靼人殖民非洲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七百四十章 工業革命(爲慧塵公主賀)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七十章 曾子云的俘虜生涯第四百九十章 捷報南來第六百七十章 從地球掉下去咋辦?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她等,他娶第三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蒸汽戰車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彈藥第五百一十四章 大人不好了,賊軍打過來了第兩百五十章 山雨欲來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第二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千三十三章 南洋大開發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楊成的推銷之旅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八百三十二章 慘烈大混戰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五百八十一章 擲彈兵,前進!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納稅光榮,抗稅坐牢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陳立夫自救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二千一百一十七章 經濟綁定第二千九十九章 大膽國賊第五百章 殺賊無數的桂林大捷第八百三十三章 挺進揚州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上海公共馬車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麥也搬到非洲去第十九章 敵軍來襲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二千一百二十六章 龐大的帝國內部市場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四百八十六章 爲陛下效忠死戰的時候到了!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