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土著勞工處

bookmark

勞務公司這事反正對於軍方來說,這些事其實關係也不大,打土著有沒啥好打的,撈不了戰功,頂多就是充當一下勞工看守的任務。

幹這種事不可能讓陸軍或者海軍顯的更重要,出風頭,從而爭奪更多的軍費,所以他們就是興趣缺缺了。

只是表示,帝國戰略的需求,他們軍方會配合,但是想要讓他們爲此搖旗吶喊就別指望了,有那時間,他們還不如陸海兩軍關起門來打架呢。

最後,李軒還是批准內閣商議的這一方案,算是給嚴密無比的本土化政策鬆開了一個小小的口子。

爲此,移民屯墾司方面下屬將會成立一個專門的土著勞工處,負責此事,該處的主要任務就是嚴防死守,絕對不能讓這些土著勞工混進來,破壞大唐本土化政策。

爲了更好的統一安排自己控制,則是交給爲此專門成立的四家國企部直屬全資控股的勞務公司,分別是南洋勞務公司,美洲勞務公司,印度勞務公司、非洲勞務公司,各自負責不同區域的土著勞務業務,

當南洋各地的官員們爲了本土化,同時還爲了基礎建設而折騰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感嘆,還是西北和中亞好混啊。

根本不存在什麼本土化的難題,而且來自國內的移民也不缺。

韃靼人之前在西域,在中亞的時候,打不過就撤退,而撤退的時候都是會把人口全部打包帶走。

對韃靼人來說,這些土著人口都是財富呢。

他們控制的大片東歐以及亞洲西部地區,可都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呢。

不然光憑他們韃靼人一百多萬,如今兩百萬還不到的人口,還玩個屁啊!

這無形中就是幫了大唐的大忙。

當大唐人擊潰了韃靼人的軍隊後,往往佔領的都是一大片大片的無人區,因爲韃靼人都提前把人打包帶走了。

對於這些無人區,自然不存在什麼本土化的問題,後續可以直接從本土移民開發建設就行了。

而且因爲地方還不錯,又不是什麼環境惡劣,難以生存的地方,而且距離家鄉雖然遠了點,但是坐火車往來的話,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事。

因此帝國的不少人還是願意去中亞闖蕩的。

同時地形也是屬於平原地形,搞基礎建設也容易,不會和南洋那破地方一樣,開發個移民點都得死不少人。

更重要的是,帝國把這些當成本土經營,沒有工業限制,這鐵路可是一直修着呢。

而這些,都是其他海外領地所無法比擬的條件。

如今中亞那邊局勢已經是徹底穩定了下來,尤其是在軍方奪取了庫裡後更是如此,中亞的發展已經是步入快車道了。

去年冬天陸軍的騎兵先鋒部隊已經是打到了裡海,而鐵路總公司也是宣佈,中亞鐵路的施工進展非常的順利。

因爲都是低標準的軍用鐵路,又是在平原地帶修築,這修路速度快得很,預計明年年初就能夠把中亞鐵路修到裡海去。

一旦把鐵路修到了裡海,那麼就可以宣告大唐的中亞戰略獲得了徹底的成功。

這種大背`景下,帝國高層已經是有了在中亞設省的打算了。

而在這之前,其實大唐已經是設立了多個相互獨立的州府或者軍管區,或者是把一部分地區併入了原有的州府。

比如說巴爾喀什湖南部地區,就是設立了以脖府,該名取之於巴爾喀什湖的傳統古城夷播海,不過該地已經是成爲了帝國本土的一部分,而且上面一個夷人都沒有了,自然是不能用夷這麼個詞彙。

因此在官方的文件裡,巴爾喀什湖是被稱之爲以渤海,以該湖的爲核心設立的府,自然也就稱之爲以脖府了。

並且該府並直接併入了土密省,作爲土密省的一部分。

除了以脖府外,在中亞鐵路沿線上,也是設立了其它幾個州府,只不過都是地方大,人口少。

帝國在中亞地區的移民,還是非常少的,主要就是集中在巴爾喀什湖東部和南部一帶,也就是以脖府範圍內。

在其他地方,基本上以建立的小規模移民點爲主,尚未成氣候。

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到帝國上層準備在這個地方直接設省,把他們徹底納入本土統治範圍內。

就和當年的東北省以及河封省等地區一樣,還不是一樣沒幾個人口,但是隨着鐵路的開通,內河運輸的便利,最關鍵的是土地便宜,官府以免費送土地的方式吸引了一大批的移民前往。

如今東北部的幾個省份,人口數量已經是不算少了,其中的遼東省的人口數已經是達到了兩百多萬。

而遼西省的人口更多,已經是達到了六百多萬。(大唐的遼西,爲遼河以西,黑龍江以南,包括高麗半島等區域)

哪怕是黑龍江以北的東北省,如今也有了將近八十萬人口了呢

東北省的區域爲黑龍江以北,北至北冰洋,東南至庫頁島和北海省接壤,東北一直到白令海峽,西南到貝爾加湖,正西至勒拿河,大體上就是東西伯利亞一大片的山地區域。

這樣的東北省可是真正的一片冰原地帶呢,除了在黑龍江等部分河流沿岸可以移民外,其他地方基本不適合移民的。

在東北省更北邊,則是前幾年剛設立的新省份,稱之爲河西省,這個一方面是指河套平原以西的地區,同樣也指黑龍江以西、勒拿河以西等區域。

大體上就是河封省以西,陝西、甘肅、土密省以北,東北省以西、葉尼塞河以東,北冰洋以南的區域,也就是後世所謂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地帶再加上內外蒙古西部。

其面積雖然不如東北省,但是也極其龐大,但是和東北省一樣,裡頭絕大部分都是不可開發的無人地帶,大唐也只是地圖開疆,頂多就是在一些有河流的地方探索一二而已,真正有大量人口分佈的,其實還是南部的草原地帶。

在北部地區設立的東北省以及河西省,受限於過於靠北,氣候惡劣難以開發等緣故,因此人口是非常少的,而且普遍集中在靠南、有河流的地方。

如此雖然面積大,但實際上偌大的東北省以及河西省,他們的人口都不如江南一個上等府。

不說松江府這樣的大府了,就算是常州、鎮江這些的府,人口數也不止百萬啊!

在河西省的西邊的西西伯利亞平原地帶,大唐暫時就沒有設立什麼行政機構了,因爲大唐雖然偶爾會有騎兵部隊進入該地區,不過也只是爲了執行作戰任務而已,至於移民的話,很抱歉,一個都沒有。

連人都沒有,自然是不可能設立什麼州府的。

倒是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的中亞地區,帝國的移民數量雖然還不多,其內大部分地區都是無人區,但是因爲有着鐵路連接,真要開發移民還是很容易的。

所以雖然之前帝國並沒有組織大規模的移民,但是僅僅是依靠自發的移民,如今大唐控制區內的中亞地區,都已經是有了數十萬人口了。

而且數量還在急劇增加當中。

因爲在這裡,土地多的是,只要願意在這裡安家落戶,就能免費領取一定數量的土地,而且這個數量可大的很。

再加上根據帝國對邊疆地區的一貫處理,此地以後定然也會變成本土的,所以自然也就不用擔心工商業投資收到阻礙。

現在已經是有人在以脖湖(巴爾喀什湖)的北部地區發現了大量的優質銅礦,一些膽大包天的商人們,已經是不顧中亞還是屬於戰區,已經是迫不及待的開發當地的銅礦了。

這銅礦可是貴金屬礦產了,縱然比不上金礦和銀礦賺錢,但是比什麼普通的鐵礦煤礦也賺錢多了。

只要能賺錢,他們可不怕什麼韃靼人來襲。

以脖湖北部的銅礦以及開發,和中亞鐵路的樞紐一起,支撐起來了以脖府的發展,要不然也不可能短短几年內就有了十多萬人口呢。

僅僅是這樣還不夠,這中亞地方大的很,各種礦產資源肯定不少,就算沒有礦產資源,不少地方也適合開荒種植。

就算不能開荒種植,但是養馬養牛羊總行了吧。

總之,在一些野心家看來,偌大的中亞那是遍地都是黃金。

不管幹什麼,都是能賺錢啊,比如說搞畜牧業,帝國的紡織業可是需要海量的羊毛呢,同時無數帝國子民都是需要羊肉牛肉呢。

至於馬就更不用說了。

如今馬車乃是大唐帝國裡的主要短途運輸工具,不管是城市裡還是鄉下,馬車都是必備的運輸工具。

而養殖馬匹如今基本是穩賺不賠的事。

當年跑到河封省圈地,然後開畜牧公司養馬的企業,一個個可都是賺翻了,就算是普通的牧民也是一個個腰包鼓了起來。

後續的河西省成立,也都是以發展畜牧業爲主的。

然而即便如此,帝國內部的羊毛、肉食、馬匹等畜牧產品依舊是供不應求。

所以帝國的陸軍殺入中亞後,後頭其實也是跟着無數的商人以及移民,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先跑過來圈地,渴望着發財。

帝國子民對中亞地區的自發移民開發行爲,更是促使了帝國高層在中亞地區設省,把這一地區徹底納入本土的決心,並加快了這一步伐!

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沒錢你問個屁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重建東勝城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六百五十四章 恐慌的明文武官員第四百五十八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零三章 殘酷的跳幫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慘烈無比的攻堅戰第一千零十章 黃金計價第九百一十一章 牛逼哄哄的格德斯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上海研究院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仗,不好打啊!第六百三十章 欽差在廣州第九百四十二章 金陵寒門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北征夷司令部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一戰:懷遠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卡爾頓伯爵:我是個體面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橢圓形結構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探索新航線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八百三十七章 明軍炮手趙東第二千一十五章 有償監管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 無奈的進出口委員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輪船時代來了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沒了張屠夫,帶毛豬也吃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兩百萬大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捅馬蜂窩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傻眼的陳立夫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前無畏戰列艦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 南洋糧食產區第六百八十八章 大唐銀幣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治理黃河三大方案第九百九十二章 張嶽血書控訴僞明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重量級人物下場了第五十二章 有人要搞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名揚天下陳立夫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暴戾的畢志安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禮羣買車二第七百六十三章 反明鬥士秦志福第四百五十五章 日後再說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九十四章 李軒你這個渣男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八百五十章 燧發槍測試第六百零四章 迎風飄蕩的紅龍持劍旗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四十五章 鬼子進村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南林堡失陷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唐第一艘遠洋戰艦第一百三十三章 瞎貓碰上死耗子(求月票)第六百六十三章 颱風來襲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帶你看個大玩具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三百二十七章 活抓宋賊第九百八十二章 吞併就吞併,不服你咬我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將風範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勳爵和封地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沒人就去抓啊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穩定壓倒一切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雷霆出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瀾江東岸美景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欠了一屁股債的何錫華第六百六十一章 野心勃勃的大唐海軍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尚書倒臺第三百七十三章 驚掉下巴第二千零五章 平衡構架第三百四十五章 驚喜?這是驚嚇好吧!第四百六十八章 頭號明奸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六百四十三章 兵臨衡陽城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江南大鐵路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六百七十七章 勤快的小蜜蜂:明軍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圍困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書中自有顏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