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bookmark

自從宣平二十年被立爲太子,李暠成爲太子已經是七年了。

在這七年裡,是他成長的重要經歷,被立爲太子的時候,他不過十二歲,雖然說身爲皇子要比普通人早熟的多。

當時十二歲的他雖然身形還是個少年,但是說話做事基本上已經是尋常十六七歲的青少年差不多了。

但即便如此,他被立爲太子的時候也依舊只有十二歲呢。

從十二歲開始,再到現在的十九歲,過去的七年裡是他人生中最爲重要的一段成長時期。

他接受着李軒的親自輔導,早早就是參與各種軍政會議,儘管他從來都沒有在上述正式的會議場合裡發表意見,也沒人問過他什麼意見。

但是這麼多年來,他其實對帝國的軍政體系,對整個帝國的運轉,乃至對整個帝國的情況是有了非常清晰的認知。

而越是清楚的知道,就越是知道帝國在過去的七年裡發生了何等劇烈的變化。

作爲一個宣平八年纔出生,自然不可能經歷過早年統一戰爭,甚至後面幾年的對外戰爭,李暠也算不上經歷過,因爲那個時候的他還是個小屁孩呢,那裡懂事啊。

他對社會對帝國的認知,更多的還是最近七年。

而七年前,正是高壓蒸汽機研發成功,開始大規模應用的時期。

所以從那裡時候開始,他見證了鐵路鋪滿全國,見證了風帆船隻逐步變成機帆船隻,而衆多的工廠是越來越多,生產出來的產品越來越不可思議。

如果只是一個普通人,那麼他可能會從自己所處的社會對這個社會有一個片面的認知,興許感覺並不會這麼深,頂多就是覺得和以前不一樣了,但是這種不同是一年一年的累積變化,所以人們會習以爲常,而不是會過於驚歎。

但是如果站在社會的最頂端,俯視着全國所有的變化,那麼就會被這些變化徹底所驚歎。

甚至李暠都是不敢相信,這纔過去了區區七年而已,但是帝國的變化卻是以往百年甚至千年都沒有過的。

其他的不說,僅僅是鐵路和輪船這兩點,就是足以改變千年格局。

然而造成這種變化的是誰?

肯定不是他自己,甚至也不是那些臣子們,李暠很清楚,造成這一切變化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自己的父皇。

聖天子李軒!

父皇這些年所做的一切,很多其實李暠是無法理解的!

不是說不認同,只是不明白父皇爲何要這麼去做。

很多時候,李軒所作出的一切決定,在他看來都是匪夷所思的,但是往往過幾年想起來,就會發現李軒所做的決定的充滿了前瞻性。

而這一切,他並不知道是李軒本來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李軒很清楚時代應該怎麼發展,所以會引導發展。

而這種引導的措施,往往有時候是不合時宜的,至少在當代的土著們看來是不合時宜的,包括太子李暠。

久而久之,他也就和其他人一樣,不再多想,不再多問,理所當然的認爲李軒所做的決定都是對的。

好吧,在十九歲的帝國太子李暠心中,李軒不僅僅是他的父親,也不僅僅是帝國的皇帝,更多的時候,他把李軒當成了一個先知、神明這樣的角色。

和當代絕大部分帝國民衆差不多!

哪怕是他們並不會承認!

父皇離京外出巡視三個多月來,其實李暠也不是沒有在心中想過一些不太好的想法,比如說聯絡軍方將領來一個提前登基之類的。

畢竟當太子總沒有當皇帝來的更爽!

但是這種想法也只是偶爾閃過而已,不管是理智還是情感都告訴這,不能這麼幹!

情感是因爲李軒是他父親。

而理智嘛,是因爲他知道這是不可能成功的事,萬分之一的機會都沒有。

老老實實當太子,熬,一直熬到自己當皇帝的那一天,這纔是他唯一的出路。

然而當他知道李軒即將返京的是,心情卻是變的極爲的舒暢,因爲父皇回京了,他也就不用監國了,也就不用去幻想不該幻想的事情,也不用去擔心不該擔心的事情。

他,只需要好好當一個太子,繼續學習就行了。

所以當他帶着羣臣在金陵北站迎接聖駕的時候,心情是特別的好。

李軒走下專列,看到了等候自己的太子李暠,看見自家兒子露出的笑容,往日裡一直都是保持着平淡表情的李軒也是露出了微笑,然後走了過去:“這段時間做的不錯!”

見禮過後的李暠,就站在李軒身邊:“謝父皇誇讚!”

他自然是不知道,李軒說的不錯,不僅僅是指他監國期間處理政務做的不錯,還有他的安份。

李軒雖然出巡了,但其實對金陵城的掌控一如既往,翰統每天都會向他彙報留守京畿的重要人物的動向,其中自然也包括太子的動向。

這段時間裡太子老老實實,安安分分,並沒有做出任何逾越的事,這讓李軒很欣慰。

身爲皇帝,他很清楚皇權鬥爭的複雜,如果太子小時候是他的兒子,那麼長大後的太子,他只是太子。

而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年頭對李軒威脅最大的其實並不是什麼外敵,也不是臣子,而是太子!

爲何?

只要李軒死了,那麼太子就能順理成章的登基爲帝。

理由不用多,就這一個足以!

所以歷代皇帝其實對太子的態度都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這是自己的兒子,繼承人,但是另外一方面太子又是自己的威脅,哪怕不是最大的威脅,但威脅程度也是前三之類。

李軒嘛,也不例外。

而得知太子安分守己的,他也是很欣慰。

這意味着,父子倆還能夠好好的相處,不用搞得跟政治對手一樣!

當然了,李軒同樣也不知道,其實太子李暠在過去的三個月裡是想過宮變政變之類的,之所以只是想法而沒有行動,那是因爲他知道不可能成功,萬分之一的機會都沒有。

不是不想做,只是現實不允許而已!

如果換一個環境,比如說他有極大的機率會成功,那麼他自己也無法保證自己不會去做什麼。

當皇帝啊,提前幾十年當皇帝啊,這可比當一個朝不保夕,天天擔驚受怕的太子好多了。

人心,自古難測!

這父子倆在火車站相見,給臣子們上演了一副皇帝和太子和諧相處的戲碼,臣子們自然也是對這種情況表示欣喜。

皇帝和太子和諧相處,這意味着帝國局勢穩定,沒有什麼皇權鬥爭的風險,也就不會引發局勢動亂。

如果說皇帝對太子不滿,那麼就會引起一連串的麻煩了,尤其是可能出現廢太子,諸子奪嫡的戲碼。

這些戲碼看起來似乎挺精彩的,但是對於正處於工業革命關鍵時期,對全球發動擴張的大唐帝國而言,動盪不安的皇權鬥爭,絕對是一個巨大的負面影響。

從金陵北站下車後,李軒先帶着羣臣乘坐渡輪返回了金陵城,然後次日舉行了利益性質大過實際意義的大朝會,以宣告天子回朝。

至此,李軒長達三個多月的聖巡計劃,也是正式宣告結束了。

當李軒返回金陵城的時候。

太平洋號也是即將迎來第一次的跨洋航行!

上海的商貿碼頭上,一艘下半黑漆,上半白漆塗裝的太平洋號,此時正停泊在商貿區的深水碼頭上。

碼頭連接船體的棧橋上,大量的旅客正在緩緩登船,而在另外一邊,大量的碼頭工人正在把各種貨物搬進船艙。

此時的太平洋號艦橋上,一個穿着類似海軍禮服的中年男子,正在和幾個穿着便服的男子交談着,其中兩人的便服上,還彆着代表官員身份的紋章。

“宋處長,聽說你們移民司的動作不小啊,除了我們太平洋號外,還有另外五艘商船運輸移民!”穿着類似海軍禮服的中年男子道。

宋處長道:“孫船長你是不知道,這一次我們上頭是下了決心,今年至少要往新金山那邊移民一萬人啊,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孫船長道:“你們移民司這麼搞下去,怕是不用幾年就能夠往北美移民十幾萬了!”

宋處長聽罷卻是呵呵一聲,你們怎麼知道我們移民司的雄心壯志,十幾萬?開玩笑,我們移民司內部早就下了動員令,五年內,必須往北美洲移民三十萬人以上,而這是底線,如果事情順利的話,可能移民四十萬人甚至五十萬人。

而這一次移民的五千人,只不過是開頭而已。

移民屯墾司正在全國範圍內徵集自願前往北美洲的移民!

雖然說移民北美洲的話,抵達北美洲後會免費發放土地,種子,房屋,工具等。

但是這些物資只侷限於基本物資,移民抵達北美洲後,其實也還需要自己再出錢購置不少東西的。

此外船票上,移民屯墾司只補貼部分船票的價錢,移民自身還需要出一部分。

但是即便是這樣,也依舊有很多人願意跑到北美洲去冒險一把!

爲何?

北美有黃金!

第三百三十章 投降也不叫我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麥人第兩百三十八章 衝破天際的怨氣(求訂閱)第三百零一章 陰溝裡翻船第二千九十七章 大唐訓令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五百章 殺賊無數的桂林大捷第七百五十九章 南澳島大海戰第九百一十五章 和大唐平分天下第二千一百八十七章 東非局勢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聖駕親臨視察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蒸汽艦隊起航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巨炮:百米內寸草不生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八百一十九章 水米之鄉,養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大唐中央銀行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帝國海外產業佈局第九百九十五章 朕心甚慰第九百二十八章 韃靼人要和談?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大唐還是不要臉的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陸軍最昂貴的花瓶第九十三章 那是老孃的私房錢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席捲全國的工業化浪潮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葡萄牙這隻噁心人的刺蝟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奪遼河設馬場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糧新思路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南洋大移民第五百三十六章 遷都前夕第八百二十六章 修不起皇宮的皇帝第五十五章 鄙視的眼神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皇家青年軍校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五百八十章 廢墟激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預備!開火!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安南遷國非洲第七百七十六章 萬古聖君的親切慰問第一百一十一章 陳將軍勇猛無敵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殖民地交易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期待的變局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臭氣熏天的加迪斯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老司機帶路遊秦淮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想移民大唐?下輩子投個好胎第二千八十八章 戰列艦是碼頭博物館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八百五十五章 貨運馬車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有旨(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二章 大膽賊子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我大唐就是霸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八百一十七章 海軍也要開疆擴土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大規模殺傷武器禁令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六百零七章 排隊槍斃纔是王道第七十一章 公侯王爵皆可賜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一日破城,大名震驚第九百一十三章 吾皇之仁萬年未有第四百九十三章 大唐城管!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四百五十一章 稅務稽查總隊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乃勝利轉進絕非潰逃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九百九十九章 李軒很忙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陳立夫又要升官?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五百七十章 好在跑的快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陳立夫的風頭被搶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誰埋伏誰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躺着賺錢的日子結束了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煤氣機掀開的內燃機時代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千米海戰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悲催的參謀長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第一百五十四章 高科技武器第二千二十六章 全民富足的希望第兩百七十二章 明軍火炮發威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三百四十三章 開門,檢查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玩勾心鬥角,你們差遠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 履帶拖拉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誰埋伏誰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炳福龐大野心第四百一十一章 在風中凌亂的孫亞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