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北方鐵路通車

應俊志身爲農部尚書,其主要的職責自然是負責國內的一系列農桑畜牧林業等,此外就是再加上一個移民屯墾了。

而最近這些年,移民屯墾司的工作也是越來越重要,所以應俊志那是貴爲農部尚書了,但是依舊經常親自關注移民屯墾的事務。

當李軒親自吩咐下來,說是要加大對西南以及東北和西北等邊疆省份的移民屯墾時,應俊志自然也是忙着腳不沾地,爲了組織移民事務,他甚至都是親自乘坐火車前往河南、山西等人多地少的省份組織移民。

說起來也就是最近這兩年,應俊志這樣的高官才能夠頻繁親自出京處理事務,因爲有了便捷的火車和輪船,如果是換成了以往的話,一去一回好幾個月,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好在現在有了火車和輪船,乘坐輪船可以前往各沿海、沿河、沿湖地區,哪怕是隻有小江小河的地方,也能夠乘坐小型的內河客輪前往。

乘坐火車就更加快速了,從金陵城出發到上海,一晝夜足以。

大唐的鐵路網建設的非常快,因爲建設的鐵路都是單線鐵路,同時爲了縮短施工期,減少成本,鐵路線也都是選擇在平原地區建設,至於麻煩比較大的跨江,如今的鋼鐵水泥大橋的技術也算是比較成熟了,一些跨度大幾百米的大橋自然是比較麻煩一些,但如果只是跨度兩三百米以內的大橋,如今卻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今大唐的鐵路建設的非常,宣平二十四年的秋天,南北主幹線,也就是金陵城到天津的京津線的最後一段建成通車。

由此,從金陵城到天津,可以一路乘坐火車抵達。

同時天津到瀋陽的東北鐵路也已經建成通車,天津到幽州,再到黑山城的草原鐵路也已經建成通車,這意味着從金陵城這個帝國首都前往北方的鐵路幹線,基本上已經是全線貫通了。

從金陵城出發,可以乘坐火車一路直抵遼東省的瀋陽城或者河封省的黑山城,極大的加大了帝國對東北以及草原地區的統治。

因爲鐵路的通車,不僅僅是調兵運輸方便了,而且大量的移民也是追隨着鐵路線前往東北以及河封省。

早年的黑山城不過是一座純粹的軍事要塞而已,但是現在卻已經是成爲了河封省的省府,而且還是擁有了數萬移民的城池,成爲了帝國在草原上的主要經貿城池。

同時在黑山城附近區域,發現了鐵等多種礦產,吸引了衆多的礦產企業在此地投資採礦,以礦業爲核心的工業經濟也是逐步發展起來了。

同樣的,東北鐵路也是居於這樣的功效,東北地區雖然礦產豐富,但是在幾年前因爲東北鐵路沒有通車,礦產難以外運,勉強用馬車運輸到沿海港口的成本非常高,但是在東北鐵路通車後,東北地區的各類礦產可以便捷的通過火車運輸到北方甚至中原等各省份,極大的刺激了當地的礦業發展。

在江南地區,江南大鐵路的最後一段,也就是金陵城途經湖州再到杭州的鐵路也是建成通車了,並正式形成了環太湖鐵路網,對浙北地區的經濟刺激是極大的。

江西地區的鐵路建設,也是非常快速,粵贛鐵路已經是進入了最後的關鍵施工期,主要工程都是集中在了山區,只不過最後是剩下這一部分區域,但是因爲都是山地丘陵,地理複雜,建設困難,估計還得修建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的通車了。

倒是江西連接湖廣的鐵路線,修築的比較快速,因爲地形平原,修建難度小,南昌到武昌的鐵路線已經是接近尾聲了。

而帝國鐵路網的另外一條最爲重要的主幹線,也就是西北鐵路,如今也是修到了陝西,不過還沒有進入甘肅,根據大唐鐵路總公司的工期預估,想要把西北鐵路修到甘肅嘉峪關,最少還要兩年時間。

說起來,這條鐵路也是大唐鐵路總公司修起來最憋屈的鐵路,在中原地區的施工還好,至少是平原地帶,周邊的人口也多,僱傭鐵路工人也方便,成本不算高,而且鐵路修築道了西安後,連接了這個陝西的省府,同時也是大唐名義上的三大陪都之後,貨運量和客運量都還不錯,至少沒讓大唐鐵路總公司虧本。

但是繼續往西修的時候,可就困難無比了,地形更加複雜,施工難度更大不說,所用的諸多建材,比如說鋼鐵什麼都要從中原腹地調運,運輸成本大。

這些困難就不說了,最關鍵的是,越往西,當地的人口也就越少,以至於讓大唐鐵路總公司在當地往往都很難僱傭到足夠的鐵路工人。

要知道當代的鐵路建設,依靠的主要還是人力,機械設備的運用其實是非常有限的,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可是修不了鐵路的。

而當地的勞動力不足,就迫使鐵路公司從內地僱傭鐵路工人,這樣的人力成本就更大了。

此外,越往西,人口越少,也就越荒涼,繼續往西去甘肅的話,那地方除了駐軍可沒幾個平民,這也就意味着,越往西,鐵路的運營收入也就越少,等到了甘肅之後,估計也就只剩下軍方的運輸任務了。

別說收回建設成本了,連平日裡維持運營都得虧本。

這種情況,哪怕是在東北鐵路和草原鐵路都是沒有遇到的。

東北三省以及河封省雖然也是邊疆,但是東北的遼東和遼西地區,最近幾年已經是逐步發展起來,尤其是礦產發展的比較迅速,河封省也是如今帝國最大的牛羊等相關貨物的出產地,貨運量還是不小的,再加上黑山城的礦業也是逐步發展起來。

所以這兩條鐵路暫時雖然不賺錢,但是維持日常運營倒也不至於虧本。

但是西北鐵路呢,這還沒建成呢,現有鐵路段的運營就已經是開始虧本了!

這讓鐵路總公司那邊無奈的很。

因爲就算是虧本,他們還得咬着牙繼續修下去,而且還得維持運營,因爲西北鐵路從一開始就不是什麼商業鐵路,而是一條戰備鐵路。

好在國內其他地區,尤其是江南大鐵路的利潤頗爲豐厚,依靠其他地區的鐵路運營利潤,大唐鐵路總公司也能夠支撐的下去。

這也是當時李軒設立大唐鐵路總公司,並且讓這個公司壟斷帝國所有鐵路建設以及運營的原因之一,因爲帝國那麼大,肯定是有些地方的鐵路利潤豐厚,有些地方的鐵路不賺錢甚至虧本的。

如果是放開壟斷,資本逐利之下,估計也就只在中原腹地建設鐵路了,什麼西北鐵路啊,東北鐵路,草原鐵路之類的都沒公司去建設了。

而這種情況是李軒所不願意看見的。

現在的情況李軒就挺滿意的,甭管賺不賺錢的鐵路,只要帝國有需要的,那麼都修。

依託帝國如今發達的鐵路網,人員和物資的運輸已經是極爲便利。

這一點,從帝國最近幾年的兵力部署變化也就可以看的出來了,以往的時候,帝國的兵力部署都是部署在傳統地區的一些戰略重鎮了,但是最近幾年,兵力的部署基本都是圍繞着鐵路線了。

比如說北方的戰略重鎮天津,北方的鐵路樞紐,同時也是北方的主要沿海港口,如此重要的交通爲止,讓帝國在這裡駐紮了重兵,至於邊上的幽州城,現在除了剩下一座前明皇宮外,也沒剩下啥重要的東西了,連駐防的兵力都是沒有多少了。

還有瀋陽、錦州、黑山城這些鐵路重點或者沿線的城市,都是重兵駐防的地區。

在中原地區,駐紮兵力最多的應當屬於開封了,此地是北方鐵路和西北鐵路的十字交匯地點,同時也是黃河沿岸港口區域,戰略地位有多重要就不用說了。

此外,如今的九江、南昌、武昌、贛州、廣州、惠州、杭州等諸多鐵路沿線城市,都是重兵佈防區域。

在這裡地方駐防大量兵力,不僅僅是因爲這些地方重要,而且如果國內爆發了戰事,這些鐵路沿線上的兵力,可以依託鐵路,快速投送到交戰區域。

這一點,纔是更加重要的。

發展的鐵路網和河運網路,也是帶來了另外一個軍事上的好處,那就是可以讓帝國陸軍用更少的兵力,控制更大的區域。

以往兵力調動速度慢,就需要部署更多的兵力掌控各地,但是現在,陸軍方面已經是開始逐步縮減部分地區的兵力,採用全面監控,重點佈防,機動作戰的方式。

簡單來說就是在全國範圍內的各地部署極爲少量的預備師部隊,這些預備師部隊都是維持日常治安,數量很少,全部加起來也沒有多少。

但是主要的野戰兵力,則是集中起來佈防在交通戰略要地,通常都是鐵路沿線、河運海運沿線,一旦某地發生動亂,那麼就直接通過火車、輪船快速調動主力部隊前往彈壓。

這樣,就不用和以往一樣,在衆多地方都分散部署主力部隊了。

火車和輪船的出現,也是讓大唐陸軍持續調動兵力出國作戰,在國內的兵力逐步減少的同時,還能夠維持在邊疆地區以及國內腹地彈壓任務的重要原因。

第三百三十三章 殺進興泉府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天才滿地跑第三百八十四章 兇險的意外第八百七十一章 萬騎衝鋒第一百六十八章 請先生教我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子看望第四百八十一章 擴軍四旅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平息衆怒第二千五十一章 缺錢的愛德華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襲擊艦隊的風暴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六百一十八章 伯爵世子的戰鬥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招人難?用錢砸啊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司法改革章程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油田第七百章 兩敗俱傷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第一千零八章 五年六萬騎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五百零六章 堅守到最後一刻的武宣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宋丸子去上海 (第三更)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坑蒙拐騙招商辦公室第三百九十五章 衝鋒的城牆!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六百一十章 軍械產量大躍進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一億兩財政支出預算第二千九十八章 該死的大唐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少一毫米少一條膛線都不行第兩百四十二章 制定軍銜和軍服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用槍炮的韃靼人很可怕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煤氣馬車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次子們的成家立業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宮廷:狼多肉少第一百八十五章 穿越來的軍閥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舉國工程第七百三十九章 蒸汽機第五百零九章 湖廣明軍殺過來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 小白鼠第十八師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讀書人講究的是風雅第九百九十六章 大玩具:蒸汽坦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全民守城第十八章 世外桃源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沒錢你問個屁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平西南入遼東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一千零八十章 陰險的大唐騎兵第八百四十六章 俺答汗的決定第六百四十六章 虛張聲勢的僞唐賊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騎來襲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 下了狠心的韃靼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元年式七斤野戰炮第八百零一章 膽大包天的海盜第八百八十二章 正德皇帝笑了(必看)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稅務調查官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大唐的自由貿易政策第四百零四章 不服就殺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它就是我們的未來第三十九章 人口數破千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葡萄牙的悲哀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全民富裕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太子之位穩如山第七百四十一章 小祖宗,輕點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風流才子陳立夫第七百四十九章 使團覲見(第六更求月票)第二千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一體化的初步成果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六百八十七章 金融改革第兩百八十九章 大唐王朝稅制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汽車運輸時代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一千零五十章 奪呂宋滅萬丹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試射:好!好!好!第四百二十二章 自由而奔放的明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核彈一波流(月票加更)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未來自行綜合戰鬥系統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在大唐人面前一定要體面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揚州城內的亂象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意外的戰爭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未來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