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改革

宣平二十四年的大唐王朝,朝野上下的關注點其實並不是遠在非洲的戰事,不是說非洲戰事不重要,而是實在太遙遠了,很多帝國子民甚至都不知道非洲在那裡。

儘管他們經過大唐朝報的宣傳,都是知道非洲戰役的重要性,但是怎麼說呢,他們是知道非洲戰役的重要性,距離實在太遠了,消息傳遞緩慢,這想要關注也是關注不起來啊。

相反,帝國國內反而是更加關注扶桑事務。

因爲扶桑足夠近,一有什麼消息,不用幾天時間就能夠傳回國內了。

更加重要的是,帝國正在組織大量的移民前往扶桑,不對,應該是說北海省了。

移民屯墾司大手筆,第一次組織的移民就是達到了五萬多人。

這五萬人多雖然說都是移民屯墾司官方組織的,不過這一次移民屯墾司也是不打算自己費時費力全盤組織,甚至還包船票了。

他們只是頒發了移民政策,這些移民政策裡,最多的自然就是免費分地了。

一些有意向去北海省定居的移民,找移民屯墾司報名,然後統一行動,然後到沿海港口裡坐船前往。

爲了運輸這些移民,很多國內的航運公司以及遠洋貿易公司也是響應了號召,開設了移民專用航線,以較爲低廉的價格出售前往扶桑的船票。

相對來收,帝國移民前往北海省的條件,遠遠不如去南洋地區移民份豐厚,但即便如何,去北海省移民也是有意移民的人的首選。

因爲北海省各地都是基本開發成熟了,不會遭到什麼疾病的風向。

而南洋呢,那破地方一不小心就會染病,不死也得脫層皮。

第一批五萬人陸續啓程前往扶桑後,後面還有更多的人正在陸續前往北海省呢。

北海省雖然說可耕地的面積比例小了點,但是地方那麼大,不說多,但是容納個幾百萬人口生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如今北海的土著人口也就兩百萬而已,而且移民屯墾司還打算移走至少半數土著人口去南洋,這樣一來,土著其實也就只剩下百萬人左右了,帝國完全可以從國內移民過來兩三百萬的人口到北海省生活。

除了扶桑事務外,帝國內部也是比較關注南洋和印度,這個倒是和移民沒有什麼關係,南洋的移民一直都是在持續,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更加重要的是,自從去年大唐佔領了錫蘭島,把印度洋一分爲二後,到如今,大唐陸海軍和公司艦隊聯手,已經是拔出了葡萄牙人在緬甸和印度東部海岸的殖民地,如今大唐已經是可以自豪的說,在錫蘭島以東海域,已經是沒有了葡萄牙人的殖民地了。

有的只是大唐的殖民地。

這也就是等於徹底打開了大唐王朝印度的貿易路線。

而更加重要的是,春節的時候,朝堂上就是傳出來了風向,說是大唐西洋貿易公司即將進行改革,極有可能取消其西洋貿易許可證裡的貿易壟斷權。

這一個消息傳出來後,造成了極大的反應,儘管只是傳聞,但是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股票價格已經是連續下跌了,而相應的,其他的海外貿易公司的股票卻是迅速上漲。

因爲任何人都知道,這種事不可能是空穴來風,朝堂高層既然有這種風聲傳出來,那麼肯定是有所動作的。

還別說,大唐高層,或者說李軒的確是準備這麼幹的。

早在去年的時候,李軒就已經是決定了要對大唐西洋貿易公司進行改革,其中最爲重要的改革就是取消去貿易壟斷權。

放開印度市場讓國內的其他貿易公司參與。

這樣不僅僅可以不從大唐西洋貿易公司船隻數量不足,貿易量小的難題,還可以進一步刺激國內的各類工業產品的出口。

要知道,大唐王朝裡的擁有海外貿易許可證的海外貿易公司,一共有一百多家呢,這些貿易公司雖然實力有強有弱,但是加在一起,實力卻是非常可觀的,不讓他們參與到印度貿易來,那是屬於浪費資源。

不過李軒考慮到大唐西洋貿易公司影響重大,爲了避免動盪,他是採取了逐步推進的措施,而不是說一刀切,直接取消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各種特權了。

首先第一步是把公司艦隊收回國有,公司艦隊這種事是十多年前開發印度的特殊產物,爲的是在官方不親自下場和葡萄牙人開戰的時候,和葡萄牙人爭奪印度等殖民地。

但是現在陸海軍都直接下場了,過去兩年多來,公司艦隊基本上已經是失去了獨立作戰的權力,其地面作戰部隊,已經是全部歸屬陸軍印度遠征軍或非洲遠征軍指揮,其武裝艦隊則是歸屬印度洋艦隊司指揮。

唯一還能夠獨立行動的,也就是他們的武裝商船了,而僅僅是武裝商船的話不算什麼,因爲其他的海外貿易公司,同樣有着大量的武裝商船呢。

如此一來,公司艦隊作爲一支獨立武裝部隊,實際上已經是不復存在了。

而現在,李軒要做的則是把這個事給徹底定下來。

爲此,他頒發了詔令,直接徵召公司艦隊的所有武裝部隊,地面作戰部隊全部改爲陸軍現役部隊,戰艦以及陸戰隊等,改爲海軍現役部隊。

讓公司艦隊成爲歷史。

這是李軒所做的第一步,爲此也是沒有引起太大的反向,反正公司艦隊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是有着濃厚的軍方背`景,其軍官和士兵都是清一色的退役將士,重新編入現役部隊也不算什麼。

而且這樣一來,西洋貿易公司也就不用負擔龐大的軍費支出了。

要知道西洋貿易公司的最大開支,就是軍費開支了,這筆龐大的開支可是佔據了西羊貿易公司的大部分利潤。

收編公司艦隊,只是第一步。

而第二步嘛,就是取消該公司的貿易壟斷權。

而這一點,也是導致西洋貿易公司市值暴跌的原因,爲了避免投資者損失慘重,皇室資產科也是下了血本,展開了股票回購計劃,當然了這個股票回購計劃。

同時,李軒依舊保留了該公司的大量資產,包括衆多的普通商船以及武裝商船,殖民地的城市的所有權,在殖民地裡的政務協助管理權,稅收分紅權等。

李軒對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改革,主要是集中在三點,一個收編公司艦隊,這固然是爲了收攏軍權,同時也是爲了減輕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支出。

第二點就是取消貿易壟斷權,不過依舊保留了以往的衆多特權和衆多的產業,尤其是各殖民地的產權,依舊歸屬該公司,要知道大唐西洋貿易公司可是大唐帝國裡的第一大地主,他們在海外擁有大量的土地,馬六甲以西的所有殖民地,但凡是大唐控制下的,基本都是屬於他們公司的領地,比如說戈河州以及臨近的大片領土,整個錫蘭島,馬達加斯加島,西印州等等。

清一色全都是他們公司的私人領地,擁有產權的那種。

此外在馬六甲以東區域,小半個萬丹府也是他們的領地,小半個呂宋府也是他們的領地,其中包括呂宋城、萬丹城這兩大城市,裡頭的一磚一木,通通都是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產業。

給大唐西洋貿易公司保留這些產業,就是爲了避免該公司的股價大暴跌,因爲直接收歸國有的話,那基本上是等於直接搶了民衆至少上億元的資產,這是要出事的。

所以保留各種產業,甚是保留了稅收分紅權,政務管理權。

第三點就是展開股票回購計劃,因爲針對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一系列改革,實際上就是赤裸裸的剝奪屬於該公司的利益,然後分給其他的貿易公司。

失去了貿易壟斷權,該公司的股票暴跌是必然的,爲了平息民怨,至少不能讓他們虧太多,保留各種產業和部分特權是一方面,而股票回購計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股票的回購,由皇室資產科主導,不過實際上出錢的並不是皇室資產科,因爲皇室資產科就算再有錢,也不可能直接拿出來幾千萬進行股票回購了,更關鍵的是,這幾千萬拿出來那可是直接扔進水裡了,因爲那個時候,大唐西洋貿易公司的市值肯定是沒有這麼高了。

實際上出錢的乃是國企部,當然了國企部也不可能直接拿這麼多現金來回購,那可不是幾十幾百萬,而是動不動就幾千萬甚至上億元呢。

所以回購計劃並不是直接發放現金,而是按照現有的市值發放相應數額的國債。

說白了就是用國債換股票!

這些國債怎麼償還?

自然是不可能用財政收入償還,大唐帝國的財政收入雖然多,但是也不能這麼用啊,這些國債的償還,將會由針對印度、西亞、非洲市場的海外貿易許可收入以及在上述方向的部分稅收來負責償還。

其中的貿易許可證費,是一個大頭收入。

即便是放開貿易,但是根據大唐的工商業傳統,基本幹啥都得有許可證,跑海外貿易需要南洋貿易許可證,東洋貿易許可證,美洲貿易許可證,武器進出口許可證等等亂七八糟。

但是那些貿易公司要跑印度航線,就得申請一張西洋貿易許可證,這個西洋貿易許可證是需要花錢的,而且得花不少錢,並且是每年都要交錢的那種。

說白了,就是用一百多家的貿易公司購買西洋貿易許可證的費用用來彌補大唐西洋貿易公司投資者的損失。

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組團去印度淘金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冊封第五十六章 願爲陛下效死第二千二百零五章 聖天子崩第五百九十四章 裁軍五萬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帶你看個大玩具第七十三章 大唐前驅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步球職業聯賽第三百三十四章 王霸基業已成!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大唐帝國的真正危機第六百一十四章 欣喜若狂的明軍第兩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來了第七百三十八章 遠征萬里滅佛郎機第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黎平府第一百六十四章 鮮血中的白蓮花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詭異的個稅改革第四百零九章 烏合之衆(第三更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五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求訂閱)第二千一十七章 本土沿海等於西太平洋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難伺候第四百一十六章 戰爭之神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些明軍不尋常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九百二十九章 換不到馬匹就去搶啊!第一百三十章 又肥又大的燒雞第四百一十九章 僞唐賊軍想要幹嘛?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陳立夫述職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工業標準化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打葡萄牙好處多多第八百零六章 聖駕抵達金陵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險方案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鎖金陵城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爲了香饃饃的東北戰役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們最喜歡的‘伴遊’第兩百一十一章 我們去府城請救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明廷震動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被一鍋端的上海碼頭公司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追求幸福自由的宋丸子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給南蠻子一個下馬威第二千二十二章 文明的曙光:火炮第二千一百八十六章 着急的西班牙人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煤油貿易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兩百五十五章 半渡而擊第九十四章 李軒你這個渣男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爲了香饃饃的東北戰役第六百二十一章 明軍,大大滴狡猾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五百三十二章 本王有錢,很多錢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二十年如一日第三百一十八章 冒險方案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名留青史的仕女號首航第六百五十五章 張嶽的革新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九百八十四章 吞併,那只是順帶的第七百一十五章 寒酸的大唐皇宮第九百零八章 大唐沒有國界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你傻還是我傻?第兩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來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陸軍艦隊第七百三十七章 萬古聖君李軒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六百六十二章 百年海軍(求訂閱)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葡萄牙求和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騎兵殺出長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唐博士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掃蕩第兩百六十章 插上翅膀的明軍第七章 這是要私定終身!第一千九百零一章 王室都是無賴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五百七十六章 廣州戰役起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逼急了的韃靼人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苦逼試航三人組第兩百三十九章 擴軍設營第四百八十章 唐賊滿萬不可敵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八百九十二章 炮轟開封第兩百三十章 都不按照套路出牌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六十六章 大唐興廢,在此一戰第二千零七章 坐擁半個美洲的美洲礦務公司第一百八十九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北方劇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說不出的詭異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禍而非天禍也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韃靼人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