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

bookmark

在安南地區的武器售價,和扶桑地區的武器售價持平,這意味着什麼?

這意味着現在安南人想要獲得一支火繩槍的價格,將會達到二十元左右,一套出口型輕型半身板甲,將會達到百元左右。

如今扶桑人購買軍械,就是這個價!

而之前南洋半島事務衙門和海軍聯合主導下,三大武器公司賣給安南北朝和南朝的火繩槍價格是多少呢?每支均價不過四元,出口型輕型半身板甲的價格不過二十元左右!

這意味着安南的南北戰爭剛爆發呢,大唐的三大武器公司,就是直接把價格翻了五倍!

什麼,安南北朝嫌貴,不想要買了。

行啊,有膽量,那我們就把這些武器賣給南朝了。

不,老子白送給南朝,回頭南朝就能北上滅掉你們北朝!

什麼,你想要從其他地方獲得類似的武器,不好意思,在整個東亞地區,只有我們三大武器公司的貨,你們想要從其他地方購買,這是不可能的。

大唐在東亞地區的軍械貿易是壟斷性的,就算是葡萄牙人也打破不了這種壟斷,而這種壟斷還不是依靠什麼行政手段取得,而是純粹的生產能力問題。

沒辦法,葡萄牙人在馬六甲的軍械產量就這麼點,自己用都不夠,根本無法大規模出口。

能夠大規模出口武器的,目前只有大唐帝國,獨此一家,別無分號,愛買不買。

而有些地區,更是你買也得買,不買也得買!

就算是有葡萄牙人或者西班牙人弄了武器,想要賣給安南人,那也得先過了大唐海軍這一關。

大唐和葡萄牙人打交道十幾年了,這十幾年來是合作和競爭在一起的,雙方雖然沒有任何明面上的戰爭之類的,但是暗地裡的武裝衝突可是多了去。

這樣的合作和競爭之中,雙方基本也是形成了諸多默認的規則。

比如說,葡萄牙人的軍艦,不允許越過馬六甲,進入南洋海域,尤其是帝國沿海海域,同時也包括安南沿海。

從馬六甲途徑安南沿海到廉州的這一沿海岸線的航線,安全由大唐帝國海軍負責,葡萄牙人的軍艦不會輕易涉足的。

同時,葡萄牙人可以前往帝國控制下的多個通商港口貿易,但是琉球和扶桑除外,帝國完全封鎖了南洋到扶桑的航線,帝國是徹底壟斷了扶桑貿易。

當然了,同時帝國海軍也不會越過馬六甲,進入印度洋,印度洋目前基本上是葡萄牙人的勢力範圍。

至於大唐帝國西洋貿易公司,那可不是什麼海軍,人家那是普通的貿易公司,就算是有戰艦的貿易公司,那也只是貿易公司。

雙方還有諸多的貿易潛規則,大多都是雙方在十多年的合作和競爭之中,相互妥協的一個結果。

雙方雖然競爭的非常激烈,但是現實情況下葡萄牙人需要帝國,帝國也需要葡萄牙人!

所以競爭雖然激烈,但是雙方總體上卻是依舊合作爲主,至少,在帝國徹底打通到歐洲的航線之前,還有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等歐洲國家在亞洲地區的貿易規模上來之前,雙方基本是不會徹底翻臉的。

在雙方的這種關係之下,葡萄牙人別說手頭上沒有這麼多的軍械用來出口了,就算是有,估計也不會冒着帝國翻臉的可能性和安南人接觸的。

要知道,在雙方的潛規則,葡萄牙人是承認帝國對南洋半島地區的特殊利益權的,尤其是安南和暹羅地區,更是被劃定爲帝國的勢力範圍之內。

葡萄牙人也是一再表示,他們除了現有的馬六甲外,將不會謀求在半島地區的南海沿海建立殖民地。

他們敢插手安南局勢,那就會打壞這種平衡,影響雙方的關係。

所以,從各個方面來說,安南除了帝國外,幾乎不可能接觸到其他的外來勢力,更加別說從其他地方進口軍械了,頂多頂多,就是從陸地上的其他渠道,購買少量的軍械而已,而這影響不了什麼。

三大武器公司,完全可以大膽的,放心的把軍械的價格提高!

二十元一支的火繩槍,還不包括零零碎碎的配件以及彈藥,這樣的價格足以讓三大武器公司賺翻了,要知道,他們生產出口型的火繩槍多年,成本控制的非常低,生產成本頂多也就一元多而已。

出售的價格是二十元,哪怕是加上運輸費用以及必要的公關費用,但是依舊是十幾倍的超高利潤。

安南人,如今爆發了戰爭,需求新式武器的話,只能是從大唐手裡購買,而且是屬於想買也得買,不想買也得買的那種!

大唐帝國的武器商人,可不僅僅是武器商人,背後往往是站着文官體系和軍方的力量。

官方需要武器貿易,來達成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所以,爲了保障武器貿易的順利進行,挑動戰爭那是最基本的了!

安南那邊的局勢,發展的相當順利,李軒在宣平十七年十二月份得到了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的安南事務報告。

報告中城,局勢發展良好,根據不完全統計,過去的兩個月裡,安南黎朝和莫朝已經發生了多場大規模的戰役。

根據軍事觀察員的反饋來看,帝國的武器表現一如既往的良好的殺傷性能,在南北兩朝的戰爭裡,裝備帝國武器的安南兩朝部隊,一共造成了至少三萬以上兩朝軍隊的死傷!

其中,北朝的一支裝備帝國生產的長矛、板甲、火繩槍、腰刀、盾牌的五千人的兵團,更是創造了在一次戰役裡,一戰擊潰並殺傷了南朝上萬大軍的戰績。

在安南南北兩朝的戰爭裡,帝國軍械一如既往的體現了帝國的高水平工業水準,一舉奠定了帝國製造的軍械在安南人的主力軍械地位。

如今不管是南邊的黎朝,還是北邊的莫朝,都是試圖購入更多的帝國軍械,以武裝更多的部隊。

並且南洋事務衙門已經就礦產開採權和安南的莫朝進行相關的談判,相信不用多久就會有結果傳來。

同時,在報告裡,南洋事務衙門也是附帶了其他的一連串統計,雖然數據不可能都是真實可靠的,但是看一個大概還是可以的。

報告裡統計道,因爲戰爭,安南兩朝直接死傷的軍人數量已經是超過五萬人,而普通民衆至少是在二十萬人以上。

因爲兩邊的將領都是喜歡驅逐炮灰去消耗對方的火力,炮灰那裡來?不用說,自然是普通青壯啊。

南洋事務衙門預計等到明年,也就是宣平十八年的時候,因爲戰亂,安南的人口將會死傷至少百萬以上。

雙方的直接戰爭造成的死傷自然是不可能有這麼多的,就那個破地方,軍隊死傷十來萬就頂天了,但是因爲戰爭,而導致了動盪和混亂以及農業生產的停滯,卻是會大量的死亡的。

同時也將會爲帝國獲得大量的經濟利益,包括礦產開採權,同時海軍方面也是提出,希望得到一個港口,也就是金蘭灣作爲海軍在南洋地區的基地。

南洋事務衙門預估,想要達到上述的目標並不會困難!

看罷南洋事務衙門的報告,李軒批示:“卓越有效,可推廣之!”

安南的戰爭,對於當地而言,興許是爲了爭取統一安南的戰爭,但是對於帝國而言,這卻是一場用來試驗未來對外擴張政策的重要試驗。

這一場試驗表明了,帝國完全可以複製在扶桑那邊的貿易政策,從而削弱敵人實力,爲以後直接派兵征服當地奠定有利基礎。

不過,這種政策也不是什麼地方都能使用的,首先這種地方必須是內部矛盾就比較多的,而且是帝國可以掌控局勢的,沒有其他外部勢力出來搗亂的。

比如在印度,帝國就不能這麼玩,因爲現在的印度,帝國還無法做到掌控,當地人的實力依舊強悍,同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葡萄牙人才是印度沿海地區的老大,帝國在這裡搞事,也得先問問葡萄牙人同不同意啊。

還有韃靼那邊,帝國也是玩不了這一套,雙方都打出腦漿子來了,再加上人家韃靼人雖然跑了,但其實力依舊是非常強悍的。

不客氣的說,在東亞這一片,大唐帝國是老大,他們就是老二了!

隨時可以出動的十幾萬騎兵大軍,足以讓西域的任何一個勢力心驚膽顫,就算是大唐帝國,在西北地區的駐軍也只能是當沒看見韃靼人在西域高動作,一心防備,只是偶爾派騎兵出去打打秋風!

沒辦法,補給困難,無法駐紮太多的兵力,現在的兵力防守還行,但是要主動進攻還是夠嗆的。

而韃靼人西遷後,俺答汗發現自己終於是揚眉吐氣了。

以前在河套和豐州川多憋屈啊,眼睜睜的看着那些南蠻子修築河套防線,然後一步一步勒緊自己的脖子,偏偏自己什麼辦法也沒有,最後爲了保存部落,只能是黯然撤出河套和豐州川。

但是西遷後,什麼瓦剌啊,吐蕃人啊,他想打誰就打誰,就算是大唐帝國的那些南蠻子都對自己無可奈何,只能是龜縮長城以內!

憋屈了好幾年的韃靼人,西遷後終於是徹底放飛了自我!

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兩百七十六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正義從不會缺席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田平一生的痛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萬金油西北馬第九百七十章 張嶽的不好預感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一百零五章 大唐不缺官位第八百零七章 盛大的入城儀式第一百八十章 陳屠夫出擊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難以想象的驚歎第三百一十五章 佔領正泰縣城第二千一百六十一章 破產的大唐地方衙門第七百九十五章 洪福見聞第六百三十二章 典型的排隊槍斃第九百八十章 陳立夫的孤獨和驕傲第二千二百零四章 禪讓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肅州油田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大唐黑虎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唐的最大敵人不是明軍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謝一衛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怕死的皇帝不是一個好皇帝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六百三十三章 想要逃?遲了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擲彈兵死戰不退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大唐帝國的精英教育第六百八十四章 悲催的南澳島總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改朝換代三把火第八百六十三章 僞明衆生像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最爲特殊的封疆大臣第四百零八章 乘龍而出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不了一起完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尷尬的步槍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報紙:大唐朝報第九百八十三章 《送石霍赴琉球》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想要補救?遲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煩的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大唐法律特扯淡第兩百七十八章 戰後大擴軍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張嘴就是五千第六百一十八章 伯爵世子的戰鬥第四百四十三章 這怎麼可能第兩百五十四章 他們來的好快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罰款外國企業第四百二十八章 朕心甚慰第九百六十九章 杜丹清的防守反擊第二千一百四十四章 大唐金國的安身之地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大唐男人是有格調的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第二千二百零一章 飛機時代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跨行造船的馮氏公司第兩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來第兩百四十一章 帶着小心思的任命(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當皇帝很危險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你好,世界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聯姻第七百二十七章 當縮頭烏龜的僞唐賊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珠兒的無奈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一百六十一章 謝老頭的冷笑第九百一十九章 讓人羨慕的二九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全艦隊備戰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誰敢冒頭就打誰第兩百一十七章 壯烈而體面的死法第五百四十一章 死都要搞蒸汽機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坐穩扶好,老子要飆船了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奴家見過公子第四百八十五章 柳州總攻戰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宮必須高端大氣上檔次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奧斯曼六國遷非洲第四百四十五章 衝鋒的騎兵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繅絲機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唐的繼承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九百四十九章 李軒:真是一羣傻貨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驅逐大唐帝國主義侵略者的偉大戰爭!第五百二十章 凶多吉少的俞大猷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全民富裕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七百六十七章 借錢過日子的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