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

顧士忠這個開國元老,陸軍上將自殺,這事在外界並沒有掀起太多的波浪,甚至是軍方先後逮捕了上百名將軍都是沒有引起什麼波瀾。

這一方面是大唐帝國嚴格控制了軍方的信息外泄,軍隊作爲暴力機關,爲了避免情報的外泄以及保持神秘性,大唐帝國都是嚴禁軍事情報的泄露,甚至國內的很多人連帝國到底有多少軍隊都不清楚,更別說具體的番號以及駐地以及部隊的主官這些機密資料了。

大唐朝報上偶爾會出現關於軍事報道的消息,往往也會用‘某部’等模糊化的詞彙來代替,是不會把詳細的番號給報道出來的。

這一次的軍方反腐的消息,更是被嚴密控制,大唐朝報沒有報道絲毫關於軍方內部反腐的消息。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唐帝國在十多年來,一直都是實施着非常嚴格的軍政分離,軍政分離到了現在,基本上已經是變成了基本的政治概念,哪怕是普通人也都知道,軍隊是軍隊,官府是官府,這是兩碼事,不能混爲一談。

而文官在沒有必要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提及軍方的片刻信息的。

更不要說這一次的軍方反貪風暴,是個人都看的出來影響非常大,沒看見連軍方大佬郝柏年、李春景等人都是乖乖的閉上嘴巴不敢提出絲毫的意見嘛。

外面的那些文官們,更是不敢對軍方的事務有任何半點意見了。

此外,如今文官們自身難保,天天被督察院盯着的他們,現在哪有時間關注軍方那些將領們的死活啊。

宣平十六年年底掀起的反腐風暴,其規模之大超過了任何人的想象,從十一月份開始,從京畿司法機構開始,一場巨大的反腐風暴就是掛了起來,然後遍及全國。

在上海,陳立夫站在縣衙二樓的陽臺上,看着外頭的督察院御史們,帶着巡警直接從縣衙裡帶走了三十多名官員!

身後的一個年輕官員低聲道:“大人,就這麼看着他們把人帶走嗎?他們督察院到底怎麼回事,怎麼不分青紅皁白就把這麼多人抓走了!”

“閉嘴!”

陳立夫甚至都沒有回頭看他一眼,而是繼續把視線盯着外頭!

下面的普通官員還察覺不出來這是怎麼回事,還以爲只是上海特設縣督察院發瘋了,但是身爲上海特設縣縣令的他,卻是知道,這一次次的抓捕任務,上海特設縣督察院根本就不是關鍵,關鍵的人是中央督察院反貪局派出來的江南巡查組。

這個江南巡查組的組長乃是從三品高官,加上手握聖旨,可是正兒八經的重量級欽差,就算是陳立夫在巡查組面前,那也是得乖乖的趴着。

別說陳立夫了,就算是松江府知府,乃至擔任江南道道員多年的霍守奇,如今哪一個不是規規矩矩的,生怕自己也被抓走了。

根據陳立夫所知,這一場反腐風暴不僅僅是侷限在上海,甚至都不侷限在江南道,而是波及全國的反腐風暴。

而且根據他從隱秘渠道得到的消息,就連軍方那邊也是掀起了反腐風暴。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爲了自保,別說是觸犯這些巡查組的黴頭了,甚至都還會主動把別人給推出來,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

而部分被巡查組盯上的官員,爲了爭取寬大處理,往往也是會主動交代問題,把同夥也給供出來。

這種情況下,就連陳立夫自己都是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捲入進去!

雖然陳立夫自詡行的正坐得穩,從來也是不屑於玩貪污受賄這種事,但是陳家家大業大,也是從事工商業,陳立夫固然是沒有給自家的產業提供過什麼便利,但是族人經商做生意的時候,自然也是會上他的名頭,這要是說起來,說不得也是會惹上一些麻煩。

這種情況下,陳立夫也是反思,看來是得改變家族產業的模式了,直接從事工商業不太靠譜,容易被人抓住小辮子,後續的話,還是單純的搞個基金,然後進行財務投資就好了。

這樣可以避免諸多的麻煩。

在陳立夫親自看着督察院把上海特設縣的數十名官員抓捕後,不用幾天他又是聽聞,其他府縣也是,乃至江南道衙門裡也是被抓了不少人。

而最關鍵的是,擔任了江南道道員多年的霍守奇,這一次似乎也是栽了!

之所以說是似乎,而沒有說肯定的詞彙。

是因爲霍守奇並沒有被抓捕,也沒有被貶值,而是升任了!

但是,他升任的職務,卻是遼西省巡撫!

雖然說從正三品的江南道道員變成從二品的遼西省巡撫,但是傻子都能看的出來,這是明升暗貶。

在大唐官場裡,一個官員的職權重不重,前途如何,是不能單純的看其品級的。

陳立夫就是典型例子,你要說他的品級,如今也不過是正四品,但是他卻是上海特設縣的縣令,全國獨此一家的正四品縣令,前途光明的很。

而國內的其他正四品官員,比如其他府的知府,同樣也是正四品,但是能夠和陳立夫比?

不可能的,哪怕是部分從三品乃至正三品的官員,其權勢也是比不上陳立夫這一個上海縣令啊。

江南道道員,別看只是一個正三品的道員,但是因爲江南道的特殊性,其政治地位在國內諸多的省道封疆大吏了,那可是名列前三的存在!

也就是說,尋常省的巡撫,其實都是不如江南道道員的。

按照正常情況來看,霍守奇也是快差不多升遷了,但是應該是直接掉入京畿,擔任某一部侍郎的,而且還得是左侍郎這種,如果是右侍郎都算是貶低了他。

但是如今,他非但沒能入閣,反而是被調到了遼西擔任巡撫。

雖然品級也是升到了從二品,但是遼西省的巡撫能夠和江南道道員相比?

不可能的事。

外人並不知道,霍守奇之所以倒黴了,倒不是說他自身的問題,嗯,雖然他也有貪腐,不過這一點點經濟問題並不在李軒放在眼裡。

讓李軒最爲不滿的是,偌大的一個江南道,爲帝國提供過半財政收入的核心區域,貪腐的情況竟然如此嚴重,比江北道那邊都是好不了多少,甚至貪污的數額還要更大一些,對比全國諸多省道,江南道的貪腐情況足以列入前三。

江南道下設的府縣裡,情況稍微好一些的只有上海縣而已,其他的府縣大多都是問題多多!

如此情況下,雖然霍守奇本人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李軒卻是認爲,該員片面的追求經濟發展,從而忽視吏治。

或者說,霍守奇其實也是看出來了問題,但是爲了地方穩定,經濟發展,他容忍或者是忽視了這些問題,從而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

江南道出現這麼大的簍子,如果不是霍守奇本人的經濟問題不算嚴重,而且其主政江南的時候,對江南道的經濟發展也是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那麼李軒早就把他槍斃了。

如今把他弄到遼西省去擔任巡撫,也算是一個懲罰了。

李軒還是希望他能夠反省,認識到錯誤改正過來,畢竟如今在帝國政壇裡,能夠和霍守奇這樣擅長髮展經濟民生事務的高官實在是太少了。

至少把霍守奇調走後,李軒一時半會的都不知道該讓誰去擔任江南道的道員。

這個職務太過重要了,在李軒的心中,這個職務的重要性,超過國內任何一省巡撫、道員,甚至比各部侍郎都要更重要一些。

其重要性,是和各部尚書相提並論的。

所以新任的道員,必須是資歷深厚,能夠鎮得住江南道,同時也必須是擅長髮展經濟民生的官員。

李軒選來選去,最後是召見了向翰義、賈文柏、肖芳全三人緊急進京述職!

說是述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李軒這是爲了挑選江南道的新任道員!

如果是普通高官,李軒通常是不會這麼做的。

各省巡撫、直隸四道道員以及侍郎等職務,往往是吏部列出所有符合條件的人選,這份名單自然是非常龐大的,然後交給御書房討論,最後由御書房值班大臣們選擇三到五名作爲候選人舉薦給聖天子,同時各大臣還要詳細說明舉薦的理由,最後報告給李軒。

當然了,李軒選不選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爲同時,翰林院人事科也會根據李軒的要求,舉薦若干人選,同時李軒自己心裡頭也會有幾個人選。

最後李軒經過綜合考慮後,會選擇一人成爲新的巡撫、道員或者是侍郎等職務。

也就是說,這裡頭有一個候選大名單、御書房舉薦、翰林院舉薦,然後聖天子決斷的因素。

但是這一次,李軒卻是直接把這三人召還回京述職,這是擺明了要親自考驗這三個人,然後從中決定江南道道員的人選。

至於這三個人裡頭,誰最終能夠成爲新任的江南道道員,那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至少,李軒自己都還沒有一個明確的選擇。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聯合登陸艦隊啓航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陳立夫的奏摺(第三更)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修堡壘上了癮的大唐第九百八十九章 張嶽逃亡記第二千五十七章 要讓更多大唐人買得起車坐的汽車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陳立夫被參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七百二十一章 邵陽書生第三百七十五章 賊軍已敗第兩百八十四章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第一百五十七章 竟然敢跟老夫狂!第五百零四章 我宋志文回來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雷暴風雨夜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蒸汽坦克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朕來朕見朕征服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扶持英格蘭第三百零四章 激戰三號渡口第二千五十二章 認同感以及貨車第四百五十六章 就是幹,死就死了!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倒黴的南林堡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帶你看個大玩具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繁華背後的危機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 工業化的北美是好是壞?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一千九百四十一章 超前的理論第一百零八章 一刀兩刀三刀第八百一十三章 明王朝的百萬雄獅第兩百八十一章 百里之地十萬之民第二千六十三章 施禮羣買車二第二千二十五章 大唐優良傳統:罰款第七百五十一章 能騙就騙能搶就搶(求月票)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勞工招募隊第二千二十一章 田勤雲回國第三十章 遲早得睡一起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五百七十五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大唐扶桑相親大會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馬六甲還能守多久?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抵得上百萬大軍第七百五十七章 口徑大就是正義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軍潰逃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大一點再大一點第二千七十八章 煤炭戰爭第兩百七十四章 血戰——死寂河灘第二千二百章 全新的時代第八百二十四章 大唐士紳格德斯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女人多也是很煩的第四十三章 御前辯論第三百七十四章 開花彈恐怖如斯第五百六十二章 淡定的陳科橋第二千九十二章 煤油能消毒第六百一十九章 顧士忠的新套路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大唐有錢人真多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扶桑問題的最終解決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鋼鐵水泥大爆發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土著國家不算他國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第二千一百八十八章 直線引發的衝突第三百章 黎明前的黑夜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陳立夫去上海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放飛自我的韃靼人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 遺產稅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當縣令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大唐銀行家真黑第九百八十七章 聖天子親臨前線,歡呼吧!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死也不走第六百九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馬賽克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麥全面唐化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擴張東歐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比海軍還值錢的大唐西洋公司第三十七章 他們怎麼會投降第十一章 深夜逃離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九百七十七章 費勤祥的艱難選擇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八百一十八章 遊秦淮河竟敢不帶上朕第四百三十六章 歡呼吧!大唐海軍成立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金陵城密談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規劃中’的美好未來第二十二章 陛下,饒命啊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超級散兵陣型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二千一百九十二章 持續敗家的陸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