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因爲李軒不願意

目前大唐帝國一共有九名御書房值班大臣,這九名御書房值班大臣的人選,都是已經形成了慣例,那就是軍方兩人,翰林院一人,內閣方面四人,督察院一人,大法院一人。

內閣方面分別是柳八苟、稅部尚書、商部尚書、吏部尚書。

上述的九人大體上也可以這麼簡單的劃分,那就是柳八苟以及其他八名軍政部門的首腦,因爲最近七八年裡,御書房值班大臣的人選,除了柳八苟了,都是出自上述機構的負責人。

這九名內閣大臣裡,實際上大法院的院長存在感一直都是非常的薄弱,而且基本也不摻和普通的軍政事務,他的御書房值班大臣身份,更多的還是一個象徵而已。

但是石吳巖作爲督察院左都御史,督察院的最高負責人,同時又因爲督察院擁有監察百官的權力,所以石吳巖的權力,要比大法院的院長大的多。

這也是李軒爲什麼要讓石吳巖掌控司法人事局的原因,因爲這個機構過於重要,是不可能隨便任命一個普通的高級官員來掌管的,而御書房的衆多值班大臣裡,也就只有石吳巖比較適合了。

有了這個司法人事局之後,司法改革章程還規定各地方的督察院、法院將會由上級督察院、法院直接管轄,不再是和以往那樣受到地方的雙重管轄,這也就意味着,巡撫、知府等地方一把手官員,不會再擁有司法權力。

地方一把手都沒這個權力了,地方的其他官員自然也就不能再進行干涉了。

除了人事上進行調整外,在財政上,上述三個機構的經費,將不會和往年那樣,直接和內閣各部門一起分配,而是獨立爲司法經費。

從明年開始,財政支出預算裡,並不會把司法經費併入行政經費,而是會單獨列出,和行政經費、陸軍軍費、海軍軍費、皇室經費、稅務經費並列討論並分配。

從人事上和財務上進行徹底的分割,這是司法獨立性的重大舉措,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上百條的措施,足以讓司法體系徹底從行政體系裡獨立出來!

李軒希望通過這樣,能夠讓司法機構徹底避免受到行政部門的干涉!

不過這也只是李軒自己的願望而已,至於具體施行之後效果如何,那還得再看!

這一套司法獨立體系,其實也是李軒自己根據前世的諸多見聞,再結合大唐帝國自身弄出來的,整個過程裡,他也是聽取了諸多大臣們的意見。

這樣一套制度,肯定也是有着缺陷的,比如說司法獨立,權限大大增加之後,司法體系是否會反過來干涉行政部門?

同樣的,司法體系裡的督察院,是監察百官的,但是督察院裡的又該讓什麼機構去監管呢?

督察院內部雖然有內務機構,但是是否能夠有效的完成司法機構內部的反貪腐行爲,這也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不過任何一種制度都是不可能完美的,總會有着諸多的缺陷,很多事情,李軒也只能是兩害取其輕,然後和後世的各種改革一樣,摸着石頭過河。

儘可能的找出來一條適合大唐帝國的改革之路來。

他很清楚,大唐帝國的各項制度,不能效仿前明等封建朝代,但是同樣也是不能夠直接照搬後世的現代國家制度。

大唐帝國必須根據自身情況,摸索出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來。

這條道路到底是什麼路不重要,重要的是適合大唐帝國的情況。

按照後世的話來說,那應當是發展具有大唐特色的中央集權君主制。

而大唐帝國的諸多現有政策以及改革,其實都是爲了這個目標爲服務的,其中的諸多政策,甚至用後世的目光來看都是非常的不合理的。

比如說教育制度!

這種教育制度如果放在後世,肯定是要被人罵死的,因爲官方刻意的控制接受中高等教育的人數,這意味着封鎖民智,和普及教育那是背道而馳的。

但是李軒卻是堅持要這麼做,他主導下的大唐教育制度,是要把教育變成是一種工具,維護大唐帝國統治的工具,而不是什麼福利。

所以在大唐裡,教育成本非常高,尤其是高等的教育成本非常的高昂,這就是爲了控制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數,這是因爲大唐帝國需要每一個受到高等教育的人都爲己所用,不至於流落在外,進而對帝國的統治產生威脅。

要拉攏高等教育羣體是需要成本的,需要給予他們金錢,權力等各方面的福利,說白了就是把這些羣變成統治階層。

而大唐帝國顯然是不可能讓太多人成爲統治階層的。

大唐帝國不需要太多的統治階層,先不論生產力等因素,最關鍵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所有人都能夠享受的權力,那不叫特權。

因此只需要一小部分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成爲統治階層就可以了,其他的普通人老老實實的種田工作,成爲被統治階層就可以了。

在這種的制度下,爲了避免真正的人才因爲教育成本而被埋沒,大唐的教育制度卻是同時又實行了大規模的獎學金計劃,從最基礎的小學再到大學,都有完善的獎學金計劃!

只要你是真正的天才,比其他人更加優秀,那麼教育成本將不會成爲障礙!

一邊是高昂的教育成本,認爲製造更多的人享受教育的障礙,而另外一邊卻是實行大規模的獎學金計劃,爲學業優秀的貧寒子弟提供免費的學習機會。

這種制度看上去似乎很奇葩,比較難以理解,但實際上如果仔細分析後世美利堅的教育制度,那麼就會發現美利堅的教育制度和大唐的教育制度在本質上比較相似。

美利堅那邊能夠上高等學府的學生,只有兩種羣體,有錢人家的孩子,學業優秀的學生!

至於普通人,普遍都是上完高中就去打打工或者去讀什麼社區大學了,常青藤學校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

而這種教育制度,其實也是和其他國家的教育制度大同小異,就連我們的一羣精英階層也是有樣學樣,搞什麼素質教育。

爲了讓民衆們心甘情願的接受,他們宣揚素質教育:看人家美國人的孩子,人家上學天天開趴體打炮,過的多幸福啊。

所以啊,你們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讀書也太辛苦了,該玩就玩,讓書本見鬼去,你們該讓孩子有一個愉快的童年。

只努力讀書,上名校,學有所成後爲國爲民族奉獻的這種髒活累活,有我們精英階層的孩子就行了。

你們普通人的孩子,吃喝玩樂,以後進工廠打工就行了。

畢竟革命不分貴賤,不管是我們當官當老闆,還是你們當工人當服務員都是爲祖國做貢獻嘛。

除了這些,再宣揚孩子不能死讀書,該讓他們去學鋼琴,學舞蹈,學畫畫,音樂之類的才藝,嗯,最好是以後開放學校自主招生,把什麼社會實踐,才藝之類的也加入考評。

然後讓窮人家的孩子和有錢人家的孩子比鋼琴,舞蹈什麼的才藝和社會實踐之類的事,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是能夠比得過精英階層的孩子,這才見鬼了。

再搞一搞教育資源集中化之類的,多方面集中圍剿,老子就不信那些窮逼屌絲的孩子能夠衝破這個牢籠。

最近幾年,這種事被宣揚的比較多,偏偏還有一羣傻貨相信,請允許我爲他們的孩子默哀三秒鐘!

不過好在這些傻貨還是不多,如果都是傻子全部去信這些玩意。

那麼就會出現一種很有意思的局面,普通人家的孩子上完高中,中專,乃至初中都沒上完就出去打工了,運氣好點興許還能夠上個二本野雞大學。

至於985,211,不好意思,那不是爲普通人家的孩子準備的!

當然了,這是對未來情況惡化後的假設!

幸運的是,如今我們華夏民族的人大部分還是不傻的,所以幾千年來一直堅定不移的實施科舉政策,極大的避免了這種極端情況的出現。

此外這些自詡精英的人目前只從美利堅人身上學了一招半式,只學了壟斷教育資源,還不懂利用獎學金制度把天才給招攬進來,然後持續提高統治階層的實力,這麼搞的他們,要麼是傻叉要麼是狂傲到沒把太天下人放在眼裡。

不要臉如美利堅人,人家都那麼赤裸裸的搞精英教育了,但依舊沒敢徹底關上大門,他們壟斷教育資源之餘還會用各種獎學金把寒門的天才給招攬進來,放開一個小口子,讓普通人心懷希望的同時,還在源源不斷的補充統治階層的力量。

封建時代的王朝,都知道弄一個科舉制度,源源不斷的吸納中低層的人才用於補充上層。

把下層羣體的人才吸納進入統治階層,讓人才成爲統治階層的一份子,這都是人類社會玩了幾千年的老套路了,可惜後世的一羣傻叉還想要逆行倒施,甚至想要玩素質教育,廢除科舉,玩自主招生,最後搞成寒門無法出貴子的極端局面。

這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幸運的是,大華夏聰明人還是不少的,所以科舉制度依舊是堅定不移的執行了下來,堅持統考統招,守住了最後的底線。

感謝科舉,讓我等普通人還有一個往上爬的機會!

九百六十五章 第二軍困局第四百六十四章 找誰都沒用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韃靼人來了怎麼辦?該幹嘛幹嘛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輪船時代來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跑着跑着就不見了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要誅他九族第三十三章 柳八苟獻策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其實明軍也是很牛逼的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御書房鬥毆事件第一千零六章 慧塵大婚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能造嗎?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好惹的賊軍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七百七十五章 不許搶,都是本老爺的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統天下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打不如買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視察蒸汽機第五十九章 不好了,官兵來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陳屠夫打炮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給面子的老天爺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坑蒙拐騙招商辦公室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唐西美洲協議第八百一十章 爲虎作倀第一百零二章 軍制改革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遇上麻煩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鳴金收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天下又震動了:免費分田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今年剛滿十八第五百五十五章 喜迎大明王師第三十六章 原野上的白手絹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當個大唐人豈不美哉?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宋丸子拜訪鄰居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畢志安身先士卒第二千八十章 提前完婚第七百七十章 明可以亡,官不能不當第二千一百七十章 丹麥全面唐化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軒賜毒酒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炮不夠就兩炮第九百七十九章 堅持移民一百年不動搖!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情況不對第四百五十二章 朕知道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八百三十章 火力覆蓋攔截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歐洲第一臺蒸汽機第兩百五十六章 老兵的保命絕招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宣戰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新興市場第七百二十四章 大唐利益階層第四百七十一章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二千一百七十四章 急迫的陳立夫第兩百二十一章 說屠城就屠城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軍動風雲起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五百九十章 陸海之爭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堵車好啊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堵上了政治前途的馮倪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消息滿天飛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帶你看個大玩具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唐危矣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沒見過世面的土著第兩百六十八章 成立炮兵隊第二千九十五章 翰統在英格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澳洲的狗頭金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較圓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八百九十四章 主持正義的稅部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鉅艦時代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九百零二章 文官們的選擇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第二千一百零六章 少花錢多辦事的大唐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七十八章 知子莫若母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煩第五百零二章 督師四省軍務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聯合國海盜軍第九百一十六章 二九牌鹹魚第七百零八章 李春景又要冒險了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第六胸甲騎兵團的危機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海上宮殿:月宮號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不平凡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