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在華夏大地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宋朝就已經是開始大規模使用,等到明朝的時候,更是大範圍流通使用。
但是傳統的封建王朝以爲自身的缺陷,導致紙幣信用不足,尤其是明王朝,除了明初時期其紙幣還信用比較充足外,等到了中後期,紙幣的信用基本是越來越低。
而諸多導致紙幣崩潰的原因裡頭,最爲重要的一點就是當局不認可,當紙幣連官府都不收的時候,基本上也別指望民衆能夠認可紙幣的價值了。
而紙幣多年來所留下來的惡劣負面影響,一直都是影響大唐帝國發行紙幣的攔路虎。
爲此,大唐帝國早年開始推行紙幣計劃的時候,是採取了曲線救國的模式,那就是官方不直接發行紙幣,而是該由皇家銀行發行銀票的模式來代替紙幣發行。
其中最爲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民衆的心目中,官府的信用實在是太差了。
甚至都不如傳統的銀號等發行的銀票!
皇家銀行發行的銀票,其定義實際上也是傳統的銀票模式,其信用是由皇家銀行背書,而不是說由國家背書。
皇家銀行發行的銀票,其本質並不是法律認可的法定紙幣,而是皇家銀行單獨發行的一種存款票據!
皇家銀行的民衆把真金白銀存入皇家銀行,然後根據個人意願分爲多種,一種是記名儲蓄,這種存款就是給你開一個銀行賬戶,錢依舊是在賬戶裡,拿上存摺就能夠隨時取出來。
此外還有一種是不記名儲存,存錢進去後,不開設賬戶,而是直接兌換皇家銀行出具的不記名存款票據,這種皇家銀行出具的不記名存款票據,是認票不認人,只要拿着這種票據,那麼就能夠從任一一個皇家銀行的分行裡提取相應數額的真金白銀。
皇家銀行所出具的不記名存款票據,都是統一制式,面額也是固定的,從大額的一百兩面值,再到五十兩、十兩、五兩、一兩,再到五錢、一錢。
隨後又是發行了面值十文、五文、一文的小額不記名存款票據。
而上述不記名存款票據,也被統稱爲銀票!
因爲有着皇家銀行背書,並且隨時都能夠從皇家銀行裡兌換出來真金白銀,所以早期被商人們所接納,並逐步作爲流通紙幣使用,隨後,逐步是延伸到了日常生活裡流通。
不過,這種銀票,歸根到底還不是法定意義上的貨幣,它只是一種皇家銀行自行出具的不記名存款票據而已。
大唐帝國官方當時爲了推動紙幣的應用,也是規定,交稅可以用皇家銀行出具的不記名存款票據。
這種票據,實際上還有很多種,只不過不記名的銀票,目前只有皇家銀行有權力發行,其他銀行一律被禁制,不過其他銀行卻是被允許使用支票以及銀行本票這兩種票據。
支票,這個就不用說了,乃是一種存款人預存一定數額的金銀,然後獲得銀行所出具的支票本,支票所有人在支付的時候,直接填上數額,收款人,並簽名以及蓋章後,收款人拿着支票去銀行提取資金,銀行確認無誤後從存款人的賬戶裡劃撥資金。
這種支票支付,是專門針對商人所發行的,沒有一定的實力,是無法享受到支票服務的,同時因爲是記名模式,也是確保了資金安全,受到了不少商人們的歡迎。
而銀行本票,算得上是一種臨時限定條件使用的大額銀票,使用之前需要申請人前往銀行預存款項,然後獲得銀行本票,通常這種銀行本票是有期限的,倘若在限定的半年內不去提現,那麼銀行本票直接作廢,相關款項直接退回申請人賬戶裡,這種銀行本票,因爲採用預存、記名、限期、見票無條件兌付等特種。
因爲銀行本票通常是用來超大額的商業交易,最爲面額最低的銀行本票,其數額都是一千兩銀子,並且無上限,只要你敢預存,銀行就敢給你出具相應面額的銀行本票。
中小面額,可以長時間流通轉讓的銀票,加上銀行支票,再加上銀行本票,這三種形式基本上構成了目前大唐帝國的主要商業支付手段。
當然了,直接到銀行轉賬也是其中一個方式。
由此也是看的出來,實際上目前大唐帝國裡的各種紙質的有價票據,和官方都沒啥關係,只和大唐帝國裡到銀行有關係,人們使用銀票,並不是因爲銀票是法定的貨幣,而是因爲這是一種存款票據。
但是這種狀況,是不能一直持續下去的,因爲大唐帝國總是要發行法定紙幣的,而不能是和現在這樣,一直都是使用銀票代替。
更何況,唯一能夠發行不記名存款票據,也就是現在正在流通的銀票的皇家銀行,雖然是皇室資產科的全資銀行,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依舊只是一家商業銀行。
而把國家的貨幣發行都交給一家商業銀行,自然是極不妥當的。
但是,李軒也是考慮到,目前人們對皇家銀行的信任,明顯要高過對官府的信任,所以在新的紙幣發行時,他也不可能把皇家銀行直接給拋下。
爲此,在李軒的干預下,財務部和皇家銀行進行了相關的商討,最後決定了新型紙幣的發行模式!
首先,爲了新型貨幣的發行,同時更好的穩定國內金融,帝國將會在財務部下,成立全新的金融機構。
即大唐中央銀行!
該銀行並不是大唐現有諸多銀行的商業銀行,因爲該銀行並不具備任何的商業功能,該中央銀行的職能是監管金融機構、貨幣發行、金融調控等,乃是一家正兒八經的政策機構。
帝國元的硬幣以及紙幣發行,都由該行負責,同時開始從法律層面規定,除了中央銀行外,其他任何銀行都不能發行紙幣、硬幣。
爲了更好的開展紙幣發行業務,由中央銀行接管皇家銀行的所有銀票業務。
同時爲了不造成任何的動亂,規定新發行的紙幣、硬幣,可以無條件等額兌換之前皇家銀行所發行的不記名存款票據,同時皇家銀行將不會發行新的銀票。
於此同時,爲了穩定法定紙幣的信用規定,紙幣依舊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銀行裡,兌換出真金白銀,而不是和之前那樣,只侷限於在皇家銀行,而是能夠從所有的正規銀行裡兌換真金白銀。
當然了,這些銀行也是可以拿着這些紙幣直接從中央銀行裡兌換真金白銀。
不過,各大銀行想要獲得紙幣,同樣是需要用真金白銀從中央銀行裡兌換。
還有其他諸多的細節政策,而所有的政策,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穩定新紙幣的信用,進而推廣紙幣大範圍使用。
爲此,帝國財政也是非常的謹慎,在紙幣的印刷發行上,嚴格限定一比一的標準,那就是收進來多少的黃金、白銀,纔會發行多少的紙幣。
因爲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新型的紙幣,實際上就是中央銀行所發行的不記名存款票據。
前期的所有措施,都是爲了保障紙幣的信用!
通過法定紙幣以及法定硬幣的發行,徹底奠定帝國全新貨幣體系,使得‘元’這個概念徹底取代現在的真金白銀。
李軒希望着通過新型貨幣政策,從而扭轉目前貨幣混亂的局面,併爲未來徹底施行金本位制度奠定基礎。
當然了,即便是政策已經制定了,但是根據財務部的相關計劃,還需要相當漫長的準備時間,中央銀行的成立需要時間,接管皇家銀行的銀票業務需要時間。
受限於目前的大環境,財務部預估,等到明年夏天的時候,帝國新貨幣的發行纔會正式開始,而想要新貨幣,尤其是紙幣真正的普及到全國範圍,所需要的時間最少也是十年。
這是一項漫長而複雜的工程,急不來。
對於龐大的大唐帝國而言,一項大政策的施行,是需要進行充分的準備,試驗,過渡時期的,謹慎是非常必要的,要不然的話,腦袋一熱就做出大規模的改動,帝國會被玩壞的。
不過這是對於龐大的帝國而言,而對於普通的公司,尤其是民營企業而言,做出重大決策就是迅速多了。
由常州蘇州等多家傳統紡織業的商家,再加上好幾個士紳家族聯合組建‘大洋紡織公司’,在和大唐扶桑事務衙門屬下的聯姻委員會進行合作,引進了第一批扶桑女工工作效果不錯後,準備着和聯姻委員會進行第二次的合作,準備引入大量的扶桑女工到上海總部紡織工廠工作。
大洋紡織公司,這是一家中等規模紡織企業,其主業就是機制布,只不過它的產品主要是銷往扶桑,而不是國內!
不是他們不想在國內市場上混,而是因爲國內市場競爭太過激烈了,以江南紡織公司,直隸紡織公司等多家大型紡織公司爲首,爲了爭奪國內市場進行了慘烈無比的廝殺。
家小業小的大洋紡織公司,因爲技術能力有限,其布匹的質量也一般般,成本控制也不行,根本無法根本就沒有辦法和那些大企業進行競爭,只能是跑到海外淘金。
而宋丸子工作的紡織企業,就是這家大洋紡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