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決堤

bookmark

河南防洪抗洪督導組的組長乃是督察院正三品左僉都御史杜書榮,其品級雖然說不如從二品的巡撫,但是他卻是督察院的人,天生就是監督官員的,更何況,人家是督導組的組長,還是手持聖旨而來,這傳統意義上來說,就是欽差,權限相當大。

所以哪怕是蕭保關,對這個督導組的組長杜書榮也是不敢有任何的怠慢,督導組剛到,他就是告知了相關的災情,並請示後續工作。

不過杜書榮卻是沒有仗着欽差的身份胡亂插手,他來之前就已經是很清楚自己的責任了,他就是來監督的,並不插手具體的事務。

只要蕭保關不做出什麼大錯誤,導致出現大問題的話,他就當自己不存在,要不然的話,雖然自己算得上是欽差,手握大權,但是真搞出問題了,身家性命也別指望能夠保住了。

人家蕭保關好歹是封疆大吏,這運氣後了,以後是要進入內閣成爲侍郎甚至尚書的,這能不得罪還是別得罪的好。

杜書榮不插手,不過他手底下的督導組的其他成員,其實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開始指導當地的軍民進行抗洪。

蕭保關得到了這幾個經驗豐富的專業人才的幫忙,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督導組的成員們,除了幾個督察院派來督查的御史外,其他的都是專業人才,內閣從各部門抽調過來的,都是擁有豐富的抗洪救災經驗,有實踐經驗也有理論水平。

這些專業人才,比普通的地方官員靠譜多了。

僅僅是兩天時間,就是整理出來了完善的抗洪措施,期間黃河水位也是越來越高,並且還是出現了一個小缺口,不過剛好有一艘海軍的乙等內河戰艦在附近,出現險情後,不等後方的官員通報呢,其艦長就是當機立斷,直接下令駕船進入缺口,然後直接坐沉。

八十多噸的乙等戰艦,雖然說也不算大,但是缺口一開始也小,好歹也是堵住了一大半,隨後又是緊急抽調了兩艘滿載砂石的貨船坐沉堵缺口,如此纔算是堪堪沒有讓缺口進一步擴大。

然後官府迅速抽調民衆去堵住缺口,隨後一整個團的預備師官兵增援而來,不過缺口很難重新徹底堵上,所以他們迅速轉移了目標,開始在後方利用地形修築堤壩,避免災情的進一步擴大。

這個時候,他們提前準備的那些備用堤壩也是發揮了重大的作用,雖然堤壩一開始並不算高,但是黃河上決堤的缺口也不算太大,尤其是還經過了海軍的一艘乙等內河戰艦和兩艘民船的坐沉,堵住了大半缺口。

所以早期的洪水並不算多!

在多達近萬人的奮戰之下,一天後,備用堤壩初步成型,隨後,緊急增援而來的三萬多青壯和一萬五千名將士也是投入了修築堤壩。

總數達到五萬人日以繼夜的在加固修築備用堤壩,最後成功的在水位上漲之前,完成了備用堤壩的修築。

杜絕了洪水進一步向內陸蔓延!

但是雖然缺口重新堵上,但是這幾天時間裡,依舊有大量的河水通過這個缺口流向後方,大片的土地被淹沒。

而備用堤壩以內的大片土地以及村莊,更是徹底化爲一片湖泊,田地消失了,村莊也徹底消失了。

僅僅是這一次的險情,就導致了數百人的死亡、失蹤。而其中參與抗洪的陸海軍將士就陣亡、失蹤二十多人,其他的則是參與抗洪的青壯居多。

至於後方的普通百姓,則是已經提前轉移,倒是沒有遭到什麼傷亡。

然而財產的損失卻是非常龐大的,不僅僅是現有財產的損失後,這緊急轉移出來的五千多民衆已經失去了他們家園,就算以後洪水退卻了,恐怕這一片地方短時間內也沒辦法生活居住了,這五千多人安置起來也是個麻煩事。

不過好說好歹,總算是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洪澇,這讓蕭保關安心了不少。

當蕭保關初步安心的時候,在黃河下游的淮河流域,江北道的官員們卻更是提心吊膽的!

在雨一天一天的下,雖然說的只有一開始是暴雨,後面的都是中小雨,但是卻依舊造成了河水暴漲!

而更加重要的是,江北道本地降雨也就算了,偏偏河南、皖北道那邊也是普降暴雨,這些可都是上游地區啊,這些上游的洪水,不管會不會給皖北道和河南造成災害,但是最後肯定還是要流向下游的。

而江北道就是倒黴催的下游!

這意味着,淮河不僅僅要承擔本地的大量降雨,同樣還需要承擔黃河中游的洪水!

所以,雖然說目前來說,淮河流域的情況整體還算是安定,本地的降雨並沒有造成什麼大範圍的洪災,但是他們卻是知道,這真正的考驗還沒有來呢。

等淮河各支流的中上游以及黃河中游的大量洪水沿江而下的時候,纔是真正考驗淮河下游的時候!

但是根據天氣預報的判斷,以及河南、皖北道那邊五百里加急快馬通報的消息,很明顯,這兩個地方的降雨量非常大,這也就意味着,洪水非常大。

督導組裡的工部派來的水利司的官員經過計算後,得出了非常悲觀的結論,那就是以目前淮河流域的堤壩,根本無法抵抗如此大規模的洪水!

怎麼辦?

淮河的泄洪量是有限的,哪怕是加固,加高堤壩,也是沒有太大的作用了。

水太多,無法迅速排出進入大海的話,就會留在淮河流域,進而造成整個淮河流域的水位暴漲。

到時候,恐怕整個江北都要化爲一片湖泊了!

經過多方討論後,他們開始了制定了主要的防洪措施,那就是緊急提高洪澤湖的面積以及堤壩的高度,厚度,對洪澤湖地區進行擴容,以容納更多的洪水。

避免過多的洪水瞬間衝擊淮河堤壩,造成決堤,進而淹沒大片區域。

洪澤湖,這個湖泊並不是天然的產物,一開始其實只有幾個小湖泊而已,而黃河奪淮入海後,導致水位暴漲,經常造成洪澇,爲了治理洪澇,前明永樂年間開始重鑄洪澤湖大堤,最後形成了一段數十公里長大規模堤壩。

前明各朝代的一百多年裡,也是先後加固加高該堤壩,由此形成了洪澤湖這麼一個大型的淡水湖。

大唐統一全國後,也是把修築洪澤湖堤壩作爲一個重點工程,並嘗試着花費巨資,把土堤壩換成石堤壩。

不過時間比較短暫,所以成效有限。

如今,眼看着洪水超過了淮河的容量,甚至預計會超過洪澤湖堤壩的抗洪能力,緊急加高加固洪澤湖大堤也就成爲了最爲緊要的任務。

如今洪澤湖大堤上,超過十五萬青壯和軍人正在進行施工!

沒辦法,沒有和後世一樣有着大型的工程機械的情況下,想要短時間內加固加高堤壩,也只能是堆人了。

實際上,江北道這邊的防洪抗洪工作,在四月底就已經是開始了,因爲金陵城派出了五百里加急進行通報,江北道的官員們接到消息後,那裡敢怠慢啊,立即就是開始組織人手進行防洪工作了。

而要防洪,最主要的工程就是加固加高洪澤湖大堤了。

官府爲了抗洪,直接採用了徵召模式,從江北道各州府、皖北道部分地區直接徵召青壯。

除了青壯外,軍方也是大力協助,附近地區的部隊,不管是主力部隊還是預備師,基本上都是緊急調動前往,此外還大量組織其他地區的部隊緊急增援。

相對黃河中游,帝國更加重視淮河中下游的安全。

因爲淮河中下游更加危險!

如果說,河南那邊的抗洪救災,只是一地的抗洪救災,那麼江北道的抗洪救災,那麼就是集合了帝國的大量力量了!

短短几天內,十五萬人就是陸續抵達然後開始施工!

於此同時,軍方還提供了一種特殊的物資,那就是水泥!

這年頭,軍方纔是水泥的最大用戶,修築各類工事都會採用水泥,他們直接從戰略物資倉庫裡調運了大批的水泥充當抗洪物資。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些水泥並不是直接運往江北,因爲江北那邊還下着雨呢,水泥可沒辦法快速乾燥凝固。

這些水泥其實都是直接在天氣良好,已經開始烈日高照的鎮江等地區直接製作水泥磚,然後把這些大型的水泥磚裝船通過運河運往施工地。

這些水泥磚,乃是用來取代石塊的。

因爲短時間內,他們無法獲得大量的平整石條用來修築大堤,而水泥磚則是不存在這個問題了,直接澆築就行。

不過時間緊迫,水泥也很難短時間內徹底乾燥,所以用處還是不大。

更主要的還是需要靠原始的辦法,直接用砂石加高加固大堤!

看着十五萬人在湖堤上日夜不停的施工,就算是看過大場面的軍方將領都是忍不住的驚歎,這種大工程,絲毫不亞於一場戰略決戰啊!

至於那些地方官員,則是更加驚歎了!

這種大工程,平常時候可是幹不出來的,不僅僅是緊急強行徵召青壯容易惹出來麻煩,而且即便是有了青壯,這花費也不是一般的大。

而這一次,江北地方財政不用擔心,因爲這一次抗洪救災,所需的一切經費,都將會由皇家銀行、帝國銀行聯合墊付,事後地方財政頂多就是隻需要出一小部分,而大頭則是中央財政買單!

有錢有人,這洪澤湖大堤也是一天比一天的厚,高,而且速度相當快!

但是,大唐帝國官府修築河堤快,但是黃河的洪水來的也不慢!

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掌控直布羅陀海峽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兵發呂宋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要場面有場面要感動有感動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八百九十七章 陳立夫是個人才第八百五十一章 此物當爲我大唐利器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巴博第八十二章 激烈無比的對決第九十七章 不許亂動第五百五十二章 肇慶兵工廠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理論超前的大唐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南洋大遷移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大唐從不干涉土著內政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二千六十章 汽車開回家第三百七十二章 銅鼓衛城血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可是正泰董氏?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封王海外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韃靼人脖子上的套索第二千四十二章 適應不了大唐生活的愛德華第兩百零五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二千一百一十九章 裝甲車測試第一百四十六章 脫產職業軍隊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身價暴漲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畢志安赴前線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插在扶桑腹部的一把尖刀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八百二十一章 風頭強勁的張嶽第八百三十八章 趙東的戰爭(求月票)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高麗問題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混亂的水面力量第六百二十七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七百五十六章 難道要當亡國之君?第八百二十三章 格德斯貿易公司第四百四十七章 大唐俍兵(求月票)第六百八十二章 督標的衝鋒第八百六十五章 愛卿辛苦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讓人看不懂的戰爭第三百章 黎明前的黑夜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家族是一種牽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大有深意的謝一衛第兩百六十九章 決死一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此時不走更待何時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大唐最慘騎兵團長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鋼鐵大橋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四百七十六章 僞唐不可力敵第兩百四十八章 大唐王朝的未來第十六章 美好時代第五百一十七章 王師勝利在望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你好,世界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乾的就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第四章 搶來的皇后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騎出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八百八十一章 俺答汗的抉擇:戰還是逃?第四百九十一章 南下!南下!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六百七十五章 李春景的野心第二千四十七章 愛德華看球第二千一百五十八章 四萬稅務武裝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進北上第兩百五十八章 太后娘娘威武第一百五十六章 聰明如李軒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秦淮河花魁大賽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這仗,不好打啊!第五百五十六章 入靖州抄後路第二千一百六十章 陳立夫的全球偉業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實的大唐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蘇州宋家的貢品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一點也不體面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抓住未來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沒有戰列艦的海軍是沒有靈魂的第四百五十九章 陛下你好壞(第四更)第八百八十四章 今天,大明要完了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民富足第四百三十七章 升官都不要,你想要幹嘛?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重合分封制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哦,我明白了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董錢坤在非洲第七百二十八章 強攻!車輪戰!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海外貿易第五十八章 看'夜景'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莫臥兒的覆滅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門推銷戰艦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康長寧的大器晚成之路第八百七十章 想要放風箏的韃靼騎兵第九百三十八章 鐵罐頭們的戰鬥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陳立夫修官道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奧斯曼的反攻第六百五十九章 尷尬的佛郎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