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

bookmark

陳立夫是搞不懂馮氏公司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突然進軍造船業,而且還是跨界進軍造船業,不過他也不是什麼商場中人。

雖然他陳家的產業衆多,不過陳家的定位依舊不是什麼商業家族,而是官宦世家,書香門第,除了他陳立夫外,陳氏的子弟基本都是一門心思的讀書科舉然後入仕。

目前爲止,除了他陳立夫外,陳氏一族,包括直系和旁系在內,已經有先後十多人入仕了,雖然大部分都還是在低級官員上混着,但是隻要有實力,加上一些運氣,再有陳立夫的幫助,以後不敢說都能走上高位,但是混一箇中級官員還是不成問題的。

而這些,纔是陳氏家族的根本,至於商業,只是附帶的而已。

所以陳立夫的家族雖然有一大堆的資產,但是陳立夫卻是極少過問這些產業的情況,基本上都是那些沒有科舉天分的落第族人在打理。

所以,陳立夫其實也是對商業事務不太清楚,他了解的主要是一些大方向的事務,具體的商業操作,他不專業。

所以感覺到驚訝,但也就是那樣了。

不過拋開不理解馮氏家族要進軍造船業不說,陳立夫還是覺得這個馮氏公司的動作可真夠快的,能夠在北岸開發區項目剛確定的時候,就能夠收購到這一片緊鄰開發區的沿江地皮,這可不是輕易的事。

要知道,這些地方可都是屬於私人的,官府早年收購的地皮,都是侷限在北岸開發區的範圍裡,而開發區的範圍也不過三十多平方公里而已。

其大概範圍是吳淞江以北大約八公里,黃浦江以西大約四公里的範圍,總面積也就是三十三平方公里而已。

除開這些地方,剩下的基本都是屬於私人的地皮!

自從北岸開發區項目立項的消息傳出來後,北岸開發區周邊的地價,尤其是臨近開發區的黃浦江沿岸地帶,其地價更是一天一個價。

以爲大家都是知道,北岸如果開發了,會直接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的,就算髮展不如開發區內部,但是也能夠撈到不少的好處。

很多企業在開發區裡因爲實力不足,投資額達不到,無法獲得百年的優惠租期,但又想搞一快地皮充當長久基地的話,都是想要在周邊地區從私人手裡購置地皮。

對於這些,官方方面自然是很清楚的,也沒有進行任何的干涉,恩,也干涉不了。

雖然說官方可以通過徵地的方式,把這些土地也徵收上來,但是徵地是要錢的啊,按照如今的市價徵收開發區周邊的大量剩餘土地,饒是上海特設縣的財政再有錢,也折騰不起啊。

更何況,這很容易被扣上與民爭利的帽子。

得不償失。

更何況就算是強行徵收了上來,上海財政也沒有這麼多錢進行開發了,如其徵收過來無法開發,還不如讓民間的資本進入呢。

大唐帝國的首都,金陵城的三個新城區的發展,就是這種模式,官方引導,頂多就是起個頭,而大片新城區的發展,還是以民營資本爲主。

和上海這邊以官方爲主不太一樣。

不過大唐的諸多政策也沒有對這兩種方式給予什麼明確的區別對待,反正只要不違法違紀,地方愛怎麼搞怎麼搞,反正上頭只需要看到成績。

什麼成績?

民生!

如今大唐各地的官員們,升官發財的重點是在民生,因爲教化、穩定雖然更加重要,但實在是太過虛幻,教化這東西說白了就是教育洗腦,往往是很難看出來有什麼成績的,而穩定這事,如今天下太平,造反叛亂這種事,雖然偶爾還是有,但是對於大部分地方而言還是太遙遠了。

所以給各地的地方官員們留下的捷徑,也就只剩下民生一道上了。

但是大唐帝國裡的民生那可是真正的民生,而不是什麼經濟增速、生產總值,更不是地方財政收入多少。

而是指百姓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有衣穿,能不能有房住。

如果治下都是一片苦哈哈,一大片百姓飢寒交迫,範吃不起,房子也沒得住,衣服也沒得穿,你的經濟增速、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再高也沒卵用。

甚至都會被人蔘上一本,說你不顧百姓死活搜刮民脂民膏呢。

發展農業、工商業等的根本目的,並不是爲了數據好看,更不是說了更多的金銀,而是爲了讓百姓生活的更好。

以民爲本!

可惜的是,這麼簡單的道理,從古往今能夠看透的人並不多,或者說他們知道,但是他們就不去做。

其他朝代的皇室和官員們,大多數都是抱着一個信念,那就是我自己吃香的喝辣的的就行了,底層百姓的死活,關我們屁事!

李軒其實也不太關心別人的死活,但是他關心自己的皇帝寶座,關心帝國的存亡,還關心着能不能統一全球啊。

而這些,都是建立在同一個前提上的,那就是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百姓吃不飽的時候,就會有野心家喊着王相將侯寧有種乎拉着百姓造反的!

百姓的生活好壞,和大唐帝國的存亡,和李軒的皇帝寶座穩定與否,其實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

所以目前大唐帝國在對待農業和對待工商業的政策上,其實很多都是相互矛盾的,一方面他們給予了大量的政策扶持工商業發展,制定了一大堆的法律法規來促進工商業的發展。

但是卻又是把工商業所貢獻的財政收入,大部分都是填到了農業生產這個無底洞來。

而這一點,在各地方衙門裡更爲突出。

大部分的府縣財政收入,絕大部分都是投入到和農業相關的建設當中去的,至於工商業,基本上就是隻給政策以及少量的資金而已,想要給予大量的資金扶持,那基本是別指望了。

目前大唐帝國,其實依舊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農業國家,雖然已經是掀開了工業化的序幕,工商業所貢獻的財政收入也是節節攀升,甚至是達到了百分之三十還多。

但是,這並不能說是工商業就成爲了大唐帝國的支柱了。

陳立夫在北岸開發區轉了一圈就返回縣城了,這讓剛得到消息,準備來拜見的馮氏公司的總經理孫賀榮非常的失望。

他還想着趁着這個機會見上陳立夫這個縣尊大老爺一面,然後看看能不能把自家新購入的地皮的範圍,也是納入開發區的開發規劃裡呢。

畢竟他們馮氏公司購入的地皮,就緊接着開發區,而且地方也沒多大,真要納入開發區的規劃裡,也就是陳立夫一句話的事。

如果真能辦成的話,到時候這一片地方,可就直接歸屬開發區管理,那麼就能夠享受到開發區裡的諸多優惠政策了。

可惜,晚了一步,連面見的機會都沒有。

不過雖然失望,但是孫賀榮也是知道,就算是見到了促成此事的機會也不大。

開發區裡的各種政策優惠力度是相當大的,爲的就是吸引大型企業落戶投資,而這些大型企業,顯然是不包括他們馮氏企業。

大型企業,指的可是肇慶機械公司、江南紡織公司等等這些大型企業,馮氏企業雖然在航運上也算是規模不小了,但是和這些大企業還是無法相提並論。

要不然,他們也不會搞什麼曲線救國,在開發區邊緣購買地皮,而是直接去找開發區租上一百年的地皮了,說到底,還是實力不夠,人家開發區衙門不鳥他們。

想要在北岸開發區直接租地皮,那可不是什麼企業都可以的,必須是大企業,而且承諾投資巨大的金額才行,至於中小企業,開發區自然也是歡迎,不過就別指望直接租地皮了,只能是租廠房,而且大多還是三年或者五年簽約的那種。

馮氏公司,看這名字就知道,這是個家族企業,由浙江杭州馮氏家族建立並控股,最早不過是幾條小船而已,而後趁着航運市場繁榮,大舉擴張,想盡辦法擴大船隊規模,最後成爲了浙北地區的內河航運市場的老大。

但是他們不滿足啊,所以他們很快就是殺入了黃浦江航運市場!

爲了湊集資金擴大船隊規模,馮家是把所有能夠變賣的產業都給變賣光了,甚至把早年視爲家族命根子的土地都是買了個精光,然後是各種貸款借錢。

如此瘋狂的狀態下,馮氏公司的船隊規模也是迅速擴張,最後成爲了上海這一片地區裡規模前十的內河航運公司,但是這依舊遠遠不夠啊!

他們想要更進一步,不僅僅是在上海,而是想要在國內都是成爲數得上號的航運企業!

爲了進一步擴張,馮氏家族終於是放棄了控股的固執,開始引入戰略投資者,由此獲得的充足資金,讓馮氏公司開始全面的擴張,不僅僅是內河航運和近海航運,他們還準備涉足遠海航運市場呢。

而擴張的同時,他們爲了減少船隻採購成本,這纔有了進軍造船廠的計劃,不僅僅是自建,他們還準備直接收購幾家中型造船廠。

馮氏公司擴張的同時,杭州馮氏家族也是徹底失去了對該公司的控制權,馮氏家族目前只保留了百分之三十多的股權而已,剩下的股份都是被各大金融機構或者是相關行業的公司所持有。

要不然的話,這家帶有馮氏兩個字的航運公司,也不會讓一個姓孫的人當總經理了!

孫賀榮,之前在國內第一大的內河航運企業,國企部和另外十多家公司聯手持股的‘長江運輸公司’任職總經理。

馮氏公司的董事會可是花費了高價才把他挖過來當馮氏公司總經理的!

不管是公司的董事會,還是孫賀榮自己,都是所圖甚大。

簡單的浙北、乃至蘇南的航運市場已經是無法滿足他們了,他們要殺入長江乃至近海航運市場,爭奪的是全國範圍內的航運市場!

一個只有錢但是實力不足的公司要怎麼爭奪市場?

答案很簡單:打價格戰!

而要打價格戰,燒錢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自身的低成本也是必須的!

所以在打價格戰之前,他們準備收購以及自建造船廠,通過自產自銷的方式來壓低船隻採購成本。

如果這個操作方式能夠完成的話,孫賀榮有把握能夠在現有貨運成本的基礎上,再降低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成本。

如此低廉的貨運成本,將會爲後續馮氏公司在航運市場掀起的價格戰提供最有利的武器!

孫賀榮很期待後續航運市場裡,貨運價格一下子暴跌百分之三十甚至一半的情形。

到時候,肯定要死掉一片航運公司的,等到那個時候馮氏公司就可以通過吞併這些破產航運公司用以壯大自身。

一切順利的話,馮氏公司成爲國內前列的航運公司完全不是奢望!

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大唐法律特扯淡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農民子弟的掙扎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這一切都是值得的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弘揚大唐國威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大的麻煩第六百二十五章 不服?抄家滅族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懼的幼軍營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天堂太貴,住不起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八百五十三章 換裝燧發槍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唐南洋事務衙門第五百九十五章 擴旅爲師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僅限於理論上的自願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首航成功第一百七十六章 曾子文的怨恨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流口水的左成生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公司艦隊遇襲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陳立夫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九百三十七章 李逵對李鬼:督標突擊營第二千一百八十三章 大唐金國的先進性第三百零五章 掉頭就跑第九百八十七章 聖天子親臨前線,歡呼吧!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刁蠻公主第一百八十七章 賊軍倉皇而逃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達天聽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飄揚在馬六甲上的大唐龍旗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安南人在非洲第九百四十二章 金陵寒門第一百五十九章 戰爭機器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亂石陣絞肉機第五百四十七章 絕不放棄第七百一十六章 超大規模的鋼鐵廠第三百二十八章 兵臨興泉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訂閱)第七百八十章 韃靼異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近衛軍初登場(月票加更)第二千九十六章 學大唐就必須學的徹底第一百七十六章 曾子文的怨恨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沒有領海第二千八十九章 先進信息作戰指揮系統第七百零六章 明朝練軍第四百七十五章 賊軍打炮了,快跑啊!第六百零八章 另闢蹺徑的擴軍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們的鏡子爆炸了……番外:李軒遊秦淮(一)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登陸錫蘭島第四百三十八章 席捲天下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不是不能管只是懶得管第二千六十九章 韃靼金國和大唐帝國的戰略合作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迎風臭十里的大唐外交官第二千八十六章 不想裝備機槍的陸軍第七十七章 歷史的真相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火炮纔是核心戰力第四百四十九章 這簡直是破壞行賄受賄市場!第六百九十三章 張嶽的果斷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六百二十二章 截殺宜章明軍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有錢算個屁第一千零四章 民亂第七百九十二章 遷都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日爲賊終生爲賊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鎮江迎聖駕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汽油纔是未來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打了雞血的鐵路公司第一百五十章 禍在於天第九百六十四章 寧投降不入川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沒人種地吃什麼?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兩百零九章 莫名其妙就打下來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九百零五章 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第六百五十二章 板甲初登場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大唐丟不起這個臉!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滿足的宋丸子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米尼步槍初登場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文豪柳八苟第八百章 江南士子的曲線救國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恐慌的歐洲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大唐禁區擅入者滅國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熱情好客的摩洛哥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鳥糞是個寶第九百三十七章 李逵對李鬼:督標突擊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天子號召:工業化 (第四章)第九百八十七章 聖天子親臨前線,歡呼吧!第一百三十四章 無一合之敵第一百八十九章 僞唐賊軍殺過來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真男人用刀不用槍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帝國未來十年的戰略計劃第五百零一章 煩惱多多的正德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第二千五十六章 陸軍有的我們也要有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未來主力艦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