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 冊封順義王

當他們還在船上,還沒有登上陸地的時候,就是對於金陵城碼頭上的密密麻麻的船隻感到震驚了,而登上陸地後,看到城內的繁華,一個個都是口水流的擦不乾淨。

如果只是繁華的話,他們還能接受,畢竟江南的繁華,那早已經是衆所周知的,哪怕是沒有來過江南的人,都是知道江南的繁華,而親眼看到之後,雖然震驚,但還是在他們的接受範圍之內。

但是金陵城裡一切都是井井有條的秩序,卻是真的亮瞎了他們的狗眼!

他們根本就無法想象,繁華街道的路口,行人竟然和衆多的馬車相安無事,馬車過了行人才過,行人過了,馬車纔會過。

沒有任何一個人會胡亂的通過!

當他們看到這些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是震驚於華夏人民的素質之高,然後產生一種羞愧感,尼瑪,看到大唐子民如此高素質,再想想自己這些人,恨不得是把臉給埋起來,實在是差距太大了,光光是想想都覺得丟臉。

他們並不知道,金陵城裡之所以有這種秩序,純粹是因爲巡警衙門給給力!

巡警衙門在早期的時候,可是罰款一點都不手軟,那些規規矩矩遵守交通規則的人,真不是什麼素質高,而是純粹是被罰怕了。

沒看見,每個人流量大的路口,都會有身穿黑色制服的巡警嘛,這些巡警用他們眼睛緊緊盯着每一個人,當任何人試圖違反交通規則,或者是隨手丟棄垃圾的時候,立馬就是跟發現羊的狼一眼個,直接就是撲了上來,然後直接掏出一張早早就準備好的罰款單。

各類罰款,可是地方財政的一個重要補充,基本上每個地方都是相當重視的,因爲各類罰款雖然有一部分依舊是要上繳國庫,但是留存在地方的比例卻是要比稅收大的多。

而作爲主要執行罰款的巡警衙門,那也是相當受到重視。

基本上,每一個地方的巡警衙門,哪怕是經費再緊張,他們也是寧可削減用來調查刑事案件的巡警力量,但是也絕對不會削減用來巡察街道的巡警。

因爲前者是純粹的財政支出,而後者,是可以用來創收的。

而最近兩年,隨着工商業的發展,針對經濟犯罪的警力也是越來越多,並且廣泛受到各地巡警局局長們的重視,每當他們發現有什麼侵犯專利案件啊,造價或者欺詐之類的商業犯罪,那都是跟流着口水的惡狗一樣猛撲上去,不狠狠的咬一口,不對,文明一點的說就是不狠狠的罰一筆款,那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

因爲這類案件,往往涉案金額都是比較大,相對來說,如果是需要罰款的話,那麼罰款的金額也是非常大的,幾百上千兩銀子是常有的事。

如果是逮住了大魚,那麼一下子撈個上萬兩銀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而這年頭,一個普通農業爲主的縣,其稅收也往往也就那麼十幾萬兩銀子而已,分到地方財政這邊的也就那麼幾萬兩銀子。

這突然來了一筆數額巨大的罰款,一萬兩留下幾千兩銀子的話,那麼對於地方財政的補貼也是極大的。

逮住一條大魚,說不準就能夠解決很多問題,比如說開多一所官辦小學,比如說修個橋,鋪個路什麼的。

罰款,對於大唐王朝的地方財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罰款罰的多了,現在做生意的也是學聰明瞭!

專利授權也就幾百兩銀子而已,他們乾脆搞個專利授權,犯不着被巡警專利局的人給逮住了,然後罰款幾千兩,罰款了還不算,還得賠償人家專利所有人一大筆錢。

不過這個世界上真正的聰明人還是不多了,更多的還是自詡聰明人的傻蛋,以爲自己能夠瞞天過海,卻不知道巡警專利局的人一天到晚都盯着侵犯專利的案件,就等着搞一票大的,到時候地方財政就能夠瞬間多一筆資金。

上頭的大佬們心滿意足了,基層那些負責案件的巡警那就是升官發財。

諸多的罰款條例,這不行,那不行,也是造成了大唐的律法條例也是越來越多,這才幾年呢,各種法律條文就是多的不得了,而且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新頒發新的法律。

有人這麼說,現在的大唐各種律法條文,已經是可以半個屋子了,但是過多幾年,一整個屋子都裝不下各種法律條文了。

這也就是導致了律師這個行業在短短几年裡,在大唐王朝迅速發展了起來,衆多企業爲了避免犯罪,甭管是想要繞過法律條例還是真的爲了避免不小心犯罪,但大多都會請一個精通法律條文的律師。

這也是導致了,大唐的中學以上的學校,都是出現了新的科目,法律科。

精通法律的人,現在是搶手的很!

金陵大學那邊,精通法律的學生,都還沒有畢業呢,就有企業請他們做顧問,開價基本都是一年幾百兩銀子起步,如果是畢業了,那麼薪資基本都是千兩起步的。

但是就這,大部分學生還不願意幹呢,因爲他們更加願意去參加會試,進督察院或者是法院。

畢竟,官本位的思想還是太過濃厚,當律師爲那些富商們服務,哪有當御史來的爽快,權力大,工資也高。

這種社會環境,也是導致了不少士紳士子們說苛政猛於虎之類的,但是李軒從來都不屌這些士紳們的聲音的,也許他無法讓整個大唐王朝都做到依法治國,這種事對於一個皇權高度集中的封建王朝而言也不現實,但是他卻是可以儘可能的完善律法,讓大部分民事、刑事案件做到有法可依。

高壓的法律統治,這是大唐王朝的一大特色,具體到城市環境就更是如此了,這也才能夠讓遠道而來的韃靼人感到驚訝。

實際上不止是韃靼人,其他國家的,比如說歐洲的洋人,西亞地區來的阿拉伯人,南亞來的印度人,乃至南洋地區的土著們,他們坐着海船來到大唐王朝的通商港口後,都會驚歎於大唐王朝的繁華以及人民的高素質。

不少人甚至都是想着,乾脆留在華夏定居好了,然後成爲一個光榮的大唐子民。

如今在幾個通商港口裡,都有着這樣一批長期留在大唐王朝的通商港口裡生活居住的洋人。

自從格德斯之後,大唐王朝針對蠻夷入籍一事,也是放開了一個不是口子的口子,專門出臺了新規定,蠻夷要想入籍華夏,有兩條路可以走,一個是貢獻極大,這個主要是針對技術類人才以及政治移民等等,一個長期依法納稅,每年納稅金額達到法定標準,如今就是每年納稅一萬兩,連續納稅二十年之後可以申請入籍,但是通不通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的。

反正目前爲止,雖然有了這兩個方式,但實際上並沒有任何一個人通過這些方式成功入籍大唐王朝。

格德斯,依舊是大唐王朝目前唯一一個入籍的洋人。

韃靼人的使團了,估計也會有想要留在金陵城的人,畢竟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些蠻夷來到了繁華江南,看到了繁華江南後,想要走人,重新回到他們的野人部落裡的,說實話真沒幾個。

李軒很快就是接到了外務部的報告,說是韃靼人的使團,並且送來了俺答汗的答覆!

俺答汗比李軒想象的更加乾脆和果斷,他並沒有對雙方談判所達成的初步協議提出任何的疑問,甚至都是主動降低了部分要求,比如說在馬匹供應上,俺答汗主動提出,每年五千匹戰馬可以提高到六千匹。

這可是戰馬,而不是普通的馬匹,按照雙方的約定,韃靼人每年向大唐王朝提供不少於五千匹的戰馬,這些戰馬的體重和肩高都是必須達到一定的標準,肩高就是一米三五。

另外還有普通馬匹,普通馬匹就沒什麼特殊要求了。

不過種馬的話,他們卻是死都不肯大規模提供,只答應一年給幾十匹。

而其他的公馬,甭管戰馬還是普通馬匹,都是去勢後的馬匹。

人家韃靼人也是擔心着他們得到了大批母馬和種馬後,開始自行大規模養殖馬匹,從而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威脅。

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大唐王朝已經是在瓦剌人以及西域人那邊達成了相關的協議,搞到了衆多的種馬和母馬,雖然說價格有些高,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今軍方已經是組織人手和經費,對中亞馬進行大規模的繁育,並且嘗試着用中亞馬和蒙古馬進行雜交,試圖培育出更加優良的馬種。

俺答汗主動提高了籌碼,李軒也是能夠猜的出來是爲了什麼,不外乎就是想要爭取更多的時間而已。

但是這對於李軒而言也是同樣的,大唐王朝也是同樣需要時間來緩衝,進而建立大規模的騎兵,沒有足夠的時間,大規模的騎兵建立不起來,雙方也就打不了起來。

所以針對俺答汗的上表稱臣納貢,李軒也是沒有矯情,直接就是準其所奏,隨後正式冊封俺答汗爲順義王,賜大唐金國爲其封地。

韃靼人帶着雙方都是簽署的條約書回去了,和他們一起回去的還有翰林院的一個侍讀學士,此人乃是欽差,去草原們給俺答汗頒發冊封聖旨以及主持冊封儀式的。

韃靼人和大唐王朝正式簽約的這一合約後,也是代表着,北方邊境數千公里,將會迎來和平,雙方的大規模邊鎮互市將會展開。

但是這種和平能持續多久呢?

大唐樞密院那邊給出的答案是,少則三年,多不過五年!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陳立夫要面聖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仿若昨日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二千零八章 正統之爭大過天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穩賺不賠的買賣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四十章 危險寶藏第六百三十六章 越粗越好,越長越好(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暴利的西海貿易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西班牙送女和親第八百四十章 本官要在揚州吃晚飯!第九百九十七章 你有錢,你任性!第七百一十二章 嶽州困局第八百五十八章 俞大猷被俘第兩百七十一章 最關鍵的時刻第六百零一章 開炮!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初中生都是已婚人士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懷疑第六百二十六章 宣平三年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爛透了的江北道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第兩百一十二章 爲陛下殺出一條血路第二十九章 備戰第二千六十七章 注目禮第二千二十九章 御書房會議第四百八十四章 奪柳州迎聖駕第四百零一章 滾,別擋着本官逃跑第八百二十二章 格德斯的豪邁之心第兩百二十七章 僞唐賊軍好生狡猾第九百八十五章 富貴險中求,去琉球算個屁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錢太多花不出去怎麼辦第一百六十七章 日漸變化第一百六十二章 誰埋伏誰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造船業大爆發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西印級穹甲巡洋艦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騎出動第六百五十七章 花魁們的黃金時代第一百九十七章 好大一口黑鍋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和平使者:大唐西洋公司第一百七十章 敢不從命(求月票)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 只要你買不起,沒有我們賣不了的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第八百四十九章 忍辱負重的陳立夫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萬丹危矣,南洋危矣,帝國危矣第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騎兵:死都不用火槍!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婆羅洲知州溫東第二千一百八十四章 雙贏的好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這是要殉國的節奏啊第九百三十章 俺答汗要稱臣納貢?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這些南唐蠻子想要幹嘛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非法移民問題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哦,我明白了第八十章 顯擺優越性第一百三十七章 讓皇上先走第二千一百七十五章 君臣典範:李軒和陳立夫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大唐帝國教坊處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史無前例的蒸汽機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中亞設省第七百六十二章 有本事你咬我?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奸妄在朝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牢底坐穿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電報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海外忠君教育第五百四十五章 興泉慘敗第兩百二十六章 是打還是逃?第六百六十八章 耿右華看報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學聰明瞭的海盜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軍官候補生第四百章 聽天由命的明軍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忙到崩潰的太子第一千九百零二章 丹麥人去非洲第七百四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十三章 臣罪該萬死第三百九十一章 擅自後退者斬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活着就是最大的奢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宣平十九年:巨大的變遷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國情的皇權集中制第七百八十二章 遲早得被李春景害死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無奈的俺答汗第一百三十三章 瞎貓碰上死耗子(求月票)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三萬噸鉅艦第七百三十三章 戰馬的悲鳴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比正規軍更可怕的民兵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帶你看個大玩具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錢!我們耿家有的是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海軍誓死不從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衝突和矛盾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騙一個是一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將星閃閃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燧發槍變白菜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錢紀雲的奮鬥第八百五十一章 此物當爲我大唐利器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超級豪華客輪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徐鐵的困局第兩百二十五章 夜很黑,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