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自力更生:種田養豬

這統計大唐陸軍兵力的時候,你可以把第一騎兵旅統計進去,但是卻不能把那幾個騎兵支隊給統計進去,因爲那些騎兵都是嫡屬於各步兵師的,再單獨統計就重複了。

此外如今還有十八個重型榴彈炮營,若干獨立守備營、團、若干獨立輜重、工兵營伴隨各主力步兵師、混成團作戰,如果再加上各級指揮機構,樞密院等人員。

一線主力部隊的總兵力大約是三十萬人!

除了一線主力部隊,大唐陸軍還有三十多個的預備師,每個預備師人數不等,有的少一些只有五六千人,而有的則是可以達到一萬多人,基本上每個預備師都不一樣,具體得按照其所部署的地區,所承受的壓力有多大來決定。

但是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所有的預備師都是不滿編的!

三十多個預備師,全部加起來目前的總兵力大約是二十萬人左右。

也就是說,目前大唐陸軍的總兵力,其實應該說是五十萬人的!

不過那些二十多萬人的預備師,都是用來彈壓各地方的預備役部隊,雖然說開支非常低廉,裝備費用更是低,然而戰鬥力也不咋地。

畢竟這總數二十多萬人的預備師部隊,總花費每年也就五百多萬兩銀子而已,平均下來,每萬人一年軍費花費四十多萬兩銀子,只有一線主力部隊的一半。

一分錢一分貨,花錢少的預備役部隊,其戰鬥力自然也就是不咋地,平日裡也就是彈壓彈壓普通的叛亂,守個城啊什麼的。

正面對決的話,連督標都幹不過,襄陽地區的大唐陸軍有一萬多人,但是隻有大約兩千多人的正規陸軍,剩下的近萬人都是預備師,然而防守襄陽的明軍,也就只有一萬多督標而已。

雙方兵力相當的情況下,如果預備師能打的過督標的話,他們早就拿下襄陽了,何至於等到現在。

和敵人的主力部隊打仗,還得靠一線主力部隊,現在的預備師還不行。

但是大唐陸軍的一線主力部隊,除了第六軍外,幾乎全都是部署在前線了,難以抽調,更別說作爲什麼機動兵力了到處跑了。

第一軍在湖廣西部準備入川、第二軍在湖廣西北部,目前正在往襄陽方向突進;第三軍在河北以及山西北部,和韃靼人以及遼東明軍對持;第四軍在陝西,和韃靼人、瓦剌人以及西域人對持;第五軍則是和第一軍一起,在湖廣西部,準備入川;第六軍部署在直隸四道。

一共就六個軍,這麼一分就分完了。

除了這六個軍,大唐陸軍還有一個獨立作戰的步兵師,這就是長期在雲南、四川東南部地區第四步兵師,第四步兵師進入這個爛泥潭已經是好多年了,一直都是拔不出來,由此也是導致了這個步兵師在大唐王朝內部,長期存在感不強。

但是,如果沒有第四步兵師在西南這個爛泥潭掙扎的話,廣西和貴州也是無法保證安全了。

至於三支獨立作戰的混成團,則是部署在南方几個省份的各戰略要地,充當當地的核心戰略支撐力量,同時也是當地的邊防、海防主要力量。

第二混成團,佈防在珠三角,肩負的是控衛珠江三角洲的重任,守護着廣州這個戰略城市。

第八混成團,則是主要佈防在廉州府、廣西鄰近安南邊境一線,控衛北部灣。

第六混成團,佈防在貴州西部,和對面的四川督標打着呢。

至於原有番號第十一混成團以上的混成團,已經是被盡數改編爲預備師了。

所以從表面數字來看,其實大唐王朝的兵力不少,不算近衛軍和海軍,光光是陸軍自身就有五十幾萬兵力呢,但是大唐陸軍同時面臨着遼東惠王明軍、韃靼人、瓦剌人、西域、西南景王明軍等衆多威脅的情況下,這點兵力真不夠用。

兵力調配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想要抽調大量兵力用於某個方向作戰的,很難!

但是不夠用也是沒有辦法了,現在這些兵力就已經是讓大唐財政感到難以支撐了,一年兩千多萬的陸軍軍費,可是沒辦法維持多久的。

宣平七年的軍費預算,陸軍雖然還是拿到了兩千六百萬兩銀子,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宣平七年的財政收入預算是達到了六千五百萬兩銀子,比宣平六年多的多。

今年的財政收入提高了,軍費卻是沒有相應的提高,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着財政支出裡,軍費支出的比例已經是出現大幅度下降了。

而且明眼人都知道,這個比例下降還將會持續下去!

如今陸軍那邊的將領,已經是開始未雨綢繆,爲今年乃至明年以後的苦日子進行準備了。

裁軍?這是不可能的,大唐王朝這麼大,一共才三十萬主力部隊,二十多萬預備役部隊,這已經是非常勉強了,裁軍那是無法想象的。

不裁軍要怎麼節省軍費啊?

一方面是進行人員調整,比如把太多亂七八糟的文職,輔助類的士兵變成骨幹戰鬥類士兵,陸軍內部已經是有呼聲,提高軍隊裡士官的比例。

如果軍官對於一直軍隊而言,是幹流,那麼士官就是衆多支流,而士兵們,就是無數小溪。

倘若士官的比例夠高的話,那麼遭到緊急情況下,擴軍就容易多了,直接把訓練三個月的新兵塞進去,搭配一定比例的士官,那麼就是一直全新的軍隊。

至於軍官,這個不用擔心,因爲大唐王師的各級軍官,基本都有副職。

有副師長、副參謀長、副團長、副團參謀長、副營長、副隊長這些職務,緊急情況下,直接把一個步兵師的副職全部抽調出來,那就可以組建一個全新的步兵師軍官指揮體系。

而且各級軍官之間還是彼此熟悉,連磨練的過程都省了!

如今,陸軍那邊也是想要擴大士官的規模,這樣等到大規模戰爭,需要動員的時候,可以做到和軍官那樣,直接把副職拉出去就是另外一套士官班子。

李軒對此也是給予支持態度,不過他也是謹慎提出,這提高士官比例,現有部隊的薪資開支肯定會加大,因爲士官的工資都是比較高的,該如何維持現有部隊規模,薪資總體支出不發生太大變化的情況下,增加士官比例,你們陸軍要自己想辦法,反正朕是不會給軍費了。

人家陸軍表示,這一點問題都沒有,誰說士官就要給高薪資的!

這國內統一戰爭都差不多結束了,很多早些年服役,已經是到了服役期限的士兵表示都不願意退役,想要繼續繼續留在部隊裡,甚至都表示寧願工資稍微低一些,也要繼續留着。

軍隊待遇一直都是比較高,即便是自願降低工資,也比在老家種田好得多!

最後陸軍方面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方案很簡單,增加士官的級別,以往只有上士、中士、下士這三個級別,現在嘛,再增加上士之上,增設軍士、軍士長這兩個級別。

而現有的三個級別的士官,整體往上直接調整,原有的上士變成軍士長!

空出來的下士和中士,重新在服役期限滿的士兵裡招募,並且適當的調整了現有的下士、中士、上士的薪資標準,基本上,以往的上士標準,就是現有的軍士長了。

而下士的薪資水平,只比一等兵略微高一些!

這一番操作下來,就可以增加相當多一部分的低級士官,並且薪水開支不會比以往的普通士兵高多少!

此外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就是讓駐防地方的軍隊自力更生,尤其是後方駐防的預備師部隊,讓他們自行屯墾,養豬養雞鴨。

但是爲了避免演變爲前明的地方衛所,這些預備師裡的士兵同樣是會進行流動的,服役期滿退役,而土地也不是直接分給士兵。

種田養殖,只是爲了解決一部分的軍糧需求而已!

陸軍方面爲了後續的苦日子,已經是準備了衆多的手段,屯墾養殖是重點,把大量文職、輔助兵種換成戰鬥兵種是其次。

同時用副職軍官、增加低級士官的比例,用來保持緊急動員擴軍的能力!

當然了,更加重要的是,等統一戰爭結束後,不打仗了,這戰爭的耗費也會迅速下降,後續的支持主要還是維持費用,而不用和現在這樣,隨便一場戰役都能花掉大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軍費。

軍費沒有隨着財政增加而增加,如此也就是變相的縮減軍費,這對軍方而言,壓力是非常大的,既要養着這麼多軍隊,同時還要維持部分方向上的戰事,還想着擴充一部分力量。

如今,軍費的壓力,是搞的陸軍那邊的衆多高級將領頭都大了,但是卻也是沒有辦法,李軒在去年年底,敲定宣平七年財政預算的時候,就已經是很明確的說過,宣平七年的陸軍軍費,就只有兩千六百萬,而且後續不會以臨時戰費的名義額外支出。

錢就這麼多,這日子怎麼過,你們陸軍自己想辦法!

在這種大背`景下,西南戰役還沒有結束的情況下,陸軍像擠牙膏一樣,從第六軍各部抽調了兩千人,然後又是抽調了一部分槍炮彈藥以及其他的補給物資,準備增援遼東半島的旅順港!

於此同時,旅順港內,幾個大唐的陸軍軍官正在傳閱着一份文件,每個人看完後,都是皺緊眉頭!

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哦,我明白了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天子駕十二第九十一章 冬日煮酒捏肩第三十一章 傾國之戰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韃靼認慫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八十五章 久仰丞相風采第兩百六十六章 要不打一炮試試?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八百六十七章 江南動亂第二千一百六十八章 九大事務衙門第一百八十章 陳屠夫出擊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你丫算個屁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尋常的‘知道了’第一千九百九十章 海軍前沿戰略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組團去印度淘金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們,繼續前進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家康的選擇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暫住民的榜樣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攻佔科倫坡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德借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馬上皇帝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皇家青年軍校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南非局部本土化第三百五十五章 悲催的宋志文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南非局部本土化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馮倪的煩心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每一個殖民地安都是代表着一場戰爭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像屠夫的陳屠夫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規模浩大的洪澤湖工程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印度洋決戰方案第六百七十六章 恐慌的明軍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第七百六十八章 秦志福跑部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不甘寂寞的海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職場女性宋丸子第八百七十八章 閉上眼睛的正德第七百六十章 壓倒性的大捷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創業難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皇家理工學院的勸退生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無用功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大唐王師的血汗錢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處不在的派系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宣平八年四月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無處不在的派系第四百九十四章 馬上皇帝第八百七十二章 紙糊一樣的空心方陣第一百六十六章 謝老頭的擔憂第九百二十四章 百艘戰列艦第二千七十五章 說媒第一百一十九章 陛下有旨(求訂閱)第六百四十四章 平賊餉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擴大殖民規模第四百零二章 史無前例的大捷(第三更求訂閱)第兩百三十八章 衝破天際的怨氣(求訂閱)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國全球化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難以置信第五百六十九章 本官要補個覺第一百二十九章 零傷亡作戰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這些大唐人太野蠻了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危機朝議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衛隊第二千六十二章 施禮羣買車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貴族封地第三十八章 誤入深山的弱女子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大唐人的全球貿易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經濟命脈-鐵路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把自己變成大唐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唐第一忠臣(求訂閱)第三百七十章 壯哉!我大唐王朝第四十一章 反派模板馮家第一百七十三章 夏收出徵第一百九十八章 明軍的陰謀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蒸汽飛艇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唐土鱉海軍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江南道也要變天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揚帆美洲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廈將傾正德賜酒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大唐人在印度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耿右華在上海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做生意前先打一仗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姚亮親至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車的轟動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是時候修鐵路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三千俍兵滅僞唐第三百一十章 全軍衝鋒第九百零六章 陛下果然是仁君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最有見識的扶桑人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橫掃半島第五百五十七章 靖州,絕不容有失!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不怕你仿製第兩百三十八章 衝破天際的怨氣(求訂閱)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馮氏公司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