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來又春來,萬物復甦,綠意染上了洛陽城的大街小巷。徐家來到京城已滿一年。
剛剛抵京時的悄無聲息,如今徐家已成爲京城百姓口中的傳奇。前有徐婉真屢建奇功,後有徐文敏奇蹟般的發家致富。
這大半年的時間,隨着錦繡記的迅速擴張,半個高芒都能買到徐家出產的絹花、絹扇。
賀二公子親自來了一趟徐家,商談了兩家更緊密的合作。並報了喜訊,塗芳顏在臘月間順利產下了一個重達七斤的千金,他愛如珍寶。
劉祺然在國子監的日子,過得是越來越習慣了。學識雖說仍然無半點長進,但舍了那些狐朋狗友,從行爲舉止上看起來,稱得上是一名好兒郎。
曾氏迫着平國公去給劉祺然討了一個在禮部的閒差,請了官媒去塗家下聘。
過了納彩、問名,將劉祺然和塗曼珍的生辰八字拿去請大悲寺的高僧合得了,再經納吉、納徵、請期,一同定下後半年九月初八的好日子成親。
這個春末,滿京城裡老百姓最津津樂道的就是,淳和公主下嫁給無一官半職在身的蘇良智。按規矩,本應是蘇良智尚公主,但淳和仰慕他的醫術,不願委屈了他。
付賢妃極其贊同女兒的這個決定,她深知,在身份上壓對方一頭,並不能保證淳和的幸福,反而會刺傷蘇良智的男兒自尊。因此,在她的操持下,一應禮儀,均按照民間嫁女執行。
只不過,淳和是從皇宮裡出嫁,嫁到城裡的公主府罷了。
爲了這場婚禮,蘇老太爺和蘇老太太開春就來到京城。武正翔陪着蘇良智,親自上邙山捉了一對活雁,作爲聘禮的第一件。
緊接着是啓書成封、聘金雙封、盒儀成封、訓儀成封、錦麟成楹、壽帕雙福、色仙成端、金豬成首、喜羊成只、糖屏八拾、福丸滿百、夢糖成盒、龍燭雙輝等等,送入皇宮。爲了娶這個公主兒媳,蘇家竭盡全力。
淳和出嫁那天,浩浩蕩蕩十里紅妝。足足一百二十八擡嫁妝,頭一擡已經進了公主府,後一擡還沒出賢妃的春凌宮。
蘇家兩位老人都是灑脫的,並未因此而心裡失衡,喝了新人敬的喜酒,盤桓了一個月之後,便回去常州。
淳和與蘇良智二人的婚姻生活,可謂夫唱婦隨。經常有在百草堂問診的病人,接過一包藥,又聽女子細細囑咐了用法,擡頭見了,才猛然發現是淳和公主,嚇得連忙跪下行禮。
次數久了,淳和覺得難免造成病患困擾,便不再出現在前堂。但她對醫藥一道產生了濃厚的性情,經常和靈兒一起,研讀醫術、觀摩藥性,沒有絲毫公主的架子。
淳和公主的婚禮剛過,便是昭陽公主和親契丹的吉日。
舊年冬季來臨之際,契丹二王子便掌握了王權,殺掉反對他的兄弟、叔伯,只剩了一個堂兄收攏餘下的殘兵,逃入更北方的冰原之中。
二王子孫火思丹成爲契丹新一代的王,稱爲英武威遠可汗。統率部族渡過艱苦的冬天,王權得以鞏固,正是意氣風發之際。
還未待開春,便遣了求婚使來高芒,要續前約求娶昭陽公主。求婚使帶來了良馬一千匹、黃金五千兩、珍玩珠寶不計其數的豪華聘禮。
與淳和婚禮的熱鬧喜慶相比,這支送親隊伍肅穆、莊重,甚至還有一些悲壯。
最前面的是昭陽公主的鳳輦,華蓋簪纓,一百零八顆圓潤的珍珠串成的珠簾,將昭陽公主的嬌顏掩映其中,看不真切她的面容。
旌旗飛揚,負責護送的神武軍軍容整肅,紅纓槍的槍尖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跟在其後的上百輛大車裡,滿滿當當裝滿了公主的嫁妝。除了民間常見的陪嫁,還有醫術詩書典籍、烹飪調料、各色谷種數十種、各行匠人數百人、樂師大夫數十人、文士數十人。另有宮女五十人、太監五十人,整個車隊,延綿數十里。
最後面附翼的,是各大商隊組成的車隊。契丹的毛皮、馬匹、鐵器,一旦運回高芒,便有着豐厚的利潤。契丹已亂了好幾年,除了武力雄厚的鏢隊,無人敢去契丹走商。
如今有昭陽公主和親,神武軍、契丹王庭親軍兩大精銳護送,可謂比任何時刻都安全。這樣良好的商機,商人們豈可輕易放過?
在京中有數的大商行,比如老牌的賀家商隊、新近崛起的徐家等,紛紛組織了絲綢、茶葉等貨物,準備前往契丹。小商行也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或三五成羣,或兩兩結伴,採買了貨物要去契丹販賣。
曹皇后站在端門之上,看見昭陽公主的和親車隊蜿蜒離去,默默流下兩行清淚。她將手藏在寬大的袖袍之中,手心被自己掐得通紅。
慶隆帝伸過手,將她的手指從掌心掰開,長嘆一聲道:“華英,高芒還有內患,不得不捨去昭陽。是我的錯,纔會護不住我們的女兒。”
只有以昭陽的能耐,才能將契丹穩住,或許還能大有作爲。跟去的那數百人之中,藏了數十名影衛,到了契丹後,只聽昭陽一人調遣。這纔是嫁妝當中,最精華的部分。
慶隆帝的野心,不止是和親,而是要將契丹分化、同化,最終納入高芒的版圖。
昭陽走了,太子和齊王逐漸形成勢均力敵之勢。無論底下如何波濤洶涌,但朝中看起來恢復了平靜。
今年是大比之年,慶隆帝點了文壇宗師、吏部尚書柳伯承作爲總提學官,掌天下科舉之事。天下十二道,幾百個州府,進入了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
夏末,蘇州碼頭,一艘客船緩緩在岸邊停靠。
孫智韜負手走出船艙,相較半年前,眸子中比同齡人多了幾許滄桑、幾許落寞。在松溪書院攻讀了一年多,對四書五經爛熟於胸,寫出的策論鞭辟入裡,塗山長看過,也爲之叫好。
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憂鬱落寞的神情,加之益發內斂的儒雅氣質,從他下了碼頭開始,便吸引了無數小媳婦愛慕的目光。
墨竹跟在他的身後,少爺付出了多少,有多辛苦,只有他一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