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隻有我們村子,那肯定不行,儘管我也同意修路,但是涉及到資金和土地的糾紛,怎麼着也得大家同意了纔可以。”另一人道。
接着有人建議說:“要不先找居委會那些人去問問情況吧,看看其他村子是什麼意思?”
“……”
陳林看着大家七嘴八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第一次見識到什麼叫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場面了。
眼看着大家討論了許久,依舊沒個章程出來,三叔公只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陳林身上。
陳林年紀雖然不大,但是在村子裡面說話的份量卻很重,畢竟自開春以來,一點一滴累積到現在的好名聲可不是蓋的,不知不覺中,大家都習慣了先聽聽陳林的意思,然後再得出自己的結論。
陳林看着大家都安靜下來,等待自己開口,也不客氣,直接將自己的想法道了出來,與此同時,還不忘分析一下修路的利弊,甚至還舉了多個例子。
其中,關於杵華、杵瑜前天出車禍一事給大家引起的震撼最爲深刻,畢竟這關乎到自身的身家性命,不少人家裡逐漸富裕起來,有了閒錢便想買車子的人家也不在少數。
若是到時候自己把車買回來了,這路卻是不能走了,那還有什麼用?於是,在聽了陳林的話後,不少人都紛紛表示,自己願意出錢集資修路!
村民們大多數都有盲目從衆的心裡,現在既然有人帶頭了,其他人也很快同意了修路的決定,現在問題是接下來該怎麼修的問題。
有人說湊錢把路平整一下,有人則建議大修,一次性搞定。陳林的意思是偏向於大修多一點,畢竟一次性弄好了,一勞永逸,不用再擔心過個三五年之後還要湊錢修公路,雖然開始的時候錢要用多一點,但是這麼做卻是衆多法子當中,最省事的一個。
三叔公點點頭道:“我也同意一次性搞好
它,不僅省事、省力也省財,再說,‘小財不出,大財不進’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懂!把路修好了,不僅方便我們自己以後出行,也方便了其他人進來……”
“沒錯,還是一次性搞好它,但是該怎麼做才能既保證公路的質量,又能省錢?畢竟就我們這點人,湊出來的錢也有限吧?”這質問一出,倒是難倒了不少人,陳林也低頭沉思了起來。
“我們鎮上是不是有家水泥廠?”陳林接着道:“沙子和石頭我們可以就地取材,既然鎮上有水泥廠,想必那邊的水泥價格不是很貴,所以,我建議找鉤機把原先的泥路再挖寬一點,改爲兩車道,再用水泥、沙石把路面打硬底化。”
聽罷陳林的話,不少人開始低頭盤算修路的成本,其中一個老者站出來問陳林道:“那……那這……這得多少錢?雖然沙子和石頭我們自己可以準備,但是找鉤機和買水泥還有運輸材料等等的費用也不少啊,我們自己湊出來那些錢怎麼夠?”
“足夠了,除了大家個人出的份子,我名下的飯館和木工廠到時候也會各出一筆錢,如果這樣經費都不足的話,我們再想辦法。”
陳林沉吟了片刻,最後道:“實在不行,我就自己掏腰包,把早前賣水果的錢用在上面,總歸夠了!”
“啊~……,這……這不大好吧?”鄉親們不少人都激動地看着陳林,一些先前還存了私心的,現在不免感到愧疚。
“既然這樣,那就按照阿林的意思修吧,除了份子錢,我再多加三百。”當中一名中年男子道。
陳林認得他,因爲村裡的一家小賣部就是他開的,想必他也知道,路修好之後,村裡的人流量一旦多起來,他家裡的生意也會隨之變好,所以,除了份子錢,多加三百塊錢並不算什麼,但是卻表明了他的態度是支持修路的。
有了第一個站出來,村裡不少人都表示自己支持按照
陳林的想法去修路,而且不少人除了給份子錢,還額外多出幾十到一百,甚至有好幾百的。看來大家對修路一事都很看重,陳林和三叔公兩人見狀,都暗暗鬆了口氣!
取出本子將個人額外追加的錢記下來,至於份子錢則要等三叔公找村支書商量過才能確定下來,所以收錢一事,倒也不急。
第二日,三叔公再次登門去找村支書準備提議修路一事,巧合的是,村支書這個時候也正要找三叔公商量此事。因爲上河村那邊先一步提出了要修路的建議。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上河村昨天來了一位大富商,人家本來是打算承包上河村的山林和土地種植藥材的,可誰知道半路出了車禍,害得他們差點丟了性命。
要知道,這種事說起來可大可小,畢竟人家是來投資的,如果讓別人知道了,投資商還沒來進村,就差點把自己的命給折騰沒了,那以後還有誰敢來?
所以,上河村的村長當機立斷,很快就查清楚了其中的原因,卻沒想到居然跟進村這條泥路扯上關係,大富商之所以差點出事,都怪這路太差了,還到處危機四伏。
最後大富商也跟上河村的村子說了,他們準備在上河村這裡承包大量的山林土地種植藥材,還會僱傭當地的村民給他照看,但是第一個條件是,必須把公路修好。
有人願意承包那些多餘的山林土地,還給大家提供工作,不僅上河村的村子感到很高興,上河村的村民也很興奮,畢竟人家這是送上門的機會,只要你能抓住了這份機遇,發家致富的道路就在眼前。
所以,最後上河村的村長和村民們都一致同意了大富商提出來的條件,並且在第一時間找到了村支書,跟他商量這件事到底要怎麼做?按照上河村村長和村民的意思,他們肯定願意湊錢修路的,同時也希望沿途的幾個村子也能參與到其中,畢竟路修好了,大家都得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