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原名日吉,後改名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豐臣秀吉,要是放在大明,這廝絕對是個數典忘祖的貨,可是在日本,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只要是稍有身份的,哪個不是改過幾個名字,打了勝仗改名字,升官了改名字,娶了老婆改名字,家裡的蘆花雞下了雙黃蛋也要改名字,總之,要是不瞭解內情的人去讀日本的史書,非要被折騰的頭昏腦脹不可。
說起這個豐臣秀吉,絕對是世界史上吊絲逆襲的榜樣,一大成功案例,原本不過是個農家子弟,老爹艮屁,老媽改嫁,苦哈哈的就是棵沒人關愛的小草,因其自幼生活艱辛、營養不良而身材矮小,且形容委瑣,酷似猿猴,因此被稱爲猴子。
文不通孔孟之道,武不達孫吳之機,不辨五穀之分,手無縛雞之力,可以說扔到什麼地方都是個白費,可人家命不好,但後天知道努力。
先是投到織田信長的門下,第一個任務就是等織田信長回家的時候,遞上草鞋,說白了就是大戶人家府裡的碎催,多他不多,少他不少。
若是在別人家,豐臣秀吉也就是一輩子草鞋管理員,可他偏偏遇上了日本戰國時期的頭號神經病患者。
也不知道這廝出門踩了幾泡狗屎,居然被織田信長看中了,覺得他做事勤懇,是個人物,天知道遞個草鞋,能展現出什麼能力來,難道是姿勢優美?
不得不說織田信長看人的眼光真的很獨特,總之,豐臣秀吉的機會來了,幾個任務辦下來,中規中距,又還憑藉着一股狠勁,在織田家逐漸的漸露頭角,一步一步的從低級武士向上爬,最後坐上了一城之主的位子。
織田信長的命歹給了豐臣秀吉機會,在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拉一派,打一派,將柴田勝家,佐佐成政一大幫織田家的老臣搞掉之後,堂而皇之的成了天下人。
相對於織田信長給人有冷酷﹑虛無的印象,豐臣秀吉則給人有平易近人的親切形象,在加上他以一介貧農子弟,能夠攀升至權力的頂點,自然散發出一股草莽英雄的魅力。
因此,飽受身份制度桎梏之江戶時代的一般庶民,對豐臣秀吉的成功物語充滿憧憬,並多少抱有秀吉情結。
年少時代的豐臣秀吉沿著東海道東下賣針,結果走到引馬,受僱於今川義元的家臣松下加兵衛。三年後的一五五四年,秀吉以十八歲的年紀回到尾張,遇到昔日玩伴一若。這時的一若已經成爲織田信長下面的一名低級武士。於是在一若的引薦下,秀吉也投到了織田信長的門下。其後,豐臣秀吉從小者﹑小者頭﹑足輕﹑足輕組頭﹑足輕大將,不斷地升遷上去,並且於一五六一年與以後的北政所結婚。
一五七三年織田信長滅亡近江的淺井氏之後,豐臣秀吉獲得北近江三郡的恩賞。從此,也成爲一國一城的領主,姓氏也從“木下”改成“羽柴”。
除了自我努力之外,豐臣秀吉的運勢也很好。例如,一五八二年本能寺之變時,織田信長已遭暗殺的密信,由於送信的密使走錯陣營,竟讓豐臣秀吉因而搶得先機。
另外,在豐臣秀吉完成統一天下的同時,由於採礦冶金技術的進步,秀吉的時代日本金銀產量大增。於是,豐臣秀吉在雄厚財力的的後盾下,不斷地建構城池,擴大內需,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繁榮。
豐臣秀吉能夠成功的另一關鍵在於他的政治智慧,促使豐臣秀吉最早成爲“一國一城之主”的領地在近江。由於近江一帶有琵琶湖﹑以及京都連結地方之四通八達的幹道,自古便具備了商業繁盛的環境。因此,提到近江自然會令人想起近江商人。當多數的大名領主還不懂得重視商業與禮遇商人的時候,豐臣秀吉便懂得“算盤優於武器”的道理。
豐臣秀吉已經看出以一把槍便能闖天關的時代將不復存在,他在近江不斷錄用一些善於理財的家臣,相對於靠槍闖天下的武功派,這些人則被視爲是吏僚派﹑或是奉行派。
在豐臣秀吉身邊近江出身的家臣爲數不少,例如石田三成﹑增田長盛﹑長束正家﹑片桐且元﹑宮部繼潤﹑大谷吉繼等皆屬之。在豐臣家的領導團隊中這些近江出身的家臣,自然也會進而帶動充滿近江商人性格的決策。
豐臣秀吉雖然不學無術,但是其人卻有着非常獨到的政治智慧,和投機眼光,最終讓他走向了成功。
歷史證明,但凡是從貧苦之中崛起的人物,在一朝得志之後,都要結結實實的瘋狂一把,豐臣秀吉就是這樣。
大概是覺得自己本事太大,小小的日本四道已經擱不下他了,這廝有一天突發奇想一一外面的世界咋樣呢?
這個念頭一生出來,就根本壓抑不住了,這個時候哪裡最大,哪裡最繁華,毫無疑問,就是和日本一海之隔的大明王朝了。
在豐臣秀吉的計劃之中,首先要征服朝鮮,再來征服大明,後再征服印度,建立一個包括日本中國、印度、朝鮮在內的亞洲大帝國。
當時整個東亞的局勢大致如此:
日本:戰爭的發起國日本在經歷了從應仁之亂起長達一百多年的戰國時代後,由豐臣秀吉完成統一,軍力空前強大。
朝鮮:此時的朝鮮處於李氏王朝時期,國內長期和平,武備鬆弛,人不知兵二百餘年。而朝堂上又黨爭不斷,互相傾軋,政治日趨腐敗。
明朝:作爲朝鮮宗主國的大明王朝,此時也日暮西山。掌權十載、厲行變法,一度使明朝出現中興氣象的名臣張居正病逝後,獨攬大權的明神宗萬曆皇帝先是廢除變法措施,後又長期不上朝、消極怠政,並大肆侵佔土地,搜刮民財。朝中大臣黨派林立,鬥爭激烈。各地農民暴.動、軍隊叛亂接連發生,東北女真部落也開始逐步壯大。明王朝國力衰退、積重難返,雖未到情勢危急時刻,但卻已是禍根深埋。
這麼一分析,似乎猴子關白打算吞了大明王朝,也並非是異想天開,說幹就幹,爲了侵略朝鮮,豐臣秀吉早萬曆十九年就開始進行準備,正月時就已經對各地大名下達水軍部隊兵員的徵召動員令:東起常陸,經南海至四國、九州,北起秋田、阪田至中國,臨海各國諸大名領地,每十萬石準備大船兩艘。各海港每百戶出水手十人,乘各國諸大名所建之大船;若有多餘,則集中至大阪。本軍所用船隻,各國大名每十萬石建大船三艘、中船五艘。所需建造費用,由政府撥給;各國大名將所需建造費用,以預算表呈報,先撥給一半,迨船建造完畢後,再行付清。水手每人給予兩人俸米,其妻子食糧另外給付。軍陣中所僱用之下人妻子,亦一律給予食糧。各船舶、水手,皆須於天正二十年春季時,集中至攝津、播磨、和泉三國各港口。
到了同年三月時,亦決定了陸軍部隊兵員的徵召動員令。各國諸大名每萬石應徵召人數各地不同:四國、九州600人。中國、紀州500人。畿內五國400人。駿河、遠江、三河、伊豆四國300人,由此以東,200人。尾張、美濃、伊勢、近江四國350人。若狹、越前、加賀、能登四國300人。越後、出羽200人。
萬曆二十年三月,豐臣秀吉共調動了軍隊三十餘萬人,以十五萬八千七百人之陸軍部隊,區分爲九個軍團,渡海至朝鮮作戰,以宇喜多秀家爲總指揮官。
再加上九鬼嘉隆率九千二百人水軍部隊,和七百艘艦船作運輸士兵和海戰之用。
爲了補充兵源,豐臣秀吉還命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勝、蒲生氏鄉、伊達政宗將他們的旗下的軍隊集結在肥前名護屋作爲預備隊,共十萬五千人。
一時間羣賢畢至,少長鹹集。在戰略上,採用德川家康的提案,確定了陸海並進、以強凌弱、速戰速決的戰法。以水軍保證陸軍的戰略物資供應,陸軍分三路齊頭並進,一舉佔領朝鮮。
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後,豐臣秀吉以朝鮮拒絕攻明爲由,於萬曆二十年四月正式開始了對朝鮮的戰爭。其第一軍團一萬八千七百人先渡海至對馬島待命,等九軍出發之命到達,侵朝的日軍首先於釜山登陸,十九天後攻克朝鮮王京漢城,而後又攻陷平壤。
連.戰大勝,豐臣秀吉美的冒屁,覺得既然大明屬國朝鮮都這麼不抗揍,身爲宗主國的大明王朝,就算是比朝鮮強一點兒,也終歸有限,這更加堅定了他侵略大明王朝的決心。
就在李如楠在葉赫城見到這個自稱朝鮮王族旁支的難民時,朝鮮國王李昖已經倉皇出奔,流亡至中朝邊境的義州,當時朝鮮全國八道已失,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遼東半島之地義州一帶尚未爲日軍所陷。
朝鮮軍隊的肉腳表現,李如楠這個強兵自然瞧不上,對歷史上,日本侵略朝鮮的前期戰事,他也瞭解的不多。
可總覺得朝鮮好歹也是大明王朝屬國之中,排名第一號的狗腿子,就算是再怎麼不濟,也不至於這麼窩囊。
而且後世,韓國拍出來的那些電視劇裡,不是說日本侵略朝鮮之時,朝鮮軍隊表現的十分英勇,還涌現出一大幫拿着糞叉子和日本武士搏命的民族英雄嗎?
可是看看現在,朝鮮哪有抵抗的樣子,日軍從釜山登陸,到貢獻平壤,輕鬆愉快的簡直就像是在郊遊。
如果不是很清楚,這個時候的朝鮮,就是大明王朝的一條忠犬的話,李如楠都要懷疑,是不是朝鮮人和日本人盤算好了,打算整蠱大明王朝。
見李如楠的臉色一陣陣的變幻,那個自稱李錫的朝鮮王族旁支一顆心也是忽上忽下,從李如楠的穿着上,他看得出李如楠的身份一定非比尋常,再看葉赫城主對李如楠的恭敬態度,李錫的心裡便有了決斷。
“天朝郎君!”李錫不知道李如楠是否官紳,也不知道該如何稱呼,便想出了這麼一個別具一格的稱謂來,呼喊着還跪倒在了地上,“我朝鮮君臣庶民對天朝上國一向恭敬有加,現而今無端遭此慘禍,還望天朝垂憐,救我社稷子民!”
李如楠正腹誹着,見李錫突然來了這麼一出,被嚇了一跳,仔細聽了,心中大大的不以爲然,屬國是什麼,不過就是個名分,朝鮮之於大明,其存在的意義,就是爲大明王朝看守門戶,現在野狗進門了,你個看家護院的忠犬,撕咬不過人家,居然還指望着當主子的隔着院牆往外扔磚頭,真真的豈有此理。
況且這朝鮮君臣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大明草創之初,就因爲疆土之事和朝廷時有齷齪,一向都是個不省心的,到了後世更是小人得志,惡狗欺主,那厚臉皮,樁樁件件擺弄出來的惡事,讓老大中國和他們做鄰居都覺得汗顏。
“你們朝鮮國也是東方的強者,如今怎的連小小倭國都可以肆意欺凌上門!?”李如楠明知故問道,這廝端的不當人子,說着話,分明就是往人家的傷口上撒鹽。
李錫被問的無言以對,好半晌才道:“敝國國小民弱,仰仗天朝上國鼻息,方纔得以生存,多年不休武備,卻非那如狼似虎的倭人對手!”
李如楠聞言,鼻子差點兒被氣歪了,李錫這話擺明就是說,大明是朝鮮的老大,有老大罩着,我們整軍備武作甚,還不是平白的惹大明猜忌,現在被人欺負了,大明不幫着出頭,這個老大做着還好意思嗎?
PS:新書急切的盼着支持,需要兄弟們給予動力,收藏一下,有紅票的給一張紅票,讓小弟有寫下去的勇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