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海狸子

在世界大航海時代開啓之後,在一些史書,文學作品當中被大書特書的都是西方世界的那些探險家,海盜什麼的。

一些有名的,比如說紅鬍子,黑鬍子,藍鬍子,綠鬍子的,基本上除了鬍子,還有窮兇極惡的打劫,掠奪,殺人,他們並沒給這個世界留下些什麼好印象,當然小日本整出來的《海賊王》除外,不過那全是扯淡。

在亞洲這地方,說到探索大海,毫無疑問華夏是走在最前面的,華夏的航海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膠州三里河人。他們駕着最早的帆船隊,在膠州灣、黃海一帶捕鮁魚獵虎鯨。

民間的海上貿易也十分繁榮,宋朝官方就曾立法推動海上貿易的發展,靖康之恥,宋室南渡,南宋政府爲了彌補土地和國力的不足,更是鼓勵民間進行海外貿易。

當時最爲繁榮的港口城市就要數泉州了,據史料記載,泉州口岸各國商賈雲集,各色人種以及混血兒穿梭於街道,那時,外國移民紛紛涌入中原。

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中華文明也曾有過如此開放,如此兼收幷蓄的一面,人們記住的只是滿清韃子荼毒中原之後的閉關鎖國,也累的華夏落了一個封閉愚昧的名號。

但是,富於生機的民間航海和自由貿易,被一紙禁海令窒息了。

不過禁海令也禁止不了人們對利益的追逐,一些民間走私在東南沿海一帶,照樣頻繁的進行着,同時還因爲大明朝裁撤了市舶司,商人們不用繳納賦稅,對巨大利益的追逐更加瘋狂,這些走私商人也漸漸開始演變,最終變成了海盜。

歷史上海盜最盛的時期就是在明朝,朱重八開國之後,就頒佈了海禁令,強調“片木不得下海”,當海外貿易的正常渠道被全面封殺之後,非法的海盜事業就變得十分蓬勃且難以遏制。

大明中期,最出名的海盜是一羣來自徽南的商人。最早在江浙東南沿海從事走私的是歙縣人許辰江、許本善等。

嘉靖初年,歙縣許村的許家四兄弟組成了一個勢力龐大的海盜集團,他們以寧波附近的雙嶼島爲基地,把商品販銷到了泰國和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到了嘉靖中期,許氏集團被擊潰,其部下、同樣是歙縣人的汪直起而代之。

除了徽商背景的海盜之外,另外一個人數龐大的走私集團來自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這些中國籍的海盜與日本浪人糾結在一起,成了讓大明頭痛不已的倭寇之禍,他們遊弋於浙閩沿海,有商機則交易,乘人不備則劫掠。

嘉靖年間的抗倭名將胡宗憲曾說過:“倭寇與海商其實是同一個人,如果開放海禁,倭寇就轉身變成了海商,如果實施海禁,海商就立即變成了倭寇。”

說起這個汪直,在歷史上也是佔着極重要分量的,他小時候就很聰明,而他的聰明體現在了他的行爲上。

作爲一個君權至上,禮教盛行年代的人,要想有出路唯一的選擇就是讀書,汪直的腦袋瓜兒靈,讀書應該還是有前途的。

可惜汪直同志似乎對四書五經不感興趣,因爲他覺得做生意更有意思。不過他作的這個生意卻很特殊,汪老闆對一般的貨物流通沒興趣,因爲他發現了更賺錢的行道,那就是走私。

誰都知道大明朝自打永樂之後,裁撤了市舶司,雖然沒有海關收稅,但是卻有“片板不準下海”的禁海令。

汪直的行爲其實就是殺頭大罪,不過中國自古就有“寧爲財死,鳥爲食亡”的格言,在汪直的眼睛裡裝的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殺頭?

恐怕還沒有想過呢!

汪直的走私經歷最早應該是在東南亞開始的,因爲那些地方太窮了,汪直的商品都是他們的生活必須品。因此,在汪直領略到了走私帶來的利潤。從這以後,汪直也開始了自己的不歸路。

在東南亞嚐到甜頭的汪直並不滿意現在的成就,因爲當時的東南亞都是蠻荒之地,人口少市場小。汪直聰明的頭腦又一次的幫了他,汪直髮現遠在離大陸千里之外的日本纔是他真正的舞臺。

於是,汪直放棄了苦心經營的東南亞市場,轉而進軍日本市場。事實證明汪直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爲在日本他賺到了更多的錢。

當時的日本,正好處於戰國時代,軍閥混戰,什麼東西都缺。而汪直卻什麼東西都有,而且不僅僅限於生活用品。因爲汪直還有更牛的商品,那就是槍。

汪直當然沒有兵工廠,那麼槍從何來呢?

當然是貿易了,因爲汪直就是作商人生意的,當時的葡萄牙在全世界擴張,窮的叮噹想,對中國的瓷器和絲綢仰慕的不得了,但是又沒有錢買,於是只好拿槍換了。而且還生怕汪直不要他們的破銅爛鐵,不惜賤價出售。得了便宜的汪直馬上把槍賣給了混戰的日本人,從而獲得了更高的利益。

那會兒的汪直真可謂是財大氣粗,儼然成了走私派的領袖。但是走私終究是走私,在海上航行的,最怕的還是海盜。面對海盜的搶劫,汪直從鬱悶逐漸轉爲惱火。因爲他的船隊運的不是什麼日用商品,而是軍火。

你們海盜他媽的瞎眼了啊?

連軍火也敢搶?

於是被爆了肺的汪直組織了自己的護船隊,成立了自己的私人武裝。但是慢慢的,汪直髮現原來搶劫比走私來錢更快,於是汪直的成分便由一個商人變成了一個強盜。

成爲強盜後,汪直的野心膨脹,他覺得以自己的實力應該要有一個辦事處才行。但是大陸去不了,於是汪直把目標盯在了日本。準確的說是日本的沖繩島。也就是中國的流球羣島!儘管後來被日本佔了,但是隻要是中國人就應該認爲琉球是中國的。

在島上,汪直成爲了實際上的皇帝。而且這還不是終結,因爲他還創建了國號“宋”。面對汪直的這一舉動,日本人似乎很平靜,並沒有派兵干涉。

這是爲什麼?

原因很簡單,因爲在當時的日本,沒有一個大名是汪直的對手。而且汪直還是他們的軍火供應商,擁有如此的條件,還有哪個人敢對汪直指手劃腳的?此外汪直還僱傭大量日本人做其手下。

日本這種小國,本身實力就不強,再加上國內四分五裂。最強的大名也只有幾萬人,在汪直的面前那就是小巫見大巫。

汪直的船隊經常是耀武揚威的經過日本海,日本人見了根本連屁都不敢放一個,反而還要派兵護送汪老闆的船隊。對汪直俯首貼耳,比見了天皇還要尊敬。而汪直也成爲了事實上的領袖,倭寇們都必須賣他面子。因此可以說,汪直就是統帥十萬倭寇的人。

在汪直最頂盛的時候,他的貿易總量超過了當時倭寇頻繁的浙江、福建省。身爲總督的胡宗憲可以說幾乎要被生生氣死,自己乃堂堂的大明總督,管轄的地域卻還不如一個流氓。

而事實上胡宗憲也確實憤怒了,但是汪直勢力太大,根本無法剷除這個混蛋。硬拼是不行的,於是胡宗憲想到汪直的家屬,企圖依靠汪直的妻兒來勸說汪直從良。可惜他的這招失零了,因爲汪直比他聰明,汪直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那就是隻要自己對胡宗憲存在威脅,那大明就不敢拿自己的家人怎麼樣,如果自己一旦自投羅網,那麼自己的全家就會被立刻處決掉。

碰了壁的胡宗憲沒有灰心,很快他就想到了另外一個妙計一一招安!

作爲商人汪直的野心並不大,因爲只是想要一個地位,那就是自由通商的權力。雖然胡宗憲給不了他這個要求,但是並不代表不能糊弄汪直,經過長時間類似於打太極的談判後,汪直終於同意招安。

招安後的汪直登上了大陸,囂張拔扈。而官府卻不能奈他何,因爲只有汪直還活着,他就有能力鎮住倭寇,大明的海防也能得到喘息,而汪直一旦被殺,則倭寇們就是羣龍無首。到時又將是四處流竄,燒殺淫掠。所以在當時來看,在明軍沒有做好準備以前,汪直不能死。

但是汪直終究還是死了,囂張的汪老闆自以爲官府都怕他,可以卻有一個二塄子的御使把他捉住獻給皇帝給砍頭了。

胡宗憲氣的半死,自己花了半年的功夫好不容易把汪直穩住,沒想到一個白癡御使自以爲正義的行爲把這一切都毀了。

汪直死後,倭寇橫行,百姓們又開始遭央,但是卻成就了大明的武將們,戚繼光、俞大猷成爲了民族英雄,而胡宗憲也屬於有志青年。

那汪直算什麼?

毫無疑問,汪直的形象已經超出了人們對漢奸的理解,和後世電視裡面看到的那些對鬼子們狗尾乞憐的翻譯官和僞軍們相比,汪直無疑讓全世界人民大開了眼界,倭寇在他眼裡就是狗。

後世的一些歷史學家把他作爲漢奸來看待,是有失公允的,誰他媽見過這麼牛逼的漢奸?

汪直只能算是一個純粹的海盜,而不能被稱爲漢奸。其實按照汪直的想法開通海上貿易,自由通商,那麼大明朝絕對能變成當時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

這麼說倒不是要給汪直平反,不過和當時世界西方那些個小打小鬧的海盜相比,汪直絕對稱得上是海賊王了。

如今李如楠撞見的這個海狸子,說起來和汪直的淵源也頗深,汪直死後,基本上就是這個海狸子接管了汪直的偉大事業,繼續探索偉大航路。

海狸子本名叫汪道倫,他還有個日本名字島津盛久,是當初汪直在日本稱王稱霸的時候,和島津家的一個女子生下的私生子,這些年來盛世雖然比不上汪直當年的景象,但是在大明沿海和東南亞一代,也是個有名號的。

麾下上百條大船,聚集着四五萬人,更是裝備了不少火槍大炮,別說東南亞那些個小國家,就算是眼下牛逼哄哄的豐臣秀吉也不敢輕易撩撥他的虎鬚。

“首領!大眼在上面瞧清楚了,沒打着明國水師的旗號,想來就是一般的走私商船。”

被稱作首領的就是海狸子汪道倫,和人們印象當中的海島完全不同,他生的極其俊美,雖然人到中年,但看上去卻和二十多歲的青年人沒什麼兩樣。

膚色也不像一般海盜那樣,被海風吹,被日頭曬,紅彤彤的,反而極其白嶄,一身中原士子服穿在他的身上,格外儒雅。

只是那張俊美的臉上此刻滿是桀驁,帶着陰沉,一雙眼睛更彷彿鷹隼一般,照在人的身上,都讓人不寒而慄。

“福船!?”汪道倫嘴角滑過一絲冷笑,道,“倒是許久都不曾見過了,眼下這大明朝居然還有人造得起福船,傳令下去,待會兒近弦登船,不許用大統,別炸壞了我的船!”

在汪道倫眼裡,李如楠的這支船隊已經是他的盤中餐了,在海上,眼下還真沒有人是他的對手,大明朝自打平息了沿海倭亂之後,對水師變得更不重視了,也讓汪道倫順利接過了汪直海賊王的名號。

和汪直一心只想着賺錢不同,這個海狸子汪道倫卻是個有野心的,不單單盤踞在琉球,還在東南亞一代,有不少的基地。

就連大明朝東南沿海一代的官員有不少都被他給買通了,汪道倫甚至幻想着有朝一日能登上大路,真正的稱王稱霸。

“首領!那支船隊居然還不逃。”瞭望塔上的一個海盜大聲喊道。

汪道倫一聽,臉色也是微微變換,舉着千里鏡看了一眼,道:“真是得了失心瘋了,既然要找死,那可就怪不得我了,讓小林滿男,馬六帶船從兩側包抄過去,一個也別放過,還是那句話,別打爛了我的船!”

汪道倫一聲令下,大海之上的氣氛立刻變得一片肅殺,龐大的海盜船隊開始了他們的捕獵行動,只是不知道這一次圍獵,到底是誰勝誰敗了。

第二章 萬曆皇帝第三十章 天才的想法第十四章 兵發平壤第四十七章 加藤清正第四十五章 諫言第六十三章 一件事第四十章 大軍前驅第五章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九十三章 死戰第五章 無恥是有原因的第五十五章 有付出就有回報第三十四章 走着第五十三章 喋血城門第三十七章 看法寶第二十三章 鬱悶的小西行長第八十章 漢四郡第十二章 葉赫那拉第十二章 皇帝駕崩第十五章第七十章 總算熬出頭了第四章 等啊等第十一章 將軍衛隊第二十六章 大明使臣第四章 報仇!報仇!第三十九章 狗日的女真人第三十二章 騎士精神第二十一章 秘密第十二章 系統升級第一百零三章 佈局第十六章第三十三章 惱羞成怒的倭賊第二章 李府九少爺第十九章 打!第四十七章 加藤清正第十四章 兵發平壤第四十二章 流民問題第八章 天使到來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第一章 野豬皮要膨脹第四十六章 東線戰場第三十七章 討債第三十七章 討債第一章 落魄君臣第十章 養虎爲患第四十七章 加藤清正第十六章第六章 專打不要臉第六十章 做了就要認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十二章 負責第十三章 葉赫老女小蘿莉第六十八章 玩火自焚第八十九章 勝第八章 天使到來第二十八章 九少爺奉旨勾女第一百零三章 佈局第五十一章 造福日本人民的九少爺第四十四章 老不死第二十一章 倭影初現第六章 吹牛將軍第八十九章 勝第十八章 海狸子第三十六章 轟他孃的第五十章 商機第十八章 罷戰第五十八章 血戰碧蹄館第三十六章 轟他孃的第一百章 樑上君子第八章 護犢子第十九章 打!第十四章 兵發平壤第二章 李府九少爺第二十章 軍權第七十七章 草雞布佔泰第十一章 有怨報怨,有仇報仇第五十四章 皇帝也來打秋風第三十四章 走着第五十章 朝鮮義軍第一百章 樑上君子第七章 妻妾兒女第七十八章 千里亡命第一百零四章 恩賞第九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二十四章 夠了嗎?走人!第五章第三十五章 俺的哥啊!第二十二章 金陵第三十四章 要動真格的了第九十章 援兵第六十一章 升官了第五十六章 有人眼紅了第六章 吹牛將軍第二十八章 回馬槍第十四章 活命第二章 遼東也不太平啊第二十八章 回馬槍第六十三章 國庫第九章 北上第九章 刀下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