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

公元一六四五年正月,全天下都將目光薈聚在一個點,那就是位於北京的紫禁城武英殿。

就在今日,齊王王爭將登基稱帝,改朝開元,這是真正的改朝換代。

當最初消息由標兵傳達各地的時候,聽到的人無一例外都覺得振奮異常,這一天不光王爭在等,他們同樣是期待了太久。

只有當今的齊王即大位,他們下面這些文武將吏才能更進一步,榮升爲封疆大吏、開國名將,青史留名。

只不過,像寧韜都尉邵勇那樣的許多人卻是永遠見不到了,他們只能在黃土之下,繼續忠心耿耿的爲這位皇帝歡呼雀躍。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去年的皇帝不可謂不多,甚至已經有些習以爲常了。

原本明朝的崇禎皇帝殉國死社稷,緊跟着就是席捲中原的李闖稱帝,但沒過多久就被擊敗而退出北京。

在那年最後的兩個月仍然不消停,還沒有完全佔領四川的張獻忠又跳了出來,急迫的過了一把皇帝癮。

皇帝這個詞,在天下人的眼睛裡那就是一言九鼎的代名詞,說話要是不管用,那還算什麼皇帝,李自成、張獻忠直流,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草寇而已。

但是在這一年的正月,一位帝王就要君臨天下,一個嶄新的強盛王朝即將誕生,那就是王爭和他的大齊。

幕僚府經過商議,已經詳細的將各種事宜全部安排妥當。

顧君恩和張國維帶着文官將詔書先行擬好,三請登基之後,王爭點頭接受之後,再由新任的大內總管曹化淳負責宣讀,典禮和儀式的操辦都不需要操心,這些內侍辦的明白透徹。

天下未定,每個州府都有文武各一名將吏前來參加,爲了不減弱地方的安防,所以幕僚府規定了各級將吏帶來的兵員人數。

這些人必須是當地最精銳和驍勇的兵士,村鎮衛營的營官分別帶三人和五十人,州府城防營的主將分別帶八十人和一百人,文吏騎馬隨軍前行。

到時候,這些各地前來參加大典的兵馬會和禁軍兵士區分開來,一同在天壇見證這一歷史性的輝煌時刻。

動員令下達之後,江南各省,以及湖北、河南、山東一帶的每個州府都有文武將吏源源不斷的趕來參加登基大典。

因爲路途不一的原因,這道命令早在半月之前就已經下達出去,各地將官和文吏在帶人前往北京的時候,看着各地百姓和軍隊的送行,都是充滿了濃濃的自豪之情。

......

這一天,北京城的郊外到處飄揚着飛揚跳動的旗幟,沿着官道,源源不斷都是各地前來參加登基儀式的文官武將。

粗粗看去,城內城外穿戴着盔甲的兵將甚至比進進出出的行人都要多,街道上到處飄揚着光彩奪目的旗幟,密密麻麻的鐵盔來回走動,盔甲和刀槍的光澤在陽光下閃耀。

兩側有不少是第一次來北京的兵將行走在街市,趁着大典還沒開始前的一小段時間逛一逛集市。

由於土默特蒙古已經封貢稱臣,所以現在的集市上有着不少塞外走馬商,北京城能買到的東西便宜又好看,送給自己心儀的女子也算是一份情誼。

衆人言笑晏晏,每逢見面時都會互相拱手道喜。

田地中耕作的農戶放下手邊活計在對這邊指指點點,臉上都是羨慕和期待,自己今後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呢?

北京城內更是已經像逢年過節一樣,鞭炮聲從凌晨開始就“噼裡啪啦”的響個不停,這幾天城管總局的丁口出動全力排查外來閒人,維持北京城內的穩定,對這些事不做管制。

自打前幾日開始,這些齊軍兵將來來回回的走動,就沒有一刻是停下來過,到底有多少萬人,誰都不清楚。

這個場面和大順軍進北京那天有本質上的不同,齊軍兵士雖多,但卻軍紀嚴明,人人都是足餉足額,根本不會向百姓動歪心思。

一隊三十幾人的士兵剛剛進城,爲首的將官穿着制式的村衛營官盔甲,雖然品級比較低,但卻也是光彩照人,看上去英武異常。

這將官是個無名小卒,但他卻非常興奮,走進北京城後,看着到處都是穿着相同規格盔甲的兄弟兵馬,頓時咧開大嘴笑了起來。

伸頭朝客棧裡看了一眼,居然已經滿登登的都是人。

“弟兄們,這裡已經客滿了,今日來京城參加大典的人不少,咱們不能再佔着位置了,就先在門前歇息一會。”說着,那將官擡頭看了看天上,自言自語的道:

“看這天色,大典應該也快開始了。”

他下令之後,這隊三十幾人的齊兵就在客棧外筆直的站着,來到齊王腳下,那可就是未來的國都,怎麼能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能讓其它部隊小瞧了咱們村衛營。

看着街道上來回經過的齊軍兵馬,既有比自己大上一級的鎮衛營官,又有許多一州乃至一府的主將,甚至還偶爾能見到一省的主副將。

這將官面色震撼,不敢有半點掉以輕心。

不過在城內畢竟不像軍營裡,還是忍不住和土豹子一樣這瞅瞅那看看,嘿嘿直樂,以前還是明朝的時候,他還是個流民,整天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但現在呢,他有了官身,雖然不大但也是個小將,有着屬於自己的盔甲和佩刀,帶着一個村的衛營,說起來也是值得自豪。

前不久這將官剛娶上一個小媳婦,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

上頭還說了,等以後退了回家,這副盔甲就是自己的,不會沒收,他可是打算傳給子孫讓他們好好藏着。

自打還是流民那陣子起,這將官就聽說過北京城的威嚴,今日親身一來,覺得比心中想到的還要威武千萬倍。

多年以後,這名垂垂老矣的將官提起齊王登基時的盛況,還會像個小孩子一樣笑個不停,他的家人同樣因爲參與過登基大典而感到萬分榮幸,幾個孫兒圍在旁邊,聽自己爺爺講當年登基大典的故事。

不多時,一隊後背插着三根小旗的騎兵從紫禁城飛奔出來,他們身上的盔甲與外來的所有兵將都不同,深灰色並且帶有豹子紋飾,有一種非常靈活的感覺。

“是禁軍標兵,看來大典要開始了。”

看見這些標兵的時候,許多人便是渾身一震的喃喃出這句話。

果不其然,這些標兵出了紫禁城之後一人一路,揮着小旗沿街叫喊,將登基大典即將開始的消息通告全城。

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三十七章:斬鄭利,奪首功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