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誤導視聽嗎?”
太子沒想到到了這種時候李繼軒還狡辯,本就暴躁的他更是被激的怒聲問道:
“呵沒想到李將軍一個帶兵打仗的也這麼能言善道,若本太子沒有依據怎麼會無辜冤枉你!父皇!可還記得二十年前同爲邊城將軍的慄將軍!”
皇甫玄鴻一怔細想一下就有點印象。
“慄將軍……可是那個慄勇軍?”
太子殿下笑道:
“父皇果然好記性就是慄勇軍!”
皇甫玄鴻有些可惜的嘆一聲。
“這個慄勇軍也是一名驍勇之人!可惜啊在和胡魯對戰中死了!不然現在也是朕的賢臣了!對了朕記得當初想追封他來着,後來好像是沒有追封……”
丞相接話道:
“臣也記得!那慄將軍文治武功絲毫不輸李承義將軍,可惜英年早逝啊!追封之時臣也記得清楚是李小將軍的父親給上書否了的!
就是具體爲何李將軍要上書否了皇上追封的事,臣就不得而知了。”
皇甫玄鴻經過這麼一提及倒是也能想起當初的事,只是這事和慄將軍又有何關係?
“當年的慄將軍和今日的事也有關係?”
丞相躬身道:
“皇上不知!李承義將軍收養的那個義女,現如今跑到胡魯的李青渺正是這個慄將軍的女兒!所以臣有所懷疑這個李青渺跑到胡魯,
必定與當年的事有關!不知皇上可還有印象,那李承義將軍上書否掉追封慄將軍的摺子寫的是什麼?”
“這……”皇甫玄鴻陷入深深地思索,當年……
李承義身穿鎧甲上的御書房,從懷裡掏出一本摺子跪地懇求道:
“皇上!臣懇請皇上收回追封慄將軍的摺子!”
皇甫玄鴻接過摺子蹙眉問道:
“慄將軍爲朕征戰邊城!保家衛國朕追封也是朕對他的補償!更能鼓舞邊城將士的士氣!愛卿爲何要朕收回成命?總得給朕一個理由吧!”
李承義猶豫半晌方道:
“慄將軍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打勝仗,不被金錢功名所困擾然後過平淡的日子!雖然他戰死沙場可臣依然想遵從他的遺願,望皇上成全!”
皇甫玄鴻深嘆口氣。
“誒罷了!既是慄將軍生前所志!朕自然應允!”
……
皇甫玄鴻從回憶裡醒過神,當年的李將軍駁回自己追封的旨意沒什麼問題,可現如今這一切卻又被翻了出來,那就只有一種可能!
二十年前的事並不像李承義當初說的那麼簡單!他有事瞞着朕……
太子見父皇回神迫不及待的提醒道:
“父皇!今日之事一樁樁一件件恐怕都與胡魯有關!更有養女做胡魯與李將軍府的橋樑,兒臣看這事十有**是真的!這李少將軍該如何處置?”
二皇子忙上前拱手求情。
“父皇!現如今也只是太子的一面之詞,真相到底如何還要徹查纔好!莫冤枉了忠臣一片拳拳之心啊!”
其他大臣都是小聲地議論,誰也不敢上前輕易下結論,這一個搞不好就是通敵叛國罪啊……
安厚祿在皇上身後將所有人的表情一覽眼底,太子丞相臉猙獰的興奮,滿眼的迫不及待,二皇子的焦急不安!李小將軍的……李小將軍倒現在依然鎮定不已,倒讓安公公刮目相看。
恐怕真的只有心裡坦蕩的人,纔不害怕世間所有的陰謀詭計吧!
皇甫玄鴻冷靜下來後便恢復了帝王的決策力,通敵這事可大可小,李家父子可謂是皇帝天下的守門神,輕易動搖不得!
若真是冤枉了李家父子恐會讓邊城數萬將士寒心,所以這事不能輕易決策……
皇甫玄鴻想明白這些,便在太子和丞相等人的期望中說了個毫不相干的決定。
“明日回京!都下去吧!”
太子起先以爲自己聽錯了,可見大臣們一個個的走,不可置信的睜大眼急躁的問道:
“父皇!李家可”
“朕說了都退下!太子沒有聽到嗎?”皇甫玄鴻臉色肅殺,這已經是第二次太子違抗自己了……
太子憤恨的還想再說,被一邊眼疾手快的丞相一把抓住了:“臣和太子殿下告退!”說完拉着依然狂躁的太子走人了。
二皇子雖然也着急可還不至於失了體統。
“父皇兒臣告退!”
李繼軒拱手:
“微臣告退!”
皇甫玄鴻待人都走盡了纔對安厚祿道:
“你也下去吧!朕要自己待會不要讓任何人進來!”
“是皇上!”安公公將一杯安神茶放到榻邊後才躬身下去了。
外頭的夜空還是和之前一樣的景色,小東子見師父仰頭嘆氣說着什麼,不解的上前看看天空道:
“師父你看什麼呢?這天還是那個天啊?”
安厚祿嘖嘖道:
“你還小不懂!這不是變天了嗎?”
“啊?!有嗎?”他再次擡頭看看,不還是那樣嗎?……
三月在帳子裡坐臥不安自從繼軒走後她就在等着他回來,半個時辰的功夫彷彿過了一年那麼久。
見到繼軒進來忙起身問道:
“怎麼樣?事情搞清楚了麼!我大概能知道是”
李繼軒上前抱住三月道:
“月兒讓你擔心了!我知道是誰搞的事放心吧!相信皇上心裡自有定論!”他知道這些都是太子做得,不過想要蒐集證據恐怕短時間內不易,
隱在暗處的這個人安排的這一切很是高明,只是沒想到太子身邊有這麼聰明的人,現在也只能看皇上信不信他李家了。
太子營帳裡!
皇甫澔乾一杯涼茶灌進去才能消滅一點心火,猶自不忿的道:
“本王做了這麼久的籌備就是爲了將李家一網打盡,沒想到父皇歲數越大心越仁慈了!竟是連點懲罰都沒有,哼!白費了這麼大工夫。”說完瞪向下手坐着的亥文昌道:“你不說這次定能讓父皇處置李家嗎?爲何一點信都沒有?看來你也不是什麼都能謀劃的準嘛。”
亥文昌聞言心頭略有不悅,他自恃甚高所以最經不得別人懷疑他的頭腦,可即給太子當謀士只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