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召見

57召見 燃文

胤禩聽到散朝就準備跟着朝臣一起離開,沒想到老爺子單獨點名叫他,胤禩心中一凜,其他朝臣也複雜地看向胤禩,胤禩苦笑,這是又把他退到風頭浪尖上去了!

胤禟兩步走過來,抓住胤禩的手,擔憂道:“八哥,皇阿瑪這個時候叫你……”

胤禩安撫地笑了笑,拍拍胤禟的手,動作很是親暱,胤禟理所當然地接受,站在旁邊的胤礻我臉色變了幾變,又恢復如常,胤禎也走過來擔憂地提醒。

胤禩不敢多留,讓他們先回府,自己前往御書房。與胤禛擦肩而過的瞬間,給了個安慰的眼神。

胤禩到的時候,康熙已經換好了衣服,高高坐在龍椅上,看着胤禩小心翼翼地走過來,然後看着胤禩行跪拜之禮。

康熙覺得他看不透這個兒子,這個兒子很會裝,用一副溫文爾雅的面孔掩蓋住心中所思所想,情緒從不外露,就像老四,一副嚴肅的表情掩蓋住所有的思緒,還有胤礽,人前矜持高傲的態度,在他面前又是父慈子孝,他的兒子似乎都有面具,而他不過是利用這些面具下的心思讓他們爭鬥,最後挑選最有能力的人,最適合這個位置的人,不過現在似乎有點失控。

過了許久,康熙才道:“起來吧。”

胤禩這才起身,垂首站在一旁,依舊是恭順敬重的樣子,身子站得很直,眼睛還是看着腳尖前一尺之地,康熙似乎能夠感覺到這個兒子緊繃的身子,緊張的神經,難道他在這個兒子心中就這麼可怕?還是他最近打擊他打擊的太厲害了?

“聽說你這一年跟一些年輕的御醫研究藥理?”

胤禩沒想到康熙會問這個,平復了一下心情,回道:“確實如此,額娘身子不好,兒臣想學習一些養生的秘法。”

胤禩可以毫無保留地把他知道的一些事告訴胤禛,也可以提示一下御醫改進之方,卻不敢在康熙面前說出實情。

“你的孝心可嘉,但總不能沉迷於這些東西。”

“是!”依舊是恭謹地回答。

康熙覺得在胤禩面前套不出什麼話,只能直奔主題:“你對濠境的看法就僅是朝堂上所討論的?我記得你曾經提出過開禁通商。”

若是放在前世,胤禩定然高興,甚至覺得這是老爺子信任他的表現,定然把心中的想法毫無保留的說出來,然後洋洋得意一番,如今卻沒了這種心思,老爺子這樣問,顯然是想讓他舊事重提,表面上是說濠境之事,實際上不過是看看他對開禁通商看法,明知道很多人會反對,老爺子也不贊成,這次難道是試探?然而老爺子主動提出這件事,難道是想通了?胤禩思考的時間不多,現在只能用保守的方式應對。胤禩想到此處,收斂心神,認真回道:“如今四海昇平,皇阿瑪澤披天下,恩施四海,何懼小小濠境!開禁通商雖是和平解決的途徑,兒臣卻記得是有違法度的,兒臣以爲不若先禮後兵,弗朗機人在大清本就沒有多少人,所做反抗不足爲懼,但仗不可不打,打完再談纔是上上策!”

“朕卻不知道你竟和老三的意見一致?”康熙笑得有些玩味,細細看着胤禩的表情。

胤禩心中苦笑,這老爺子什麼時候都忘不了試探,不過是意見一致,難道又認爲他與胤祉相互勾結?

“兒臣不過把自認爲是對的、對大清有利的方案提出了,至於和三哥的觀點一致,兒臣自認爲沒有衝突!”

康熙心中有些佩服胤禩,竟然能夠如此不動聲色地化解他所問的問題,難怪在朝臣之間遊刃有餘:“朕倒覺得你之前提出的開禁通商不錯,如今怎麼不敢提了?”

胤禩苦悶,明明是在說濠境之事,怎麼又繞到開禁通商上去了,現在老爺子的態度似乎有意開禁通商了,胤禩心中一動,若真如此,倒不如再搏一搏,即使不被採納,甚至再次被打壓,應該也不至於落到上一世的田地,至少他對挽救大清努力了,這樣纔不枉他回來一遭,想到這裡,胤禩也沒了顧忌:“兒臣私以爲開禁通商有利於大清,我們爲了放環盜賊而嚴禁通商,卻不知這隻能治標而不治本,就如洪水,需要的是疏通,而不是一味地堵截,否則總有一天洪水會沖毀堤壩。我們現在可以嚴禁通商,但民間仍有少量商販爲了海外高額的利潤鋌而走險,這並不是一個好的解決途徑,倒不若我們大方一點,開禁通商。誠然,我們還要擴建水軍,甚至建立海軍,以確保通商的安全性,我大清東部臨海之地長達三萬五千裡,6地上的準格爾我們不怕,我們大清的鐵騎可以橫掃中原,可是我大清水上戰鬥力薄弱,若是他國從海上進攻,我們防不勝防,就如弗朗機人佔據濠境一般。”

“你是指小小東瀛?”

既然說了,胤禩也不打算再做隱瞞,當然也不會全盤托出:“不止東瀛,還有弗朗機,甚至西方比利時等地,雖然距離大清較遠,可若他們從海上來,我們是真的很難抵擋,居兒臣所知,他們的戰艦已經很是強大,前明永樂年間,鄭和六下西洋(第七次不是在永樂年間),到達了西方很多地方,那個時候萬國來朝,到如今我大清進入中原,雖說已經佔據中原,卻依舊達不到那時萬國來朝的繁盛境況,而我們對海外諸國也是所知甚少,據說當年皇阿瑪收復臺灣時,也是費了很大的力氣,只因大清水上作戰不佳!若此時能夠建立起水軍並勤加操練,以武力震懾,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爲上策!”

“你剛剛還說要戰後再談,如今怎麼又說不戰而屈人之兵了?”

“戰後再談是爲當前局勢,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爲將來打算!”

“朕卻不知你還這麼擅長兵法!”

康熙的話不知道是感慨還是試探,胤禩也懶得理會,收斂心神道:“兒臣不過是紙上談兵,並不擅長,真正能不能實施,還是需要皇阿瑪抉擇!”

“若朕不同意,你當如何?”

“兒臣不過是提出自己的見解,皇阿瑪不同意,兒臣不提便是!”

“不,這次朕雖不同意,但你若覺得確實對大清有利,你就要找機會再提,可明白?”

這算是間接教他爲臣之道,御臣之術麼?

胤禩正低頭深思康熙的意圖,就聽上面說道:“開禁通商並不急於這一時,你先下去吧!朕自會考慮。”

這老爺子究竟是個什麼態度啊?胤禩惴惴地退出去,苦悶至極,這開禁通商究竟是提還是不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