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周瑜忘了身旁衆人一眼,當即說道:“眼下最爲關鍵的就是,我們需要建立留下一支兵馬,負責抵擋那些追擊而來的趙軍,然後爲我們大軍爭取撤退的時間。不過今次的趙軍兇猛,若是留下來抵擋的話,其後果可能有些殘酷,很有可能九死一生,或者是十死無生。”
從周瑜的話中,周泰等人也聽到其意,眼下這也是最不是辦法的辦法了。如果大軍真的全部留下來,只會和趙軍一場血戰之後,全軍覆滅。趙軍今次大軍突襲,而且還有趙煜御駕親征,所以不用想,肯定是不戰至最後一刻,趙軍是絕對不會退軍的。
如果大軍就這樣逃奔下去,恐怕沒等跑出多遠,這些如狼似虎的趙軍,就會殺奔而來,其下場好不了多少。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部分人,用來抵擋這些趙軍,以此給大軍爭取逃命的時間。即使有犧牲,但也是值得的,畢竟萬事以大局爲重。
當下只見周泰對着周瑜,便是拱手拜道:“都督,周泰願意引領一軍留下來,爲我大軍爭取時間。”
聽聞周泰的話後,周瑜當即一聲嘆道:“憑藉你一人,恐怕很難以引領衆將士們,抵擋那趙軍。單看那趙軍的兵馬數量,一定擁有諸多大將引領,就算周泰將軍在怎麼厲害,也難抵擋羣狼啊。”
許褚當即怒聲道:“我來,由我許褚引領一支兵馬,與周泰將軍共同迎戰敵軍。我許褚此刻正有一身火氣無處發泄,正好這些趙軍來了,我許褚就用手中的大刀,至少要斬殺百名趙軍,否則難泄心頭之恨。”
看到魏國和吳國之將,紛紛站出來,願意引領兵馬迎戰敵軍,蜀國白眊兵統領陳到,也連忙站出來,當衆說道:“陳到也願意引領蜀軍軍士,留下來與兩位將軍聯手迎戰趙軍。”不管怎麼說,今次魏蜀吳三軍抱成一團,可謂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在需要作出犧牲之際,任誰都不便退縮,否則的話,便會遭到其他兩國的嘲笑。
而就在陳到話音落後,忽見蜀軍又一人站出來,對着周瑜和一旁的諸葛亮,拱手拜道:“都督,今次我魏蜀吳三軍臨近危難關頭之際,我李嚴也願意站出來,引領一軍兵馬,與諸位將軍共同抵擋趙軍。雖然我李嚴武藝不敵三位將軍,但是想必多一個人,有多一個幫手,能夠更多的爲我們三軍爭取時機撤走,還望都督和丞相恩准。”
待到李嚴說完之後,隨即又轉向一旁的諸葛亮說道:“丞相,今後若是李嚴有什麼不測,我蜀國的未來和重任,就全部交託在丞相的身上了。希望丞相,能夠一展自身才華,重振我蜀國大業,李嚴泉下有知定然瞑目。”
卻不知在李嚴話音落後,那諸葛亮滿腹狐疑,以一種極爲奇怪的眼光看着李嚴。要知道李嚴和諸葛亮一直以來都是天生不對頭,在諸葛亮的眼中,李嚴就是一個極爲貪生怕死之人,而且尤爲怕麻煩之人。但是對於李嚴的能力,諸葛亮還是比較認可的,李嚴有着一番政績。成都的城池修建多的李嚴的功勞,以及水渠、大堰、水門,全部是在李嚴的整治下,重新修復,單憑這一點,諸葛亮就不能不服。
或許也是因爲這一點,歷史中劉備伐吳大敗而回,心中喪失信念,召見李嚴進永安宮,任命李嚴爲尚書令。公元223年(章武三年)劉備病重,李嚴與諸葛亮一道受遺詔,輔佐少主劉禪。以李嚴爲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留下鎮守永安。公元223年(建興元年),被封爲都鄉侯、假節,加光祿勳。
公元226(建興四年),諸葛亮發覺此刻的魏蜀吳三國之中,蜀國日漸失去地位。無論是兵力還是農業發展,急速下滑,若是修生養息的話,恐怕根本無法超過魏國和吳國。一旦時間長久,其他兩國發展迅速,蜀國只有被吞噬的份。於是諸葛亮引領兵馬前往漢中,準備率領大軍征伐魏國,想要趁着魏國不備之際,一舉拿下魏國州郡,以此來增強蜀國的版圖。
要知道在古代,單純依靠自身的收入,恐怕很難以超越其他國家。尤其是蜀國一連失去荊州,失去關羽、張飛,隨即劉備又在夷陵大敗。蜀國的根基動搖,隨時坍塌,此時諸葛亮極度修好與吳國的關係,開始把目光轉向魏國。想要以攻打魏國,掠奪魏國根基命脈,來增強蜀國。
人力資源就是最好的財富,還有土地良田就的基本收入,蜀國人力稀缺,必須掠奪魏國的資源,才能壯大自己。於是諸葛亮想要調遣李嚴,令李嚴率領一支大軍鎮守漢中,來做自己的左膀右臂,好共同興伐魏國。
但是李嚴想盡辦法推脫不去,而且還要求劃分五個郡作爲巴州,讓他擔任巴州刺史,以此增強自己的地位。對於李嚴的這個要求,諸葛亮肯定不會答應,毫不猶豫的將其拒絕。此前李嚴又曾勸諸葛亮應該受九錫,慫恿諸葛亮進爵稱王,被諸葛亮加以駁斥。在李嚴看來,只有諸葛亮地位提升,那自己也會跟着升官。
經過這麼多事情後,二人由此不睦,逐漸形合影離。李嚴的同鄉尚書令陳震出使東吳前,私下裡對諸葛亮說李正方腹中有鱗甲,暗示李嚴心術不正,可能會製造事端,讓諸葛亮一定要小心爲妙。但是諸葛亮以“大事未定,漢室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認爲自己與李嚴還是可以相忍爲國、並肩合作的。
從這一點來看,諸葛亮爲了蜀國大業,還是有些忠義的,爲了大局着想,一直對李嚴忍讓三分。今次李嚴在魏蜀吳的周泰、許褚、陳到三位將軍主動要求留下來迎戰敵軍,爲大軍爭奪撤退時機時,這李嚴居然也要求留下來,一同迎戰敵軍。
不過李嚴當衆予以大義爲重,諸葛亮即使心中有疑慮,也不能多說什麼,否則只會禍亂軍心。當即只見諸葛對着李嚴拱手敬重道:“李嚴大人有如此大義之心,實乃我蜀國之福興也,諸葛亮定然不會辜負李嚴大人之託,將會全力以赴,重振蜀國之威。”
“多謝丞相。”隨即李嚴又指着自己身旁一人,那人正是李嚴的兒子李豐,只聽李嚴道:“立即令你麾下將士準備列陣,隨同爲父一同留下,迎戰趙軍,以保護我們大軍安全撤離。”
李豐和其父李嚴,雖然貴爲父子二人,但是其性格完全不同,甚至比其父李嚴還有一番能耐。當初諸葛亮令李嚴前往漢中抵抗魏國大將曹真時,任命李豐爲江州都督督軍,典掌其父所職,都督江州要事。事後李嚴被罷免後,諸葛亮又提拔李豐爲朱提太守。
就從李豐能夠被諸葛亮在*嚴之後,被提拔這一點來看,李豐就與其父性情不同。而且對於父親李嚴的罷免,李豐根本沒有責怪諸葛亮,反倒更加努力的爲蜀國效力。今次父親李嚴,責令自己引領麾下兵馬留下來,與其一同對抗抵擋趙軍,爲大軍爭取時機。李豐聽聞之後明顯的一怔,雖然知道此乃九死一生的任務,但還是非常高興的,當即離去開始點撥兵馬,準備組陣對抗。
於是乎,吳國大將周泰引領兵馬三千,魏國大將許褚引領兵馬兩千,蜀國將臣李嚴和其子李豐,共同引領兵馬三千,共計八千餘人。開始留守下來,組建三支軍陣,來抵擋趙國大軍,爲乙方大軍兵馬爭取逃跑時間。
而就在四將和八千兵馬剛剛佈置好陣勢時,趙煜便引着大軍逼近而來,看着前面那些留下來阻擋自己的不足萬人兵馬。趙煜當即興奮不已,親自指揮着大軍喝道:“大膽敵軍,竟然敢抵擋我趙國大軍腳步,擋我者死,將士們隨我衝殺,讓這些傢伙見識見識我們趙軍的厲害。”
隨着趙煜的一聲怒吼,身後的數萬大軍,猶如虎狼之師,直朝着對面的敵軍撲殺而去。此刻的魏蜀吳八千將士,所有人的臉上都是那麼的沉寂,每個人都好似已經看到的了自己死亡的一幕。故此,今次在與這些趙軍進行碰撞的時,每個人都顯得那樣的麻木。
雙方交戰,已經經過了太長的時間,這些將士們每天不斷的逃命實在是太累、太辛苦了。今次一戰或許是他們的最終之戰,但是能夠儘早的結束自己性命,總好過每日一天到晚的勞累逃命。
慘叫聲、殺喊聲,以及那些刀兵砍殺在敵人身上所發出的攝魂之聲,甚至是兩兵相碰所爆發的金屬聲,在這天地之間融匯成一首死亡交響曲。參與戰事的將士們,每個人都在爲着想要活下去,而全力奮戰着。即使是那些留下來的八千魏蜀吳三軍,明知道今次凶多吉少,可是沒有一個人願意就此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