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兗州軍士卒也就吃了一段時間,而這一段時間具體是多少,就馬超所瞭解的,好像也就是三個月?差不多那樣兒吧,確實是沒多久。畢竟曹操也不傻,作爲上位者的其人來說,他是很清楚,給士卒要一直吃,那麼肯定就是問題,但是來三個月,那就不是什麼大問題,就是。是啊,曹操覺得自己要是士卒的話,基本上三個月是沒太大問題,多了的話,那確實,
肯定就不行了。這個也是有個時間的,短時間沒事兒,長了就不好了,所以他是覺得三個月左右,那樣兒差不多正好。當然己方不是說那時候一直都沒糧草,確實也只是一段時間,那沒辦法。曹操兗州軍和世家大族關係是不好,那都沒錯,但是和豪強地主關係好啊,這個
從世家大族那兒得不到多少糧草,可從豪強地主那兒是能得到不少,而且還有富商巨賈呢,因此,三個月,兗州軍的糧草就不缺了。之後他們開始屯田,至少到了現在,兗州軍是不缺少糧草,對他們來說,糧草確實不是那麼充裕,可確實是不缺了,應該說是正好能補充上需
求。所以說也就是那三個月,就算是馬超和孫策,涼州軍和江東軍他們兩方也不是不知道。歷史上如何,馬超是不清楚,曹軍到底是缺糧多久,但是在這個時代,兗州軍確實就三個月缺糧草,這個他還是知道的。要沒這事兒的話,當年曹操也許就不會下令讓士卒屠戮徐州百姓了,實在是軍中需要穩定,穩定軍心纔是他覺得最重要的事兒,而那個時候,確實已經沒
多少糧草了。那時候是真缺啊,現在是好多了。當初沒糧草,曹操也只能是那麼下令,然後聽程昱的話,現在是不缺糧草了,他自然是都覺得不錯。也只有兗州軍,他們是最能體會到缺糧草的難,涼州軍和江東軍他們確實,還沒那麼缺過糧草。前者是從來都沒有,後者的
話,再缺糧草的時候也沒像兗州軍那樣兒,所以也是不好體會到,這個也是。就只有說兗州軍他們,那是真正經歷過,確實是有所不同,正常。涼州軍和江東軍,在這個事兒上是沒怎麼經歷過,那麼就不用多說了。確實在這個事兒上,那兗州軍他們是更有發言權,沒錯。
涼州軍沒經歷過,江東軍也是沒兗州軍那麼嚴重過,所以他們確實不能和兗州軍比。畢竟後者的話,是有餓着的時候,還餓得不行了。涼州軍沒那時候,財大氣粗的他們可是沒缺少過錢糧,江東軍是缺過,但是沒兗州軍那麼嚴重,所以說這個也是,就兗州軍他們最能體會缺少糧草餓着肚子的時候什麼感覺,涼州軍和江東軍他們不行。確實,沒經歷過和沒經歷過
那麼多,真是不能和兗州軍比。哪怕那個時候的兗州軍士卒,到現在還能活着的,其實已經沒多少了。大多確實是已經戰死了,那沒錯。還有的退伍了,而剩下還在軍中的,只是極少數,不過他們的資歷夠老,隨便拿出來一個,不是已經當官兒了,最次的也是老卒,確實
那經驗不一般啊。說白了,在戰場上,你一個新兵蛋子和老卒一起上了,那麼你可能八成要身死在戰場,而人家至少有五成機率死不了,這個就是經驗的作用。說起來你一個新兵蛋子的話,就比經驗來說,那麼剛開始你怎麼都不如一個老兵老卒,這個肯定是。所以說還得是有老人帶帶你,教給你一些東西,那絕對有用,甚至關鍵時候就能保命。一個老卒的話,
他本事未必很大,可肯定不傻,而且保命的本事也有,這個肯定是。所以說一個軍中也是需要有老卒在,不用太多,可有就是有好處,這個肯定是。不過當年的兗州軍士卒,如今還在軍中的,那確實都已經沒多少了。所謂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就是這樣兒。別說是他們兗州軍,就涼州軍和江東軍,他們也沒什麼大區別。是啊,士卒戰死那很正常,而且更
多的,其實都那樣兒了。而有一少部分,實在是年紀大了,確實也退伍了。而還有年紀大的,就算是沒退伍,還留在軍中,可大多也不上戰場了,上去的終究是少數,那個是。畢竟新兵蛋子還要有人教他們,這人不光是將領,就是老卒也是,少不了他們傳授經驗,這個無
論是在涼州軍、兗州軍還是江東軍,其實都一樣兒,不過區別就是多少的問題罷了,那樣兒。現在的情況,就是如此,三路諸侯不光說是靠訓練還有戰事,也得需要將領和己方的老卒傳授給新兵蛋子經驗,這個是不可缺少的,至少讓他們增加點兒經驗,那怎麼都是有好處。
是啊,怎麼看怎麼是,而且新兵蛋子他們也是,很希望自己能增加戰場上的經驗,因爲那樣兒就代表可能在戰場上存活下來,就是這麼簡單。你經驗少了,想好好活着,其實不容易。多了的話,那至少比經驗少了強啊,那是。畢竟他們也不傻,很清楚這個經驗多了,那麼在戰場上活下來的機率也大了,那是一點兒沒錯。當然這個不是說你經驗多就肯定能活下來,
沒那麼絕對,可能人家經驗少的,反而活下來了,你經驗豐富的倒是早死了,正常。但是增加經驗,更多的還是好,這個沒錯,怎麼都是利大於弊,所以說哪怕新兵蛋子,他們也是非常樂意那樣兒,聽老兵教導他們經驗,這個是必須的,那沒錯。三路諸侯軍中都一樣兒,
那可是。馬超涼州軍是,曹操兗州軍也是,就孫策江東軍,他們也沒什麼區別,那沒錯。所以說這個也是,老卒是沒一方必須的,不過大多數還是退伍了,這個肯定是,能留下的,只不過是極少數,這個在馬超在曹操和孫策,在他們那兒,其實也都是如此,必須是啊,正
常。他們要說不看重,那都不可能,畢竟是能增加己方戰力的,這個多少還是能增加點兒的,那是不錯。多了的話就別想了,新兵蛋子還能有什麼高強的戰力?也就是之前的百戰老兵,他們的話,才能是有強點兒的戰力,新兵蛋子就別多說了,就是沒有啊。這時候馬超已經帶兵到了鬱林郡桂林縣,守禦在縣城的是江東軍那邊兒的孫韶,這個孫韶也是孫策的族人,
不過這個不是有血緣關係的族人。孫韶字公禮,他伯父讓孫策賜給孫姓,所以說他就成了孫策族人了,也姓孫,關鍵是還寫到族譜裡的,這個就是正式的了,那沒錯。因此,別看孫韶才二十多,沒到三十,但是本事可以,關鍵受孫策的器重,這個沒說的,放到江東軍那兒,
也是個後起之秀,哪怕沒淩統那麼大本事,但是也沒比其人說差太多,關鍵是他姓孫啊,淩統不姓孫。所以說是孫韶守着桂林,這個還不是孫策主動把他放到這兒的,是孫韶自己要到桂林這兒來的。他的意思出外當個守將增加點兒經驗,結果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這沒多久就趕上馬超帶着大軍來交州了,桂林這兒是他必須要拿下的鬱林郡的一個主要縣,因此,
這他也要帶兵和涼州軍對上了。他覺得就城裡那五千人馬,怎麼都不會是人家涼州軍的對手啊。所以說他也知道,自己肯定守不住了,不過是多少時日的問題,那沒錯。這個人馬不足的時候,將領都得這麼想,正常。畢竟己方人馬的戰力和人家士卒的戰力,這個差距孫韶也知道。別看他確實,也是沒和涼州軍打過什麼交道,可其人聽說涼州軍之強,那也不是一
次兩次了,真是太多了。孫韶其人,雖說和孫策沒有血緣關係,可卻深受其人的器重,因此,和他講涼州軍事兒的,那也不少,這個也沒錯。所以說其人也算是對涼州軍有所瞭解,不至於是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知道。畢竟兵法上都說了,所謂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他不敢說對涼州軍瞭解很多,可確實,也是有所瞭解,知道不少,而如今的話,其實就夠了,那是。哪怕其人所面對的是涼州軍主力,還是馬超親自帶兵的,但是他當主公做老大的怎麼都不可能帶着士卒攻城,最後還得是落到馬岱的身上,那是一點兒都沒錯。而孫韶和馬
岱其人同爲二流將領,哪怕他和馬岱比,還差着,但是孫韶可一點兒都不怕對方,那是。說其人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其實也真是那樣兒,畢竟他還沒到三十,就二十多歲而已,真心不是什麼老將,是江東軍的後起之秀,和淩統一樣兒。比其人也才大了一歲而已,所以說孫韶和淩統,他們確實是一代人,一個時代的同齡人,那是沒錯。不過以本事來說,孫韶
雖說也是二流不假,但是一比淩統,他還差着其人點兒,因此,淩統本事是超過他,而其他的,就得說是各有千秋,要說都是淩統強,那肯定不對,還有是孫韶強過其人的地方,那也沒錯。不過總體來說,肯定還得是淩統要技高一籌,這個肯定是。別看說他比孫韶小了那
麼一歲,但是哪怕是年紀小了一歲不假,但是其人本事可都超過孫韶了。畢竟孫韶雖說是孫策親族這個不假,但是其人不能和淩統這個父親都在江東軍中的來比。怎麼說他也是受到自己父親照顧不少,但是孫韶的話,你說孫氏族人能照顧他一下不假,但是那也得說是孫氏
族人都在才行。而在鬱林這兒,除了他孫韶一個之外,就真是沒其他的孫氏族人了,但是淩統卻和他父親都在南海,這個就方便照顧了,那是。其人有那個條件,可以說絕對是得天獨厚了,但是孫韶卻沒有,哪怕給其人放到南海,那地方也不過就只多個孫博,那是純粹的孫策孫氏族人不假,但是孫韶要和孫博都在一個郡的話,說起來絕對不是後者照顧前者,而
是孫韶照顧孫博了,那是。因此,這個也確實,說起來孫韶是個二流武將,而孫博卻只是個三流水平的將領,那麼怎麼都是強的那個照顧弱的,而弱的並不是不能照顧強的,但確實,那種情況終究很少很少,那沒錯。而孫韶和孫博,他們要在一個郡的話,都得是前者照顧後
者,那是,而不是反過來的。因此,要是說讓孫韶和一個三流武將的孫氏族人在一個郡的話,那麼還真是不如就讓他自己在一個郡呢,就像現在在鬱林這兒,其實就挺好。當然其人也是,沒多想那麼多,什麼讓別人來照顧自己,那真是沒有。畢竟孫韶也都清楚,這自己的
路,那怎麼都是自己走,別人的話,其實也幫不了你太多,這個肯定是。就得說靠你自己,所以基本上還得靠你自己,而不是別人啊。是啊,你自己決定了你以後,這個孫韶就很清楚,所以他也不想着靠別人,路都是自己走的。知道在南海那兒,淩統有他父親幫襯着,這個很正常,要自己是他淩統的話,自然也會是那樣兒。不過自己不是淩統,而且也沒想着要讓自
己父親幫什麼的。說起來他是有那個條件,可最後也是比自己強點兒。孫韶嘴上不會承認那麼多,但是心裡認可淩統本事,那是絕對超過自己的,他清楚。可哪怕如此,他心裡也是有那麼點兒不服,就因爲淩統是他們這批後起之秀的第一,別人都不如他,自己也是,因此,
在孫韶看來,自己不如對方,那麼能不能超過對方,什麼時候能超過?當然這個他也不是怨念,能超過最好,超過不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