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曹操來講,徐晃是合適去帶兵,但他並非就是這裡面最爲合適的那個,就是如此。所以他肯定是要再多考慮一下,到底讓誰去。對此,因爲這去南陽帶着援軍,而不是去守城,所以曹操自然是很清楚,自己讓誰去,對方都是能比較願意的。就看着徐晃如何,其實就不難知道一二了。但是怎麼說呢,這如今還得是趕緊,大家討論好,是出兵南陽,就比什麼都好,
不是嗎。所以曹操是繼續問道:“公明贊同出兵,不知各位覺得如何啊?”這傻子都看得出來,自己主公那意思,他就是想派援軍啊。不過一想也是,司隸丟了,那是真沒辦法。其實那地方本來也不是己方一直佔據着的,不過如今這個南陽,確實,司隸是不能和這個地方
相比,至少他們都知道,這自己主公對南陽的重視程度,哪怕就是雒陽,那都是比不了的。所以說他是想派援軍過去,這也不是說什麼理解不了的事兒。但是怎麼說呢,己方派援軍過去,那麼就一定要頂住涼州軍進攻才行。不過這個到底能不能,那誰也不知道,有可能行,
也許可以,但是更大的可能……此時第二個開口的就不是武將了,而是謀士,兗州軍中年紀最大的老前輩,也同樣兒是資格很老的程昱發話了。“主公,屬下以爲,當派兵去南陽!”曹操聞言點了點頭,“仲德覺得派兵爲上?”他這是明知故問,不過因爲是文士,所以也不好是像武將那麼去對待。再說了,程昱是老資格老前輩了,和徐晃可不一樣兒。因此,曹操
最後還得是問他一下,這你怎麼看這個事兒的,出兵不出兵,他都得問問。程昱一聽,一切都是在他所料之中,而他則是繼續說道:“主公,各位,請想,這如今我軍與……”程昱自然不會藏着掖着,直接就是有什麼說什麼了。而且他這個時候,自然就是把自己心裡所想,
都講了出來。程昱意思很簡單,這如今還是他們涼州軍攻城,而己方守城。對方有十萬人馬,而己方比較重要的城池,基本上不會少於一萬人馬,己方在南陽的兵力,也是有十萬人。但是和對方一比,哪怕對方是沒什麼大優勢,可己方也同樣兒沒有,就是這樣兒。爲什麼這
麼說,就是因爲人家的十萬人馬,是集中的,說白了,他們一進攻一個城池,就是上來十萬人。哪怕己方城池人馬不少,可再多,能裝下多少?三四萬,頂天兒了,所以這別看他們是不佔優,可他們涼州軍是集中啊,而己方這人馬不是分散嗎,就是這樣兒。曹操和衆人聽後,也是不住點頭,這派兵看來是己方應該做的啊,勢在必行。不過還得問一個人,在曹操
看來,這問了三個人,纔算是完。於是他此時是直接就點名了,說道:“公達覺得如何?”這直接就問上了荀攸。曹操是隨便點的,誰讓他這個時候一眼就看到了荀攸呢。這不是說荀攸引人注目,實在是他在這個位置坐着,正好曹操一擡頭就能注意到他,所以自然就是要問
他了。如果說曹操看到的是其他人,那麼也不會問他,問別人了。荀攸一聽,他是連忙說道:“之前公明和仲德之言,屬下附議!”荀攸所說很簡單,那意思就是我贊同之前徐晃和程昱的話,出兵!曹操點頭,然後說道:“不知衆位,都以爲如何啊?”此時衆人都知道,該是給自己主公一個肯定的答覆了,所以是異口同聲,齊聲道:“我等附議!”曹操聞言說道:
“既如此,我軍當派援軍去往南陽!”“主公英明!”然後曹操是稍微想了一下,就再次說道:“公明,帶兵三萬,支援南陽!”“諾!”曹操其實也是想了,徐晃未必是最合適帶兵去南陽的,但是他之前都已經請命了,那麼自己也不好說就一下拒絕了。而且在他之後,也沒其他人說要帶兵去南陽,因此,曹操也就讓徐晃去了。而三萬人馬可也不算少了,畢竟馬超沒
帶兵去宛城的時候,涼州軍和兗州軍在南陽的人馬,雙方纔各有三萬而已。而這如今馬超不過就只是帶了四萬人去了宛城,所以曹操給了徐晃三萬人,其實真不算少。在徐晃手裡,三萬正規的兗州軍,還是能發揮出來很大的作用的。而且還不得不說,人馬一多的話,曹操
和衆人都知道,你人馬多了,人家涼州軍就不會再多調撥人馬去南陽嗎?所以這個都一樣兒,如今己方不過先試試水,看看情況如何,這三萬人加上南陽的十萬人馬,對上馬超涼州軍的十萬人馬加上他從司隸帶來的四萬人,應該是可以了。哪怕說打退不了他們,可終究是
能拖住的吧。徐晃應諾後,他也想了,這自己主公終於是讓自己帶兵了。這豈不是說,自己有機會報仇雪恥了。當然了,徐晃終究是有點兒頭腦,而且還是經驗豐富的大將,所以他知道,哪怕是自己帶援軍去,那也不能有什麼異樣的情緒,那樣兒真是,對己方沒一點兒好處。而自己主公雖然是什麼都沒說,可自己還看不出來嗎,他那意思,顯然是要讓自己控制
好自己情緒。之後曹操對徐晃說了幾句要注意的地方,畢竟這個該有的叮囑,肯定是不會少了的。在曹操看來,自己說幾句差不多的,也就是了。徐晃也許能聽得進去,不過到時候在戰場上如何,那誰也不知道。不過自己把該說的都說了,之後什麼樣兒,他真要是犯錯了,
那自己也沒有辦法。曹操既然是自己讓徐晃去了,他就已經想到了,最後可能是要不敵涼州軍,甚至說中計都不是說沒可能的。但是不管怎麼說,自己也算是金口玉言,既然讓徐晃去了,除非是他自己不想去,或者因爲什麼而不能去了,不是那樣兒的話,自己就不會說找
別人再替換他,如此。徐晃帶兵走了,兵貴神速,這如今馬超涼州軍都過來進攻了,兗州軍這邊兒自然也是要很速度對敵才行。徐晃帶兵離開許都,曹操是親自帶着兗州軍衆人給他送走了,當然也沒忘了再叮囑他幾句。因爲帶兵的就徐晃一個,武將是沒有了,但是謀士,曹操也給他派了一個,他也實在是擔心,這徐晃到時候別中計了,要說涼州軍的郭嘉,可是
天下頂級的謀士啊,尤其是擅長戰事謀略方面的。所以曹操是讓荀攸跟着徐晃一起走了,而兩人也知道自己主公對這援軍的期許。不過他們也只能說是盡力吧,就是這樣兒。徐晃和荀攸兩人是帶兵走了,對徐晃來說,他自然是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還是有點兒不放心自己
啊。其實一想,也並非就不能理解,至少這派公達先生隨軍跟着自己,這自己是贊同的。至少有這麼一個天下頂級謀士在,可以說絕對是要少了不少麻煩,這就是徐晃心中所想。其實確實,應該說徐晃征戰這麼多年了,他自然知道身邊兒有個謀士的好處。要說不管是馬超、還是自己主公,哪怕就是孫策,誰出征不是帶着謀士。除了馬超基本上就帶一個謀士之外,
自己主公和孫策,基本上哪次不都是至少帶兩個,所以說這個是很重要,徐晃也知道。就馬超基本上只帶着一個謀士,不過那誰也不敢小覷了,畢竟人家帶着的也是個天下頂級謀士。更何況馬超本人,師從閻忠,他身爲主公,也達不到天下頂級謀士那樣兒,可二流水平,其人卻絕對是有的,這個可是一點兒沒錯,徐晃是很清楚這個了。當然自己主公也絕對是有這
個謀略,但是很多時候,確實是容易犯錯,這個也是沒錯。而且有時候,可真是聽不進去良言啊。所以之後,自己主公敗了,然後他是能吸取教訓,不過是能暫時改錯,但是嘴上從來不會認錯。徐晃覺得也很正常,畢竟當主公的嗎,有幾個能承認自己是錯了的,這個太正
常了。自己要是當主公的,也不會承認自己有錯誤,就是這樣兒。徐晃和荀攸帶兵走了,他們速度也不慢,在徐晃看來,如果說己方這個速度,是能趕上棘陽戰事的。不過到了棘陽,肯定不是這己方三萬人進城,那不開玩笑嗎,而是要繞到涼州軍身後,和他們對上,這是徐
晃想法,當然他也是問過荀攸了,荀攸同意如此。在他看來,其實也是,這己方三萬人馬到棘陽了,總不可能說直接就進城,那是不可能了。那就只有要不就不管棘陽戰事,去別的城池,可要是管了,那就要出現在涼州軍的後方,那樣兒纔是對己方有大好處,不是嗎?所以荀攸贊同徐晃,他也認爲是該那樣兒。其實一想,還得就是如此才行,如果說己方做不到
這樣兒,那麼是不是就不插手棘陽的戰事了?那樣兒根本就不行啊,棘陽,城頭李通已經是迎來了涼州軍的第二次進攻,這一次全力進攻。對,這已經和昨日是不同了,李通也是一直都嚴陣以待,在涼州軍到城下的時候,他是早已在城頭等候了。要說涼州軍人馬的戰力,
他自然是有感觸,知道對方還是比己方強了那麼點兒的。如果說己方也有如此戰力的話,那倒是都好了。不過這如今看來,己方比人家,還是要差了那麼一點兒的,對此,李通覺得自己是有資格這麼說,好歹這也不是自己和涼州軍接觸的第一次,所以這自己是深有感觸啊。
而涼州軍呢,帶兵的馬岱,他可是沒這麼多想法,至少是沒有李通想的多啊。對他來說,自然是早日破了城池,比什麼都好。不過如今纔是第二日,所以他也根本就沒那麼着急,別說是他了,就是涼州軍所有人,也沒那麼着急。畢竟也算是來日方長,所以這個是不是,必須要承認,哪有那麼速度的呢。甚至之前都說了,馬超認爲一個月破了棘陽,他認爲都不錯
了。而他們還不知道,人家兗州軍的援軍,這個時候已經是在路上了,正往棘陽這兒趕來。別說不知道,其實就算是知道了,那又能如何?其實也改變不了什麼,無非就是要繼續戰,兗州軍人馬變多了而已,就是這樣兒。要說涼州軍上下能怕了兗州軍?至少此時此刻,那是
絕對沒有,以後的話,那不知道。馬超他們是不知道兗州軍要來援軍,就是守城的李通,他也不知道,這自己主公已經是調派援軍過來了。其實確實,當初李通給曹操親筆書信,絕對不是爲了求援,確實沒有。在李通看來,那找許都援軍,絕對是無能的表現,基本上他是
不會那麼做了。如果說涼州軍到南陽的人馬,和己方一比,是天差地別的話,那麼李通未必就不會寫信求援。比如說涼州軍來了二三十萬人馬,這李通怎麼也得請求點兒援軍過來。但是如今這馬超涼州軍可沒來那麼多人,李通也不是不知道,這在城外的,不過是十萬人馬。而己方在南陽這兒,也是有十萬人馬的。那麼這個就說明了,馬超是帶兵去了宛城不假,可
卻沒帶幾萬人。說起來兗州軍的探馬細作,他們是知道馬超帶兵到了宛城,可具體是多少人馬來了,他們沒有一個具體的數。還是李通自己大概算出來的,是有四萬吧,他認爲是差不多少,多也不會多很多,少的話,自然也不會說就少那麼多就是了。還別說,他所想的,
其實是對的。馬超到宛城,他還不就是帶了四萬多點兒的人馬嗎,所以別看兗州軍的探馬細作是沒探聽到一個具體的數,可李通所想是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