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

對曹操來講,徐晃是合適去帶兵,但他並非就是這裡面最爲合適的那個,就是如此。所以他肯定是要再多考慮一下,到底讓誰去。對此,因爲這去南陽帶着援軍,而不是去守城,所以曹操自然是很清楚,自己讓誰去,對方都是能比較願意的。就看着徐晃如何,其實就不難知道一二了。但是怎麼說呢,這如今還得是趕緊,大家討論好,是出兵南陽,就比什麼都好,

不是嗎。所以曹操是繼續問道:“公明贊同出兵,不知各位覺得如何啊?”這傻子都看得出來,自己主公那意思,他就是想派援軍啊。不過一想也是,司隸丟了,那是真沒辦法。其實那地方本來也不是己方一直佔據着的,不過如今這個南陽,確實,司隸是不能和這個地方

相比,至少他們都知道,這自己主公對南陽的重視程度,哪怕就是雒陽,那都是比不了的。所以說他是想派援軍過去,這也不是說什麼理解不了的事兒。但是怎麼說呢,己方派援軍過去,那麼就一定要頂住涼州軍進攻才行。不過這個到底能不能,那誰也不知道,有可能行,

也許可以,但是更大的可能……此時第二個開口的就不是武將了,而是謀士,兗州軍中年紀最大的老前輩,也同樣兒是資格很老的程昱發話了。“主公,屬下以爲,當派兵去南陽!”曹操聞言點了點頭,“仲德覺得派兵爲上?”他這是明知故問,不過因爲是文士,所以也不好是像武將那麼去對待。再說了,程昱是老資格老前輩了,和徐晃可不一樣兒。因此,曹操

最後還得是問他一下,這你怎麼看這個事兒的,出兵不出兵,他都得問問。程昱一聽,一切都是在他所料之中,而他則是繼續說道:“主公,各位,請想,這如今我軍與……”程昱自然不會藏着掖着,直接就是有什麼說什麼了。而且他這個時候,自然就是把自己心裡所想,

都講了出來。程昱意思很簡單,這如今還是他們涼州軍攻城,而己方守城。對方有十萬人馬,而己方比較重要的城池,基本上不會少於一萬人馬,己方在南陽的兵力,也是有十萬人。但是和對方一比,哪怕對方是沒什麼大優勢,可己方也同樣兒沒有,就是這樣兒。爲什麼這

麼說,就是因爲人家的十萬人馬,是集中的,說白了,他們一進攻一個城池,就是上來十萬人。哪怕己方城池人馬不少,可再多,能裝下多少?三四萬,頂天兒了,所以這別看他們是不佔優,可他們涼州軍是集中啊,而己方這人馬不是分散嗎,就是這樣兒。曹操和衆人聽後,也是不住點頭,這派兵看來是己方應該做的啊,勢在必行。不過還得問一個人,在曹操

看來,這問了三個人,纔算是完。於是他此時是直接就點名了,說道:“公達覺得如何?”這直接就問上了荀攸。曹操是隨便點的,誰讓他這個時候一眼就看到了荀攸呢。這不是說荀攸引人注目,實在是他在這個位置坐着,正好曹操一擡頭就能注意到他,所以自然就是要問

他了。如果說曹操看到的是其他人,那麼也不會問他,問別人了。荀攸一聽,他是連忙說道:“之前公明和仲德之言,屬下附議!”荀攸所說很簡單,那意思就是我贊同之前徐晃和程昱的話,出兵!曹操點頭,然後說道:“不知衆位,都以爲如何啊?”此時衆人都知道,該是給自己主公一個肯定的答覆了,所以是異口同聲,齊聲道:“我等附議!”曹操聞言說道:

“既如此,我軍當派援軍去往南陽!”“主公英明!”然後曹操是稍微想了一下,就再次說道:“公明,帶兵三萬,支援南陽!”“諾!”曹操其實也是想了,徐晃未必是最合適帶兵去南陽的,但是他之前都已經請命了,那麼自己也不好說就一下拒絕了。而且在他之後,也沒其他人說要帶兵去南陽,因此,曹操也就讓徐晃去了。而三萬人馬可也不算少了,畢竟馬超沒

帶兵去宛城的時候,涼州軍和兗州軍在南陽的人馬,雙方纔各有三萬而已。而這如今馬超不過就只是帶了四萬人去了宛城,所以曹操給了徐晃三萬人,其實真不算少。在徐晃手裡,三萬正規的兗州軍,還是能發揮出來很大的作用的。而且還不得不說,人馬一多的話,曹操

和衆人都知道,你人馬多了,人家涼州軍就不會再多調撥人馬去南陽嗎?所以這個都一樣兒,如今己方不過先試試水,看看情況如何,這三萬人加上南陽的十萬人馬,對上馬超涼州軍的十萬人馬加上他從司隸帶來的四萬人,應該是可以了。哪怕說打退不了他們,可終究是

能拖住的吧。徐晃應諾後,他也想了,這自己主公終於是讓自己帶兵了。這豈不是說,自己有機會報仇雪恥了。當然了,徐晃終究是有點兒頭腦,而且還是經驗豐富的大將,所以他知道,哪怕是自己帶援軍去,那也不能有什麼異樣的情緒,那樣兒真是,對己方沒一點兒好處。而自己主公雖然是什麼都沒說,可自己還看不出來嗎,他那意思,顯然是要讓自己控制

好自己情緒。之後曹操對徐晃說了幾句要注意的地方,畢竟這個該有的叮囑,肯定是不會少了的。在曹操看來,自己說幾句差不多的,也就是了。徐晃也許能聽得進去,不過到時候在戰場上如何,那誰也不知道。不過自己把該說的都說了,之後什麼樣兒,他真要是犯錯了,

那自己也沒有辦法。曹操既然是自己讓徐晃去了,他就已經想到了,最後可能是要不敵涼州軍,甚至說中計都不是說沒可能的。但是不管怎麼說,自己也算是金口玉言,既然讓徐晃去了,除非是他自己不想去,或者因爲什麼而不能去了,不是那樣兒的話,自己就不會說找

別人再替換他,如此。徐晃帶兵走了,兵貴神速,這如今馬超涼州軍都過來進攻了,兗州軍這邊兒自然也是要很速度對敵才行。徐晃帶兵離開許都,曹操是親自帶着兗州軍衆人給他送走了,當然也沒忘了再叮囑他幾句。因爲帶兵的就徐晃一個,武將是沒有了,但是謀士,曹操也給他派了一個,他也實在是擔心,這徐晃到時候別中計了,要說涼州軍的郭嘉,可是

天下頂級的謀士啊,尤其是擅長戰事謀略方面的。所以曹操是讓荀攸跟着徐晃一起走了,而兩人也知道自己主公對這援軍的期許。不過他們也只能說是盡力吧,就是這樣兒。徐晃和荀攸兩人是帶兵走了,對徐晃來說,他自然是知道自己主公的意思,還是有點兒不放心自己

啊。其實一想,也並非就不能理解,至少這派公達先生隨軍跟着自己,這自己是贊同的。至少有這麼一個天下頂級謀士在,可以說絕對是要少了不少麻煩,這就是徐晃心中所想。其實確實,應該說徐晃征戰這麼多年了,他自然知道身邊兒有個謀士的好處。要說不管是馬超、還是自己主公,哪怕就是孫策,誰出征不是帶着謀士。除了馬超基本上就帶一個謀士之外,

自己主公和孫策,基本上哪次不都是至少帶兩個,所以說這個是很重要,徐晃也知道。就馬超基本上只帶着一個謀士,不過那誰也不敢小覷了,畢竟人家帶着的也是個天下頂級謀士。更何況馬超本人,師從閻忠,他身爲主公,也達不到天下頂級謀士那樣兒,可二流水平,其人卻絕對是有的,這個可是一點兒沒錯,徐晃是很清楚這個了。當然自己主公也絕對是有這

個謀略,但是很多時候,確實是容易犯錯,這個也是沒錯。而且有時候,可真是聽不進去良言啊。所以之後,自己主公敗了,然後他是能吸取教訓,不過是能暫時改錯,但是嘴上從來不會認錯。徐晃覺得也很正常,畢竟當主公的嗎,有幾個能承認自己是錯了的,這個太正

常了。自己要是當主公的,也不會承認自己有錯誤,就是這樣兒。徐晃和荀攸帶兵走了,他們速度也不慢,在徐晃看來,如果說己方這個速度,是能趕上棘陽戰事的。不過到了棘陽,肯定不是這己方三萬人進城,那不開玩笑嗎,而是要繞到涼州軍身後,和他們對上,這是徐

晃想法,當然他也是問過荀攸了,荀攸同意如此。在他看來,其實也是,這己方三萬人馬到棘陽了,總不可能說直接就進城,那是不可能了。那就只有要不就不管棘陽戰事,去別的城池,可要是管了,那就要出現在涼州軍的後方,那樣兒纔是對己方有大好處,不是嗎?所以荀攸贊同徐晃,他也認爲是該那樣兒。其實一想,還得就是如此才行,如果說己方做不到

這樣兒,那麼是不是就不插手棘陽的戰事了?那樣兒根本就不行啊,棘陽,城頭李通已經是迎來了涼州軍的第二次進攻,這一次全力進攻。對,這已經和昨日是不同了,李通也是一直都嚴陣以待,在涼州軍到城下的時候,他是早已在城頭等候了。要說涼州軍人馬的戰力,

他自然是有感觸,知道對方還是比己方強了那麼點兒的。如果說己方也有如此戰力的話,那倒是都好了。不過這如今看來,己方比人家,還是要差了那麼一點兒的,對此,李通覺得自己是有資格這麼說,好歹這也不是自己和涼州軍接觸的第一次,所以這自己是深有感觸啊。

而涼州軍呢,帶兵的馬岱,他可是沒這麼多想法,至少是沒有李通想的多啊。對他來說,自然是早日破了城池,比什麼都好。不過如今纔是第二日,所以他也根本就沒那麼着急,別說是他了,就是涼州軍所有人,也沒那麼着急。畢竟也算是來日方長,所以這個是不是,必須要承認,哪有那麼速度的呢。甚至之前都說了,馬超認爲一個月破了棘陽,他認爲都不錯

了。而他們還不知道,人家兗州軍的援軍,這個時候已經是在路上了,正往棘陽這兒趕來。別說不知道,其實就算是知道了,那又能如何?其實也改變不了什麼,無非就是要繼續戰,兗州軍人馬變多了而已,就是這樣兒。要說涼州軍上下能怕了兗州軍?至少此時此刻,那是

絕對沒有,以後的話,那不知道。馬超他們是不知道兗州軍要來援軍,就是守城的李通,他也不知道,這自己主公已經是調派援軍過來了。其實確實,當初李通給曹操親筆書信,絕對不是爲了求援,確實沒有。在李通看來,那找許都援軍,絕對是無能的表現,基本上他是

不會那麼做了。如果說涼州軍到南陽的人馬,和己方一比,是天差地別的話,那麼李通未必就不會寫信求援。比如說涼州軍來了二三十萬人馬,這李通怎麼也得請求點兒援軍過來。但是如今這馬超涼州軍可沒來那麼多人,李通也不是不知道,這在城外的,不過是十萬人馬。而己方在南陽這兒,也是有十萬人馬的。那麼這個就說明了,馬超是帶兵去了宛城不假,可

卻沒帶幾萬人。說起來兗州軍的探馬細作,他們是知道馬超帶兵到了宛城,可具體是多少人馬來了,他們沒有一個具體的數。還是李通自己大概算出來的,是有四萬吧,他認爲是差不多少,多也不會多很多,少的話,自然也不會說就少那麼多就是了。還別說,他所想的,

其實是對的。馬超到宛城,他還不就是帶了四萬多點兒的人馬嗎,所以別看兗州軍的探馬細作是沒探聽到一個具體的數,可李通所想是沒錯。

第八九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第三六四章 斬牛輔孟起收兵第六十一章 兗州軍樊城撤兵第九三〇章 龐柔王平夜襲營(續)第六十九章 公孫度遼東稱王第一一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第八八一章 周瑜諫言論聯合第七十四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五)第一一五章 曹操兵進長社第六三五章 聯軍受阻羅縣城第三九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第三十四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八)第二〇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八)第五五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六)第七二九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完)第二六一章 張繡帶兵到新城第七二〇章 涼州軍大營問詢(續)第二四九章 斬仇人父仇終報第八八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第五〇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九)第一九五章 千里救師返涼州第二一二章 隴縣城有人來投第一三五章 馬超用計破敵第四二二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續)第四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一)第二一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二)第七五〇章 聯軍夜戰臨湘城(續)第二二八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續)第一〇四章 兗州軍大戰遼東(五)第五二五章 馬郭範悄入大營(續)第九五四章 夏侯深夜訪漢將第二二五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八)第九九二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七)第一八七章 馬孟起奔赴涼州第七十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一)第一一四章 蠻軍退陸遜提醒第七〇五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完)第九八二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續五)第九十二章 接聖旨馬孟起赴京第一二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一)第一五九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二)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二)第四〇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〇)第一百零六章 宛城外初戰黃巾第七四三章 劉備江陵依劉表第九一五章 孫劉帳中議兵事(續)第四四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三)第八一三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八)第一二五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四)第八七四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三)第一〇九章 謝伯言饋贈書卷第六六四章 再戰江陵終登城第五五〇章 馬孟起出城單挑第五十三章 徐公明陣前鬥敵(續)第八四〇章 徐庶帳中解衆惑第一二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四)第三九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第七八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八)第六九三章 趙子龍到達真定(續)第二〇〇章 南蠻軍半路阻截第三三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五)第五三二章 馬超轉道向河內第九二四章 房陵城依舊對峙第九九六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一)第六六〇章 張益德攻取四郡第三六九章 涼州軍投石問路第二一二章 馬超兵進函谷關(一)第五五四章 兩軍收兵同鳴金第四一三章 馬孟起帶兵回返(完)第五十一章 朐縣城商談合作第六八三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六)第八七八章 聯涼大戰蘄春城(七)第五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完)第七八五章 龐士元計取臨湘第九十二章 接聖旨馬孟起赴京第三八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續)第一四七章 董卓聚衆議破敵第八七七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續)第二二一章 捲土重來兵進司隸第八六二章 德容府中批二將第二二四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一)第七八一章 孫伯符帳中問詢第六三七章 趙雲初戰長子城第六六二章 臨湘江陵函谷關第二三五章 涼州終破函谷關(四)第三三〇章 議遷都李儒諫言(續)第四八七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第三五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七)第一〇五章 涼州軍攻略蒼梧(一)第二八六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第三〇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完)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大營馴馬第七五三章 劉備勸說文仲業第六五三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三)第六八八章 袁本初遣將帶兵第四〇二章 殺值守生擒孟優(續)第三十九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三)第三〇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十)第四五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四四)第四二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