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

一場雨後,連日炎熱的天氣略有降溫,荀諶先來請辭,趙昱繼之亦來。

劉鄧、董植、魏翁早已做好準備,荀貞檄令過去,劉鄧率部離開蘭陵,至郯縣與董植、魏翁會和,劉曄、蔣幹、荀祈、辛韜、周泰俱在州府,從荀諶同行。至廣陵,文聘引兵來合。荀諶領諸部、諸士,折向西南,經堂邑進入九江境的東部,再往西行二百餘里,到了郡治陰陵。

至郡三日,荀諶接連下了五道檄令。

第一道檄令,表荀祈爲鍾離長,荀祈接檄當日便赴鍾離上任。

鍾離本有縣長,不好驅逐,荀諶表之爲九江北部尉,未久,此人託疾自辭,返鄉而去。

第二道檄令,表劉曄爲九江丞。

九江亦本有丞,荀諶表之爲九江都尉,令將郡兵南向,剿沿淮水賊,此君文儒之士,不通兵法,知難而辭,也掛印還鄉去了。

第三道檄令,闢蔣幹爲郡主簿,命暗渡長江,出使吳郡,謁盛憲,訂盟約。

第四道檄令,以文聘入鎮全椒、劉鄧進屯下蔡,自領董植、魏翁在陰陵。

全椒在九江東部,北爲廣陵,東爲長江,其南爲阜陵縣,再往南即是州治歷陽。

下蔡在九江西部,位處淮河西岸,向西是豫州,東南方向與阜陵國的國都壽春隔淮相望,向南百餘里是廬江郡界。此兩地一臨長江,一扼淮水,俱是九江境內較爲重要的戰略要地。

第五道檄令,裁撤郡兵中老弱不堪用者,令周泰、辛韜招募郡內忠勇,意欲重建郡兵。

九江原有郡兵兩千餘,因相繼兩任太守俱不知兵,戰力不高,多濫竽充數的,經過裁撤、募勇充實,月餘後,荀諶得重建過的郡兵千餘,人數雖不及以前,戰力有了顯著的提升。

他將之付與董植、魏翁分掌,令用心操練,不得怠慢。

五道檄令下罷,荀諶聽從劉曄的建議,遣人去丹陽問候陶謙,以向揚士展現荀貞的寬仁念舊,又令辛韜與郡功曹蔣真去歷陽,陳真謁見刺史陳溫,辛韜謁見許靖。

平阿蔣氏是九江郡冠族,蔣幹即出自此族,蔣真是蔣幹的從父,仕任郡中,頗有名望,荀諶因擢他爲郡功曹,隨後,即遣他赴歷陽,往謁陳溫,陳溫畢竟是揚州刺史,是需要見一見的。

許靖、許劭兄弟不和,所以雖然齊名,許劭去了徐州投荀貞,許靖卻來了揚州投陳溫。荀諶與許靖是早就相識的,作爲州里人,派辛韜去拜見一下,也算是顯示荀貞的好賢下士。

在郡半月,荀諶察考郡吏,罷其庸者,擢其優異,優者中以倉慈最佳,遷爲郡督郵,令巡行郡中,監督諸縣。又聽取郡吏的舉薦,徵辟了一批郡中有名望的士人,有不肯從的,荀諶也不勉強,以禮相待。時至麥收,荀諶親到田間,督促各縣收穫,又檢視郡縣獄,釋放冤者。

有強兵相助,施政清明愛民,不到一個月,荀諶就得到了九江郡多數吏員、士人的擁護。郡內的形勢穩定住了,劉曄乃離郡南下,先到阜陵,再去巢湖,開始施行他給荀貞上的那兩策。

這些是荀諶在九江的事情,不必多說。

卻說荀諶請辭之後,趙昱亦來。

荀貞以“陳國正興戰事,公去恐危”爲由勸說趙昱,然而趙昱不聽,荀貞沒辦法,只好隨他去,本意想遣個數百兵士護送他去陳國上任,以免路上遇到盜賊,趙昱卻又不肯。

他對荀貞說道:“昔爲將軍臣吏,今爲朝廷命卿,將軍的部曲是徐州兵,昱不能帶入豫州。”

荀貞見他這般堅持,亦不強迫。

趙昱遂只帶了四五從者,單車西行,徑往陳國上任去了。

送走了荀諶、趙昱,沒了劉鄧、文聘等部,州中又少了五千兵力,荀貞與幕府諸吏經過細商,把募兵、擴軍提到了日程上。

長史袁綏掌着主徵兵的兵曹掾,此事當由他總責,荀貞令幕府司馬宣康、州兵曹從事許季爲輔,許季的這個“兵曹從事”不是負責徵兵的,他的權職是部郡國兵,宣康掌着幕府的士曹、騎士曹等,他們兩人負責從袁綏徵募的百姓中選取各用之士,計以五千爲限。

荀貞又傳檄給江禽,命他在不影響收麥的情況下,挑選屯田兵中的精壯老卒,限以五千爲數,選出後,叫送來州府,也由宣康、許季負責從中擇用。

臧霸聽說了荀貞要募兵的事,毛遂自薦,自請遣人歸泰山,爲荀貞募召泰山精勇。民力是最珍貴的,如能從泰山募到一定數量的兵卒,那麼就可減少徐州民力的消耗,荀貞欣然應許。高堂隆已從琅琊回到了州府,接替荀祈,擔負起了部郡國市掾之任,相比部郡國市掾,募兵的事情更重要,荀貞調他暫輔助臧霸,命他也回泰山去,對他和臧霸不限募兵之數。

把募兵的事情安排下去,荀彧上言荀貞,建議他巡視郡縣。

荀彧說道:“海內兵亂日久,徐州數起干戈,將軍今得朝廷封拜,爲徐州牧、鎮東將軍,宜巡行各郡,安撫百姓,以彰顯漢家威儀。”

荀彧說得委婉,荀貞聽得明白。

所謂“以彰顯漢家威儀”云云,只是個藉口,荀彧真正的用意,是想“彰顯荀貞的威儀”。通過巡行郡縣,使郡縣吏員、士人百姓都能夠得知朝廷拜荀貞爲了徐州牧、鎮東將軍,從而達到安撫地方,震懾不軌,凝聚民心的目的。

當下信息傳輸的速度很慢,特別是鄉里間,荀貞得到朝廷封拜的消息,到目前爲止,州郡縣三級的吏員固是已知,然百姓不知者仍衆,確也是需要荀貞巡行一番,以昭示地方知的。

此外,到了收麥時節,爲了表示對農事的重視,荀貞也應該行行郡縣。

蒲滬督建的水利設施初有雛形,軍屯剛擴大到全州的範圍,荀彧倡言的民屯方展開不久,這些也都需要視察一番,再有就是除薛禮外的邯鄲榮等各郡的太守國相雖是俱有理政的經驗,但守相之任他們卻都是頭回,荀貞也得去他們各郡中親眼看看,檢查一下他們各自的政績。

又及現已爲徐州牧,並是朝廷詔拜的鎮東將軍,彭城國也該到將之徹底解決的時候了。

綜此數故,荀貞接受了荀彧的建言,留荀攸守州府,命趙雲、臧霸鎮郡中,召辛璦率騎五百,加上典韋部的千餘虎士爲扈從,荀彧、戲志才相陪,於六月初出郯縣,先行東海郡。

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19 圍不赦以威生仁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53 送糧66 負此俸食慚愧極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80 擒賊先擒王(上)2 禮錢需得四百萬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81 捕拿張直(上)22 文聘(上)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94 會師城下(上)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4 風雪夜刺(上)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9 高子繡髡髮代首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43 爲今之計61 丈夫生當爲二千石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76 演武薦賢(上)15 陽城治吏(下)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94 會師城下(上)77 曹隱袁進皆貴宦59 慨嘆12 郡兵曹椽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30 朱陽第三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15 陽城治吏(下)81 捕拿張直(上)22 旋舞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61 曹刺史安定濟北62 賜字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22 枉費心機空費時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29 盤點籌劃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45 欺人75 欺上弄假國之賊29 盤點籌劃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65 安之若素使人奇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31 除惡務盡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62 其猶穿窬之盜也46 恩威並施74 如何練兵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20 名士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6 本初何如伯珪強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9 袁公路縱虎謀北3 陽翟侯扣使不遣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24 鐵官見聞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