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

這時見許仲定下了渡淮的時間,闕宣也已經出去辦理此事,劉備因又按劍請戰:“備請帶甲士五十,今夜渡淮,爲將軍取徐!”

許仲沉吟了下,說道:“雖有徐縣內應,有‘水上豪傑’相助,此事亦險。玄德居‘雍奴校尉’,乃一部之長,不可輕出。”

帳中諸人有坐着的,有站着的。

Www▪ ttka n▪ CΟ

校尉以上的軍官有坐席,校尉以下的軍官沒有坐席。

此時,便有一個立在劉備身後的軍官昂首闊步,行至帳中,先是微微俯身,衝着正座的許仲等人行了個軍禮,繼而轉對劉備說道:“許將軍所言甚是。校尉,將也,安可輕出?況區區徐縣,何需校尉出馬?有羽足矣!”說完這句話,這人又轉向許仲,再行了個軍禮,昂然說道,“羽不才,願爲將軍取徐!”

說話的正是關羽。

許仲心道:“此來取下邳之前,君侯對我曾有交代,說:玄德好功名,軍略武勇固一時之選,然戰陣之上刀槍無眼,若其求戰,非無人可用之時,萬不可使其輕出,以免有失;又說:雲長有萬夫不擋之勇,治軍理陣或有不足,而攻堅拔城,正爲其長,可以一用。”

當下,許仲說道:“雲長之勇,聞於三軍。今既雲長願去,實是再好不過!”

荀攸等人也道:“雲長勇冠三軍,如是肯渡淮擊賊,取徐縣必易如反掌。”

聽了許仲、荀攸等人的讚揚,關羽縱是傲恣,亦不免略有得色,遂又說道:“便請將軍下令,羽這便領軍渡淮!”

“雲長欲攜多少人馬?”

剛纔劉備都已經說了,“只要五十甲士”,便能夠爲許仲取下徐縣,關羽自不能落了劉備的面子,也是隻要五十甲士便夠,他說道:“五十甲士足矣!”

荀攸聽了這話,微微一笑,說道:“徐縣城堅,我軍又是渡河遠襲,雲長雖勇,五十甲士恐亦不足。”向許仲建議說道,“將軍不妨從軍中各部裡邊,精選五百勇甲,令從雲長過淮。”

許仲點了點頭,顧視帳中諸將,說道:“汝等可將部中勇士,盡數列出,由雲長前去挑選。”

聽了荀攸、許仲的這番安排,關羽卻是不肯承情,他傲然一笑,說道:“不過一個小小的徐縣,豈需諸校尉盡出精銳?吾營中的兵士雖少,然皆能一當百,我自從我營中選用勇士便可!”

關羽說的“吾營中”,實際上指的是劉備的部屬。他與劉備兩人相識太久,彼此間的關係太熟,名有尊卑之分,情實兄弟之屬。故而劉備的部屬,也就等同於是他的部屬。

許仲看向劉備,詢問他的意思。

劉備心道:“而今君侯起兵,攻略徐州,陶謙昏聵之人,必非君侯對手,這徐州的全境,早晚落入君侯的手中。玉郎、劉鄧、子龍、三陳等等諸校尉,皆虎士也,我從許將軍擊下邳,如不及早立下些功勞,待到來日戰罷論功,怕是不能居諸校尉之上。此次既然爭到了攻徐縣的機會,索性便贏得漂亮些,也好當日後君侯給我賞賜任命之時,讓別人無話可說!”

想到這裡,他因而說道:“我營中的兵士固然是不敢稱‘一當百’的,但卻勝在相熟,雲長使之,能夠如臂使指。便由雲長從我營中選取甲士便可。”

劉備這話說得很對,他營中的兵士都是久從他與關羽的,日夜相處,彼此相熟,上到戰場裡去,自然也就配合默契,殺起敵來,就能夠事半功倍。

許仲於是頷首說道:“如此,就由雲長從校尉營中選用兵士。”

劉備、關羽齊聲應諾。

他兩人既然接下了攻取徐縣的任務,就先告辭離開,回去準備。

臨出帳前,關羽說道:“入夜之後,羽便帶兵渡淮,至遲明晨,定有捷報傳給將軍!”

劉、關兩人離開之後,帳中相繼又先走了幾人。

這幾人有文職,也有武職。

文職的幾人,有的是去爲關羽準備渡河船隻的,有的是去爲關羽準備後勤輜重的,還有的,則是去和闕宣留下的人聯繫,負責關羽和闕宣之間的溝通的。

武職的幾人則是奉了許仲之令,歸營調兵遣將,準備爲關羽接應,或者爲他後援的。

諸項渡河前的工作在入夜前都準備妥當。

當天黑之後,許仲、荀攸等人親自來到河邊,爲關羽送行。

關羽沒有隻帶五十甲士,也沒有如許仲所說,帶足五百人,從隊伍規模來看,他大約從劉備營中選出了有二百多人,這二百多人中,披重甲的不多,大多數穿得是輕甲,有的甚至沒有着甲,——這倒不是因爲關羽輕傲的緣故,而是出於實際考量,畢竟在到達徐縣前,他們需要先橫穿淮河,雖然選的這個渡河地點是周邊一帶淮水最窄的地方,可到底還是有一段水上距離要走,並且又是夜間偷渡,所以,士兵們不能穿太多甲,萬一走到半截腰,船忽然翻了,身上都穿着重甲,就算再好的水性恐怕也是浮轉不開,說不定就徐縣沒見,淹死半路了。

果然是什麼樣的將領,帶出什麼樣的兵。

劉備雖爲漢家宗室,然其家沒落已久,與其說他是天潢貴胄,不如說他更像是豪客輕俠,帶出來的兵士對他都很服氣,皆願以死相報,因而,儘管這些兵士們都知道此去渡淮擊徐,若是勝利,倒也罷了,如是失敗,恐便要全軍覆沒,可卻沒有一人露出怯色。相反,士氣很高。

隆冬臘月,天氣寒冷,夜間的氣溫尤低,河邊水氣出來,較之陸上,溫度更是低了不少。

許仲令人取酒,給關羽等將士一人分了一碗,自己也拿了一碗,共同舉碗,將酒飲下。

酒是好酒,入了喉腹,頓起一條火線,讓人渾身都暖了一些。

喝完酒,諸人把碗丟下。

許仲望了望不遠處的河面,河面上有的地方結了冰,但冰層不厚,不足以支撐兵馬行走。

在渡河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這樣的浮冰,關羽的兵士可能還需要破冰而行,這給渡河又增添了一些難度。

許仲望了兩眼河面,又擡高視線,眺望了一下河對岸的遠方,夜色下,一無所見。

他沒有再多說別的,只是簡短地對關羽說道:“吾在軍中,候雲長佳訊。”

夜雖寒,水雖冰,刀甲更涼,寒意與殺意相浸逼人。

9 計吏郭圖(上)155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40 荀攸之志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11 前倨後恭因何故228 琅琊鹽亂不足定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46 室暖臨懷春情在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60 荀君爲政(下)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6 治平天下捨我其誰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30 臨大事從容不迫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9 計吏郭圖(上)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39 得二荀舉薦51 謀算將戰23 甲光向日來者誰15 出城激戰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8 清洗潁陰(下)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67 鳳集西鄉(上)37 會師(下)7 獨行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6 虎狼之威(上)7 每思內戰常齧指65 歸來解甲抵足眠94 會師城下(上)22 枉費心機空費時24 鐵官見聞56 熔鑄33 再見遲婢40 蹴鞠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14 守城初戰上架感言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上架感言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45 得士親附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9 道人52 市義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10 計吏郭圖(下)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8 守職歲滿乃爲真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77 布植黨羽養虎豹4 將近臨湘桃花盛2 雙喜臨門(下)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16 虎狼之威(上)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21 黃帝邢德有之乎52 圍魏救趙亂其陣25 郡府迴文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4 豫州乳虎第一威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3 路見白骨露於野9 督郵在此(上)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