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

卻說在淮陵城下,潘璋率百餘勇士趁夜潛至南城牆外,在闕宣黨衆的內應下,銜刀攀爬。

潘璋體力過人,雖着鎧甲,卻一點不影響他攀援的速度。

一邊密切地關注着城牆上左近守卒的動靜,他一邊豎起耳朵仔細傾聽,聽入耳中的除了風動軍旗以及遠處城牆上巡邏隊行走時發出的武器與鎧甲相撞之聲,便只有近處時高時低的鼾聲,——這會兒已是後半夜,人最睏倦的時候,較之潘璋他們離營出發前,南城牆上的守卒們有很多的人難抑睏意,進入了夢鄉。

淮陵的城牆本來就不是太高,潘璋攀援的速度又很快,不多時,他便已抵至城頭。

有幾個內應的守卒等候在城頭的垛口處,他們都已把佩刀抽出,握在了手中,大多緊張地顧盼周圍,以防有人發現潘璋等的到來。

在看到潘璋終於到達城頭後,他們不約而同地稍微鬆了口氣,其中兩人伸手去拉潘璋,潘璋卻不需要他們的助力,單手按住垛口,身體輕巧一翻,便已越過垛口,穩穩立在了城頭。

那幾個內應的守卒中,有一人是領頭的,因見潘璋所披掛的鎧甲不凡,知他必是此次偷襲淮陵的廣陵兵首領,遂低聲而快速地說道:“見過將軍。我等奉闕大家之命,恭候將軍久矣!”

潘璋點了點頭,沒急着接他的腔,先是一邊取下口中的拍髀,一邊迅速地環顧了下週圍,繼而示意這幾個內應的守卒散開一些,好給後繼攀城的勇士們讓出來登城的地方,之後纔不緊不慢地一面把拍髀重新插回腿側的囊中,一面說道:“從何處可下城牆?”

那內應守卒的首領側身一指,說道:“由那處馬坡而下,可直達南城門外。”

也是這次響應廣陵兵的淮陵守卒太多,潘璋登城的這個位置,左右百餘步內都是由內應負責把守的,故而不但潘璋順順利利地登上了城頭,甚至在後繼的勇士又連着登上了七八人後,他們竟是仍然沒有被別的守卒發現。

直到有一勇士不小心把佩刀碰到了城牆上,發出了撞擊之聲,這才吸引到了遠處其它守卒的注意力。

那最先看到潘璋等人的守卒明顯楞了一下,接着拿手揉了揉眼睛,似乎是想要通過這個舉動來確定他不是在做夢,隨之,他睜大了眼睛,睏意不翼而飛,伸手便去拔刀,同時張嘴欲呼。

然而,他的呼聲終究沒有發出,潘璋劈手奪過近處一個內應的長矛,手起矛飛,帶着風聲,幾乎眨眼間,這長矛便飛越了百餘步的距離,正正插入了那個守卒的咽喉。

血花四濺,那守卒捂着喉嚨,倚着背後的城牆,頹然坐倒,口中發出嗚嗚之聲,隨着聲音的減弱、最終消失,他眼中的驚恐之色也慢慢地消失,最後,沒有了一點的神采。

他雖沒能發出叫聲,但他的跌倒和口中的嗚嗚之聲,到底還是引起了他近處守卒的注意。

潘璋心道:“成敗在此一舉!”

在別的守卒做出反應之前,他大吼一聲:“潁陰侯帳下,東郡潘璋在此!”

南城牆上原是悄寂一片,他這一聲大吼來得如此突然,直如滾雷劃過,大多數的守卒本就睏意盎然,甚或早已進入夢鄉,猝不及備之下,只聽得嘩啦啦響聲四起,——卻是許多守卒被他這一聲吼叫嚇得跌坐地上,或者被嚇得拿捏不穩,丟掉了手中的兵器。

隨着吼叫,潘璋推開身前的兩個內應守卒,抽刀在手,大步流星,徑往適才那個內應頭領給他指的馬坡而去,同時,呼喝那些已然登上城的勇士:“留下三人,接應餘衆,剩下的,都跟我來!”又大聲喝令內應的守卒,“列隊擺陣,守住馬坡!汝等且看我爲劉校尉取下城門!”

潘璋性雖粗勇,卻知輕重,當下之時,殺敵不是最重要的,儘快地取下南城門纔是第一要務。

因而,對遠處的那些守卒,他卻是不聞不問,徑自往馬坡而奔。

潘璋的這一聲大吼,不但嚇住了近處的守卒,也驚動了遠處的守卒。

經過了短暫的反應時間後,遠近城牆上開始混亂一片。

城外,廣陵兵營中,劉鄧一直在密切地觀察着南城牆上守卒的動向,在看到他們出現混亂後,頓時便知:這定是潘璋已經上了城頭。

事不宜遲,他即刻令營中盡燃火把,又叫鼓隊把隨軍的戰鼓悉數敲響,接着,命數曲的軍官各帶兵士出營,鼓譟叫喊,擺出趁機進攻東城牆的架勢,最後,他親率早就選定的五百精銳直撲南城牆下。

此時,南城牆上已不是混亂,而是混戰。

與守卒混戰的,除了闕宣的黨衆外,還有一些是跟從潘璋登城的勇士,——跟從潘璋登城的百餘勇士在全部登上城頭後,留下了三十餘人協助闕宣的黨衆對抗守卒,以守住馬坡。

劉鄧仰望南城頭,聞城頭上殺聲四起,眼望處,只見有敵人的守卒,不見我軍的兵士,心知我軍的兵士必是陷入了敵人守卒的三面包圍中,而敵人的守卒雖衆,鄰近的城牆上並不斷有守卒往這邊蜂擁馳援,可他們所出現在的戰鬥位置,卻是從始至終好像都沒有什麼變化,劉鄧又知:這定是我軍兵卒列陣組隊,雖陷苦戰,卻半步不退,牢牢地扼守住了他們的陣地。

趁着城頭上混戰一片,暫無人有暇顧及城外,劉鄧急令部從分批渡過護城河。

不多時,他與這五百精銳都已安然過河,到達了南城門外。

城牆上,殺聲震耳,而城門內,縱是隔着厚重的城門,卻也依稀可聞殺聲。

沒工夫給那五百精銳擦臉控水的時間,劉鄧急促地連下命令,命他們二十人一排,列成方陣,總計二十五列,全部擺在南城門外,他自己則一馬當先,披甲持矛,立在這方陣的最前。

劉鄧舉首望了下夜空,看不出是現在是什麼時辰,但隱約可見,東方似乎欲曉。

天快亮了,而今萬事俱備,就看潘璋何時能奪下城門。

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67 鳳集西鄉(上)35 褒貶由人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6 子長忿仇求爲應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45 正旦前日1 張長詈罵府門外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27 蘇合湯餅孰爲香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43 爲今之計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85 威震陽翟(下)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20 今有潁陰乳虎(上)47 將軍何嘗真無情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80 恨天失我傅南容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4 留錢17 無賴21 徐羊各獻破敵策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67 鳳集西鄉(上)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20 屯田從來積糧策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29 鍾繇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72 寧舍濟北取任城50 勵士出征43 爲今之計74 歸來有美迎於城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36 第三兄弟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7 遍觀諸郡(上)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59 吾候諸君久矣35 集合63 叕兒乃有大志乎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1 虛虛實實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205 信到彭城看司鹽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50 孰謂盜跖不知義45 天寒遙寄冬衣去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69 英雄志氣袁本初28 君子報仇17 虎狼之威(下)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11 督郵屬吏11 前倨後恭因何故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54 膽大妄爲豫州兒78 唯先順勢能造勢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7 計劃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11 前倨後恭因何故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15 陽城治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