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紘身爲廣陵地方執牛耳的名士,荀貞對他是很重視的,早在初到廣陵時,荀貞就拜訪過他,後來也一直聯繫不斷,但張紘對荀貞卻一直都不是很親近,而今荀貞討董歸來,張紘卻主動前來迎接,這使得荀貞不由感嘆:也許從今天開始,他纔算是真正得到了所謂名士的認可。
“豈敢勞張公來迎?”荀貞沒和姚升、陳褒等人說話,先向張紘行了一禮。
張紘今年快五十歲了,比荀貞大快二十歲,年既長、名又高,故荀貞尊稱他爲“張公”。
張紘說道:“將軍奮威德,擊董討逆,一掃洛陽污穢,名動海內。紘來迎之,自是應該。”
荀貞嘆道:“董卓雖敗未亡,天子仍在西京,吾此番討董,無功而返,張公此贊,愧不敢當。”
張紘正色說道:“年初興兵,袁本初號令於冀州,袁公路屯駐魯陽,羣雄相聚於酸棗,一時山東俱動,義軍何其盛也!而至如今,二袁無功,酸棗兵散,數之忠壯有功業於漢家、天下者,唯將軍與孫侯。將軍此回擊董,董卓雖然未亡,其力已衰,苟延殘喘罷了,稍待時日,以將軍神威,畢功業於長安焉是難事?必能迎得天子東歸!……將軍何其謙也!”
有了對比,才能顯出誰是真英雄、真忠臣。
年初羣雄興兵時,諸路軍馬共奉袁紹爲盟主,想那袁紹,和董卓是既有國恨、又有家仇,便是張紘,也曾以爲袁紹必會奮勇直前,務以誅董爲任,卻不意袁紹、袁術兄弟竟是坐視國仇家恨不理,只顧私利,到得頭來,反而是荀貞、孫堅、曹操這幾人不顧生死,與董卓血戰。
只此一事,就大大地提升了荀貞在張紘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荀貞心道:“觀張公神色,聞他言辭,他卻似是有出仕輔我之意?”
如無出仕輔佐荀貞之意,張紘似不可能會說出“稍待時日……”這樣的話來。
荀貞遂說道:“我無功而返,歸還郡中,固是心有遺恨,存得有再出兵擊董、畢其功於長安之念,只是奈何我智短才淺,恐難成此事,張公如不嫌我鄙陋,敢問可願出仕郡中?”
張紘說道:“紘本低劣,將軍如不棄,願獻綿薄之力。”
荀貞大喜,說道:“今得張公相助,大事成矣!”
說是邀請張紘“出仕郡中”,郡府裡實是沒有合適的職位來安排他,郡主簿、郡功曹、郡五官掾等職都有人了,總不能無緣無故地把人家撤職,所以最終荀貞還是委任張紘了一個軍職。
卻是在回到郡府後,荀貞上表朝中,表張紘爲“正議校尉”。
說到這個“正議校尉”,卻還有個小小的插曲,荀貞本是想表張紘爲“軍議校尉”的,荀彧建議說:“張公德高望重,清名遠播,‘軍議’二字難符其稱,不如改爲‘正議’”。“軍議”,只是對軍事的議論,“正議”者,公正的言論,要比“軍議”爲高,包括了軍事和政治。
荀貞從善如流,因而便改了“軍議”,表了張紘爲“正議校尉”。
荀貞卻是不知,在原本的歷史中,張紘投了孫策後,孫策給他的官職便正是“正議校尉”。
卻說姚升、袁綏、陳褒、張紘等人迎了荀貞歸到郡府。
還沒到廣陵縣城,荀貞就歸心似箭,極想立刻就能到達郡府,見到陳芷和陳芷給他生的兒子,可他現今位高,有些事卻是身不由己,比起軍政之事來,家事只能往後放了,因而,入到郡府,他只是簡短地和陳芷見了一面,連兒子都只抱了片刻,便就回到前院,召集荀攸、戲志纔等人,商議對有功將士的論功行賞,並及聽姚升、袁綏等彙報這些月廣陵、徐州的情況。
這幾個月裡,廣陵的局勢很安穩,陶謙那裡雖有些動靜,但也沒有特別大的異狀。
姚升說道:“這幾個月,陶恭祖除逼壓彭城外,我聞之,他在郯縣整頓州兵,裁撤老弱,又招兵買馬,募集壯勇,較之此前,現今州兵應是頗多了些精猛。”
“現在州兵有多少人馬?”
“具體數目不好查知,但從糜竺等人處探得,總有三萬上下。”
聽姚升說起糜竺,荀貞問道:“我不在廣陵的這幾個月,郡中和糜竺、陳登、臧霸諸人的來往多麼?”
“和糜竺的來往多些,和陳登、臧霸等的來往少些,但聯繫都沒有斷。”
廣陵和糜竺做的有生意,兩邊的來往肯定會多些,而和陳登、臧霸等人既沒有什麼公務上的聯繫、也沒有什麼私事上的聯繫,來往難免就會少點。
荀貞點了點頭,說道:“和薛彭城近日可有聯繫?”
說到彭城相薛禮,姚升撇了撇嘴,意帶不滿,又有些不屑,說道:“不知恩義、鼠目寸光說得就是薛禮這種人。他自恃有彭城爲資,卻是一點都不感念君侯對他的相助之恩,旬日前,郡中遣了一使去彭城見他,想問他買些鐵,他推三阻四,到最後只賣給咱們了五千斤。”
彭城產鐵,以荀貞對薛禮的相助之恩來說,薛禮怎麼着也不能只賣給廣陵五千斤鐵,可他偏就這麼做了,確是令人可恨。
姚升又道:“薛禮對我廣陵吝嗇,對陶恭祖倒是大方,陶恭祖也去買鐵,成車成車得從彭城往外拉,也不知薛禮到底賣給他了多少!這豎子卻也不怕陶恭祖再謀他彭城?”
荀貞笑道:“薛彭城知我定不會坐視陶恭祖吞併彭城,可又怕我取了彭城,所以想要左右逢源,他打得這是欲以陶恭祖制我、又以我製陶恭祖的如意算盤。”
姚升撇嘴說道:“以我看來,他不是左右逢源,卻是在玩火,早晚**。”
荀貞早就看透了薛禮的心思,對他並不十分重視,聞得姚升之言,一笑罷了,不再說彭城之事,轉而問起廣陵的內政,問道:“郡中農事如何?”
“比去年好得多了。”
“以今觀之,到得明年,郡中能養兵幾何?”
姚升是早就算過了的,答道:“今年的農事雖有恢復、發展,可民力少,以現下形勢觀之,明年最多可養兵萬五千人。”
一萬五千人,還是得勒緊了褲腰帶才能行。
荀貞轉對戲志才、荀攸、荀彧等人說道:“我帶回郡中的兵馬有近三萬之衆,郡中養不了這麼多兵馬,說不得,只能裁撤一些了。”
荀貞先是和孫堅吞掉了一部分豫州兵,後連敗董卓,又收納了不少董軍的俘虜,到了潁川,雖在潁川待的時日不長,可又有不少人來投軍,現下他麾下的人馬約有三萬之數,——這還是除掉了跟從他擊董的謝容、劉秉、丁猛等這些豫州諸郡國兵之後的數字,謝容等帶的陳國、汝南、魯國兵,在荀貞、孫堅一路巡行諸郡國時已經各自歸郡了。
戲志才問道:“君侯打算裁撤多少?”
“明年郡中可養兵萬五千人,那我就留下萬五千人,多出來的都裁撤掉。”
“只留下萬五千人?”
荀貞知道戲志才這是在擔憂一萬五千人不足以擊敗陶謙,攻取徐州全境,他說道:“兵在精,不在衆,萬五千精卒足夠使用了。”頓了頓,他又說道,“況且裁撤掉的那些兵卒,我又不是放之歸鄉,而是準備用爲屯田,將來萬一有需,這些兵卒召之即來,完全可以成爲一個補充。”
戲志才點頭說道:“君侯言之甚是,那便按此行事吧。”
對廣陵、徐州的近況,聽姚升說,只是一個大略的瞭解,具體的東西,荀貞還得從案宗上來看,他離郡大半年,郡中積累了很多的案牘文件,他用了兩天的時間將之瀏覽完畢,對廣陵的現狀有了一個清楚的瞭解,不復再有隔膜之感。
這兩天的功夫,軍中也整理好了功勞簿,奉給了荀貞。
接下來,就是論功行賞。
論功行賞的細節,荀貞已和戲志纔等人商議妥當,現下只需頒佈命令即可。
!!